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防护装备(PPE)
搜索文档
扩大关税调查范围 美国再挥“232大棒”
北京商报· 2025-09-25 23:07
政策行动概述 - 特朗普政府启动两项新的232调查,分别针对进口机器人、工业机械以及进口医疗设备 [1] - 调查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该条款授权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产品实施关税或配额等限制措施 [2] - 美国商务部需在270天内提交政策建议,总统有权对被视为关乎国家安全的关键商品加征关税 [2] 调查涉及的具体行业与产品 - 机器人及工业机械调查涵盖数控加工中心、车床、铣床、磨削设备、工业冲压机及自动换刀装置等 [2] - 医疗设备调查针对个人防护装备(如外科口罩、N95呼吸器、手套)、医疗耗材(如注射器、导管)及耐用设备(如病床、轮椅) [3] - 此次医疗设备调查不涉及处方药和生物制品,这些领域已纳入另一项独立调查范围 [3] 232调查的政策背景与现有规模 - 截至目前,美方已出台的232调查共涉及11个品类,包括钢铝、汽车、半导体、医药产品、关键矿产等 [2] - 特朗普政府已对汽车、铜、钢铁和铝产品加征了232关税 [2] - 2024年钢铁、铝、铜的进口价值分别为319.72亿美元、207.4亿美元、179.72亿美元,而钢铝衍生品进口金额达718亿美元 [4] 政策目标与财政效果 - 政策核心目标是通过提高进口成本鼓励关键产业国内制造,以减少贸易逆差和促进制造业回流 [1][4] - 关税已成为美国财政收入重要来源,7月关税收入达284.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6.28亿美元上涨273% [4] - 4月至7月累计关税收入为947.1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76.42亿美元上涨243%,7月关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4% [4] 政策对制造业的影响评估 - 自今年4月征收“对等关税”以来,美国制造业就业环比新增均为负数,6月在总就业中占比跌破8% [5] - 工业机器人行业人士认为,关税对海外业务影响有限,因公司已通过海外子公司和收购进行布局 [5][6] - 该人士指出,关税压力可能更多传导至工业机器人服务的下游领域,如光伏、锂电、3C行业 [5] 关税政策的合法性与后续路径 -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违法 [6] - 法院裁决认为该法律未授权总统通过行政命令征收关税,关税是国会的核心权力 [6] - 若最高法院最终不支持现行关税,232调查可能成为实施替代关税的后盾,因其更具持久性,但落地进程更迟缓 [7]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医疗设备启动调查 中国出口企业影响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9-25 17:19
事件概述 - 特朗普政府启动对进口医疗设备的232调查 涉及个人防护装备 医疗耗材及医疗设备等 [1] - 调查可能酝酿加税政策 若加税则以美国市场出口为主的医疗器械企业业绩面临承压 [1] 市场反应与出口数据 - A股前十大医疗器械企业股价跌多涨少但跌幅不大 迈瑞医疗股价上涨4.75% 英科医疗跌幅最大为2.54%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额241.0亿美元 同比增长5.0% [1] - 美国市场占出口总额21.44% 但对美出口同比下滑4.41% 市场份额较2024年同期收缩2.26个百分点 [1] 企业影响差异与应对策略 - 低值耗材企业利润率较低 加征关税会挤压利润空间 医疗设备企业利润率较高或可覆盖关税影响 [2] - 中国医疗影像设备企业在美国建厂的寥寥无几 大部分直接出口到当地 [2] - 企业以技术梯队和全球布局重构竞争秩序 策略包括营销国际化 服务本地化以及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的海外本地化部署 [2] - 迈瑞医疗国际市场近七成收入来自发展中国家 已规划海外本地生产的国家数量提升至14个 其中11个国家已启动本地生产 [3] - 稳健医疗产品销售到美国的金额占比很小 公司正转移部分医用耗材产品到美国本土 美国近岸和东南亚生产以应对潜在加税 [3] 代表性企业全球化案例 - 联影医疗在全球构建7大区域备件枢纽和32个国家库的服务网络 [2] - 微创手术机器人进入欧美及一带一路30国 通过5G远程手术技术输出中国方案 [2] - 迈瑞医疗在数字化 智能化方面进行全球化战略推进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带到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2]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医疗设备启动调查,中国出口企业影响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9-25 16:56
美国232调查对医疗器械行业影响 - 特朗普政府启动对进口机器人和工业机械以及进口医疗设备的232调查 具体涉及进口个人防护装备 医疗耗材及医疗设备等[1] - 若加征关税 以美国市场出口为主的医疗器械企业业绩面临承压[1] 中国医疗器械出口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额241亿美元 同比增长5% 美国以51.67亿美元稳居首位 占出口总额21.44%[1] - 对美出口同比下滑4.41% 市场份额较2024年同期收缩2.26个百分点[1] 企业股价表现 - A股前十大医疗器械企业股价跌多涨少但跌幅不大 迈瑞医疗股价涨幅达4.75% 英科医疗跌幅最大为2.54%[1] 不同产品类别受影响程度 - 低值耗材企业利润率较低 加征关税会挤压利润空间[3] - 医疗设备企业利润率较高 或可覆盖关税影响[3] 企业全球化布局策略 - 联影医疗构建"7大区域备件枢纽+32个国家库"全球服务网络 通过美国 荷兰等战略备件中心辐射全球市场[3] - 微创手术机器人进入欧美及"一带一路"30国 通过5G远程手术技术输出方案[3] - 迈瑞医疗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带到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医院[4] 海外生产布局 - 迈瑞医疗规划海外本地生产国家数量提升至14个 其中11国已启动本地生产并持续扩大产能[4] - 稳健医疗转移部分医用耗材产品到美国本土 美国近岸和东南亚生产以应对加征关税问题[4] 市场结构特征 - 迈瑞医疗国际市场近七成收入来自发展中国家 市场容量与中国接近但行业增速更快[4] - 稳健医疗对美国市场销售金额占比很小[4]
特朗普政府再次祭出“232大棒”
第一财经· 2025-09-25 08:14
特朗普政府启动新232调查 - 特朗普政府启动两项新的232条款调查,分别针对进口机器人和工业机械以及进口医疗设备等产品,调查始于9月2日[1] - 根据《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美国总统有权对被视为关乎国家安全的关键商品加征关税,美国商务部需在270天内提交政策建议[1] - 此次新公布的调查扩大了美国目前可能面临关税的行业范围,专家认为此举旨在通过提高进口成本来鼓励关键产业的国内制造[1] 232调查涉及行业范围 - 截至目前,美方出台的232调查共涉及11项,包括钢铝及其衍生品、汽车、铜、半导体、医药产品、关键矿产和衍生品、卡车、木材、商用飞机和发动机及其零部件、无人机系统及其零部件以及多晶硅及其衍生品[2] - 特朗普政府已援引该法案对汽车、铜、钢铁和铝产品加征了232关税[2] 机器人和工业机械调查细节 - 美国商务部启动调查以评估机器人和工业机械及其零部件(如数控加工中心、车床、铣床、工业冲压机等)的进口对国家安全的影响[3] - 调查范围包括用于金属处理、成型或切割的专用设备,但不包括无人驾驶航空系统[3] - 商务部寻求了解美国国内产能满足需求的程度、外国供应链的作用、进口集中风险以及提高国内产能的可行性等问题,相关方需在21天内提交意见[4] 医疗设备等产品调查细节 - 新232调查反映出美国对依赖外国供应医疗耗材的担忧,调查针对进口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医疗耗材及医疗设备[5] - 具体产品包括外科口罩、N95呼吸器、手套、防护服、注射器、缝合线、导管、纱布、病床、轮椅、起搏器、呼吸机等[5][6] - 此次调查不涉及处方药、生物制品及其他药品,商务部希望了解国内生产满足需求的程度及增加国内产能的可行性[6] 专家对政策效果的看法 - 有专家指出,对机器人和工业设备加征关税若成真,将增加美国制造业成本,而美国本土短时间内无法生产这些设备[1] - 另有专家认为,使用关税等政策方式难以将制造业带回美国,因为本土美国人不愿意从事简单制造业工作[7]
德银:维持震坤行 “买入”评级和目标价4.5美元,看好下半年业绩,对长期增长潜力保持积极态度
格隆汇· 2025-05-28 21:22
业绩预期与评级 - 德意志银行维持震坤行"买入"评级 目标价保持在4.5美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GMV增速预计逐季加快 [1] - 对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数字化转型持长期积极看法 [1] AI技术应用成效 - AI智能工作台使一季度客户服务团队人均订单处理量环比增长60.4% [1] - AI推品大脑自2024年9月推出后累计带动新增收入超3400万元人民币 服务200+客户 [1] - 计划2025年内将AI推品大脑覆盖客户扩展至1.4万家 [1] 海外业务进展 - 美国独立站已上线500+SKU 涵盖PPE/工具/HVAC等品类 [1] - 美国业务Q1收入与客户基数实现月度环比翻倍增长 [2] - 计划下半年上线移动端应用程序并将SKU提升至1500项 [1] - 下半年将正式进入欧洲市场 东南亚已展开业务布局 [2] 供应链与自有品牌战略 - 正在东南亚扩展优质供应商体系以应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1] - 自有品牌Q1交易总额同比增长40% 占总GMV的8.7% [2] - 自有品牌长期目标占比30% 当前仍有显著提升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