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服务
搜索文档
2025年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
头豹研究院· 2025-11-04 2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1][2][5] 报告核心观点 - 养老服务供给体系面临结构性挑战,智慧化转型势在必行,照护辅助类产品仅占智能养老产品总量的8.81% [6] - 老年群体对智慧产品接受度稳步提升,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43.08%的用户每日使用时长为1-3小时,与子女同住老年群体对个性化休闲娱乐需求可达独居老人的2.27-3.13倍 [6] - 智慧养老产品持续升级,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生态,从单一功能向系统解决方案演进 [7] 中国智慧养老产业综述 -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速,预计至2050年老龄化水平将达30%,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10.21% [18][21] - 中国自进入老龄化社会至迈入中度老龄化仅用时约20年,远短于多数发达国家 [18] - 智慧养老产品涵盖健康管理、养老监护、适老改造及中医数字化等多个类别 [23] - 技术架构分为基础支持层(传感、芯片、续航技术)、核心处理层(无线通信、数据处理、AI)和应用交互层 [25][27][28] - 产业发展历经萌芽期(2000-2011)、启动期(2012-2013)、探索期(2014-2016)至推广期(2017至今),政策驱动特征明显 [31]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近年主要政策包括《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2025)、《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意见》(2024)等 [33] - 资本投资聚焦AI、机器人、数字化平台等创新领域,2024年养老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傅利叶获投8亿元 [35][37] - 社会环境方面,43.08%的用户每日使用智能产品1-3小时,日常生活服务类产品拥有率最高(26.1%),居住模式显著影响需求 [39][43] - 技术环境以健康物联网为基础,融合感知、互联与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共享 [45][47] 中国智慧养老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核心软硬件供应商(传感器、集成电路、减速器、公有云),中游为产品与服务集成商(可穿戴设备、养老机器人、互联网医疗、智慧平台),下游为应用场景(90%居家养老、3%社区养老、7%机构养老) [52] - 上游集成电路产业存在供需矛盾,2024年贸易逆差达2,261亿美元,但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价差收窄 [55][57] - 上游减速器产业国产化率突破60.8%,2024年RV减速器消费量达57.05万台,同比增长9.69% [62][63] - 上游公有云市场2024年规模达451.90亿美元,AI云服务是核心驱动力,机器学习领域同比增长163.2% [68][70] - 中游可穿戴设备市场从2020年1,400.2亿元增长至2024年1,499.6亿元,预计2029年达2,230.2亿元,使用后高血压早期检出率提升12.5%,慢性病风险下降4-7% [85][90][92] - 中游智能手表线上市场呈头部集中态势,华为(份额34.0%,增长84.6%)与苹果(份额29.4%)形成双强格局 [79][80] - 中游养老机器人分为康复、护理、陪伴三类,匹配不同老人需求,市场规模从2020年90.5亿元增长至2024年281.7亿元,预计2029年达657.9亿元 [96][104] - 中游互联网医疗老年用户规模从2020年约1.08亿人预计增长至2030年约9.74亿人,适老化改造提升使用意愿 [118] - 中游智慧养老平台通过终端感知、数据融合构建监测、服务与监管闭环生态,并向市场化、生态化方向演进 [130][132][143]
熙康云医院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护理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40%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9:5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达1.79亿元[1] - 经调整净亏损3840万元 同比收窄25.1%[1] - 护理服务业务收入3462万元 同比增长41.4%[1] - 健康管理服务收入7415万元 同比增长10.5%[2] - 医疗服务业务收入6983万元[2]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护理服务量超21.8万人次 同比增长53.1%[1] - 护理咨询服务量超16.6万人次 同比增长12.9%[1] - 健康管理服务量超20.5万人次 同比增长28.1%[2] - 互联网医疗服务量达206万人次[2] 平台网络扩张 - 接入医疗机构超3.6万家 其中医院3303家同比增长24.5%[1] - 入驻医生14.7万名 同比增长8.0%[1] - 入驻护士14.5万名 同比增长34.1%[1] - 覆盖超2亿人群[2] - 居家护理服务项目超过220个[2] 区域平台发展 - 河南省平台接入医疗机构553家 同比增长41.4%[1] - 河南省平台入驻护士5.3万名 同比增长70.9%[1] - 业务覆盖浙江 重庆 辽宁 广西 安徽 江苏等省份[2] - 依托全国9个城市9家医疗机构开展健康管理服务[2] 战略发展方向 - 以城市云医院平台为核心商业模式[1] - 对低利润业务单元进行结构性优化[2] - 聚焦互联网医院专科化运营[2] - 构建数智化医疗服务体系[2] - 加速构建全国性到家的医疗护理服务网络[3]
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规划床位数为8637张,2025年一季度日在院使用床位数约在3300-3600张
搜狐财经· 2025-05-26 12:02
公司运营情况 - 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规划床位数为8637张 2025年一季度日在院使用床位数约在3300-3600张 [1]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医疗业务指标屡创新高 营业收入增长显著 亏损幅度持续收窄 [1] - 2024年西安高新医院有限公司净利润为0 85亿元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 65亿元 西安圣心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 42亿元 [1]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 54亿元 [1] 业务发展策略 - 依托三级甲等 JCI认证 妙佑医疗联盟成员医院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 [2] - 汇聚优质医疗资源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配置领先技术设备 [2] - 打造创新运营模式 塑造有影响力的行业品牌 [2] - 提供高质量综合医疗服务及差异化特色专科服务 [2] - 拓展生命健康管理 医养结合 互联网医疗服务 国际医疗服务 智慧医院与数字化医疗等新业务板块 [2] 产能与增长空间 - 学科建设不断完善 业务结构优化调整 床位使用量还有继续增长空间 [1] - 公司未来有很大成长空间 包括政策和行业宏观层面因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