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链协同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一汽:严格履行“60天付款”承诺 以切实行动响应汽车工业协会倡议
上海证券报· 2025-09-15 18:16
政策与行业倡议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资委等国家部委围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求 [1]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对采购合同中账款支付内容提出规范要求 [1] 公司承诺与行动 - 中国一汽作为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高度重视产业链协同发展并坚持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互利共赢 [1] - 公司已于2025年6月正式宣布将供应商付款期限统一缩短至60天内并同步优化内部采购与财务结算流程 [1] - 公司承诺严格履行60天付款承诺并积极响应行业协会倡议以构筑健康可持续的汽车产业发展生态 [1]
湖北宜化:公司当前磷铵产能位于行业前列
证券日报网· 2025-09-02 21:14
公司产能与竞争优势 - 公司当前磷铵产能位于行业前列[1] - 已形成显著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1] 未来发展战略 - 进一步实施宜昌区域化工园区产业升级战略[1] - 纵深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1] - 以磷氟化工为主线整合园区内化学元素[1] - 建成技术密集度高、生态经济效益显著、资源集约利用的现代化工产业集群[1]
透视广汽集团半年报:再造一个“新广汽”的决心很大动作很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7:5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26.11亿元 处于改革调整期但多项举措快速落地 部分指标呈现上扬趋势 机构预计盈利从2025年下半年改善并于2026年受益于产品周期和结构调整 [1][7][8] 财务表现 - 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426.11亿元 [1] - 资产负债率44.65% 较2024年末47.61%优化近3个百分点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66.32%及主流车企60%-80%水平 [2] - 供应商账期坚持不超过60天已执行28年 被工信部列为行业标杆案例 [3] 改革举措 - "番禺行动"改革目标将自主品牌销量推高至200万辆 已实现研产供销财一体化管控 [5] - 车型标准开发周期缩短至18个月 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 采购效率提升约50% [5] - 董事长致辞提及5次"聚焦" 6次"改革" 10次"成本"及"降本"关键词 [5] 战略聚焦 - 聚焦用户需求导向的大研发体系 打造5万-10万辆级核心市场和全球明星产品 [6] - 推进全流程技术降本和开放供应链 构建极致成本竞争力的全球化产业链体系 [6] - 下半年重点开展"三大战役" 建设成本控制体系和开拓海外市场 [5] 产品与销量 - 上半年节能与新能源车销量36.6万辆 占比48.43% 其中节能车21.16万辆同比增长13.43% [10] -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3.5万辆同比增长18% MPV累计销量6.1万辆位居细分市场前列 [10] - 广汽丰田终端销量36.42万辆同比正增长 HEV车型居国内市场前列 凯美瑞销量同比增长44% [10] 海外拓展 - 自主品牌海外终端销量超5万辆同比增长45.8% 新增4款车型进入10个国家 [11] - 全球累计进入84个国家地区 建成超570个网点 印尼工厂竣工投产 [11] - 已进入英国市场 规划2026年Q1在欧洲交付AION V和AION UT 9月慕尼黑车展发布欧洲计划 [11] 机构观点 - 招银国际两度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5年下半年起盈利改善 [1][8] - 摩根大通将评级从"减持"上调至"增持" H股目标价从1.8港元上调至5港元 A股从3.5元上调至11元 [1][8]
首程控股:与阿尔特及阿尔瑞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8-28 18:15
战略合作框架 - 首程控股与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阿尔瑞特智能机器人科技及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四方将通过技术创新与联合研发 优先采购 人才培养及探索产业合作等多维度开展合作 [1] - 合作旨在推动机器人技术突破 场景落地与产业链协同发展 基于各方在智能基础设施 汽车研发设计 机器人技术及产业生态构建等领域的领先优势与资源互补性 [1] - 四方将共同构建从技术验证到商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合作机制 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与稳定性 [1] 合作重点领域 - 合作以"机器人+汽车"为切入点 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汽车研发 制造 智慧交通及出行服务等环节的应用 [2] - 通过本体二次开发不断优化产品性能与适配场景 结合首程控股已投资的国内机器人企业技术优势及上百家上下游优质企业的合作资源 [2] - 建立优先采购机制 强化上下游协同 确保技术成果快速转化为市场化产品 [2] 长期发展目标 - 合作将拓展至更广泛领域 逐步构建具示范效应的"机器人+"应用矩阵 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 [2] - 阿尔瑞特作为阿尔特旗下专注于机器人业务落地运营的附属公司 致力打造机器人产业一体化研发设计平台 一体化仿真训练平台 一站式零部件集散平台及一站式全场景赋能平台 [1] - 阿尔特是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首家上市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 中国独立汽车设计领军品牌 [1]
聊城|聊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上半年完成产值161亿元
大众日报· 2025-08-26 09:33
行业产值表现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上半年完成产值161亿元 同比增长14.9% [1] - 产业链增速居全市12条产业链首位 [1] 产业体系构成 - 拥有71家规上企业 包括3家整车制造龙头企业(中通客车、中通新能源、时风集团) [1] - 配套企业涵盖车身铝合金材料(友升铝业)、电池部件(博源精密)、空调及线束(通盛汽车、端子电器)等领域 [1] - 形成集整车和零部件研发、生产、贸易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 [1] 企业培育成果 -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家 瞪羚企业12家 小巨人企业2家 [1] -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6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 [1] 创新发展举措 - 实施"一链一院"行动 中通客车与山东交通学院共建低碳智能车辆技术学院 [1] -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1]
新业态要用新公式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5 15:43
网络基础 - 海上火箭发射平台依赖实时海量数据传输保障发射安全 稳定高效的网络是精准运行前提 [1] - 珠海格盛1号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和九洲一号养殖工船通过网络实现养殖环境与生物生长状况实时监测 推动深远海养殖智能化转型 [1]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采用5G+AR远程检验技术 实现全船2500万个零件数字化管理 大幅缩短建造周期 [1] 物流基础 - 2023年中国船舶工业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首次全部超过50% 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5.4% 显示强大船舶运输能力 [1] - 山东半岛南150万千瓦海上风电和上海奉贤风光同场项目推进依赖物流体系对设备运输的支持 [1] 产业链构建 - 海上火箭发射的抗腐蚀材料与智能监测系统技术反哺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设计 使单桩基础使用寿命从20年延长至30年以上 [2] - 海上风电与光伏采用板上发电板下养殖复合模式 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有效提升每亩海域综合收益 [2] 标准制定 - 明确标准可规范市场秩序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新型海洋装备行业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2] - 海上发射平台建设与海洋牧场运营均需相应标准指引 [2]
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粗苯加氢项目中交
中国化工报· 2025-08-20 11:04
项目概况 - 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公司承建的广西自贸区宏坤新材料粗苯加氢项目完成中交 该项目为国内单套规模最大、华南地区唯一的粗苯加氢项目 投产后将填补区域产业链空白并为钦州石化园区提供苯、甲苯等产品[1] - 项目占地8.21万平方米 主要建设20万吨/年粗苯加氢装置 包含20万吨/年粗苯加氢单元和18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1] 技术工艺与资源利用 - 项目利用周边省市焦化企业副产粗苯资源和园区内大型石化企业副产氢气资源 对粗苯进行加氢精制 生产纯苯、甲苯、重芳烃等产品[1] - 产品可供应至园区企业作为原料 驱动苯酚丙酮、己内酰胺等产业的协同发展[1] 施工管理与技术创新 - 项目部构建"全时域穿透式"安全网格管理体系 划分5个安全责任区 实现人员、设备、工序三重100%覆盖 累计整改隐患320项且整改率达100%[1] - 创新推行"党建+工程"融合机制 设立4个党员责任区、3个党员先锋岗 组建2支党员突击队和1支青年突击队 开展"大干80天"活动攻克技术难题[2] - 项目团队通过144小时连续奋战完成3台大型设备吊装 采用"遮阳棚+雾炮降温"措施保障17.6万吋管道焊接 焊接合格率达98.05% 完成29座储罐安装和20座单体建筑施工[2] 战略意义 - 项目投产后将填补华南地区粗苯精制产业空白 并与园区周边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 延长和完善园区石化产业链[2]
天安新材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16 07: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长3.97%,归母净利润6216.9万元,同比增长16.5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0.1%,归母净利润4699.66万元,同比增长14.47% [1] - 毛利率23.54%,同比增长7.1%,净利率4.84%,同比增长5.83% [1]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86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2.92%,同比增长1.71% [1] - 每股净资产2.6元,同比增长11.18%,每股收益0.21元,同比增长16.3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7元,同比减少23.34% [1] - 扣非净利润6009.72万元,同比增长20.04%,货币资金3.52亿元,同比减少7.38% [1] - 应收账款5.48亿元,同比增长6.41%,有息负债10.24亿元,同比增长1.79% [1] 财务项目变动原因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50.94%,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 [2] - 应收款项融资增加150.93%,因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 [2] - 其他流动资产减少36.31%,因待抵扣进项税额减少 [2] -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31.58%,因联营企业退回投资款 [2] - 在建工程增加161.05%,因待安装设备和展厅装修增多 [2]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37.1%,因支付员工工资和奖金增多 [2] - 应交税费增加33.05%,因应交企业所得税增多 [2] - 财务费用增加38.54%,因有息负债规模增加导致利息费用增加 [2] 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ROIC为8.63%,近年资本回报率一般,净利率4.12%,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3] - 公司业绩具有周期性,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9.74%,最差年份2022年ROIC为-8.52% [4] - 公司上市以来7份年报中亏损2次,显示生意模式较脆弱 [4]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需深入研究驱动力实际情况 [4] 行业与战略布局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竞争力 [6] - 公司低能电子束辐照设备(EB机)为国内少数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表面处理设备,提升材料性能 [6] - 公司切入新能源汽车及国产自主品牌车企供应链,抓住产业链升级红利 [7] - 建筑陶瓷业务深化"陶瓷+大家居"双轨战略,推出九大系列超60款新品 [8] - 公司整合泛家居上下游资源,构建跨行业协同机制,降低全产业链运营成本 [10] - 未来将强化创新驱动,探索健康人居,发挥装配式整装优势 [10] 产业链布局 - 公司形成材料板块(鹰牌集团、天安高分子等)和EPC板块(南方设计院、天汇建科等)两大业务板块 [11] - 构建从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室内整装到建材材料的全产业链闭环 [11] - 未来以终端整装需求带动前端建材销售,优化资源配置,寻求新增长点 [11]
共探发展新路径!平顶山高新区举办变压器产业链企业家沙龙
搜狐财经· 2025-08-09 16:42
变压器产业链企业家沙龙活动 - 活动于8月7日在平顶山高新区"两新"工委党企连心服务中心举行,汇聚高新区相关部门领导、河南省变压器行业协会代表及15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企业家和技术专家 [1] - 活动围绕产业协同发展、党建赋能企业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话高质量发展蓝图 [1] 行业现状与趋势 - 河南省变压器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百合通过连线解读了变压器行业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为企业提供市场方向和战略布局的专业参考 [4] - 河南巨高嘉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吕莉作为骨干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产业链整体配套情况,分享了产业链协作的实践经验与成果 [4] 企业交流与建议 - 平顶山市豫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河南巨高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分享了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探索与成效 [5] - 企业家们围绕产业链协同发展、政策精准支持、资源高效整合等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5] 党建引领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代表余佳沛表示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5] - 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余明杰强调党建引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表示高新区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 [5] 活动成果与展望 - 活动使企业家对行业发展趋势、产业链协同路径及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认识 [5] - 企业家们表示将以活动为契机,加强沟通协作,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平顶山高新区变压器产业链迈向新台阶 [5]
2030年全球核工业无损检测服务市场将达16.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7.6%
QYResearch· 2025-07-31 18:49
核工业无损检测服务市场概述 - 核工业无损检测服务利用辐射、声波、电磁场等技术评估核设施完整性,不损坏被检物,应用于反应堆容器、管道系统等关键基础设施 [1] - 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6.9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7.6% [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五大厂商(西屋电气、Bilfinger、法马通等)2023年市场份额合计32.0% [6] - 头部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行业集中度提升,并购活动增加 [23] 产品类型细分 - 射线照相(RT)检测占主导地位,市场份额44.5% [9] - 其他技术包括超声波(UT)检测、涡流检测、相控阵检测等 [25] 应用领域细分 - 压水堆是最大需求来源,占比79.6% [11]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日常维护、资产管理、在役评估等 [25] 市场驱动因素 - 新兴市场崛起:印尼计划2030年代新增25万千瓦核电机组,印度目标2047年建成1亿千瓦核电装机 [13] - 产业链协同:上下游通过"设备+服务"一体化模式合作,共建实验室优化AI算法 [14][16] - 核电扩张与退役需求:中国、印度等国推动新建项目,德国2030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产生退役检测需求 [17] 行业发展机遇 - 人工智能应用爆发:Trueflaw等公司提供AI缺陷识别系统,性能达人类水平 [21] - 智能自动化设备普及:爬壁机器人、无人机扩展复杂环境检测能力,相控阵超声技术(PAUT)提升效率 [22] 行业挑战 - 技术壁垒高:传感器精度要求严格,太赫兹成像等新技术成熟度不足 [18] - 智能化转型成本高:核工业特殊场景要求导致中小企业转型意愿低 [19] - 标准滞后:增材制造新缺陷形态缺乏统一检测标准 [20] 区域市场 - 重点关注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及印度 [25] 研究方法 - 报告统计指标涵盖企业收入、市场份额及排名,数据侧重近三年厂商销售情况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