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试险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试点启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6-11 04:5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试点工作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试点工作聚焦先进制造和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成果通过中试熟化孵化市场推广产业链整合等途径加快推动科研成果向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营阶段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撑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试点单位分类 - 试点单位分为产业化实施类第三方服务类和金融服务类三大类产业化实施类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承担参与单位以及使用成果或提供应用场景的企业中试机构等第三方服务类包括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等金融服务类包括银行保险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 [1] 产业化实施类试点单位要求 - 产业化实施类试点单位应通过自行实施技术转移或孵化新企业等方式推进相关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提供相关成果的技术人才支持开展技术人员培训为相关成果开展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提供场地设施条件 [2] 第三方服务类试点单位要求 - 第三方服务类试点单位应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动供需匹配与交流合作为相关成果提供技术孵化服务优先向产业化实施类试点单位开放实验室检测平台试验验证平台等资源为相关成果产业化提供政策解读市场准入知识产权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服务 [2] 金融服务类试点单位要求 - 金融服务类试点单位应向推介成果或其他试点单位予以投资倾斜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整合金融资源为企业治理市场拓展融资上市产业链协同等赋能加强同主管部门沟通磋商构建协同服务机制 [2]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 - 围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从样品变成产品重点是建机制搭平台壮主体育市场优生态优生态方面要健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标准和机制促进科技服务资源集聚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汇聚科技供给概念验证中试验证企业孵化技术推广等全链条服务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产融合作专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深化产融合作深化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在优质项目培育方面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对接全国创新资源和金融力量推动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在企业融资保障方面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保障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与金融机构加强战略合作推动优化金融工具组合推广应用中试险+研发贷组合模式增强中试项目方和投资人市场信心 [3]
为科技金融发展营造更好环境(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6-09 06:03
政策支持科技创新 - 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和项目建设 [1] - 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吸引社会资金 [1] - 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支持产业整合 [1] - "十四五"以来银行业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超6500亿元 [2] 金融机构创新服务 - 银行推出"科创贷""积分贷"等产品解决企业资金难题 [1] - 提供首台(套)保险、中试险等增强企业创新底气 [1] -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对科技型企业精准服务能力 [3] 机制优化与风险分散 - 完善知识产权评估、流转体系破解质押融资难题 [2]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引导社会资本 [2] - 保险业以共保体方式为重点领域提供风险保障 [2] 未来发展方向 - 金融机构需加大科技应用力度发展金融科技 [3] - 加强数据共享服务"潜力股"和"硬科技"企业 [3]
创新成果播种行动在成都举行 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对接越来越便利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6-04 02:31
创新成果播种行动 - 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办,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在中小企业领域深度融合,已先后在山东济南、江苏常熟、四川成都举办[2] - 活动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选种、育苗、培优"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务及资源保障,促进高价值科技成果与企业高效对接[2] - 成都站活动吸引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40余项高价值科技成果与300余家中小企业对接,80余家金融机构参与,达成意向合作百余项[3] 选种阶段 - 通过事前收集梳理上百家企业需求,为科研院所创新成果在地方对接落地奠定基础[3] - 科研人员通过国家级平台与中小企业建立信任关系,解决以往需求对接不畅问题[4] - 引入中试险、研发贷、人才贷等科技金融产品,中信银行推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七大产品服务体系[5] 育苗阶段 - 目标是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或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使其在细分领域具备较强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6] - 成都已形成2个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10个千亿级产业,拥有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6] - 成都计划到2027年培育7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00余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 培优阶段 - 企业突破中试"死亡线"实现量产,成长为具有专业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7] - 通过投融资对接活动引导PE机构关注细分赛道,促进企业治理规范化并扩大品牌影响力[7] - 上交所表示将强化投融资功能,支持科创种苗发展壮大[7] - 企业海外拓展可获得中信银行"汇投融风"一站式服务和中小企业服务网的出海服务支持[8]
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明确十大重点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22:30
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各类孵化器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万家,北京、上海等地区涌现出一批标杆孵化器和高质量孵化器 [1] - 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科技服务业明确十大重点领域: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及其他科技服务 [1] 金融支持与产融合作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优质企业、3090家金融机构、800余项金融产品,支持早期硬科技项目等融资5400亿元 [2] - 推出"中试险+研发贷"、专精特新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建成1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 [2] - 测算完成52万家企业创新积分,推送5.6万家科技创新再贷款备选企业,签订贷款合同金额773亿元 [2] - 将深化"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 [3] 企业孵化与科技成果转化 - 建设各类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1.6万家,覆盖全国95%县级以上地区 [4] - 孵化器累计孵化上市(挂牌)企业超50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三分之一为孵化器培育企业,包括科大讯飞、大疆、寒武纪等 [5] - 将出台孵化器管理办法,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卓越级孵化器,加快建设全国孵化"一张网" [5] 技术市场建设 - 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科交中心的技术交易规则尚未统一,影响技术跨区域流动 [5] - 将推动完善技术权益登记、交易标准、产权保护等基础制度,修订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建好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 [6]
工信部:1~4月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22.8万项,合同成交额1.6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19:26
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 - 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2024年1-4月全国登记技术合同22.8万项,合同成交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1]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突破1.1万亿元 [2] 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举措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优质企业、3090家金融机构、800余项金融产品,支持早期硬科技项目融资5400亿元 [3] - 推出"中试险+研发贷"、专精特新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特色金融产品 [3] - 建成1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 [3] - 企业创新积分制完成52万家企业测算,推送5.6万家科技创新再贷款备选企业,促成贷款合同金额773亿元 [3] 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 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 [4] - 发挥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机制 [4] - 推广"中试险+研发贷"组合模式,深化企业创新积分制应用 [4] 科技服务业转型升级路径 - 明确十大重点领域: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认证等 [7] - 推动高端化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服务链,打造高附加值"硬核服务" [7] - 支持人工智能与科技服务业深度融合,打造"AI+科技服务"应用场景 [7] - 发展绿色科技服务,促进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 [8] 产业生态优化措施 - 发展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标准和质量 [8] - 培养职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推动服务向制造业集群集聚 [8] - 破除区域和市场壁垒,鼓励外资投资科技服务业 [8]
工信部: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机制 引导社会资本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资金保障
快讯· 2025-05-15 18:17
行业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深化产融合作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1] - 重点聚焦生物制造 人工智能 数字技术 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 [1] - 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对接全国创新资源和金融力量 [1] 企业融资保障 - 发挥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并购重组 债券发行"绿色通道"机制 [1] - 引导社会资本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多渠道资金保障 [1] 金融工具创新 - 推动优化金融工具组合 推广"中试险+研发贷"组合模式 [1] - 增强中试项目方和投资人市场信心 [1]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 - 深化企业创新积分制推广应用 [1] - 推动与优质企业培育 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协同 [1] - 引导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 精准赋能科技型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