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aser Radar
icon
搜索文档
清华系10家硬科技企业年内上市,总市值超2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1-19 21:11
清华系科技公司IPO概况 - 2025年前三季度有10家清华校友创办或掌舵的科技公司上市,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 [1] - 这些公司主要登陆港交所、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当年IPO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现象 [1] 代表性上市公司及表现 - 储能巨头海博思创自今年1月上市后股价已上涨12倍 [3] - 全球激光雷达领军企业禾赛科技于9月登陆港交所,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激光雷达供应商 [4] - 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极智嘉7月在港交所IPO后,股价飙升近80%,市值跃升至近400亿港元 [4] 技术根基与创新动能 - 上市企业的技术根基均扎根于清华大学科研土壤,涉及储能、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 [3] - 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如星动纪元今年7月完成约5亿元A轮融资,梅卡曼德、智谱AI等已启动IPO流程 [3] 资本支持与生态体系 - 校友资本形成闭环效应,例如海博思创初期获得清华系投资机构800万元种子轮投资 [5] - 清华大学自2015年建立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通过专门机构和联合共建模式打通科研与产业壁垒 [3] - 禾赛科技和极智嘉背后有大米创投、高榕资本等清华校友创办的投资机构支持 [5] 行业影响与整体格局 - 清华系成功路径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创业典范,证明学术底蕴与市场结合的价值 [5] - 同期南京大学校友创办6家企业上市,上海交大等高校也表现亮眼,反映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整体提升 [5]
禾赛Q3月均交付近15万台激光雷达,提前完成全年GAAP盈利目标并上调全年指引
IPO早知道· 2025-11-11 17:48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收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5%,连续6个季度同比增长 [3] - 第三季度GAAP盈利2.6亿元人民币,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盈利目标,并将全年盈利指引上调至3.5亿至4.5亿元人民币 [3][15] - 第三季度毛利率维持在42%的稳健水平,经营开支同比减少23% [15] - 前三季度总净利润达2.8亿元人民币 [15] - 香港双重主要上市绿鞋后融资总额达6.14亿美元 [16] 运营与交付 - 第三季度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441,398台,同比增长228.9% [5] - ADAS领域交付量为380,759台,同比增长193.1% [5] - 机器人领域交付量为60,639台,同比大幅度增长1311.9% [5] - 9月底正式下线2025年度第100万台激光雷达,成为全球首个年产量突破百万台的激光雷达企业 [5] 市场地位与行业趋势 - 连续七个月车载主激光雷达装机量稳居行业第一,8月市场占有率达46%,约为第二名的1.5倍,第三名的2.4倍 [11] - 激光雷达正迅速成为辅助驾驶的标配,安全冗余需求和法规完善推动L3级车型装载多颗激光雷达 [12] - 预计每辆L3级车辆将搭载3至6颗激光雷达,单车激光雷达价值量约为500至1,000美元 [12] 业务进展与客户合作 - 在ADAS领域,获得前两大ADAS客户2026年全系车型定点合作,并实现100%标配 [9][12] - ETX+FTX产品组合斩获首个乘用车量产定点,以“主雷达+多颗补盲雷达”配置实现全域感知覆盖,计划于2026年底或2027年初启动量产 [9] - 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ETX再次获得定点合作,对象为中国前三的造车新势力企业,相关车型将同步搭载多台补盲激光雷达FTX [12] - 在Robotaxi市场,海外接连拿下Motional及多家北美、亚洲、欧洲领先自动驾驶企业订单 [11] - 国内与包括小马智行、哈啰及京东物流在内的多家头部无人出租车及无人卡车企业达成合作,部分车型计划搭载多达8颗激光雷达 [11][12] 公司战略 - 展望未来十年,公司将积极转型为全栈式基础设施建设者,致力于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 [3][13]
填补国内空白!激光雷达全链条生产项目德州投产
齐鲁晚报网· 2025-10-22 08:21
项目概况与投产状态 - 先导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于10月21日在德州天衢新区举行投产仪式 [1] - 项目标志着覆盖“材料—芯片—整机”的激光雷达全产业链完整成形 填补了国内激光雷达全链条生产项目的空白 [1] - 项目现场规划建设的8栋厂房 1栋研发楼和1栋宿舍楼已初具规模 激光器产线及两栋封装厂房作为首批生产线已具备投产条件 [1] - 公司已接到部分订单 其他产线正进行最后阶段的装修和设备安装 [1] 生产能力与市场预期 - 公司主要生产三款激光雷达产品 能适应固定线路场景 灵敏避让变道车辆 精准判断后车速度 [1] - 项目预计在明年底全面投产后 可实现年产激光雷达100万台 实现年销售收入80亿元 [1] 核心竞争力与产业链布局 - 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从衬底到整机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 产业链从最上游的砷化镓外延起步 贯穿芯片 封装 模组直至整机 [1] - 全产业链布局使公司对质量 成本和供应链安全拥有绝对话语权 良品率达到99%以上 [2] - 半导体激光雷达生产工序极其复杂 仅外延生产就包含上百道工序 [2] 行业与区域影响 - 项目投产后将实现我国在激光雷达全产业链上的自主供应 减少对国外零部件及技术的依赖 [2] - 全产业链布局有利于整合上下游资源 加强企业协同合作 提高整个产业的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2] - 项目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实现激光雷达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 [2] - 项目作为强大的“链主” 激活串联德州已有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素 例如当地有研项目可向公司供应关键靶材 公司生产的芯片能为威讯射频封装 英望手机等企业就近配套 [2]
速腾聚创全栈自研芯片通过AEC-Q车规认证,目标识别率提升至99%
巨潮资讯· 2025-10-15 11:31
技术里程碑与行业地位 - 公司全栈自研芯片通过AEC-Q车规认证,成为全球唯一一家达成此成就的企业,标志着在激光雷达技术领域构建了断代领先的竞争力 [2] - 公司E平台成为行业首个可量产的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 [7] SPAD-SoC芯片性能 - SPAD-SoC芯片是全球首款激光雷达接收处理SoC芯片,也是行业唯一通过AEC-Q102认证的芯片 [3] - 芯片目标识别率提升至99%,具备440亿次/秒的采样能力和384-Core的信号高效并行处理能力 [3] - 芯片具备抗雨雾、灰尘干扰能力,其0.25cm的高分辨率回波输出超出行业3倍水平 [3] 核心专利技术优势 - 抗串扰编码技术将抗阳光噪声能力提升95%,抗对射串扰能力提升90% [4] - 皮秒级精细抖动技术将测距精度提升15倍至3cm,同时功耗同步降低 [4] - 自适应融合算法将盲区缩小70倍 [4] 芯片集成与制造工艺 - 公司在全球首次将SPAD与SOC通过3D堆叠集合于一颗芯片,实现体积缩小50%以上的高度集成 [5] - 采用铜-铜键合技术,确保低损耗、低延迟的信号高效传输 [5] 2D VCSEL芯片特性 - 2D VCSEL芯片是行业唯一可量产的二维可寻址VCSEL芯片,也是行业唯一通过AEC-Q102认证的产品 [6] - 芯片支持灵活矩阵扫描,激光发射效率大幅提升,激光脉冲宽度小于2ns [6] - VCSEL与驱动双芯SiP合封技术使PCB占用空间减小70% [6]
机构:国内激光雷达厂商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8:41
行业市场前景 - 预计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240.7亿元,2026年进一步上升至431.8亿元 [1] - 行业正迎来“量价齐升”的黄金时期,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2] - 随着汽车智能化及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激光雷达作为核心感知部件将持续受益 [1]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激光雷达企业订单大增 [1] - 智能驾驶和机器人产业驱动,叠加成本下探,带动激光雷达持续放量 [1] - NOA渗透率提升、Robotaxi渗透率提升、AEB强制上车以及自动驾驶政策完善有利于激光雷达需求爆发 [2] 应用市场格局 - 2022年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下游应用中,机器人领域占据主要地位,占比达68.2%,智能驾驶汽车领域应用占比28.7% [1] - 激光雷达已从“贵族传感器”变成“10万级标配” [2] 中国厂商竞争力 - 国内激光雷达厂商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不断升级自研技术 [1] - 2024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中,中国厂商领跑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1] - 中国厂商在规模、成本和量产节奏上已领先全球 [2]
机器人业务暴增6倍,速腾聚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硬AI· 2025-08-22 15: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7.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 [2] - 第二季度营收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4%,环比增长38.9% [2][9] - 整体毛利率连续6个季度提升,上半年达25.9%(去年同期13.6%),第二季度达27.7% [3][9] - 上半年净亏损1.486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44.5% [3][9] 业务板块分化 - 机器人业务激光雷达销量第二季度3.44万台,同比暴增631.9% [5][11] - 机器人业务上半年收入2.2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8%,毛利率高达45.0% [5][11] - ADAS业务激光雷达销量22.05万台,同比减少6.0%,收入5.00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7.9% [7][12] - ADAS业务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1.2%提升至17.4%,主要因原材料成本优化及自研SOC芯片应用 [7][12] 技术平台战略 - 自研SOC芯片实现核心功能集成,精简链路并降低功耗 [13] - E平台为行业首款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E1产品已于2025年上半年量产,预计全年出货量达六位数 [15] - EM平台专攻长距离探测,EM4(超500线)和EMX(192线)将于第三季度量产 [16][17] - Robotaxi领域占据90%市场份额,"EM4+E1"组合获全球8家头部客户量产验证 [19] 市场拓展进展 - EM平台半年内获8家主机厂45款车型定点,含全球领先新能源车企32款车型独家供应 [20] - 车载激光雷达累计交付突破100万台 [21] - 机器人客户超3200家,覆盖割草机器人(与全球Top5多家独家合作)、无人配送(美团/新石器等)、具身智能(宇树科技等20余家)领域 [22] - 维持2025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六位数指引 [23] 创新产品布局 - 推出AC(Active Camera)平台,融合激光雷达几何精度、摄像头语义信息及IMU姿态数据 [25][26] - 解决户外强光下深度传感器性能痛点,配套开源算法与工具链构建"AI-Ready"生态 [26] - 通过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战略回应纯视觉技术路线 [26]
机器人,引爆激光雷达
36氪· 2025-08-21 08:16
禾赛科技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突破4400万元,远超GAAP盈利转正目标 [3] - 第二季度营收7.1亿元,同比增长超50% [3] - 激光雷达总交付量352,095台,同比增长306.9%,其中ADAS产品交付303,564台,同比增长275.8% [5] - 上半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547,913台,同比增长276.2%,超过2024年全年 [5] 机器人领域业务突破 - 第二季度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交付量48,531台,同比增长743.6% [3] - JT系列激光雷达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创行业最快量产纪录 [12] - 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2025年上半年位居国内第一 [12] 激光雷达行业趋势 - 新能源乘用车激光雷达渗透率达17%,连续三个月保持在16%以上 [5] - 2024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突破150万颗,同比增长179.7% [7] - 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达100.2万颗,同比增长71%,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7] - 成本8年内下降99.5%,推动行业普及 [12] 技术产品进展 - 半固态激光雷达ATX获丰田汽车量产定点,2026年投产 [7] - ATX具备200米@10%反射率测距能力,最高256线分辨率,角分辨率0.1°×0.1° [7] - 近期获得9家头部车企20款车型定点,2025-2026年交付 [7] - 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GB/T 45500-2025正式实施,禾赛参与编制 [10] 机器人应用市场 - 全球机器人割草机市场规模20.53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12.11% [14] - 2025年割草机器人销量预计突破100万台(渗透率低于5%) [14] - 2030年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超159亿美元 [14] - 2024年中国割草机器人出口额35亿元,同比增长85%,欧洲占65%份额 [18] - 2025年出口额预计60亿元,同比增长70%,北美市场打开 [18] 企业合作与行业地位 - 与小米达成2026年多款车型平台级合作,巩固全系车型标配地位 [9] - 获得丰田汽车旗下合资品牌新车型定点,标志行业认可 [10] - 速腾聚创与禾赛科技成为仅有两家具备多家车企认可、产品性价比的头部企业 [10] - 人形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智元等企业均搭载3D激光雷达 [18]
速腾聚创20250609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速腾聚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2025 年第一季度激光雷达总出货量约 11 万台,ADAS 占 97,000 台,机器人领域占 12,000 台[3] - 总收入约 3.3 亿元人民币,同比略有下降,去年同期为 3.1 亿元[3] - 毛利率显著提升,从去年同期的 12.3%提升至 23.5%[2][3] - 机器人领域销售表现突出,销量从去年同期的 4,200 台增至 12,000 台,实现三倍增长[2][3] 2. **出货量预期** - 2025 年激光雷达总出货量可能翻一番达到 300 万台,速腾聚创希望保持约 33%的市场份额[2][5] - 机器人领域预计 2025 年实现 20 万台左右的销量,比去年的 2 万台大幅增长[5] 3. **车载市场渗透率** - 2024 年激光雷达在车载市场渗透率为 15%,2025 年预计增加到 20%[2][8] 4. **产品情况** - EMX 是 MX 的升级换代产品,通过自主研发芯片降低成本,探测距离从 200 米提升至 300 米,线数从 128 线提升至 192 线,价格维持在 1,200 元左右,已获得 17 个定点订单[2][10] - 2025 年上半年至 2026 年主打 EM4 和 EMX 两款面向乘用车的产品,EM4 专为海外市场设计,具备 L3 智能驾驶功能[4][20] 5. **价格与毛利率** - 未来一年激光雷达价格可能进一步下降,2025 年价格在 2024 年已确定,明年车型价格预计降至 1,000 元左右[11][12] - 目前毛利率约 18%,二季度有望提升至 20%-25%,但 OEM 厂商对毛利率有严格控制,量大时可能适当降低毛利率[12] - 机器人市场毛利率可达 40%以上,通过扩大业务范围和优化成本结构,有信心实现更高利润水平[4][13] 6. **核心竞争力** - 研发能力强,拥有约 1,600 名员工,其中 700 人从事研发工作,包括硬件、芯片和算法开发[4][14] - 积极招募产品经理,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并推动产品更新换代[4][14] 7. **机器人领域情况** - 与 KUKA 合作三年内提供 150 万台激光雷达系统,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可能超过车载应用[2][6] - 已与多家物流公司展开合作,包括大新淼、多 Dush、CoCo、美国 Crompco、京东和菜鸟等[7] - 市场需求广泛且多样化,提供定制化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竞争较为激烈[15] - 去年在美国市场收入占总收入不到 5%,关税问题影响美国市场,关注日本和韩国市场[18][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今年下半年比亚迪电动汽车上车,预计 EV 出口量将增加,但 EMS 单价约 1,000 - 1,200 美元,会导致平均单价下降[20] 2. 近期没有进一步扩充股本或配售计划[22] 3. 2025 年 1 月全球机器人发布会上发布多款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未来一两年重点商业化 ACME 和灵巧手,今年下半年进行小批量产线设置,ACSL 已开始小批量供货[22]
速腾聚创Q1毛利率同比接近翻倍:机器人产品销量增183%,Robotaxi业务放量上升
IPO早知道· 2025-05-30 20:17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收3.28亿元,其中ADAS激光雷达收入2.29亿元,泛机器人激光雷达收入0.73亿元(同比增长87%),解决方案及其他收入0.26亿元(同比增长61%)[2] - 机器人产品销量11,900台,同比增长183.3%,E1R、Airy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高于机械式激光雷达产品[2] - 毛利率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至23.5%,净亏损收窄至9878.6万元,同比改善24.4%[5] 业务亮点 - 车载ADAS市场短期承压,但机器人业务爆发式增长展示出市场竞争力[5] - 上海车展展出LiDAR车型搭载量超50%,53款车型搭载公司产品[6][9] - 已取得30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超过100款车型量产定点订单,并为12家客户的38款车型实现SOP[7] - 累计拿下8个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多款车型定点,覆盖日本、北美、欧洲等主要汽车市场[7] Robotaxi业务 - 与全球超90%的核心Robotaxi及Robotruck企业合作,产品包括E1(全球唯一量产车规全固态补盲雷达)和EM4(超远距600米、超高分辨率1080线)[11] - 预计2026年Robotaxi业务销售总额增长率将达41%[11] - 小马智行、滴滴自动驾驶、文远知行等头部企业公开量产车型合作计划[9] 机器人业务 - 推出E1R(业界首款专为机器人设计的纯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和Airy(全球首款超轻量化半球形数字化激光雷达)[13] - 累计客户数突破2,800家,在工业仓储、配送机器人、商业清洁、无人矿卡等领域拓展[13] - 在无人配送领域获得超90%行业头部客户,与新石器、白犀牛等达成合作[15] - 在割草机器人领域与库犸科技达成战略合作,首批订单约定三年内合作120万台[15] 技术优势 - 推出全新一代数字化车载激光雷达平台EM平台,形成行业最全面的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矩阵[18] - EM4是全球首款"千线"超长距数字化激光雷达,1080P模式下测距能力达600米[19] - EMX拥有192超高线束、每秒产生288万点云,最远探测距离300米[19] - 全球唯一实现SPAD-SoC芯片自研量产,成本比传统SiPM架构降低超70%[21]
禾赛科技(A20721):2025年一季报点评:产品切换顺利上量,看好智驾与泛机器人双擎增长
东吴证券· 2025-05-29 21: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智驾下沉与L4商用端渗透的拐点年,禾赛科技作为全球高性能激光雷达龙头有望充分受益,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0.3/0.7/1.2亿美元的预期,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81/37/22倍,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收盘价20.82美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3.52/24.18美元,市净率4.58倍,流通市值210531万美元,总市值273009万美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4.54美元,资产负债率26.60%,总股本13116万股,流通A股10114万股 [7] 2025年一季报情况 - 25Q1实现营收5.3亿元,同比+46.3%,环比-27.0%;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减亏83.6%,环比转亏;Non - GAAP净利润0.1亿元,同比扭亏,环比-95.0%;毛利率41.7%,同比+3.0pct,环比+2.7pct [8] 海内外合作与产品矩阵 - 25Q1 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同比+178.5%至14.6万台,与日本某全球前五Tier 1达成新合作项目,与欧洲、日本头部车企和Tier 1合作的3个验证开发项目落地,预计海外TAM可达300 - 600亿美元,对应单车激光雷达价值量500 - 1000美元;国内与奇瑞iCAR、长城欧拉等达成合作,理想MEGA及L系列将全系标配公司ATL激光雷达,ATX已获12家国内外主机厂定点,25Q1交付量近4万台;截至2025M5,已获23家OEM ADAS定点,涉及120款车型;发布AT1440、ETX、FTX等激光雷达及千厘眼解决方案,完善产品矩阵 [8] 泛机器人业务 - 25Q1泛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同比+649.1%至5.0万台;23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5亿美元,北美渗透率不足5%,随国内厂商技术突破,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25Q1与追觅可庭科技签署协议,25Q2起12个月内将供应30万颗JT系列激光雷达;为多家Robotaxi厂商及非乘用场景供应激光雷达,有望受益于L4商用落地 [8] 全年业绩指引与产能规划 - 维持25年收入30 - 35亿元的指引,对应同比+44%至+69%;毛利率目标维持40%;GAAP净利润2.0 - 3.5亿元人民币;25年底产能目标仍为200万台/年,25年资本开支0.3 - 0.5亿美元;指引二季度出货量超30万台;2025M5签署租赁协议,海外产能预计26年底或27年初投运 [8] 盈利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美元)|265.01|288.96|474.27|643.77|847.83| |同比(%)|53.47|9.04|64.13|35.74|31.70| |归母净利润(百万美元)|(67.20)|(14.24)|33.91|73.86|121.53| |同比(%)|(55.61)|78.81|338.10|117.80|64.55| |EPS - 最新摊薄(美元/股)|(0.51)|(0.11)|0.26|0.56|0.93| | P/E(现价&最新摊薄)|(40.64)|(191.74)|80.53|36.97|22.47| [1] 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等内容,如2025E营业总收入47427万美元,净利润3391万美元,经营活动现金流6835万美元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