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修复服务

搜索文档
圣贝拉(02508):产康全周期业务快速增长,经调利润弹性释放
中邮证券· 2025-08-22 19: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25.64%,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实现扭亏,经调整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126.1% [5] - 含托管月子中心收入后整体收入规模超5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7.62%,净利率达72.72%,分别同比提升3.59和206.85个百分点 [5] - 通过轻资产运营模式和规模效应实现净利率提升,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将保持35-189%的高速增长 [7][8][9] 业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门店总数达113家,上半年新增36家门店,受托管月子中心数量达53家(增加34家) [6] - 自营月子中心收入3.87亿元(+25.3%),托管月子中心收入0.73亿元(+159.6%),产后修复合约价值持续提升 [6] - 予家业务收入0.39亿元(+41.7%),食品业务同比增长10.6%,广和堂毛利率提升至72% [6] - 海外扩张进展顺利,纽约首店已开设并计划进军更多城市 [6] 财务表现 - 2025H1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04%/22.1%/0.66%,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 [5] - 经调整净利率提升至8.6%(同比+3.8pct),规模效应推动费用优化 [7]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10.76/14.03/17.77亿元,增速34.73%/30.42%/26.65% [9][11] - 对应归母净利润预测3.15/4.06/4.7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22/1.97/2.67亿元 [9][11] 增长驱动 - 产后修复、予家业务和广和堂食品三大高毛利板块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7] - 新品拓展至少女群体,适配抖音/小红书渠道推广,预计下半年食品业务恢复高增长 [6] - 上市募集资金收益及政府补助将持续贡献利润 [7]
圣贝拉(2508.HK):全周期矩阵增长积极 利润弹性释放
格隆汇· 2025-08-22 02:03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4.50亿,同比增长25.6%,含托管中心的收入规模5.23亿,同比增长35% [1] - 经调整净利润3,878万,同比增长126.1%,归母净利润3.27亿,同比扭亏,主要受益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3.18亿)[1] - 1H25月子中心收入3.87亿,同比增长25.3%,含托管中心的月子中心收入规模达4.60亿,同比增长36.5% [2] - 1H25综合毛利率达37.6%,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经调整净利率8.6%,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3] 业务扩张与门店增长 - 1H25较24年末净增36家月子中心,超越24年全年开店数量(34家)[1] - 1H25末公司月子中心数量达113家(圣贝拉31家/艾屿16家/小贝拉66家),其中34家以管理中心模式落地 [2] - 委托管理模式有效推进,品牌正外部性溢出带动圣贝拉/艾屿/小贝拉单个产康客户平均合约价值同比增长8.1%/36.3%/4.8% [2] 新业务发展 - 全周期护理服务矩阵初具雏形,产后修复、到家护理及食品3大新业务均呈现积极增长趋势 [1] - 1H25到家业务收入3860万元,同比增长41.7%,毛利率36.5%,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2] - 食品业务收入0.22亿元,同比增长10.5%,毛利率72.4%,同比提升11.3个百分点 [2] - 二销转化率达93.8%,创历史新高,验证板块间协同价值 [2] 运营效率与成本优化 - 1H25月子中心业务毛利率35.5%,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受益于管理输出占比提升 [2] - 营销费用率降至12.0%,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降至22.1%,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 [3] 未来增长潜力 - 公司将在2H推出行业首个AI Agent产品,AI技术赋能有望继续提振盈利能力 [3] - 中长期视角,海外加速布局、上下游并购整合叠加科技赋能,有望进一步激发公司生态价值 [3] - 预计25-27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1.21/2.05/3.06亿元,对应经调整EPS为0.19/0.33/0.49元 [3]
38.88万坐月子,牛津学霸收割中国富人
36氪· 2025-06-11 17:43
公司概况 - 圣贝拉是中国最大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旗下拥有72家月子中心,覆盖25个城市 [7] - 公司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2.59亿元、4.72亿元、5.60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3.58亿元 [7] -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主要租赁高端酒店作为月子中心场地 [16][17] 商业模式 - 定位超高端市场,主要服务家庭资产1亿元以上的高净值客户 [6] - 旗下拥有三个品牌:圣贝拉(客单价22万元)、艾屿(13万元)、小贝拉(10万元) [38][39] - 采用24小时护士一对一护理模式,每对母婴配备2名护士 [22] - 业务多元化,包括产后护理、营养膳食、SPA、母婴产品等 [33][35]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上半年分别亏损1.22亿元、4.12亿元、2.39亿元、4.8亿元 [44] - 主要成本为酒店租赁(占收入约20%)和人力成本 [47] - 经调整后2023年利润转正,2024年上半年利润约1715万元 [47][48] 市场前景 - 中国高端月子中心市场增长率高于大众市场 [42] - 预计2030年产后护理市场规模达20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53] - 新生儿数量从2018年1523万下降至2023年902万,但行业仍被视为朝阳产业 [52][53] 运营特点 - 与高端酒店合作,如北京半岛、上海宝丽嘉、广州瑰丽等 [17][20] - 护士月薪约8000元,远低于客户聘请住家月嫂的2.2万元 [22][24] - 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问题,有客户反映更换5名护士 [25] - 曾因"护士持国际ACI资格证"宣传被法院认定虚假宣传 [31]
家庭护理龙头碰撞新消费“风口”,圣贝拉年利润增长103%释放高盈利价值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4:00
公司概况 - 圣贝拉是亚洲及中国最大的产后护理集团,也是中国增长最快的规模化产后护理集团,并成为首家出海的产后护理品牌[1] - 公司经营三大主要业务线:产后护理服务及产后修复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及食品,构筑全周期商业护理版图[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81家产后护理中心,业务覆盖中国香港、新加坡及洛杉矶[2]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4.7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99亿元,实现收入翻倍[2] - 2024年实现2.70亿元的毛利,经调整利润达7247.4万元[2] - 产后护理中心贡献营收超八成,家庭护理服务及食品业务收入占比逐年递增[2] - 2024年家庭护理服务及食品业务的毛利率远高于产后护理中心业务,食品业务利润高达61.5%[3] 业务发展 - 公司创建超高端产后护理中心旗舰品牌圣贝拉,拥有778名具备相关专业资格的护理专家[4] - 公司与美国认证协会(ACI)和博士专家合作,为母婴护理设定服务基准及编制标准操作规程(SOP)[4] - 引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EHL)服务管理经验,并将在国内共建培训人才的校园基地[4] - 家庭护理服务的合约总值同比增长157%,食品业务的商品总值同比增长120%,远高于产后护理的增长率52%[5] 运营模式 - 公司是首批拥有专有IT平台的SaaS市场参与者之一,利用数据及尖端技术提高运营效率[5] - 轻资产运营模式下,通过整合本地竞争对手进入南京、太原、海口及宁波四个新城市[6] - 完善的标准化运营服务体系保证客户获得一致的服务体验[8] 行业前景 - 产后护理行业具有低频高消特点,口碑和标准化是行业两大痛点[7] - 消费力与生育政策的双轮驱动将促进行业快速发展[7] - 中国家庭护理潜在市场总额增长迅速,产后护理渗透率仍明显低于韩国及亚洲其他成熟市场[7] - 高端产后护理服务市场预计将以高于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7] 战略定位 - 公司在家庭护理领域是数字化和标准化的"先行者",产品体验和品牌调性具备独特性和稀缺性[9] - 通过高质量和专业性服务打响品牌口碑,同时通过数字化赋能打造标准化体系[7] - 上市将助力公司全球化发展,推动品牌辐射到全球范围[8]
通过聆讯!圣贝拉营收8亿,争全球家庭护理IPO第一股
格隆汇· 2025-06-10 08:49
公司概况 - 圣贝拉是亚洲及中国最大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2024年产后护理中心收入市场份额约1.2% [1][2] - 公司由中国内地拓展至海外,成为首家实现全球化布局的产后护理中心运营商 [3] - 瑞银集团与中信证券联合保荐,冲刺"全球家庭品质护理第一股" [1] 业务模式 - 采用"三阶跃升"商业逻辑:专业护理、家庭场景延伸、健康消费生态 [3] - 产后护理服务以外的业务(产后修复、到家护理、女性营养健康产品)2024年占总收入近30% [7] - 新兴业务增速显著高于传统业务:产后修复服务(37.93%)、到家护理服务(42.94%)、女性营养健康产品(57.06%)对比传统产后护理业务(15.20%)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72亿元、5.60亿元、7.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15% [7]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1.41亿元、2.05亿元、2.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8.42% [8] - 2024年家庭护理服务毛利率34.0%,女性营养健康产品毛利率61.5%,高于传统产后护理业务(31.8%) [8] - 经调整净利润2022-2024年分别为-4462.8万元、2077.2万元、4225.6万元,2024年同比增速103.43% [8]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连续三年(2022-2024)保持中国增长最快的规模化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 [2] - 差异化模式吸引高榕资本、腾讯、新鸿基、国寿、太古地产等机构投资 [1] - 构建"专业护理+家庭场景+健康消费"生态闭环,重塑行业价值创造逻辑 [9] 发展前景 - 全球化布局加速,有望成为全球家庭护理赛道的"中国名片" [4][12] - 业务结构优化驱动未来增长,高毛利新兴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8] - 全周期服务覆盖人群广,商业模式已跑通并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