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LED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九目化学闯关北交所:露笑科技董事长妻子为二股东
搜狐财经· 2025-11-18 21:15
背靠万润股份(SZ002643,股价13.80元,市值127.37亿元)的OLED材料商——烟台九目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目化学)正 冲刺北交所上市。 九目化学股东名单中可谓"藏龙卧虎",既有露笑科技董事长妻子隐身其后,更有两名神秘自然人股东3年时间套现近5亿元,其中获利 超过3亿元。 视觉中国图 值得注意的是,露笑集团在入股九目化学两个月后,便将所持股份全部转让给马晓渊。根据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前对审核问询函的回 复,马晓渊为鲁小均之子鲁永的配偶,即鲁小均的儿媳。此次转让系基于家族内部财富管理及税负优化的考虑。目前,马晓渊持有九 目化学12.36%的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然而,资本盛宴之下,九目化学基本面已现隐忧。经历3年增长后,今年前三季度九目化学净利润下滑超两成,存货却飙升至5.23亿 元。更令市场费解的是,在产能利用率不足80%的背景下,九目化学仍募资10亿元大幅扩产。就相关问题,近期交易所已向九目化学 下发问询函。 有自然人股东套现离场 公开资料显示,九目化学主要从事OLED(有机发光半导体)前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OLED升华前材料、OLED 中间体等功能性材料。公司成立于2 ...
烟台一公司冲刺上市,两神秘人3年套现近5亿元,浙江“露笑系”儿媳为第二大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06:54
背靠万润股份的OLED材料商烟台九目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目化学")正冲刺北交所上市。 "露笑系"家族入股 与自然人套现离场 九目化学主要从事OLED前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OLED升华前材料、OLED中间体等功能性材料。 其股东名单堪称"藏龙卧虎",既有"露笑系"儿媳隐身其后,更有两名神秘自然人3年时间套现近5亿元,其中获利超过3亿元。 公司成立于2005年,最初由部分万润股份职工等共同出资设立。2010年,万润股份完成对九目化学的收购,使其成为控股子公司。 万润股份早在2011年于深交所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节能,后者的出资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至今,万润股份仍然持有九目化学 45.33%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 | | | | | | 普通股前十名股东情况 | | | | 年11: 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 목 | 股东名 称 | 期初持 股数 | 持股变 动 | 期末持 股数 | 期末持 股比 例% | 期末持 有限管 股份数 | 期末持 有灵 售股份 ...
烟台一公司冲刺上市,两神秘人3年套现近5亿元,浙江“露笑系”儿媳为第二大股东!公司还在上市前现金分红超2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01:05
每经记者|陈晴 每经编辑|程鹏 董兴生 背靠万润股份的OLED材料商烟台九目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目化学")正冲刺北交所上市。 其股东名单堪称"藏龙卧虎",既有"露笑系"儿媳隐身其后,更有两名神秘自然人3年时间套现近5亿元,其中获利超过3亿元。 然而,资本盛宴之下,公司基本面已现隐忧。经历三年增长后,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下滑超两成,存货却飙升至5.23亿元。更令市场费解的是,在产 能利用率不足80%的背景下,公司仍执意募资10亿元大幅扩产。就相关问题,近期交易所已来函问询。 "露笑系"家族入股 与自然人套现离场 九目化学主要从事OLED前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OLED升华前材料、OLED中间体等功能性材料。 公司成立于2005年,最初由部分万润股份职工等共同出资设立。2010年,万润股份完成对九目化学的收购,使其成为控股子公司。 万润股份早在2011年于深交所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节能,后者的出资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至今,万润股份仍然持有九目化学 45.33%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 | | | | | | 普通股前十名股东情况 | | | | 年1: 取 | | -- ...
OLED材料商九目化学闯关北交所:“露笑系”儿媳为二股东,两神秘人3年套现近5亿元,存货持续攀升却要再募10亿元扩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23:16
每经记者:陈晴每经编辑:董兴生 背靠万润股份的OLED材料商烟台九目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目化学")正冲刺北交所上市。 其股东名单堪称"藏龙卧虎",既有"露笑系"儿媳隐身其后,更有两名神秘自然人3年时间套现近5亿元,其中获利超过3亿元。 然而,资本盛宴之下,公司基本面已现隐忧。经历三年增长后,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下滑超两成,存货却飙升至5.23亿元。更令市场费解的是,在产能 利用率不足80%的背景下,公司仍执意募资10亿元大幅扩产。就相关问题,近期交易所已来函问询。 "露笑系"家族入股与自然人套现离场 九目化学主要从事OLED前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OLED升华前材料、OLED中间体等功能性材料。 公司成立于2005年,最初由部分万润股份职工等共同出资设立。2010年,万润股份完成对九目化学的收购,使其成为控股子公司。 万润股份早在2011年于深交所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节能,后者的出资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至今,万润股份仍然持有九目化学45.33% 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 | | | | | | | | | | FD: IX | | --- | --- | --- | ...
OLED材料商九目化学闯关北交所:“露笑系”儿媳为二股东 两神秘人3年套现近5亿元 存货持续攀升却要再募10亿元扩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23:15
公司上市与股东背景 - 公司正冲刺北交所上市,控股股东为万润股份,持股45.33% [1][2] - 股东阵容包括“露笑系”家族,马晓渊(鲁小均儿媳)持有公司12.36%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1][3] - 两名自然人股东于新卿和张国敏通过股权转让合计套现近5亿元,获利超过3亿元 [1][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7.06亿元增长至9.6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4亿元增长至2.54亿元 [4]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6.11亿元,同比下滑17.36%,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23.47% [4] - 2022年3月至2025年5月,公司合计现金分红超过2亿元 [6] 经营状况与行业环境 - 公司核心产品OLED升华前材料收入占比超60%,其平均售价从2024年的5265.85万元/吨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4439.75万元/吨,下降约15.7% [5] - 下游客户阶段性订单同比减少,行业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4][5] - 公司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108.54%下滑至2023年的68.08%,2025年一季度为74.24% [6] 存货与募资扩产计划 - 公司存货账面价值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3.14亿元增至2024年的4.18亿元,至2025年三季度末进一步升至5.23亿元,相比上年末增长约25.12% [1][5] - 交易所问询函质疑存货规模增长是否存在滞销风险 [5] - 在产能利用率不足80%的背景下,公司仍计划募资10亿元用于二期项目建设,新增280吨产能,交易所要求说明扩产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1][6]
OLED材料大厂遭股东接连减持,再募7.66亿豪赌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7 21:11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在业绩高增长背景下推出新融资计划,但面临项目延期、资金使用效率、股东减持及治理结构变动等多重挑战,其扩张节奏与战略定力的平衡将决定未来走向 [1] 再融资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7.66亿元,用于蒲城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部分车间工程、生产车间数智化升级、钙钛矿材料研发及器件验证平台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3] - 前次募资净额8.05亿元中尚有2.31亿元未使用,占前次募资净额的25.11%,剩余资金将继续用于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5] 募投项目进展与效率 - 核心募投项目"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两度延期,全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2023年12月变更至2024年12月,后再次延期至2026年8月 [5] - 项目延期原因包括经济形势、行业竞争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适当放缓实施进度,采用边建设边投用原则 [5] -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及新融资项目与在建项目的平衡对公司项目管理能力构成考验 [1][5] 股东减持与治理结构变动 - 重要股东君联成业和君联慧诚在股份解禁后持续减持,截至2025年6月末,二者合计持股比例已从IPO后的约9.48%降至3.9% [7] - 公司董事会成员规模从11名大幅调整至7名,共有5名董事辞职,其中包括股东君联方面推荐的董事范奇晖 [7] - 股东减持与董事会"瘦身"共同指向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层正经历深度调整 [7][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18.77% [8]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62% [8]
奥来德撤回定增 前3季扣非转亏实控人方去年套现1.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11-13 14:47
融资计划调整 - 公司决定撤回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并将适时重新申报[1] - 撤回并重新申报的主要原因是综合考虑再融资相关监管精神及公司业务发展规划,拟对融资计划进行调整[1] - 原定增发方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6,986.21万元(约2.7亿元),发行价格为17.20元/股[1] 原融资方案细节 - 计划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投入OLED显示核心材料PSPI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23,986.21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3,000.00万元)[3] - 项目总投资额为29,986.21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合计26,986.21万元[3] - 原定发行对象包括冉启琼、胡宝兴、诺德基金、财通基金等多家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均以现金方式按同一价格认购[3]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截至预案公告日,轩景泉直接持股21.84%,其女轩菱忆直接持股9.61%,其妻李汲璇直接持股0.92%,三人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33.39%的股权,为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4] - 员工持股平台长春巨海直接持股1.01%,由轩景泉控制[4] - 2024年6月进行询价转让,转让价格21.00元/股,转让股票数量6,244,447股,转让金额1.31亿元,参与方包括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转让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4][5] 历史融资与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0年9月3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62.57元/股,发行数量1,828.42万股,上市首日最高价达112.00元[6]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1.4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0.60亿元,较原计划6.77亿元多出3.83亿元[6] - 2023年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4,951,599股,发行价18.4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91,456,033.53元,净额88,987,600.33元[7] - 公司两次募资共计12.35亿元[8] 历史分红与财务表现 - 公司连续四年实施分红转增方案,例如2025年每10股转增2股并派息2.5元,2024年每10股转增4股并派息8元[9] - 2024年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3.00%,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43.28万元,同比下降26.04%[9][1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37.7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61.82%[9][1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89亿元,同比下降1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5.61万元,同比下降69.03%,扣非净利润为-611.89万元[11][12]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93.0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712.02万元有所改善[11][12]
中信建投化工行业2026年展望:“反内卷”加速周期拐点到来,新材料仍是长期战略方向
第一财经· 2025-11-12 08:05
行业策略核心观点 - 化工行业资本开支放缓,周期拐点将近 [1] - 投资策略围绕反内卷受益、逆周期政策受益、新质生产力及高股东回馈四条主线 [1] 反内卷格局受益板块 - 受益于反内卷有望率先格局改善的品种包括农药、尿素、纯碱、长丝、有机硅、氨纶等板块 [1] 逆周期政策受益板块 - 降息周期中逆周期政策发力助力内需回暖,建议关注聚氨酯、煤化工、石油化工、氟化工等板块 [1]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升级方向 - 新材料是中国化工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OLED材料、COC材料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 [1] 高股东回馈企业 - 高股东回馈的优质企业将继续重估之路,关注以三桶油为代表的油气石化央企、煤化工、复合肥行业、磷化工、味精/饲料氨基酸行业龙头白马 [1]
中信建投化工行业2026年展望:“反内卷”加速周期拐点到来 新材料仍是长期战略方向
第一财经· 2025-11-12 07:55
行业资本开支与周期拐点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 化工行业资本开支放缓,周期拐点将近 [1] - 建议关注受益于“反内卷”并有望率先实现格局优化的品种,包括农药、尿素、纯碱、长丝、有机硅、氨纶等板块 [1] 逆周期政策与内需回暖相关板块 - 在降息周期中,我国逆周期政策发力将助力内需回暖 [1] - 建议关注聚氨酯、煤化工、石油化工、氟化工等板块 [1]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升级方向 - 发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是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坚定选择 [1] - 新材料是中国化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OLED材料、COC材料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持续发展 [1] 高股东回馈的优质企业 - 高股东回馈的优质企业将继续重估之路 [1] - 关注以三桶油为代表的油气石化央企、煤化工、复合肥行业、磷化工、味精/饲料氨基酸行业的龙头白马企业 [1]
营收10.05亿元,OLED材料龙头UDC公布三季报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1-11 17:40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概览 - 总营收为1.3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616亿美元下降约14% [1] - 材料销售收入为826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4] - 授权与许可收入为53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460万美元明显减少,主要受客户结构变化及约950万美元的一次性期间调整影响 [1][4] - 毛利率为75%,略低于上年同期的78% [5] - 营业利润为4310万美元,同比减少约36% [5] - 净利润为4400万美元 [5]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财务业绩 - 累计总营收达4.77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854亿美元小幅下滑 [5][6] - 材料销售收入为2.574亿美元,授权与许可收入为2.026亿美元 [7] - 净利润为1.757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3.68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7] - 公司整体毛利率维持在76%的高水平 [7] 管理层评论与业务展望 - 业绩波动主要反映部分客户提前拉货及一次性会计调整的影响,但OLED产业正迎来新的成长周期 [1] - 在信息技术与汽车显示领域的资本投入持续扩大,未来增长前景依然积极 [1][8] - 公司凭借领先技术实力、稳固商业模式与深厚客户关系,有信心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1] - 预计2025年总营收将落在此前指引区间的下限,约6.5亿美元,主要反映客户采购节奏变化及市场需求阶段性波动 [8] 战略举措与行业动态 - 公司宣布将收购默克集团旗下300多项OLED发光材料相关专利资产,以强化在高效率OLED器件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 [8]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技术创新、扩大材料与解决方案布局,推动OLED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普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