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靶材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钽业(000962) - 000962东方钽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7
2025-07-07 18:36
投资者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有沃富资本、中金公司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7日下午14:00 - 17:00 [2] - 活动地点在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副总经理兼董秘秦宏武等 [2] 公司发展战略与竞争力 - 聚焦钽铌主业,以做全湿法等发展理念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科技创新和精益管理,应对市场波动 [2][3] 原材料供给保障 - 在非洲设立分公司掌握原材料市场信息,控制风险 [4] - 2024年11月26日中色经贸与秘鲁公司签订股权收购协议,2025年3月31日完成交割,公司已签订原料采购协议保障供给 [4] 市场布局与销售情况 - 加大国内高温合金及半导体用钽靶材等科技攻关和扩能改造,新增产能释放,国外销售占比逐年降低 [5] - 2024年营业收入12.8亿元,国内销售8.23亿元占64%,国外销售4.57亿元占36% [5] - 积极跟踪政策动态,加大国内市场开发,构建双轮驱动市场格局提升抗风险能力 [5] 资金使用与项目决策 - 坚持“稳健经营”策略,通过股权融资满足扩能改造资金需求,保持资本结构灵活性 [6][7] 募集资金项目效果 - 提升湿法、火法、制品等生产能力,解决设备老化和产能不足问题 [8] - 优化产品及市场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的钽铌及其合金材料供应体系 [8] - 实现原材料自给自足,降低成本,保障供应链安全,满足市场对高温合金和高端制品材料需求 [8]
【全网最全】2025年靶材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7-06 11:08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江丰电子(300666.SZ)、隆华科技(300263.SZ)、阿石创(300706.SZ)、欧莱新材 (688530.SH)、有研新材(600206.SH)等 本文核心数据:靶材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靶材行业上市公司布局;靶材行业上市公司靶材业务毛利率;靶材 行业上市公司靶材业务营业收入 1、靶材产业上市公司汇总 目前,我国靶材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上游高纯金属靶材基材研发、生产上市企业有东方钽业 (000962)、豫光金铅(600531)、金钼股份(601958)、紫金矿业(601899)、盛达资源(000603),主要对铜、铝、 银、钽等金属进行深加工; 中游靶材研发及生产的龙头上市企业有江丰电子(300666)、阿石创(300706)、隆华科技(300263)、有研新材 (600206)、欧莱新材(688530),以及安泰科技(000969)、豫光金铅(600531)等上市企业; 下游靶材在半导体、平面显示、太阳能电池制造中有广泛应用,代表性企业有京东方(000725)、乾照光电 (300102)、宁德时代(300750)、深南电路(002916)、精测电子( ...
江丰电子(300666):靶材实现国产化供应链,零部件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国信证券· 2025-07-04 20: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江丰电子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1][4][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江丰电子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基于靶材领域竞争优势,实现技术创新和规模化供应,提升靶材市场份额,同时布局精密零部件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1] - 2024年业绩高速增长,超高纯靶材毛利率改善,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 - 靶材业务全球份额持续提升,零部件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3] - 看好公司在半导体超高纯靶材领域的竞争力,精密零部件有望带动业绩稳步增长 [4] 公司概况 - 江丰电子是全球少数掌握超高纯金属提纯、精密加工及靶材制备全链条技术的材料科技企业,能提供多领域靶材定制化开发及技术服务,覆盖全系列半导体靶材产品 [8][3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90.95%,姚力军为实际控制人,2025年5月其辞去董事长职务,由边逸军接任 [12] 财务情况 历史业绩 - 2019 - 2024年营业收入CAGR为34.3%,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9.53%,单季度营收首破10亿元 [15] - 201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44.2%,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63.58%,2024年固定资产折旧约1.32亿元 [16][19] - 2025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32.39%,环比提升8.99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42个百分点,净利率约7.59% [23] - 2024年超高纯靶材毛利率约31.35%,精密零部件毛利率约24.27%,其他业务毛利率约17.92% [23]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18%、7.58%、0.42%,研发费用2.17亿元,同比增长26.5%,研发费用率6.03% [23] 盈利预测 - 假设2025 - 2027年超高纯靶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1%/28.1%/28.1%至29.90/38.30/49.08亿元,毛利率32.0%/32.0%/32.0% [25] - 预计2025 - 2027年精密零部件收入同比增长49.4%/33.9%/33.9%至13.24/17.73/23.74亿元,毛利率25.0%/25.0%/25.0% [26] - 预计2025 - 2027年其他业务收入同比持平,为3.85/3.85/3.85亿元,毛利率维持20.0% [26]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3%/27.14%/28.0%至46.99/59.89/76.67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5.21/6.87/9.04亿元 [4][30] 情景分析 - 乐观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47.54/6.124/7.926亿元,净利润720/954/1263百万元 [31] - 悲观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46.44/5.855/7.414亿元,净利润329/434/570百万元 [33] 业务情况 靶材业务 - 作为国内领先的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供应商,覆盖铝、钛、钽、铜等靶材,应用于多个领域,已跻身全球领先梯队,成为多家知名芯片制造企业核心供应商 [3] - 300mm铜锰合金靶产量大幅攀升,高致密300mm钨靶稳定批量供货,HCM钽靶和HCM钛靶成功开发并量产 [3] 精密零部件业务 - 产品线迅速拓展,覆盖PVD、CVD、刻蚀等核心工艺环节,可量产4万多种零部件,客户覆盖晶圆厂与设备厂 [3]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采用相对估值法,选择富创精密、新莱应材、神工股份、鼎龙股份等作为可比公司 [35] - 给予公司2025年40 - 44倍预期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208.4 - 229.2亿元,对应78.64 - 84.49元/股 [36]
奋进新征程 劳动最光荣——走近2025年“最美职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3 19:51
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被称为"工业心脏",公司总装车间焊工张腾蛟负责为压缩机配焊工程管路 [4] - 张腾蛟完成20余项国家级重点项目焊接任务,包括我国首台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组、首台西气东输压缩机组等 [4] - 提出273项合理化建议,改进5项操作方法,申报7项国家专利,首创"熔池下沉法"等技术革新项目 [4] 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大豆研究院院长胡喜平组建黑龙江省首支大豆商业化育种团队 [7] - 育成68个大豆新品种,推广面积累计超1.9亿亩,组建全国大豆创新联合体 [7]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首席技师罗明浩从事半导体材料设备及工艺研究20年,主导设计中国首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靶材生产线关键设备 [9][10] - 该设备打破国际垄断,应用于世界一流晶圆企业最先进制程 [10] 银川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 驾驶员杨彦锋安全行车百万公里,实现零事故、零投诉 [13] - 总结"五心工作法"和"十九字节气法",每月节气300立方米 [14] 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 - 所长杨俊创作演出50多部剧目,主演《八子参军》等红色精品剧目 [16][17] - 挖掘整理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文本52个、曲牌423首,设立30万元培养基金激励青年演员 [17] 陕西康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 培训讲师王荣荣从困难职工成长为"金牌月嫂",累计培养800余名高级家政人才 [19][20] - 带动2000余人就业,谢绝外地高薪邀约专注家乡培训事业 [20]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飞机系统工程管理专家刘宇辉研发"飞机远程诊断与实时跟踪系统",预判故障数万次,节约维修费约10亿元 [25] - 承接中国商飞项目,孵化10余名工程师 [25]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 - 工程师吴嘉楠独立发现376条缺陷,完成380次电网保电,进行1896次设备特巡 [27][28] - 12年倒闸操作25789项次无差错,被誉为变电运维"活字典" [28]
呈和科技终止重组股价三连阳 营收净利9连增业绩有望延续
长江商报· 2025-07-02 11:46
长江商报消息 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多家A股公司复牌后股价大跌,呈和科技(688625.SH)收出 了三根阳线。 7月1日,呈和科技股价收报31.03元/股,涨幅为1.47%。此前的6月27日、6月30日,呈和科技连收2根阳 线。 6月26日晚,呈和科技发布公告,终止与芜湖映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映日科技")之间的重 组。原因是,交易双方未能就本次交易事项的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映日科技曾冲击创业板IPO失败,在对赌压力之下,试图曲线上市。 呈和科技属于精细化工领域细分行业龙头,通过自主研发,在多个方面获得突破,市场开拓顺利。 根据年报披露,呈和科技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海壳牌、万华化学(600309)等知名企业供应商。 呈和科技的经营业绩持续增长。2016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了营收净利连续9年双位数增长。今年一季 度延续了这一势头。 呈和科技认为,在加速进口替代的趋势下,公司经营业绩有望继续增长。 映日科技存缺陷重组终止 呈和科技终止了与映日科技的重大资产重组。 呈和科技与映日科技重组始于今年4月。4月8日,呈和科技公告称,公司及关联方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映 日科技合计不低于51%股权,交易完成后 ...
2025年中国靶材价值链分析:原材料是靶材生产成本的主要来源
前瞻网· 2025-07-01 16:13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江丰电子(300666.SZ)、隆华科技(300263.SZ)、阿石创(300706.SZ)、欧莱新材 (688530.SH)、有研新材(600206.SH)等 本文核心数据:靶材行业企业成本构成;价格传导机制;靶材行业价值链 1、靶材生产制备中,原材料铅是最大的成本构成 前瞻统计了中国靶材行业中,三家竞争力较强的上市公司制备成本数据,可以看出,靶材的原材料成本较 高,2024年阿石创和隆华科技的靶材业务原材料成本占比都超过了80%,欧莱新材原材料成本占比为 60.17%;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在3.5%至8%不等,制造费用在5%至30%范围内波动。 注:雄韬股份和圣阳股份为2023年经营数据,天能股份为2024年经营数据 从中国靶材龙头企业阿石创靶材产品的成本结构来看,2019-2024年,直接材料的占比在85%水平,且呈波 动趋势,表明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制造费用占比在9%-16%之间,整体呈上涨趋势;直接人工费用在 5%以下。 2、靶材行业价格由供应端、制造端和增值溢价及消费需求弹性共同作用而成 中国靶材市场价格由行业供应端、制造端的增值溢价及消费需求弹性共同作 ...
“蛇吞象”重组折戟,光智科技扣非净利连续四年告负
第一财经· 2025-06-30 22:40
公司重组终止 - 光智科技宣布终止对先导电科的资产重组,原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及"部分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 [2] - 重组消息曾使公司股价从约22元飙升至115.55元,涨幅超400%,终止后股价回落至44.16元,较历史高点回落近62% [1][2] - 公司计划于7月1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回应投资者关切 [1] 财务状况与经营压力 - 公司扣非净利连续四年为负值,2021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0.14亿元、1.29亿元、2.55亿元、0.37亿元,累计亏损超4亿元 [1][3] - 2024年公司营收14.55亿元,同比增长43.82%,但营业成本增长27.78%,毛利率回升至27.57% [4] - 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达77.88%,有息负债率35.5%,短期借款3.47亿元、长期借款5.82亿元,账面现金仅1.65亿元,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8.5% [5] 业务表现与风险 - 红外光学材料业务2024年营收12.8亿元,占比88.18%,但过度依赖锗材料价格周期 [4] - 铝合金业务2024年营收下滑5.78%至1.7亿元,毛利率下滑5.81个百分点至5.19% [4] - 公司主营业务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及采购成本上升影响,是近几年亏损的主因之一 [3] 市场反应与股东动态 - 重组终止后公司动态市盈率为95.93倍,远超行业44倍市盈率,股价较峰值跌去61.8%,但仍较重组预案前上涨超100% [5] - 自然人王学平、张建龙在重组前"踩点"买入,分别浮盈约1.287亿元和8589万元,随后在股价高位退出 [6] - 16家机构在去年第四季度买入353.86万股,但在一季度全部清仓,股价回调至50元左右,机构未盈利 [6] 重组背景与关联交易 - 重组标的先导电科是全球领先的溅射靶材供应商,估值高达200亿元,而光智科技市值仅30余亿元 [2] - 实际控制人朱世会同时控制先导电科母公司,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2] - 先导电科曾启动IPO辅导备案,后因市场环境变化放弃独立上市 [2]
历时8个月,这起“蛇吞象”终止,曾收8连板!明天开说明会!
国际金融报· 2025-06-30 18:22
公司股价与市场反应 - 光智科技股价在6月最后一天开盘跌停,终止收购先导电科后股价停留在47 28元,较收购消息前仍高出100%,但较巅峰时期的115 55元已跌去大半 [1] - 公司计划于7月1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回应终止交易的关切 [1] 收购终止原因与过程 - 终止原因是重组筹划时间过长、外部环境变化及与部分交易对方未能就商业条款达成一致,公司承诺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3] - 2025年4月11日光智科技曾公告无法按期披露重组报告书草案,因标的公司的审计、评估及尽职调查未完成 [3] - 2024年10月13日光智科技披露重组预案,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先导电科100%股份,构成关联交易 [3] - 收购被称为"蛇吞象",因光智科技市值仅30多亿元,而先导电科估值高达200亿元 [3] 业务协同与战略意图 - 两家公司均沿"高纯稀散元素—化合物材料—精密器件"产业链布局,光智科技主营红外材料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安防监控、车载物联网等领域 [4] - 先导电科专注于溅射靶材和蒸发材料的研发制造,产品应用于新型显示、光伏、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 [5] - 光智科技希望通过收购补充成长性更强、毛利率更高的标的资产主营业务,实现稀散金属产业链深度整合 [6] 公司业绩与转型影响 - 光智科技扣非净利润连续3年为负值,2024年营业收入14 55亿元(同比增长43 82%),归母净利润1226万元(扭亏为盈),但扣非归母净利润仍为-3716万元 [6] - 重组终止或意味着公司战略转型的重大挫折 [6]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正常,业务稳步推进,并承诺在合适时机寻求更多发展机会 [7] 先导电科的资本路径 - 先导电科曾于2024年2月递交IPO辅导备案申请,七个月后无进展转而选择被光智科技收购 [7] - 重组终止使其证券化之路再度受阻,未来可能回归独立IPO或寻求与其他上市公司整合 [7] - 作为估值200亿元的"独角兽",先导电科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产业价值仍值得关注 [7]
历时8个月,这起“蛇吞象”终止,曾收8连板!明天开说明会!
IPO日报· 2025-06-30 13:49
核心观点 - 光智科技终止收购先导电科100%股份,导致股价开盘跌停 [1] - 收购终止原因是重组筹划时间过长、外部环境变化及部分交易对方未达成一致 [4] - 此次收购被称为"蛇吞象",因光智科技市值仅30多亿元而先导电科估值高达200亿元 [3][8] - 重组终止对光智科技的战略转型造成重大挫折 [14] - 先导电科的证券化之路再度受阻,可能回归独立IPO或寻求其他整合机会 [16][17] 收购背景 - 2024年10月首次披露收购预案,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先导电科100%股份 [7]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双方实际控制人均为朱世会 [7] - 收购消息公布后,光智科技股价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 [1] - 2025年4月11日光智科技公告无法按期披露重组报告书草案,因标的公司审计评估未完成 [4] 公司情况 - 光智科技主营红外材料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安防监控、车载物联网等领域 [8] - 先导电科专注于溅射靶材和蒸发材料的研发制造,产品应用于新型显示、光伏、半导体等领域 [9] - 两家公司在技术储备上具有协同性,均沿"高纯稀散元素—化合物材料—精密器件"产业链布局 [8][14] 财务表现 - 光智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14.55亿元,同比增长43.82% [1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22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但扣非归母净利润仍为-3716万元 [12] - 扣非净利润连续3年为负值 [11] - 收购目的是补充成长性更强、毛利率更高的标的资产主营业务 [13] 市场反应 - 终止公告后股价跌停,当前股价47.28元,较收购消息前仍高出100%,但较巅峰115.55元跌去大半 [1] - 投资者互动平台疑问蜂拥而至,公司计划7月1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 [2] - 公司承诺公告披露后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4] 行业动态 - 2024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优化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规则 [5] - 光智科技成为并购新政后首批典型案例 [6] - 先导电科2024年2月曾尝试独立IPO但未果,七个月后转向被收购路径 [15]
朱世会30年产业长征成稀散金属之王 先导系三公司连亏曲线上市折戟突围承压
长江商报· 2025-06-30 08:24
朱世会产业与资本布局 - 朱世会通过30年产业长征打造先导科技集团,成为全球领先稀散金属供应商,实现大尺寸ITO旋转靶国产化并掌握硒碲金属定价权[2][7] - 2017年二次创业成立先导电科,突破半导体溅射靶材技术垄断,成为国内唯一磁存储靶材供应商[7] - 通过并购构建垂直一体化产业布局,包括收购优美科ITO靶材业务、贺利氏磁存储靶材工厂等8家海内外企业[8] 资本运作与上市计划 - 先导稀材2012年IPO被否后转向先导电科,后者完成多轮融资估值达209亿元,2024年启动IPO辅导但受市场环境影响终止[9][10] - 策划光智科技(市值30亿元)重组收购先导电科的"蛇吞象"方案,因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于2024年6月终止[2][13] - 通过粤邦投资控股光智科技、25亿元入主万业企业、控制上工申贝第一大股东,形成"先导系"资本平台[9][10][11] 企业经营状况 - 光智科技主业连续4年亏损合计4.35亿元,2024Q1虽扭亏但仅盈利956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7.88%[14][15] - 万业企业2024年营收下降39.72%至5.8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0.55亿元,2024Q1亏损扩大至2048万元[15] - 上工申贝2024年亏损2.44亿元,2024Q1续亏2505万元[15] 核心资产表现 - 先导电科2022-2024H1保持盈利,营收分别为21.87亿/28.83亿/15.86亿,净利润4.66亿/4.11亿/2.61亿[13] - 重组预期曾推动光智科技股价暴涨4倍至115.55元/股,反映市场对先导电科的高度认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