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

搜索文档
“早餐界爱马仕”再出发 桃园眷村能否续写辉煌
北京商报· 2025-07-08 21:37
公司动态 - 被誉为"早餐界爱马仕"的桃园眷村近日在上海新开一家门店,选址上海利园,临近自然博物馆站地铁站,门头以深色为主,内部延续文艺风 [1][3] - 新店产品仍以豆浆、油条、烧饼、饭团"四大金刚"为主打,新增台式卤味小食和豆花捞等产品,部分产品售价较总店有所降低,如咸豆花从18元降至16元,烧饼油条蛋从22元降至18元 [3] - 公司2014年在上海开出首家门店,2017年全国门店一度达40多家,但2024年1月被曝仅剩4家门店,目前共有8家在营门店 [1][4][7] - 公司2017年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君联资本、铭耀资产,2016-2017年快速扩张,2016年开店15家,进入北京、天津、杭州等十多个城市 [7] 品牌定位与战略 - 公司以高端定位和文艺风格著称,曾因"在LV边上开烧饼油条店"的营销一炮而红,被称为"早餐界爱马仕" [1][5] - 此次回归被视为品牌调整战略后的新尝试,通过增加低价产品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同时保持高端定位 [7] - 新店选址地铁站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旨在借助人流量提升知名度,探索适合当下的发展模式 [7] 消费者反馈与市场挑战 - 消费者对新店回归反应两极,部分表示怀念并期待门店扩张,部分反映产品缩水或口味变化 [4] - 行业专家指出,公司需在保持高端形象的同时,找到定位与定价的平衡,优化供应链和运营效率 [9] - 早餐市场竞争激烈,正餐餐厅、茶饮咖啡品牌等纷纷推出低价早餐套餐,公司面临重回"神坛"的挑战 [8] 行业背景 - 中国早餐市场规模庞大,2024年消费者主要不满包括品种单一(45.97%)、卫生差(42.24%)、品质差(40.86%)、价格贵(33.01%)等 [9] - 行业趋势显示消费者更青睐便捷健康早餐,数字化转型推动在线订餐和社区团购等新模式 [8] - 早餐市场在健康化、个性化定制和数字化领域展现出较高商业价值和投资潜力 [8]
第九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圆满收官
齐鲁晚报· 2025-06-25 16:26
平台化能级跃升 - 博览会规模达3.5万平方米,涵盖各省团组、中医药国粹、中华名酒等多元主题展区,吸引26省市627家企业参展,包括青岛啤酒、漳州片仔癀等行业领军品牌[3] - 现场活动丰富:东阿阿胶中医义诊、鲁味斋挑战赛、青食互动游戏、崔字牌晃酱比赛、周村烧饼古法烤炉展示等,结合限量促销带动人气[3][4] 全球化开放突破 - 发布"内外贸融合行动",签署《山东外贸优品全国市场融合发展备忘录》,启动供应链共建行动,推动民族品牌与外贸优品协同发展[6] - 首届中华老字号全球伙伴大会吸引20国69位境外代表参会,推出"推介官+护航员"模式,英国、德国等商协会负责人被授予"中华老字号全球推介官"[8] - 启动"老字号出海护航计划",覆盖支付、物流、合规等全服务链,与20国采购商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促成现场精准对接[10] 产业化生态深耕 - 中医药展区由东阿阿胶承办,同仁堂、云南白药等知名企业参会,聚焦集聚发展、商文旅融合及国际传播议题[12] - 发布中医药品牌文化赋能工程、全球共建计划等举措,推出"岐黄十二宫"研学名录,签署《商文旅融合共建倡议书》[14] 时代化创新表达 - "城市礼物"大赛遴选出超意兴、野风酥等40款兼具文化价值与商业创意的老字号产品,推动产品提档升级[16] - 举办城市手伴设计分享会,探讨老字号IP重构、知识产权保护及创新营销策略,助力品牌焕新[18] 综合化价值彰显 - 展期客流量超8万人次,现场销售额2657万元,线上销售额3813万元,意向订单额7.8亿元,带动周边行业收入近5000万元[20] - 中央及省市级媒体集中报道,浏览量超8000万人次,显著提升品牌及博览会影响力[20] - 博览会聚焦全球化布局、中医药生态构建、文化力焕新三大维度,成为行业创新升级标杆[21]
五谷美食,何以食在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10
中华饮食文化研究 -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享誉中外,近年来饮食题材影视图书作品广受青睐,反映人们对美食人文内涵和历史背景的浓厚兴趣 [2] - 著作《谷食中国》从煮蒸烙炸四类烹饪方法展开,梳理了1万年前煮食8000年前蒸食5000年前烙食3000年前炸食的发展脉络,揭示100余种经典谷食品种源流 [2] - 中国是粟黍稻起源地,小米粥年糕元宵粽子等传统美食流传至今未断层,体现中华谷食文明连续性 [3] - 小麦自4500年前传入中国后发展出馄饨面条馒头等美食,展现亚欧大陆麦类谷食融合性 [3] 传统工艺与文化遗产 - 工业化浪潮冲击下,中华小吃糕点传统工艺逐渐消失,国家非遗保护举措难以完全保留传统口感与味道 [4] - 著作系统挖掘整理湮没已久的传统工艺,包含589幅珍贵图片如考古食物遗存历代炊具等12类,展示4000年来面条馄饨等真实形态 [4] - 汉代拉面庖厨俑证实中国面条早于意大利面和阿拉伯面,提供最早小麦面团线条形制考古证据 [4] 学术价值与著作特点 - 全书85万字,基于作者40余年研究,运用考古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材料,逻辑严密但语言诗化优美 [2][5] - 作者反复修改章节最多达19遍,是继《国菜精华》后又一部探索中华饮食文明渊源的力作 [5]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示(第四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4 15:51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25年端午节期间开展"你点我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共抽检21批次产品 检验结果全部合格 [2] - 抽检范围覆盖主食烧饼面包 老苗香粽 枸杞大黄米桂花山药粽 低糖紫米松仁玉米粽 沙茶牛肉粽 大黄米蜜枣粽等21种端午节相关食品 [3][4] 抽检产品信息 - 内蒙古桃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主食烧饼面包(豆沙馅)510克/袋 抽检合格 [3] - 青铜峡市老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老苗香粽100克/袋 抽检合格 [3] - 宁夏麦尔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枸杞大黄米桂花山药粽135克/袋和低糖紫米松仁玉米粽135克/袋 抽检合格 [3][4] - 嘉兴市德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沙茶牛肉粽(200克/袋)和大黄米蜜枣粽(200克/袋) 抽检合格 [3] - 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双豆沙粽200克/袋 抽检合格 [3] - 浙江爱礼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鲜肉蛋黄粽 蜜枣粽 红豆沙粽各240克/袋 抽检合格 [4] - 陕西心特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金沙板栗粽子100克/袋 抽检合格 [4] - 菏泽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梅干菜鲜肉粽240克/袋 抽检合格 [4] - 陕西红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梅干菜鲜肉粽180克/袋和端午香粽100克/袋 抽检合格 [4] - 连云港惠源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俄罗斯风味果仁列巴面包300克/袋 抽检合格 [4] - 白银市晋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法式软面包300克/袋 抽检合格 [4] 被抽样单位信息 - 抽检涉及银川市西夏区诚远天下鲜超市 银川新华百货连锁超市 银川市兴庆区麦尔乐西饼店 银川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商超 [3][4] - 被抽样单位地址覆盖银川市西夏区 金凤区 兴庆区等多个区域 [3][4]
一颗千年金果“出圈”之路 从唐宋贡品到香飘海外
中国新闻网· 2025-05-17 16:38
枇杷产业升级 - 杨墩村枇杷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以"软条白沙""大红袍"等本土品种闻名,南宋时期已是贡品 [1] - 过去村民销售渠道有限,3亩枇杷年收入仅2万元,面临丰产不丰收困境 [1] - 成立佳珍枇杷专业合作社后,通过统一品控、品牌包装、冷链物流与顺丰合作,打通线上销售渠道,3亩枇杷年收入突破7万元 [3] - 目前杨墩枇杷年产量达1700吨,产值超6000万元,热销北京、上海及新加坡 [3] 枇杷文化开发 - 当地连续多年举办枇杷文化节,推出"枇杷仙子"IP和"冰火两重天"等创意产品 [3] - 非遗技艺与枇杷深度融合,开发毛毡枇杷工艺品、枇杷漆扇等艺术载体 [3] - 共富市集上推出枇杷花咖啡、果酒、珍珠饰品等多种衍生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3] 技术创新与产业拓展 - 引入"七星""火炬"等新品种,通过示范项目实现亩均增收2000元、上市期提前15天 [3] - 利用德清通航智造小镇区位优势,开通"无人机枇杷专线",为游客提供"枝头到舌尖"体验 [3] - 杨墩枇杷跻身上海供销市集湖州专场销售前三甲,进入长三角高端农产品矩阵 [4] 产业发展战略 - 当地采取"以节庆为媒、文化为魂、科技为翼"策略,推动枇杷从"农特产品"向"富民产业"跃升 [4] - 通过现代农业思维注入,实现千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3][4]
【省市场监管局】筑牢食品安全根基 擦亮陕菜品牌
陕西日报· 2025-05-14 06:55
行业活动与品牌推广 - 蓝田县举办"勺勺客"村厨争霸赛 主题为"中国厨乡·舌尖蓝田" 旨在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并强化陕菜品牌形象 [1] - 活动展示陕西特色美食如扯面、荞麦饸饹 体现村厨技艺与地方餐饮文化传承 [1] - 蓝田县、岐山县、汉阴县等陕菜之乡推动地方美食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与标准制定 [1] 食品安全与量化管理 - 陌禅文化·膳缘隐舍餐厅通过《食安经》培训强化员工食品安全意识 后厨实行分区管理、食材分类存放等高标准操作 [2] - 陕西省2021年起推行餐饮服务量化分级评定 涵盖食品安全制度、场所环境、原材料采购等维度 汉水莲花餐饮朱雀店获评A级单位 [2] - 汉水莲花餐饮注重餐具高温消毒与专用存储 紫阳蒸盆子等陕南美食受消费者青睐 [3][4] 智慧化监管与消费者参与 - 宝鸡市1289家餐饮单位、926家学校食堂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 其中971家餐饮单位、466家学校食堂实现"扫码看后厨" [5] - 令氏家外家周礼食府店通过实时后厨画面展示提升消费者信任 韩城市智慧监管平台实现风险预警至闭环管理的全流程管控 [5] - 韩城市推进餐饮门店智慧化改造 计划构建科技支撑的现代化监管体系 [5] 标准化建设与连锁发展 - 陕西省发布《现制现售饮品门店卫生操作规范》 规范加工流程与设备清洗 茶话弄品牌借此提升产品标准化与市场认可度 [6] - 《陕菜传统制作工艺规范》明确烩三鲜、葫芦鸡等菜品原辅料要求与工艺标准 西安传统小吃制作技术规程同步完善 [6] - 行业通过标准化保障菜品品质稳定 推动连锁化发展以增强品牌竞争力 [6]
夜市摆摊:站着进场,跪着出来
虎嗅· 2025-05-12 10:14
淄博夜市升级 - 淄博八大局从烟火气十足的烧烤市场转型为"这有局儿"商业综合体,古风外立面搭配炫彩灯光,被网友称为"淄博版洪崖洞"[2][3] - 五一期间"这有局儿"人潮汹涌,汇集景德东、青梅居、康都炸肉等20余家本地特色美食,形成"一局吃遍大淄博"的聚集效应[3] - 新增八大局不夜城地标,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消费环境井然有序,地面无垃圾,商贩无叫卖,突出本地美食与文创特色[4][5] 全国夜市经济爆发 - 南京吾悦广场40余家小吃摊五一单日销量翻倍,部分摊主月收入近万元,老门东等商圈单日客流量达10万人次[8] - 重庆荣昌卤鸭摊供不应求,游客人均消费一只卤鸭,当地政府明确不贴单不掀摊的政策支持[9] - 南阳府衙街夜市带动周边活力,10元可购7个卤鸭翅,百元满足三五人烤鱼啤酒消费,体现高性价比[10] 政策与就业驱动因素 - 上海4月发布方案新增夜市区域,厦门五一前推出消费提振方案培育美食旅游路线,政策明确支持地摊经济[14][15] - 长沙"00后"创业者通过舒芙蕾摊实现单日盈利600元,烤猪蹄夫妻档旺季月营收达5-6万元,显示低门槛创业机会[18] - 社交平台涌现字节员工转行烤串、宝妈通过糖葫芦摊缓解抑郁等案例,反映就业压力下的职业转型趋势[17] 行业痛点与挑战 - 同质化严重导致价格战,如"大锅卤菜"两周内出现十余家仿制摊位,利润被压缩至难以维系[25][27] -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部分摊主使用劣质原料,"地摊刺客"现象导致奶茶等单品价格超过品牌连锁店[29][30] - 网红经济扭曲行业本质,部分摊主重心转向短视频营销而非产品,招商骗局使创业者损失数千至上万元[32][36] 可持续经营关键 - 成功案例依赖精准选址与产品迭代,如稳定口味形成回头客,差异化应对客群需求[38] - 实际运营需应对极端天气、城管管理等压力,日均工作时长超10小时,淘汰率居高不下[41] - 长期主义优于速成心态,需构建复购而非追逐爆款,行业平均回本周期超过3个月[42][43]
千年运河润宋韵 百味杭城展风华
中国食品网· 2025-04-30 15:15
活动概况 - 2025"味美浙江"食在杭州餐饮消费欢乐市集暨第二十五届中国(杭州)美食节于4月24日至28日在武林广场举办,活动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今年首次以京杭大运河为轴线,深度融合宋韵文化,通过"展、演、赛、销"多元形式展现杭帮菜魅力 [1] 活动亮点 - 杭州馆以京杭大运河为纽带,串联全市13个区县特色美食,打造沉浸式宋韵场景,设置"美食品鉴""文化体验""活动互动"三大核心场景,推出三大城市主题日,50余场主题活动轮番上演 [3] - 非遗点心大师课、机器人咖啡制作等创新体验成为社交传播爆点 [3] - 智能糖画机器人、3D打印巧克力、全自动咖啡机等黑科技应用吸引年轻群体,饿了么"宝藏小店"市集"机器狗"加盟重构美食体验 [6] 销售表现 - 上城杭州酒家南方迷宗大包日均销量超1000份,新晋网红店王日顺号现做烧饼和笋肉包销售额每日递增 [4] - 拱墅957运河家宴的油墩儿单摊位营业额突破4万元,西湖黄龙饭店龙吟阁的伏特加小龙虾日均售出1000只 [4] - 余杭径山抹茶冰淇淋单日最高销售额超万元,七欣天肉蟹煲三日总销售额达54700元 [4] - 萧山萝卜干5天狂卖1吨多,日均销售额超4万元,临平王元兴酒楼的枇杷土焖肉伴手礼销量占比达40% [4] - 滨江群乐饭店招牌红烧肉日售1000斤猪肉,单品销售额日均突破2万元,富阳非遗美食黄氏臭豆腐单日最高销售额突破3万元 [4] - 英冠温德姆酒店的盘丝花卷日均销售300余个,临江花园的油沸馒头日均销售额较日常提升超200%,总销售额达18.3万元 [8] - 楼外楼的葱包烩首日上午即售出80对 [8] 消费数据 - 五日市集累计吸引超35万人次参与,12区县现场交易额近150万元,高峰期单日销售额达40万元 [9] - 直接消费金额突破2700万元,带动武林周边商圈消费同比增长超45% [9] 行业影响 - 活动发布"2024年度新十大杭帮名菜",包括鱼头汤圆煲、峰会烤羊排面包盒子、东坡牛扒、雪媚娘等创新菜品 [6] - 富阳龙门油面筋、临安春笋暖锅、桐庐玉米饼等地方特色通过活动数字化营销亮相破圈焕发新生 [8] - 杭州市锚定"新六名"工程(名店、名菜、名厨、名礼、名服务师),培育餐饮领军企业与匠人梯队 [11] - 依托"杭州演赛展消费礼遇卡"平台及"消费之夜"节目,推动杭帮菜标准化与国际化并行,用"舌尖经济"撬动城乡共富与产业升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