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1
icon
搜索文档
L3落地迎政策利好!速腾聚创(02498)旗下可量产激光雷达EM4、E1已全面覆盖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5:45
政策环境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1] - 政策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发展进入新阶段 为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铺平道路[1] 技术标准与要求 - L3级自动驾驶核心在于责任转移 系统在责任域运行时安全主体从驾驶员切换至车企[1] - 车企必须构建超高冗余感知系统应对风险 对感知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严苛要求[1] - 激光雷达尤其是高线数数字化激光雷达已成为L3落地的必备安全件 成为行业共识[1]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速腾聚创是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唯一可量产厂商 在该领域保持领先地位[1] - 公司高线数激光雷达产品已率先实现量产上车 应用于智己LS6和极氪9X车型[1] - 滴滴 小马智行 文远知行等新一代Robotaxi企业均已采用公司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2] - 公司全新一代车载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EM平台全线产品全面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2] - EM4是行业唯一可量产的超50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 支持520线至2160线定制 服务于高级别自动驾驶场景[2] - EMX作为"真192线"车载主激光雷达面向L2级辅助驾驶市场[2] 市场前景与机遇 - 今年下半年将有多款搭载公司高线数数字化激光雷达的车型陆续面世[2] - 随着L3级自动驾驶政策门槛明确和技术成熟 激光雷达市场有望迎来更广阔增长空间[2]
RoboSense LiDARs Supported on NVIDIA DRIVE Platform, Accelerates the Advancement of Autonomous Driving Technologies
Prnewswire· 2025-09-12 17:47
Accessibility StatementSkip Navigation MUNICH, Sept. 12, 2025 /PRNewswire/ --Â RoboSense (2498.HK), an AI-driven robotics technology company, has announced that its E1, EMX and EM4 mass-producible, automotive-grade, high-performance digital LiDARs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NVIDIA DRIVE AGX platform. As an NVIDIA DRIVE ecosystem partner, RoboSense's high-channel-count digital LiDARs provide high-definition 3D perception data that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cycles for autonomous driving t ...
速腾聚创今日开盘上涨8%:Q2机器人业务增超6倍,自研芯片驱动产品领先
IPO早知道· 2025-08-22 09:55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营收约4.6亿元 同比增长24.4% 环比增长38.9% [3] - 产品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2.3%提升至27.7% 连续六个季度环比上升 [3] - 机器人领域毛利率高达41.5% [3] - 机器人业务产品销量34,400台 同比增长631.9% 环比上升189.1% [6] - 机器人领域营收约1.5亿元 环比增长100.7% [6] - 今日开盘后股价一度上涨超8% [12] 业务进展 - 累计获得133款前装量产车型定点 包括8个海外及合资品牌定点项目 [9] - 在两家日本Top2车企与中国重点合资品牌的定点项目中承担独家供应 [9] - 完成第100万台车载激光雷达下线里程碑 [11] - 已助力14家客户的44款车型实现大规模量产落地 SOP车型数量稳居全球第一 [11] - EM平台已获得8家主机厂的45款车型定点 包括某全球领先新能源车企32款车型独供定点 [9] - 极氪9X、新一代智己LS6已搭载EM平台定制的520线超级激光雷达亮相 [9] 技术优势与产品布局 - 激光雷达竞争最终会落到芯片层面 [2][15] - 2021年发布行业第一个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E平台 [13] - E平台下第一款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E1上半年正式投入量产 为行业内第一个进入大规模商业化的全固态激光雷达 [13] - E1成为L3及L4自动驾驶大广角激光雷达量产唯一选择 并成为机器人激光雷达最优选项 [13] - 预计今年E平台系列产品出货量将达到六位数 [13] - 年初发布专用于长距激光雷达的EM平台 [14] - EM平台下的EM4预计Q3量产 是当前行业唯一超500线可量产数字化激光雷达 [14] - EMX以真192线成为L2级别高阶辅助驾驶领域性能最优解 将在Q3进入大规模量产交付阶段 [14] - 自研SPAD-SoC芯片于2018年立项、2022年面世 今年实现基于自研芯片批量交付 [15] - 下一代数字化芯片已秘密研发很长时间且进展顺利 将在明年推出 [15] 市场应用与客户拓展 - 在Robotaxi市场 E1成为补盲激光雷达规模运营落地首选方案 获得全球8家头部企业正式定点 [18] - EM4已斩获多家北美及国内头部Robotaxi客户的主激光雷达定点 [18] - EM4+E1组合正成为新一代Robotaxi首选配置 已与全球8家头部客户完成产品量产验证 [18] - 小马智行第7代Robotaxi多款车型单车搭载4颗E1 已在深圳等地开启路测 [20] - 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联合打造的Robotaxi车型以6颗E1为核心感知单元 将于年底实现量产交付 [20] - 已与全球超90%的L4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22] - 在机器人领域 E1R、Airy两款数字化产品获得市场认可 [22] - 在割草机器人领域与全球Top5中的多家厂商达成独供合作 订单规模达到七位数 [22] - 在无人配送领域与海外知名企业COCO Robotics、北美2家头部外送平台以及美团等国内头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22] - 在具身智能领域与宇树科技、越疆等全球超20家具身机器人公司达成深度合作 [23] - 机器人业务已覆盖工业仓储、无人配送等垂直领域 服务全球客户突破3200家 [17][23] 行业趋势与战略展望 - 数字化激光雷达是大势所趋 核心技术竞争将走向"深水区"即自研芯片能力比拼 [13][14] - 数字化激光雷达关键特征是把核心接收系统和回波特征识别功能集成到SPAD-SoC芯片 [14] - 预计2026年EM平台将快速上量占领更大市场份额 [14] - 从2024年开始车规激光雷达开始取代机械式激光雷达 今年起数字化架构车规激光雷达又开始取代模拟架构激光雷达 [20] - 机械式激光雷达被数字化激光雷达取代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20] - 公司具有行业领先的芯片自研能力 沉淀了激光雷达全链路Know-How 加上垂直供应链整合与规模化量产优势 [15] - 预计2026年EM平台产品将推动高性能、高可靠性数字化激光雷达成为智能车型主流标配 [9] - 机器人领域大批量交付期在下半年甚至第四季度 未来6个月将迎来2026年销售季生产高峰 [24] - 市场需求将从三季度末开始爆发式增长并持续至明年一季度 今年Q4到明年Q1将迎来机器人领域产品交付高峰 [24]
宇树、优必选、智元领跑,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订单与交付能力透视
36氪· 2025-08-20 15:54
行业订单增长与市场转向 - 2025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行业订单增长显著 市场关注点从技术研发转向实际应用与交付能力[1]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公开披露的人形机器人中标项目数量超过83个 合同金额合计近3.3亿元[2] - 订单快速增长与实际落地存在差距 受限于供应链产能或技术成熟度 实际交付进度面临挑战[1] 主要厂商订单表现 - 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合计拿下总成交金额的六成 宇树科技以7次直接中标位居第一[2] - 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联合中标中国移动1.24亿元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项目 创当时国内最大单笔订单记录[2] - 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汽车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单笔中标金额最高纪录[3] 应用场景分布 - 当前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导览、科研、教育、康养等[1] - 合同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项目占比达60% 100万-1000万元之间的项目占比33% 1000万元以上占6%[3] - 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教育科研机构仍是最大采购群体[3] 厂商商业化进展 - 优必选2025年目标交付数百台人形机器人 其中工业人形机器人500台 当前工作效率相当于人工30%[4] - 智元机器人量产机器人已超2000台 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数千台 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4][5] - 宇树科技2024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约1400台 是目前全球出货量最高的企业[6] 工业场景落地突破 - 工业场景成为商业化重点 优必选机器人可实现黑灯工厂下7×24小时连续作业[4] - 智元机器人远征A2-W落地富临精工工厂 是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单案例[4] - 乐聚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工作效率达人工近50% 订单多来自汽车厂[8] 产能与交付挑战 - 供应链产能不足情况存在 但厂商表示能在短期内解决[12] - 人形机器人硬件设计和算法需要高度匹配 缺乏标准化接口导致整合成本和工艺难度大[14][15] - 当前主要依靠厂商自行设计并找供应商加工非标准化零部件[14] 市场规模预测 - 高工机器人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达1.24万台 市场规模63.39亿元[13] - 预计2030年全球销量接近34万台 市场规模超640亿元 2035年销量超500万台 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13] - 宇树科技创始人预测全行业出货量能保证每年翻一番[14] 技术发展现状 - AI智能化水平未达通用人工智能阶段 机器人在理解指令、适应复杂场景等方面存在局限[1] - 人形机器人尚未完全解决"手"和"脑"问题 供应链成熟需要时间[15] - 标准化程度不足 软硬件行业标准未完全明确 产业链混淆[14]
腾讯押注,深圳又一行业龙头IPO,年入23亿
36氪· 2025-08-18 15:44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创想三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按2020年至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 市场占有率为27.9% [2] - 公司是全球3D创意产业主要参与者中唯一一家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印 消费级3D扫描和消费级激光雕刻产品及服务的公司 [12] - 按2024年出货量计 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 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消费级激光雕刻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 [1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 18.83亿元 22.8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30.4% [14] - 2022年至2024年年度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29亿元 8866万元 [1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08亿元 同比增长28.67% 期内利润8156.4万元 同比增长18.1% [14]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分别为3.878亿元 5.995亿元 7.078亿元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8.8% 31.8% 30.9%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35.2% [14] 业务构成与发展 - 3D打印机为营收主要来源 占比从2022年81.7%下降至2024年61.9% 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至61.3% [25] - 3D打印耗材收入占比从2022年3.0%提升至2024年11.4% 2025年第一季度达12.0% [25] - 3D扫描仪收入占比从2022年4.0%提升至2024年9.1% 2025年第一季度达12.2% [25] - 激光雕刻机收入占比从2022年0.9%提升至2024年7.1% 2025年第一季度为6.3% [25] 销售渠道与全球化布局 - 线上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13.5%持续提升至2024年40.9% 2025年第一季度达47.9% [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拥有74家自营在线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 [20] - 2021年开始自营亚马逊品牌旗舰店并搭建独立站 次年推出海外直达客户电商网站 [19] 融资与股权结构 - 2021年获得IPO前唯一一轮5.085亿元A轮融资 投后估值升至40亿元 [3][17] - 投资方包括前海FOF 深创投资本 腾讯创投及中航坪山等9家机构 [3][17] - IPO前四位85后联合创始人合计持股约81.98% 为控股股东 [16] - 前海FOF 深创投资本 腾讯创投位列前三大机构股东 持股约5.81% 4.32% 2.16% [18]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 5家3D打印参展厂商中4家来自中国 包括创想三维 深圳快造 安克创新 魔芯科技 [21] - 安克创新旗下eufyMake品牌全球首款个人级3D纹理UV打印机E1在Kickstarter平台上线不到12小时众筹金额突破1000万美元 [22] - 深圳拓竹科技2020年成立 2024年第四季度抢占3D打印机跨境品牌影响力TOP1 产品用户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3] - 行业呈现高度市场集中度 前五大企业合共占据全球出货量绝大部分 [26]
速腾聚创发布真192线车载激光雷达EMX,引领行业进入数字化可定制时代
IPO早知道· 2025-04-21 11:02
核心观点 - 速腾聚创发布真192线车载高性能数字化激光雷达EMX,树立数字化激光雷达新标杆 [2] - EMX具备行业领先性能参数:192线高线数扫描、288万点/秒高清点云、0.08°×0.1°全局角分辨率、300米探测距离、20Hz帧率 [2][9] - EMX已获多家整车厂定点合作,将于年内量产上车 [2][10] - 公司已布局行业最全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矩阵,覆盖96线到2160线不同规格 [2][12] - 2024年公司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占率达26%,排名全球第一 [5] 产品技术 - EMX是目前最小巧的车载数字化主激光雷达,尺寸120mm×80mm×30mm [9] - EMX搭载智能"凝视"功能,水平角分辨率最高可提升6倍 [9] - 产品具备高反膨胀抑制、雨雾灰尘去噪、抗脏污及水迹遮挡等多项先进技术 [9] - 公司掌握激光雷达从收发、扫描到数据处理的全栈芯片化能力 [12] - 已建立覆盖"一维扫描+二维扫描+面阵扫描"的行业最全系统方案 [12] 市场应用 - 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首款L4车型搭载6颗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E1,将于年底量产交付 [2] - 库犸科技合作开发适用于智能庭院场景的E1R定制版 [2] - 产品可快速定制不同造型、线数、帧率、探测距离、FOV等参数 [2][12] - 3个月内分别发布面向机器人领域的E1R、Airy,和面向汽车领域的EM4、EMX [14] 行业地位 - 2024年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销量冠军 [5] - 2018-2024年ADAS累计销量冠军 [5] - 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矩阵覆盖智能汽车、机器人等多场景应用需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