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卡
搜索文档
【视频】江铃大道敢探者在敦煌碾沙追光,这才是硬派!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0-16 22:03
新能源重卡行业动态 - 新能源重卡9月销量达到2.4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4] - 一汽解放、徐工集团、三一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4] - 陕汽集团和中国重汽9月销量均突破2500辆 [4] 三一重卡客户服务 - 三一重卡采用直服模式,确保对客户需求事事有响应,件件有反馈 [4] - 该服务模式获得客户正面评价,被认为非常靠谱 [4] 客车行业招标 - 客车行业出现金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大型招标订单 [4] 卡车出口业务 - 某卡车企业获得近200台KD散件出口订单,目标市场为埃及 [4] - 该企业计划在埃及市场实现年销量4000台的目标 [4]
2025新能源+钢贸物流生态论坛在长举行
长沙晚报· 2025-08-04 17:27
论坛背景与核心主题 - 比亚迪电池与默默通智慧物流管理平台联合主办"构建绿色钢贸物流体系 赋能新能源产业升级"论坛 在长沙比亚迪雨花工厂召开[1]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中国新能源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已成为钢铁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3] - 长沙市政府通过完善充电设施和政策扶持推动物流电动化进程[3] -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 新能源重卡已从技术可行迈向经济可行[4] 企业技术突破与解决方案 - 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等原创技术为商用车、港口、物流等多场景提供高安全、长续航解决方案[3] - 比亚迪针对钢贸物流场景提供定制化新能源解决方案 包括专为钢铁物流研发的商用刀片电池[4] - 三一重卡通过智能重卡产品矩阵优化与场景适配方案助力物流企业实现运营升级[4] 企业实践与战略规划 - 冷水江钢铁将重点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路线新能源重卡替代和智慧物流平台协同三大举措[3] - 冷钢从濒临破产发展到中国企业500强 现推动绿色物流转型[3] - 默默通平台为用户提供新能源浪潮下的智慧物流转型路径和绿色发展策略[4] 行业协同与发展前景 - 通过政府、企业、平台三方联动推进钢贸物流体系绿色升级[5] - 论坛标志着钢铁物流行业绿色转型迈入新阶段 展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巨大潜力[5] - 各方将共建标准化新能源运输体系 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3][5]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3月第2周)
乘联分会· 2025-03-17 16:35
文章核心观点 乘联分会与科瑞咨询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涵盖行业数据、企业动态、供应链等方面信息,展示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2][3] 行业数据 - 1月新能源中重卡销量在新能源商用车总体中显著上升至23.3%,皮卡、大中客小幅提升,其余车型下滑;中重卡渗透率提升至19.39%,大中客渗透率小幅涨至58.88% [5] 政策法规 - 重庆启动2024 - 2025年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奖励申报,政策支持“补短板”建设和配套服务能力提升 [8] - 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符合要求的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10][11] - 南阳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自用、专用、公用三类充电基础设施 [12] - 上海发布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扶持办法,明确市级平台、示范小区、高水平换电站、电动出租车驾驶员等补贴标准 [13][15] - 山东引导公共机构带头用国产新能源汽车,加强和规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4][13] 企业动态 新能源物流车 - 福田卡文乐福在四川区域上市,续航可达460公里,能耗低 [17] - 江汽集团纯电皮卡T9 EV亮相新加坡,获首批投标订单 [17] 新能源卡车 - 宇通轻卡2025款上市,续航提升至优于行业25%,发布三款定制版 [23] - 欧马可智蓝ES1 - 165纯电轻卡即将预售,针对城市圈运输定制 [24] - 一汽解放与新宾县政府共建新能源示范县,举行揭牌暨交车启动仪式 [26] - 广汽日野与鑫通能源科技公司签约,共建新源县绿色运输新生态 [26] - 三一锂能助力宁夏灵州新能源物流,交付100台搭载423充电PACK的重卡 [29] - 乘龙H5新能源牵引车登场,续航达400公里,电耗低 [30] 新能源客车 - 金龙155辆公路车批量交付沙特,用于朝觐季运输保障 [30] - 宇通27辆纯电动公交交付巴基斯坦,将投入运营 [30] - 220辆吉利远程星际客车交付海口,投放多条公交线 [32] - 厦门金龙中标辽宁抚顺2025年纯电动公交车采购项目,中标价28918万元 [32] 供应链 - 康明斯推出中缸径重型发动机X10,可替代L9和JX12发动机平台 [32] - 卫蓝新能源与巴斯夫及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签署协议,共同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 [3][32] - 英飞凌将RISC - V引入汽车行业,率先推出汽车级RISC - V MCU系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