高温超导材料

搜索文档
核聚变建设热 带火高温超导
经济观察网· 2025-08-02 10:34
行业动态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并完成115亿元融资,重点布局高温超导等关键技术[2] - 上海已投运或在建多台可控核聚变装置,诺瓦聚变获5亿元天使轮投资搭建新装置[3] - 高温超导材料需求源于磁约束装置建设热潮,这类装置成本低且易于小型化[4] - 国内已运行或在建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包括EAST、BEST、CFERT、星火一号等,BEST项目总投资达85亿元[5] 技术发展 - 高温超导材料可在液氮环境下工作,较低温超导更易实现,能承载电流密度近百倍于传统铜导[2][6] - 高温超导材料磁场强度可达20t-45t,显著高于低温超导的3t-15t[4] - 核聚变装置中磁场线圈投资占比55%,单台装置需超10亿元超导材料[5] - 高温超导带材售价从2022年360元/米降至2024年241元/米,成本持续下降[7] 市场表现 - 上海超导2022年销售69公里带材营收2472万元,2024年增至955公里2.3亿元,净利润从亏损2753万元转为盈利7200万元[8] - 上海超导前五大客户包括中科院、联创超导等,前两家采购额超1亿元[8] - 上海超导现有产能约4000公里,正投建6000公里新产能[7] - 全球高温超导材料2018年前年产量不足1000公里,2018年后产量逐步提升[5] 应用领域 - 高温超导材料应用于电网(电缆、电机)、核聚变、核磁共振机、超导储能等多个领域[3][8] - 西部超导推进超导材料在单晶硅、量子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研发10MJ/5MW超导储能设备[8] - 新奥集团研发"玄龙-50U"球形环装置,使用高温超导形成小体积磁体[9] 技术挑战 - 高温超导材料需解决产量不足、性能不稳定、机械脆性等问题[6] - 材料衔接存在"失超"风险,需平衡带材长度与接头数量[7] - 西部超导已突破百米量级带材制备技术,实现批量化生产[7]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场景+协同”驱动长三角消费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7-02 08:12
长三角消费场景升级 - 长三角通过"文旅商体展"融合打造沉浸式、社交化消费新场景,如东方滨江大酒店"会议+文旅+消费"复合模式、蟠龙天地"夜经济+古镇活化"等标杆项目[1] - 浙江"节庆赛事+消费"模式成效显著:2025年电子体育大赛衍生消费超250万元,杭州国足世预赛拉动旅游消费3.08亿元,"体育+文旅商"融合产值2024年突破800亿元[1] - 江苏创新"赛事+文旅+夜购"路径:宿迁中超赛场外市集日均接待2万人次,扬州联票优惠带动餐饮消费增长31%,2024年1200家认证企业销售额增长18%[2] 区域政策协同与制度创新 - 上海实施"政策+场景"双轮驱动:2025年计划培育50个"首店经济示范区",南京路步行街AI导购覆盖率超90%,AI消费品产业年增长率超25%[2] - 长三角签署《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合作协议》,推动检测互认、标准统一,联合培育3000家放心消费单位,苏州"双保护"模式写入全国白皮书[3] - 安徽"守护消费"行动夯实基础:2025年市场主体达844.86万户(同比+3.75%),浙江物流网络覆盖率92%,江苏改造便民设施推进城乡融合[2][4] 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 上海超导张江扩产实现"五证连发",年产能目标2万公里,占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80%以上份额[6] -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投资146亿元,预计2027年产能10万辆,带动金山159家产业链企业协同[6] - 杭州"赛会之城"基金规模1亿元赋能体育会展产业,宁波舟山港"绿电码头"年减碳2.4万吨,绿电消纳率65%[7] 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 南京浦口1-5月签约114个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华天科技等聚焦集成电路领域[6] - 泰兴经开区布局"1+2+6"产业体系,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334.4亿元,目标建成国家未来产业示范区[6] - 芜湖打造"鸠兹科创湾",设立30亿元母基金,目标2027年引育2000家科创企业,集聚5万人才[7] 跨区域产业协作 - G60科创走廊发布60余项成果,成立三大产业联盟,九城签署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协议[6] - 中德智能制造对接会促成28个项目(总金额68亿元),涉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7]
国泰海通 · 晨报0620|宏观、电新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19 22:01
宏观:2025年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 25%-4 5%不变 连续第四次按兵不动 符合市场预期 [1] - 美联储全面下调2025年和2026年经济增长预测 失业率预测上升 同时提高物价指数预测 滞胀预期进一步加剧 [1] - 关税措施对通胀的影响尚未完全体现 中东问题可能引发能源价格上涨 助推通胀 [1] - 美联储对2025年降息判断维持2次 但对2026年降息从此前2次降低为1次 认为2025年不降息的美联储官员从4位上升到7位 整体表态偏"鹰" [1] - 短期美国通胀数据尚未明显反映关税影响 预计后续通胀上行持续掣肘降息 警惕降息预期进一步收窄 [2] - 美债利率后续中枢可能进一步抬升 二季度后期若普加关税导致通胀预期上升 10年期美债利率可能阶段性破5% 下半年在4 5%-5 0%区间高位震荡 [3] - 短期美股仍有震荡 需看到提振经济政策的进一步落地 当债务上限问题解决 减税等政策落地 对美股仍有支撑 或将迎来反转时间 [3] 电新:上海超导科创板IPO及核聚变行业点评 - 上海超导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主要从事高温超导材料研发 生产和销售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 是国际上唯二实现批量年产千公里级以上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商之一 [4][5] - 2024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为7 9亿元 预计2030年市场将超百亿规模 达到105亿元 [5] - 上海超导2022/2023/2024年营收达到0 36/0 83/2 40亿元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87 4% 归母净利润为-0 26/-0 04/0 73亿元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6] - 2022/2023/2024年公司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销量分别为68 72/228 22/955 47千米 单价分别为359 77/330 31/241 08元/米 产能分别为256 67/438 67/1333 67千米 [6] - 核聚变作为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类型之一 具有能量密度高 原材料充足 安全可控 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实施未来产业启航行动 明确可控核聚变为未来能源的唯一方向 [7] - 上海超导所在的高温超导材料环节为核聚变产业链中游 超导磁体成本约占装置总成本的30%-40% 商业化核聚变公司较多采用的紧凑型托卡马克路径 单台装置对高温超导材料的需求在数千公里至数万公里不等 [7]
三天8家IPO获受理,今年至今获受理共49家
梧桐树下V· 2025-06-19 11:52
IPO受理概况 - 6月16日至18日共新增8家IPO获受理 其中上交所科创板3家(上海超导 兆芯集成 芯密科技) 深交所创业板1家(春光集团) 北交所4家(隆源股份 华达通 艾克姆 固力发)[1] - 截至6月18日2025年三大交易所累计受理49家IPO 其中北交所29家占比59% 上交所13家 深交所7家[2] 上海超导(科创板) 主营业务 - 专注高温超导材料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可控核聚变 超导电力 大科学装置等领域 全球领先的高温超导材料生产商[3] 股权结构 - 无控股股东 第一大股东精达股份持股18.15% 前两大股东合计持股33.3% 董事会9名董事无单一股东控制[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4亿元(YoY+187%) 扣非净利润5641.92万元(2023年亏损565万元) 研发投入占比从45.8%降至14.21%[5][6]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81.93% 中科院为第一大客户贡献30.26%收入[8][9][10] 募资计划 - 拟募资12亿元全部用于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基地项目[11] 隆源股份(北交所) 主营业务 - 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供应商 产品覆盖发动机系统 新能源三电系统等 客户包括博格华纳 台全集团等[13] 股权结构 - 实控人林国栋 唐美云夫妇合计控制98.53%股份[1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8.69亿元(YoY+24%) 扣非净利润1.12亿元 毛利率从32.43%降至26.29%[16][17]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77.59% 博格华纳贡献33.76%收入[19][20] 募资计划 - 拟募资6.1亿元主要用于新能源三电系统零部件生产项目[21] 春光集团(创业板) 主营业务 - 软磁铁氧体磁粉生产商 延伸至磁心 电子元器件等产品[23] 股权结构 - 实控人韩卫东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55.52%表决权[2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0.77亿元(YoY+16%) 扣非净利润9275万元 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4.2%-4.7%[25][26] - 客户分散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仅17.61%[28][29] 募资计划 - 拟募资7.5亿元用于智慧电源磁电材料等项目[30] 华达通(北交所) 主营业务 - 石化尾气循环利用企业 产品包括液态二氧化碳 干冰 高纯氢等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42亿元(YoY+17%) 扣非净利润6678万元 毛利率稳定在40%左右[34][35] 募资计划 - 拟募资2.65亿元用于高纯氢生产线扩产[39] 兆芯集成(科创板) 主营业务 - 高端通用处理器设计商 产品包括"开先"桌面处理器和"开胜"服务器处理器[6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8.89亿元(YoY+60%) 但扣非亏损10.65亿元 研发投入占比高达91.44%[64][65] - 客户高度集中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96.04%[67][68] 募资计划 - 拟募资41.69亿元用于新一代处理器研发[69] 芯密科技(科创板) 主营业务 - 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件供应商 产品用于半导体设备密封[7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08亿元(YoY+59%) 扣非净利润6309万元 研发投入占比10.76%[73][7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77.06% 客户A贡献21.9%收入[76][77]
上海超导科创板IPO获受理 拟募资1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21:59
公司概况 - 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获受理 计划募资12亿元 [1] - 公司专注于高温超导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是全球领先的高温超导材料生产商之一 [3] - 公司自研和制造了生产线 是国际上唯二实现批量年产千公里级以上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商之一 [3] - 公司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 2022至2024年连续3年排名第一 [3] 技术优势与产品应用 - 高温超导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可控核聚变、超导电力、大科学装置、高端制造、先进医疗及高速交通等领域 [3] - 公司产品支撑了一批示范性项目 包括全球三个电压等级最高的不同类型的超导限流器、全球首个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等 [4] -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是市场主流的高温超导材料 长数百米 宽4—12毫米 厚数十至数百微米 [4] -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主流应用端为强电和高场两大场景 已应用于可控核聚变、超导电力等领域 [4] 客户与合作伙伴 - 公司与南方电网、中国科学院、联创超导、能量奇点、星环聚能、中车长客、CFS公司、TE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 公司实现营收3577.99万元 8334.19万元和2.4亿元 [5] - 2022年至2024年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611.39万元 -390.98万元和7294.74万元 [5] 股权结构 - 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股权较为分散 [5] - 第一大股东精达股份持有公司18.15%的股份 精达股份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2.38%的股份 [5] - 第二大股东共青城超达持有公司10.92%的股份 [5] 募投项目 - 公司拟募资12亿元投入到上海超导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及总部基地项目(一期) [6] - 募投项目入选2025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计划 完全达产后预计每年可新增6000公里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6]
上海超导科创板IPO已受理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国内市占率超80%
智通财经· 2025-06-18 18:35
公司概况 - 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已受理,拟募资12亿元,中金公司为保荐机构 [1] - 公司专注于高温超导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1] - 公司是国际上唯二实现批量年产千公里级以上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商之一 [1] 技术优势 - 公司建立了覆盖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全流程的核心技术体系 [1] - 产品可应用于可控核聚变、超导电力、大科学装置、高端制造等多个前沿领域 [1] - 2022-2024年连续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 [2] 客户与市场 - 客户包括南方电网、中国科学院、中车长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 [2] - 全球仅有两家企业实现年产千公里级以上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公司为其中之一 [2]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上海超导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及总部基地项目(一期) [3] - 项目总投资120,223.25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20,000万元 [3][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77.99万元、8334.19万元、2.4亿元 [4]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753.51万元、-414.77万元、7200.57万元 [4] - 2024年资产总额84,197.51万元,资产负债率24.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