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食
icon
搜索文档
【书籍专题 · 法式西点材料学 】市售酵母的类型与分类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7-09 14:41
酵母类型与特性 - 生(鲜)酵母由酵母菌培养液脱水制成,具有强渗透耐压性,适合高糖面团,蔗糖转化酶活性高,分解蔗糖速度快,最佳存放温度为0℃~4℃,保质期约45天 [3] - 干酵母通过低温干燥工艺制成颗粒状,效果弱于生酵母,使用前需40℃温水浸泡 [4] - 即发高活性酵母制作工艺类似干酵母,效果优于生酵母且用量更小,但风味不及生酵母 [7][8] 高糖与低糖酵母应用 - 高糖酵母适用于糖/面粉比例≥7%的面团,含高活性蔗糖转化酶加速糖分解,适合甜面包制作 [10][13][14][15] - 低糖酵母适用于糖/面粉比例≤5%-7%的面团,麦芽糖活性高促进淀粉分解,适合馒头、欧式主食面包等低糖产品 [10][16][17] 烘焙行业动态 - 海底捞推出低价面包产品尝试吸引价格敏感消费者 [22] - 日本现象级面包店AMAM Dacotan通过创新料理师理念开辟烘焙新赛道 [22] - 行业面临10万家店铺闭店潮,部分店铺通过差异化策略保持盈利 [22] - 冷冻烘焙技术和隔夜冷藏法成为提升效率的关键工艺 [22][22] - 酸奶应用和吐司保鲜技术(如林育玮的独家方法)受行业关注 [22][22]
杭州首张!这张证助力社区配套用房开展“公益+商业”运营
杭州日报· 2025-07-02 11:14
政策落地与首张营业执照 - 《浙江省城镇社区更新条例》于2025年7月1日正式施行 当天杭州市首张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普惠性经营服务的营业执照颁发给七彩社区管理咨询(杭州)有限公司 [5] - 新政简化了企业利用社区公共空间开展普惠服务的审批流程 明确允许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普惠性经营服务的企业办理营业执照 [7] - 除七彩社区公司外 另有四家提供普惠性经营服务的企业同步在北干街道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并入驻 包括杭州三养七彩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杭州布兜不兜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8] 社区业态创新 - 北干街道"街坊汇·青创中心"是一处1500平方米的社区配套用房 改造后涵盖"潮创集合店""社区学院""社创中心"等场景 致力于提供一站式社区生活新体验 [9] - 北干街道已建立杭州强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社区闲置空间 并搭建"北干街坊汇"线上平台 线上线下相结合引入优质社会力量 [10] - "街坊汇·青创中心"将成为北干"强社惠民"改革的又一探索性亮点 继民生坊、街坊汇、强社公司、社创中心等之后的创新举措 [10] 社区资源盘活 - 北干街道已完成城中村改造全域清零 面对超5.3万平方米社区配套用房空间 正探索将空间资源转换为服务资源的新机制 [10] - 街道将通过与市场监管部门完善准入机制 包括公开发布需求、单位报名、专家评审、风险监控等方式 确保优质项目落地 [10] - 新政为街道引入社会力量盘活社区用房提供了政策支撑和法律保障 助力做"活"社区资产 [7][9]
宠物行业深度报告十四:如何看待高端猫粮品牌弗列加特?
长江证券· 2025-06-24 11: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重点推荐公司乖宝宠物,投资评级为买入 [12][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国内宠物食品市场竞争从价格与渠道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弗列加特锚定年轻消费群体,构建品牌心智壁垒 [4][8][19] - 品类拓展驱动弗列加特过去 5 年高速成长,2025 年进入 2.0 鲜肉精准营养阶段,产品力全面提升 [4][8][19] - 弗列加特侧重抖音、小红书等新型内容电商渠道,投流力度大,店铺自播模式成增长引擎 [4][8][19] - 看好弗列加特品牌高端化路径及长期发展,重点推荐乖宝宠物 [4][8][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宠物食品行业现状 - 中国宠物食品高端市场规模增速快于行业,2008 - 2024 年高端主粮销售额占比从 22%提至 34%,年复合增长率达 20.8%,2008 - 2013 年高端市场规模 CAGR 达 17%,2013 - 2024 年达 23% [20] - 2018 年以来高端猫粮增速快于高端狗粮,2022 - 2024 年高端猫粮两位数增长,国产高端品牌崛起,海外超高端品牌份额下降 [23] - 养宠人群多为高学历、高收入,近六成是企业白领,90 后、95 后、00 后成消费主力,超 87.5%的宠物主将宠物当家人/朋友,高消费宠物主占比超 20% [26] - 宠物主对食品关注从基础营养转向功能性需求,精准营养定制和科学喂养理念普及,推动功能性食品和细分品类需求爆发 [29] - 我国宠物猫约 49%处于青年期,宠物犬约 45%处于成年期,高肉猫粮引领升级趋势,宠物主粮专龄专用趋势明显 [29] 弗列加特产品优势 - 品类拓展驱动弗列加特过去 5 年高速成长,产品从“主食冻干 - 膨化粮 - 湿粮 - 烘焙粮”丰富,“大红桶主食冻干”“高鲜肉烘焙粮”预计 2025Q1 占线上销售额 50% + [9][36] - 2025 年进入 2.0 鲜肉精准营养阶段,推出精准营养烘焙粮,未来围绕宠物健康细分需求创新升级 [9][36] - 首创鲜肉标准化专利工艺系统,应用于新款烘焙粮,乖宝宠物 20 年研发积淀有 329 项专利技术矩阵 [9][36] - 拥有 500 只猫狗的研发基地支撑犬猫基础研究,50 + 学术论文论证营养配比,动态优化配方 [9][36] 弗列加特渠道运营 - 乖宝宠物为弗列加特设单独运营团队,精准洞察渠道变迁,实现线上全渠道精细化运营覆盖 [10][60] - 侧重抖音、小红书等新型内容电商渠道,投流力度大,2024 年以来店铺自播模式成增长引擎,带动公司直销收入增速达 59% [10][60] - 2022 年抖音双十一弗列加特居宠物食品类目第 7,2023 年升至第 2,2024 年天猫双十一排名第四 [61] - 加大在抖音等内容平台投流,关联直播及关联视频数量领先,多账号长期开播 [67] - 线上自播模式快速放量,效率高且费用可控,弗列加特持续名列天猫双十一宠物食品自播榜单前 2 [69] 弗列加特品牌建设 - 精准锚定年轻消费群体,“95 后”高线城市女性用户成主力军,注重生活品质,追求科学喂养 [11][80] - 提出“鲜肉精准营养”理念,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双方基金支持鲜肉营养等前沿课题 [80] - 通过多元化线下场景提升曝光度,参与行业展会,入驻山姆会员店等高端商超,强化品牌高端化定位 [80][87] - 实现线上流量与线下渠道深度融合,形成全渠道营销闭环,未来通过线下渠道引导消费者认知“精准营养”产品价值 [87]
重申持续推荐宠物和生猪板块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生猪行业、宠物食品行业 - **公司**: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神农集团、巨星农牧、德康农业、利华股份、乖宝宠物、中宠、三只松鼠、伊利、雀巢、玛氏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生猪板块 - **核心观点**:持续推荐生猪板块,当前估值低,基本面和政策拐点临近,政策旨在去产能提升猪价引导 CPI 恢复 [1][2][5] - **论据**: - 今年出栏规模增速预期和二次育肥压栏使猪价看跌,带来去产能机会;发改委和农业农村部出台政策落实禁止二次育肥、降低能繁母猪产能等措施 [2] - 2015 - 2016 年环保政策使生猪行业产能去化 25%,今年政策基调重回产能约束,通过去产能提升猪价是有效方法 [3][4] - 尽管最近一周调整,但生猪板块估值水平低,更具吸引力 [5] 宠物食品板块 - **核心观点**:国产品牌占比提升,高端产品线增长快,跨界企业效果不佳,头部公司市占率提升 [1][9][11] - **论据**: - 2025 年宠物食品市场成交前十品牌中国产品牌居多,弗列加特增速显著,每个月增速超 100% [7] - 高端产品线如烘焙风干粮等细分品类快速增长,弗列加特表现突出,乖宝宠物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毛利增长 [1][9] - 消费者关注精准喂养功能,推动国产品牌以高性价比竞争外资品牌,中高端市场向超高端发展 [1][9] - 跨界企业如三只松鼠、伊利因对消费者需求洞察不足、新品牌建立难度大,效果不佳,头部公司凭借研发和供应链优势提升市占率 [1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今年下半年生猪板块处于基本面和政策拐点阶段,短期内猪价仍震荡,但基本面拐点逐步临近 [2] - 天猫 618 数据的品牌榜和店铺榜反映宠物市场最新情况及排名,各平台战报显示宠物产品销售趋势及消费者偏好变化 [6] - 2025 年宠物食品市场不同品类中各品牌表现,如猫主粮、狗主粮、零食、全价湿粮主粮罐等品类的前十品牌 [7][8] - 今年 618 期间消费者因经济能力和科学养宠观念,理性消费因素增加,更关注精准喂养功能,对配方要求提高 [12]
五谷美食,何以食在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10
中华饮食文化研究 -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享誉中外,近年来饮食题材影视图书作品广受青睐,反映人们对美食人文内涵和历史背景的浓厚兴趣 [2] - 著作《谷食中国》从煮蒸烙炸四类烹饪方法展开,梳理了1万年前煮食8000年前蒸食5000年前烙食3000年前炸食的发展脉络,揭示100余种经典谷食品种源流 [2] - 中国是粟黍稻起源地,小米粥年糕元宵粽子等传统美食流传至今未断层,体现中华谷食文明连续性 [3] - 小麦自4500年前传入中国后发展出馄饨面条馒头等美食,展现亚欧大陆麦类谷食融合性 [3] 传统工艺与文化遗产 - 工业化浪潮冲击下,中华小吃糕点传统工艺逐渐消失,国家非遗保护举措难以完全保留传统口感与味道 [4] - 著作系统挖掘整理湮没已久的传统工艺,包含589幅珍贵图片如考古食物遗存历代炊具等12类,展示4000年来面条馄饨等真实形态 [4] - 汉代拉面庖厨俑证实中国面条早于意大利面和阿拉伯面,提供最早小麦面团线条形制考古证据 [4] 学术价值与著作特点 - 全书85万字,基于作者40余年研究,运用考古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材料,逻辑严密但语言诗化优美 [2][5] - 作者反复修改章节最多达19遍,是继《国菜精华》后又一部探索中华饮食文明渊源的力作 [5]
北京连锁经营协会组织专家团队调研宣化超市发
搜狐财经· 2025-06-10 17:32
调研活动概况 - 北京市连锁经营协会组织专家团队赴张家口宣化超市发公司开展企业经营分析、未来发展规划及数字化系统建设专题调研[2] - 调研团队包括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行业专家李燕川、首航国力董事长刘意华等智库成员及企业代表[2] - 实地考察平安路社区生鲜店和大新门店,重点关注模块化配送体系、标准化封装、卖场设计及自有品牌运营[3] 门店运营亮点 - 平安路店采用模块化配送体系实现"即到即上架",显著提升社区店理货效率[3] - 大新门店3000平米卖场设计注重舒适感与动线规划,商品陈列丰满且突出互动体验[3] - 两家门店均展现出高员工士气和浓厚烟火气息,获调研组高度评价[3] 生产体系考察 - 烘焙主食生产线具备自动化生产优势,关键参数如烤箱温控、和面机搅拌力度等受到专家组细致检查[5] - 生产线负责人承诺立即落实专家组改进建议,确保产品品质与安全[5] 行业转型方向 - 连锁超市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节点,需通过供应链优化、场景体验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构建竞争力[6] - "诊断式"交流模式可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并帮助企业识别可持续增长引擎[6] 商品力建设策略 - 商品力核心在于通过深度加工创造差异化价值,例如肉类产品可绑定风味体系建立竞争壁垒[7] - 主食烘焙产品开发需兼顾传统与创新,针对年轻客群增加"轻食化"元素[7] - 企业应建立数据驱动的动态调整机制,从单一产品思维转向全链路价值创造[7] 企业发展建议 - 数字化建设、联采集采优势挖掘及媒体传播被列为重点提升方向[8] - 企业经营应聚焦商品力本质,满足顾客对商品价值的需求而非外在形象[8] - 宣化超市发将依托供应链优势,通过加盟合作和合伙人模式扩大市场份额[10] 协会支持措施 - 协会将持续整合智库资源,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助力企业策略转化[10] - 调研精准锚定宣化超市发从商品力升级到数字化转型的破局路径[10]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示(第四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4 15:51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25年端午节期间开展"你点我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共抽检21批次产品 检验结果全部合格 [2] - 抽检范围覆盖主食烧饼面包 老苗香粽 枸杞大黄米桂花山药粽 低糖紫米松仁玉米粽 沙茶牛肉粽 大黄米蜜枣粽等21种端午节相关食品 [3][4] 抽检产品信息 - 内蒙古桃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主食烧饼面包(豆沙馅)510克/袋 抽检合格 [3] - 青铜峡市老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老苗香粽100克/袋 抽检合格 [3] - 宁夏麦尔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枸杞大黄米桂花山药粽135克/袋和低糖紫米松仁玉米粽135克/袋 抽检合格 [3][4] - 嘉兴市德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沙茶牛肉粽(200克/袋)和大黄米蜜枣粽(200克/袋) 抽检合格 [3] - 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双豆沙粽200克/袋 抽检合格 [3] - 浙江爱礼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鲜肉蛋黄粽 蜜枣粽 红豆沙粽各240克/袋 抽检合格 [4] - 陕西心特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金沙板栗粽子100克/袋 抽检合格 [4] - 菏泽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梅干菜鲜肉粽240克/袋 抽检合格 [4] - 陕西红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梅干菜鲜肉粽180克/袋和端午香粽100克/袋 抽检合格 [4] - 连云港惠源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俄罗斯风味果仁列巴面包300克/袋 抽检合格 [4] - 白银市晋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法式软面包300克/袋 抽检合格 [4] 被抽样单位信息 - 抽检涉及银川市西夏区诚远天下鲜超市 银川新华百货连锁超市 银川市兴庆区麦尔乐西饼店 银川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商超 [3][4] - 被抽样单位地址覆盖银川市西夏区 金凤区 兴庆区等多个区域 [3][4]
千味央厨:直营渠道稳健,关注新品与渠道扩张-20250601
华西证券· 2025-06-01 21: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凭借较强产品能力建立稳固大客户基本盘,在产品端与渠道端积极开拓寻求增量,后续随餐饮市场复苏及公司扩张效果显现,有望在业绩端实现较好增长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4FY公司实现营收18.68亿元,同比-1.71%;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37.67%;扣非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32.57%。24Q4公司实现营收5.04亿元,同比-11.93%;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94.65%;扣非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96.42%。25Q1公司实现营收4.70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37.98%;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37.71% [2] 产品与渠道分析 - 分产品来看,24FY主食类/小食类/烘焙甜品类/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他分别实现营收9.14/4.39/3.65/1.42亿元,分别同比-6.88%/-13.79%/持平/+273.39%,冷冻调理菜肴类产品受益于市场需求扩张及新品销售,低基数上实现高增 [3] - 分渠道来看,24FY直营/经销/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8.09/10.51/0.09亿元,分别同比+4.39%/-6.03%/+18.67%,直营渠道增长稳健,24FY大客户数量为173家(合并关联方后),同口径下同比+8.8%,直营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同比+0.08%,经销渠道销售额有所下滑,主因经济形势变化及餐饮市场竞争结构变化影响 [3] 成本与费用分析 - 成本端,24FY/24Q4/25Q1毛利率分别为23.66%/22.04%/24.42%,分别同比-0.04/-3.42/-1.03pct,毛利率端有所承压,主因主食类产品和小食类产品价格调整所致(24FY两者吨价分别同比-13.1%/-24.6%),后续随价格调整基数效应消退,毛利率有望企稳 [4] - 费用端,24FY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40%/9.66%/1.27%/-0.08%,分别同比+0.72/+1.22/+0.16/-0.39pct;24Q4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65%/10.54%/1.44%/0.04%,分别同比+0.74/+1.63/+0.08/-0.32pct;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01%/8.74%/1.00%/0.01%,分别同比+2.12/+0.39/-0.06/+0.15pct。24FY管理费用率提升较多,主因职工薪酬增加;25Q1销售费用率提升较多,主因公司阶段性加大线上推广费用 [5] 利润情况 - 利润端,24FY/24Q4/25Q1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4.48%/0.42%/4.56%,分别同比-2.58/-6.56/-2.90pct;24FY/24Q4/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4.43%/0.29%/4.46%,分别同比-2.03/-6.77/-2.81pct。受制于毛利率承压与费投增加,24FY及25Q1净利润率端有所承压 [6] 经营规划 - 2025年经营规划包括持续在烘焙甜品和冷冻调理菜肴类增加研发、生产资源、客户拓展方面的投入,响应客户速效创新的需求,丰富产品线,扩展销售渠道 [7] - 稳步探索C端业务,利用自身研发优势,紧跟线上电商业务及线下商超会员店、折扣店及传统商超调改等销售多元化的行业趋势,开发出具有一定差异化和竞争力的产品,通过新型销售渠道给公司业绩增长贡献更多力量 [12] - 加强内部各经营环节的管理,全链条提升运营效率,严格把控原材料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管理各项成本,主营聚焦餐饮市场,拓展新零售渠道 [12] -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以保证公司的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 [12] 投资建议 - 参考公司最新财务报告,将公司25 - 26年营收的预测由23.67/26.74亿元下调至20.30/22.31亿元,新增27年营收为24.04亿元的预测;将25 - 26年EPS为1.85/2.15元的预测下调至0.97/1.07元,新增27年EPS为1.20元的预测。对应5月30日收盘价28.06元/股,PE分别为29/26/23倍,维持“买入”评级 [9] 财务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01|1,868|2,030|2,231|2,404| |YoY(%)|27.7%|-1.7%|8.7%|9.9%|7.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4|84|94|104|116| |YoY(%)|31.4%|-37.7%|12.8%|10.5%|11.5%| |毛利率(%)|23.7%|23.7%|23.5%|23.6%|24.1%| |每股收益(元)|1.58|0.87|0.97|1.07|1.20| |ROE|11.1%|4.6%|4.9%|5.2%|5.4%| |市盈率|17.76|32.25|28.88|26.14|23.45|[10]
千味央厨(001215):直营渠道稳健,关注新品与渠道扩张
华西证券· 2025-06-01 18: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千味央厨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千味央厨冷冻调理菜肴类产品高增,直营渠道稳健,虽销售费投增加致利润率承压,但凭借较强产品能力建立稳固大客户基本盘,在产品与渠道端积极开拓,后续随餐饮市场复苏及扩张效果显现,有望实现业绩较好增长 [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4FY公司实现营收18.68亿元,同比-1.71%;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37.67%;扣非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32.57%。24Q4营收5.04亿元,同比-11.93%;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94.65%;扣非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96.42%。25Q1营收4.70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37.98%;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37.71% [2] 产品与渠道分析 - 产品方面,24FY主食类/小食类/烘焙甜品类/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他营收分别为9.14/4.39/3.65/1.42亿元,同比-6.88%/-13.79%/持平/+273.39%,冷冻调理菜肴类受益市场需求扩张及新品销售高增 [3] - 渠道方面,24FY直营/经销/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8.09/10.51/0.09亿元,同比+4.39%/-6.03%/+18.67%,直营渠道增长稳健,大客户数量同口径下同比+8.8%,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同比+0.08%,经销渠道销售额下滑受经济和餐饮市场竞争结构变化影响 [3] 成本、费用与利润分析 - 成本端,24FY/24Q4/25Q1毛利率分别为23.66%/22.04%/24.42%,同比-0.04/-3.42/-1.03pct,受主食和小食类产品价格调整影响,后续随价格调整基数效应消退,毛利率有望企稳 [4] - 费用端,24FY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40%/9.66%/1.27%/-0.08%,同比+0.72/+1.22/+0.16/-0.39pct;24Q4分别为5.65%/10.54%/1.44%/0.04%,同比+0.74/+1.63/+0.08/-0.32pct;25Q1分别为8.01%/8.74%/1.00%/0.01%,同比+2.12/+0.39/-0.06/+0.15pct。24FY管理费用率提升因职工薪酬增加,25Q1销售费用率提升因加大线上推广费用 [5] - 利润端,24FY/24Q4/25Q1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4.48%/0.42%/4.56%,同比-2.58/-6.56/-2.90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4.43%/0.29%/4.46%,同比-2.03/-6.77/-2.81pct,受毛利率承压与费投增加影响,24FY及25Q1净利润率承压 [6] 经营规划 - 2025年经营规划包括持续在烘焙甜品和冷冻调理菜肴类增加投入;稳步探索C端业务;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把控成本,拓展新零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7][11] 投资建议 - 参考最新财务报告,将25 - 26年营收预测由23.67/26.74亿元下调至20.30/22.31亿元,新增27年营收预测24.04亿元;将25 - 26年EPS预测由1.85/2.15元下调至0.97/1.07元,新增27年EPS预测1.20元。对应5月30日收盘价28.06元/股,PE分别为29/26/23倍,维持“买入”评级 [9] 财务预测 - 预计25 - 27年营收分别为20.30/22.31/24.04亿元,同比8.7%/9.9%/7.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104/116百万元,同比12.8%/10.5%/11.5%;毛利率分别为23.5%/23.6%/24.1%;ROE分别为4.9%/5.2%/5.4% [10]
做好一穗玉米的“后半篇文章”(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31
玉米采后技术研究 - 刘景圣团队聚焦玉米采后品质变化规律,通过12年试验发现玉米呼吸代谢导致重量损失,冬季气温升高加剧"量质双降"问题 [5][6] - 研发"微波辅助热风匀化脱水干燥技术"使干燥时间缩短2小时、能耗降低16.4%,智能粮仓系统使原粮损失率降低3.9% [6] - 开发组合式简易储粮仓使应用地区粮食损耗平均减少6.1%,从理论到技术实现玉米储存环节的保质减损 [6] 鲜食玉米加工创新 - 团队确定不同品种鲜食玉米最佳采收时间,解决"采早营养不足、采晚口感变硬"的核心问题 [7] - 首创"适时择温采收+产地预冷"技术将加工时限从6小时延长至15小时,突破鲜食玉米保鲜瓶颈 [9] - 研发果穗智能分级系统实现每小时8000穗分选(准确率>95%),全水循环熟化灭菌装备提升效率21%并降低23%能耗 [9] 玉米精深加工应用 - 2012年起开展玉米蛋白质/淀粉分子修饰研究,建成7条万吨级玉米主食生产线,解决制粉工艺中"不易成团、口感差"难题 [10] - 将玉米黄粉、麸皮等副产物转化为活性蛋白/多糖等高附加值成分,实现加工副产物利用率提升 [11] - "玉米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推动玉米主食工业化发展 [10] 技术体系与产业影响 - 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研发"鲜食玉米全程标准化智能控制技术体系",实现从品种到加工的全流程质量追溯 [8][9] - 鲜食玉米加工技术使该产业进入快车道,相关成果获2014年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9] - 玉米主食化技术为行业提供工业化发展支撑,7套核心装备包括半干法制粉、微波辅助生物修饰等创新技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