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洲美元债
icon
搜索文档
南方基金:降息预期博弈下,美元债未来投资机会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8-28 09:52
美国经济数据与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新增7.3万 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1万 创9个月以来新低 [3] - 5月和6月非农数据合计大幅下修25.8万 创疫情以来最大修正幅度 [3] - 8月CPI数据反映美国通胀略低于预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鸽派降息信号 [1][3] 美元债投资逻辑与历史表现 - 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呈反向变动关系 美联储降息将推动美元债价格上涨 [4] - 2007-2008年及2019-2020年降息周期中 亚洲美元债指数在非危机期间表现亮眼 [4] - 亚洲美元债发行主体涵盖多个亚洲国家和地区 主体丰富度高于美债 [8] 亚洲美元债产品特性 - 久期相同的亚洲美元债比美国国债票面利率更高 收益弹性更显著 [10] - 南方亚洲美元债产品单类份额日申购限额10万 三类份额合计最高可日申购30万元 [10] - 产品采用锁汇设计对冲美元汇率风险 保持较高主体信用评级和组合分散度 [10] 目标投资者群体 - 亚洲美元债适合追求比美债更高收益且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投资者 [10] - 美债更适合风险偏好较低、追求高流动性的投资者 [9] - 美元债在降息预期升温背景下凸显替代价值 适合寻求多元资产配置的稳健型投资者 [10]
境内外投资机构共话全球投资新格局与机遇 中国资本市场全球吸引力不断增强
期货日报· 2025-08-25 20:05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全球化发展 - 对冲基金与家族办公室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 在全球经济格局变革及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背景下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1] - 排排网全球依托数据积淀与AI投研能力 搭建链接全球优质资源与华人财富的数字桥梁 旨在使国际投资更安全高效透明 家族传承更持续长久 [1] 跨境投资策略与机遇 - 中国管理人走出去包含两个维度:境外募资投资其他市场 或吸引全球资金投资中国 其中后者被认为未来十年更具吸引力 [1] - A股市场流动性全球第二 中国量化管理人有义务推动全球资本重新认识并拥抱中国市场 [1] - 私募基金管理人通过跨境收益互换和QDII等合规途径把握科技创新财富增长机遇 成为高净值人群资产规划中有差异化价值的补充 [2] - 境外市场特别是香港市场具有三大优势:资金属性更长久 金融工具更丰富 资产管理监管规则国际化 [2] 投资者偏好与尽调要求 - 境外机构投资者对基金的考察尽调比个人投资者更全面细致 注重中国背景管理人对中国相关资产的深度认知 [2] - 境外投资者偏好流动性好 低波动低回撤 能创造长期可持续收益的产品 [2] - 新兴管理人虽面临规模小 时间短等信任挑战 但具备新心态 新东西及灵活性优势 能抓住大规模管理人难以捕捉的机会 [3] 市场展望与配置策略 - A股市场超额收益一定比境外市场好 走出去是长期战略而非因境内竞争激烈 [3] - 牛市已是客观事实 对港股A股保持乐观 当前阶段仓位比追求完美股票更重要 [3] - 新兴市场与中国股票同步上涨 若美元继续走弱新兴市场走势向好 中国作为最好新兴市场短期可撑住 但全球基金经理仍需持有美股 [3] - 2024年亚洲美元债市场聚焦发行人对境外债务的管理和置换 2025年南向通扩容将驱动投资者结构重塑带来的新机遇 [3] AI技术在投资领域的应用 - AI早已超越单纯投研工具标准 在研究工作助力及优化研究流程与投资流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 管理人可将AI技术很好整合进既有体系 东方港湾主要仓位集中在AI领域 重点关注搜索 广告 算力及AI编程导致的数字产品爆发方向 [4] - AI能力已脱离人类数据依赖性 进入强化学习的积累阶段 能自主生成经验数据 [4]
当下如何投资?这场会议这么说
国际金融报· 2025-08-23 09:58
市场观点与投资策略 - 牛市已是客观事实 对港股和A股保持乐观 仓位管理比个股选择更重要 [1] - 在境内外利差仍大的背景下 2024年亚洲美元债市场焦点是发行人对存量海外债务的管理与置换 [1] - 南向通扩容将使投资者结构在2025年重塑 催生新的投资机遇 [1] 私募基金发展方向 - 私募基金管理人通过跨境收益互换和QDII等合规方式把握科技创新财富增长机遇 为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提供差异化补充 [1] - 私募机构在陪伴中国资本出海过程中保持专业水准并发挥本土洞察优势 [1] - 新兴管理人赢得信任的最快路径是把产品做好并做出特点 [1] 香港市场优势 - 香港相比内地拥有三大优势:资金期限更长 金融工具更丰富 资产管理规则与国际接轨 [1] - 出海布局是全球化的长期战略 并非迫于境内竞争 [2] - 中国A股的超额收益仍显著优于海外市场 [2] AI在投资领域的应用 - AI早已超越单纯投研工具 不仅能深度赋能研究 还可系统优化研究与投资流程 [2] - 对于希望发挥AI价值的管理人 可将其无缝融入现有体系 [2] - AI在尚未进入大众视野时已在量化领域有一定用武之地 [2] 中国管理人出海路径 - 中国管理人出海包含两条路径:赴海外募资投向全球市场 或吸引全球资金回流中国 [2] - 未来十年第二条路径(吸引全球资金回流中国)或将更具吸引力 [2] - A股流动性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量化管理人有责任让世界重新认识并拥抱中国市场 [2] 新兴管理人特点 - 新兴管理人虽然规模较小资历浅 但新心态新东西以及灵活性是其重要优势 能捕捉大型机构错失的机会 [2] - 出海后将同时面对机构与海外个人两类投资者 [3] - 机构投资者对基金考察尽调更全面细致 看重中国背景管理人对中国相关资产的深度认知 [3] 投资者偏好 - 投资者更偏好流动性好 低波动低回撤 能创造长期可持续收益的产品 [3] - 投资者一方面看重中国背景管理人的核心优势 另一方面注重产品风险收益特征 [3]
美元弱势周期下的全球资产配置新逻辑|财富与资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31 18:13
美元弱势周期与亚洲货币升值 - 美元指数跌破100关键位,与美联储政策转向、财政赤字扩大及全球去美元化相关,年内出现五次股债汇三杀行情[3] - 亚洲货币集体升值:日元升值10%,新台币涨9%,韩元、新加坡元涨幅3%-7%,人民币升值2%但具补涨空间[3] 香港市场三重利好 - 资金加速流入:港元触及强方兑换保证,HIBOR从4%降至0.6%,南向资金连续六周净流入,杠杆资金涌入股市楼市[5] - 人才聚集效应:香港高校扩招显著,港大商学院硕士年招生量从300人增至5000人,教育移民推高住房需求,房租收益率达4%[5] - IPO市场复苏:一季度香港新股上市70家(25%为A+H双重上市),全年规模或超4000亿港元,蚂蚁集团等超级IPO将登场[7] 全球资产配置重构 - 美股风险:标普500远期市盈率29倍,科技七巨头估值溢价达历史极值,政策不确定性加剧波动[9] - 美债压力:10年期收益率反弹至4.5%,6月2.3万亿美元国债到期滚续压力大,评级遭下调[9] - 日本资产重估:东京核心区房价三年涨60%,日经指数突破38000点创34年新高,就业率98%吸引移民潮[9] - 加密资产机遇:比特币现货ETF获批后机构持仓占比15%,USDT市值突破1100亿美元,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9] 投资策略建议 - 配置比例:港股40%、日股25%、A股高股息20%、欧股15%,另类资产黄金10%+比特币5%,增持人民币/日元[11] - 固收选择:优先配置3-5年期亚洲美元债,收益率中枢5.2%,储蓄分红险占比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