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乳胶床垫
icon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全省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4.9%政策红利直达,赋能企业“三化”转型
新华日报· 2025-10-25 07:14
制造业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全省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9%,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为44.1%,较上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 [1] - 1-8月全省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实现减税降费及退税达1825亿元 [1] - 制造业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良好发展态势 [1] 高端化转型 - 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1%,占制造业销售收入比重达18.3%,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2] - 常熟涤纶有限公司通过研发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其产品实现每吨丝用电降低约2000千瓦时、节约100吨水和150公斤颜料 [2] - 常熟涤纶有限公司前三季度产能达56039吨,销售58679吨,同比分别增长12.3%和12.8%,实现销售收入79148.6万元,同比增长11.27% [2] - 万高药业累计获得32项发明专利,持有37个化学仿制药制剂注册批件与14个中药制剂注册批件 [3] - 万高药业项目一期建成后可年产创新药0.5亿剂、仿制药52.12亿片,预计年应税销售达12亿元 [3] 智能化转型 - 前三季度制造业企业购进数字服务同比增长10.5% [4] - 诺泰生物连云港工厂引入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单品年产5吨以上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4] - 镇江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近6500万元用于智能化转型,推动生产效率提升30%,实现全液压转向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 [5] 绿色化转型 - 前三季度高耗能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收缩至20.1%,较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 [7] - 金世缘乳胶制品公司通过研发攻克纯天然乳胶海绵制造难题,实现产品高效抗菌、绿色实用 [6] - 江苏奥喜埃化工公司完成脱硫塔超低排放改造后,环保税应纳税款较改造前减少近200万元 [7]
顺为资本腾挪术:左手减持套现,右手押注新风口
新浪财经· 2025-09-13 19:42
雷军资本版图减持动态 - 雷军通过苏州顺为和天津金米减持龙旗科技股份 苏州顺为计划在2025年9月24日至12月23日减持龙旗科技不超过1919.16万股(占总股本4.09%) 减持完成后将不再持股 此前2025年4月至6月已减持1395.29万股套现超5.5亿元 加上本次计划减持(按股价45.92元/股估算套现8.81亿元) 年内累计套现或达13.5亿元 [1][10] - 天津金米2025年减持龙旗科技1375.04万股 套现约5.46亿元 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1] - 顺为资本近一年频繁减持多家上市公司股份 包括趣睡科技(301336 SZ)、南芯科技(688484 SH)、石头科技(688169 SH)等 [1] 龙旗科技业务与财务表现 - 龙旗科技主营智能手机ODM业务 2024年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占比77.9% 但毛利率仅4.92% [1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9.08亿元 同比下降10.65% 扣非净利润1.78亿元 同比下降34.53% 净利润下降主因新业务研发投入增加 [13] - 小米为龙旗科技第一大客户 2020-2023年上半年来自小米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1.96%、57.66%、45.52%、37.83% [1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ODM市占率达25% 仅次于华勤技术 [8] 顺为资本投资布局与策略 - 顺为资本管理规模达500亿元 投资轮次以天使轮(127家)、A轮(367家)、B轮(166家)、C轮(111家)为主 C轮投资金额最高达139亿元 [23] - 投资行业偏好先进制造(173次)、电商零售(122次)、人工智能(90次) [24] - 近一年投资聚焦新兴领域 先进制造投资14次 人工智能5次 医疗健康和汽车各3次 [27] - 投资金额分布中电商零售领域最高(52.22亿元) 先进制造次之(35.95亿元) [28] 新兴领域投资案例 - 2021年投资宇树科技A轮 2022年领投B+轮 当前持股4.93%为第五大股东 [31] - 2025年9月领投思埃然医疗超亿元融资 布局眼科精准手术治疗方案 [32] - 2025年8月领投首形科技 支持情绪交互机器人研发与多场景落地 [32] - 2025年4月跟投泛鼎国际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 加码一体化供应链服务 [32]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生成式AI预计到2030年为全球经济贡献7万亿美元 中国将占效益的1/3 [31] - 中国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2024年规模470亿美元(占全球40%) 预计2028年达108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3% 细分领域中移动机器人增长率达35% [31]
破解低价游“杀熟”乱象需筑牢责任链条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10:50
行业乱象模式 - 保险公司业务员以“客户回馈游”或“福利”为名组织低价出境旅游团 [1] - 保险公司与冒牌旅行社形成利益共同体,旅行社通过强制购物获取回扣,保险公司则借机挖掘保险需求、拓展新客户 [1] - 出现强制购物场景,例如珠宝馆关闭大门强制消费,导游以“不买可能就上不了回去的飞机”等理由胁迫游客 [1] - 购物点商品价格虚高,如标价万元的乳胶床垫,但收款方为国内个体商户,显示其非正规旅游购物渠道 [1] 公司行为与责任 - 保险公司业务员在事发后声称活动“与公司无关”,公司客服则推诿要求客户咨询业务员,导致责任主体模糊化 [2] - 保险公司由“风险守护者”异变为“陷阱设计者”,其行为透支企业信誉及行业信用 [2] - 旅游合同显示组团社为“深圳市中海国际旅行社”,但该社声称合同系伪造,公司名称遭冒用 [1] 监管与治理方向 - 多部门已启动专项整治工作,对旅游市场中的强迫购物问题开展全链条治理 [2] - 需健全长效治理制度体系,例如建立旅行社资质动态审查机制,并压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严禁违法贩卖客户资源 [2] - 监管需斩断利益合谋链条,而非仅止于处罚个别违规行为,以提振消费信心 [3]
中新网评:破解低价游“杀熟”乱象需筑牢责任链条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00:04
行业乱象 - 保险公司以"客户回馈游"名义组织低价出境游,实则与旅行社合谋设置消费陷阱,包括强制购物、虚高标价等手段[1] - 购物点标价万元的乳胶床垫收款方实为国内个体商户,珠宝馆关闭大门强制游客消费[1] - 导游以"不买可能上不了飞机"等理由胁迫消费,保险公司随行领队对投诉置之不理甚至支持导游[1] 利益链条 - 保险公司业务员借旅游挖掘保险需求拓展新客户,旅行社通过购物回扣获利,形成隐秘利益共同体[1] - 旅游合同显示组团社为"深圳市中海国际旅行社",但该社声称合同系伪造冒名[1] - 业务员以公司名义组织活动,事发后推诿称"与公司无关",分公司客服也推卸责任[2] 监管治理 - 多部门已启动专项整治,对强迫购物问题开展全链条治理[2] - 需建立旅行社资质动态审查机制,限制其频繁更换经营主体逃避监管的行为[2] - 应压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禁止违法贩卖客户资源给第三方[2] 行业影响 - 保险公司从"风险守护者"异变为"陷阱设计者",严重透支企业信誉和行业信用[2] - 旅游主体复杂、监管对象隐蔽、游客贪图低价等因素共同导致维权困局[2] - 监管需从源头斩断利益合谋链条,而非仅处罚个别违规行为[2]
存量时代百货零售市场竞争洞察:从性价比到信价比,得用户者得天下
环球网· 2025-07-01 09:35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连锁Top100营业额萎缩至2.13万亿,较2019年下滑0.47万亿,降幅18.08%,且未呈现显著回弹态势 [1] - 2024年A股26家商超百货上市公司中19家营收同比下滑、17家净利同比下滑,行业整体进入震荡调整周期 [1] - 消费需求分化、竞争加剧背景下,百货零售企业正通过实体空间、业态组合、商品品类与战略定位等系统性升级推动转型 [3] 企业转型策略 - "提升商品力"、"调改升级"和"体验感升级"成为未来3-5年重要任务,背后对应供应链迭代和企业自我革新 [3] - 信誉楼通过集团直采模式提升议价能力,年采买金额从20万增至千万以上,并联合开发乳胶枕等爆款单品 [6][11] - 组织架构优化覆盖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8大领域,形成集团-事业部-城市门店联动的一体化运营模式 [9] - 引入星巴克等时尚品牌及电玩城元素,会员复购率达89.14%,2023年藁城店营业额突破10亿 [16][19] 改革成效 - 信誉楼营业额从2019年151.5亿增至2024年239.65亿,五年累计增幅58.18%,年均复合增长率9.6% [11] - 建成43家门店网络和240个直采基地,完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溯源品控体系 [11] - 桓台店2023年营业额超10亿占全县76.4%市场份额,坪效超6万元,2024年进店量同比增26万人次 [19] 市场趋势与政策 - 国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质化供给 [14] - 下沉市场成为新蓝海,信誉楼验证县域市场潜力,其5家门店已突破10亿级规模 [21][23] - "信价比"模式形成供应商、品牌、顾客等多方互信的商业生态,引导竞争焦点从价格转向多元价值创新 [22][23]
“一棵橡胶树” 福泽千万家
金融时报· 2025-06-12 12:43
金融支持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发展 - 勐腊县天然橡胶产业贷款余额达17.63亿元,同比增长27.86% [1][2] - 中国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州分行推动金融支持天然橡胶全产业链融合,重点服务种植、割胶、加工环节 [1][2] - 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橡胶个人贷款7.88亿元,占橡胶产业贷款总额的62.08%,推动2024年干胶产量同比增长2.5% [5] 橡胶产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 天然橡胶是国家四大工业原料之一,中国年产量不足全球7%,但带动农户收入增长并维护边疆稳定 [1] - 勐腊县被称为"中国橡胶第一县",橡胶种植面积和加工领域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2] - 会龙村村民割胶收入占人均年收入75%,达17000元,橡胶树成为核心收入来源 [5] 乡村振兴与农户金融支持 - 勐腊农商银行推出"乡村振兴安居贷",期限10年,纯信用最高20万元,已为会龙村授信34户共466万元 [4] - 扶贫小额贷款和安居贷帮助农户发展民宿、餐饮,案例显示人均收入增至22400元 [3][4] - 金融机构发放农户生产经营类贷款23笔共222万元,支持橡胶产业与旅游等多元收入 [4] 国储林项目与林下经济模式 - 云南垦融林业公司采用"特色经济林+林下产业"模式,获农发行贷款1.56亿元,完成橡胶林栽培4.38万亩 [6][7] - 勐腊县国储林项目总投资8.13亿元,建设13.38万亩橡胶商品林和2.44万亩药园,贷款期限38年 [7] - 项目推动橡胶产业区域化、集约化发展,促进林业从传统种植向生态建设转型 [8] 橡胶加工企业升级与金融助力 - 勐腊天邦制胶公司引入外资后产能扩大,获农行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产品涵盖乳胶、轮胎专用胶等 [9][10] - 金融机构累计向天邦制胶发放贷款4150万元,拉动上游胶农月均增收1500元 [10][11] - 勐腊县橡胶企业贷款余额9.12亿元,同比增长29.1%,推动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