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母婴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重仓的明星团队IPO了:辉煌不再,CTO抵押房产输血
凤凰网财经· 2025-07-07 14:34
公司概况 - 海拍客为瞄准下沉市场的B端母婴电商平台,创始团队来自阿里系,包括天猫国际创建者赵晨、淘金币创始人徐虹等[2] - 公司创立三年GMV突破100亿元,5年内完成6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复星国际、高瓴等知名机构[2] - 截至2024年负债净额高达20亿元,首席技术官抵押个人房产用于银行贷款[2][19] 业务表现 市场定位 - 交易买家分布中低线市场占比超80%,一线城市仅占1%,二线城市占17%[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95亿、10.67亿、10.32亿,2024年增长停滞[4] 业务结构 - 数字平台业务收入从2022年3.54亿缩减至2024年2.3亿,下滑35%[5] - 自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5.4亿增至2024年8亿,占总收入比例从60.4%升至77.7%[9] - 自营业务扩张导致整体毛利率从43.9%降至32.5%,因自营毛利率仅15%而平台业务毛利率达90%[10] 运营数据 - 实现交易买家数量从2023年17.2万降至2024年16.8万,核心买家从10.4万缩减至9.4万(-9.6%)[8] - GMV从2022年149亿连续下滑至2024年110亿,两年萎缩26%[8] - 存货从2022年5950万增至2024年7470万(+26%),2025年4月进一步激增101%至1.5亿[11] 财务状况 - 2024年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账面价值达24亿元,构成主要负债压力[13][14] - 2024年已斥资7800万回购优先股,2025年6月需再支付1.7亿回购[15] - 2022-2024年报表净利润分别为101万、-5654万、-7883万,经调整后为-1.3亿、1930万、2577万[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三年净流出2.5亿(2022年-1.33亿,2024年-1.12亿)[18] - 2024年银行借款从220万飙升至1.37亿,抵押物包括高管房产[19] 行业环境 - 中国新生儿数量从2019年1470万锐减至2023年900万,母婴品类需求持续承压[22] - 综合电商(京东母婴用户2.5亿)、直播平台(抖音/快手)及品牌自建渠道挤压垂类电商空间[22] - 同业蜜芽关停、考拉海购关闭,反映垂类电商普遍面临生存挑战[22] 战略转型 - 从平台模式转向自营业务导致业务模式撕裂:高毛利平台收入萎缩,低毛利自营承担存货压力[24] - 员工成本两年缩减34.6%(从2022年3.96亿降至2024年2.59亿)以改善利润[17] - 上市被视为解决资金链压力的关键途径,否则赎回风险将持续放大[25]
TikTok矩阵运营:如何精准打造账号IP人设吸引流量
搜狐财经· 2025-06-26 03:30
在形象方面,无论是真人出镜还是虚拟形象,都应保持一致性。真人出镜时,服装、妆容、发型需形成自己的风格;虚拟形象则需设计独特的外观和动作。 同时,语言风格也至关重要,需符合目标受众的喜好。对于Z世代受众,灵活运用网络热词和梗文化能够增强互动性和吸引力。 打造好IP人设后,还需持续输出符合人设的内容,保持账号风格的连贯性。通过与粉丝在评论区互动、直播等方式,建立情感连接,让粉丝真正爱上你的 IP。若在此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想了解更多细节,不妨与他人交流心得,共同探索TikTok矩阵运营的成功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打造IP人设只是TikTok矩阵运营的第一步。后续还有诸多策略可提升账号影响力,如通过IP人设带动整个矩阵账号的流量增长等。若想了解 更多相关信息,敬请期待后续揭秘。同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在打造账号IP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让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HEWS (HELLO) MOBILE ( wist (8042 20 Firmit (SARRE) ALL MARKETING Aching E r III ( 1950 0 8 o o 0 在TikTok的运营世界里,许多商家常常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流 ...
19年母婴老店关门,评论区揭开行业的残酷现实|第七届CMIF大会·守正出奇
搜狐财经· 2025-06-24 11:59
"不想在看不到希望的地方浪费青春" "但凡有一点能坚持下去,也不会选择不干" ...... 今天,中国母婴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渠道震荡。2025年母婴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6万亿元,但传统实体母婴渠道却陷入冰火两重天:2024年底, 全国母婴店数量已从高峰期的25万家缩减至15万家,2024年线下母婴店销额重要性下降至55.2%! 在线下渠道受到猛烈攻击的同时,电商正如洪水猛兽般席卷而来。凭借便捷性、丰富的SKU以及价格优势,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也让越来越多的 母婴品牌重视线上渠道,资源投入力度越来越大。趋势下,线下母婴渠道的市场价值正在被无限挤压。 近日,笔者偶然看到一条微信视频,很是感慨。这条视频是一位母婴店老板的口述,她说,"开母婴店19年,服务了无数小孩,有些都已经上了大学,但 今天决定不干了......" 更令人心酸的是,这条视频下面,是无数母婴同行表达的理解和无奈,她们说: "出生率低,厂家不讲武德,电商割韭菜,实体生存真难" "躺平就是现在性价比最高的赚钱方式" "16年的母婴人路过,一路走来,见证了这个行业的起步,发展,高峰,低谷,心好累,想闭店,又舍不得,已经摆烂了" 尼尔森IQ, ...
召回新规是对电商行业的一次“刮骨疗毒”
消费日报网· 2025-06-23 11:09
新规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销售消费品召回监管的公告》,从制度层面强化电商行业缺陷产品召回监管 [1] - 新规针对网购缺陷产品召回存在的"三难困境"(信息获取难、停止销售难、追责赔偿难)提出解决方案 [1] - 新规特别强化对跨境电商的监管,明确境内服务商作为"进口商"需承担召回义务 [1] 电商平台要求 - 电商平台需建立"缺陷消费品信息共享"机制,配合监管部门锁定交易数据 [1] - 平台需在购物页面直接展示商品风险警示,便于消费者查询召回信息 [1] - 平台需完善商品准入机制,避免"审核流于形式" [2] 商家义务 - 商家获知召回信息后必须立即下架商品,并在主页显著位置公示召回信息 [1][2] - 商家需建立缺陷产品收集、分析制度,主动公开召回计划及商品条码、生产批次等详细信息 [2] - 商家需加大质检投入,建立全流程追溯体系 [2] 直播电商监管 - 主播隐瞒产品缺陷或篡改质检报告的行为将被纳入信用监管体系 [2] - 违规商家将面临"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 [2] 行业影响 - 2024年度电商行业投诉量占投诉总量的45.50% [2] - 新规将倒逼行业从低价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2] - 依赖低价竞争、忽视产品安全的商家将被淘汰,注重品质服务的企业将获更多信任 [2][3]
上美股份(02145):锐意进取,再创辉煌
长江证券· 2025-06-22 22: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13][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美股份作为最早一批创立的中国化妆品公司,依托强渠道及营销能力实现穿越周期式增长,成熟供应链及深厚自研能力构筑核心护城河 [5][12][111] - 公司逐步进入高基数下稳健增长阶段,成长逻辑清晰,主品牌韩束推动多品类及全渠道扩张,有望改善销售结构、贡献收入及业绩弹性,子品牌品类覆盖齐全,品牌矩阵发力有望支撑长期集团化空间 [5][12][1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美股份:国内领先的多品牌化妆品公司 - 上美股份是国内领先的多品牌化妆品公司,旗下品牌涵盖多品类、多价格带,主品牌韩束2024年营收体量达56亿元,占比82%,公司坚持多品牌发展战略,计划搭建六大板块 [21] - 近年韩束品牌及线上渠道高增驱动营收业绩提速增长,2024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两年复合增速分别达59%、130%,韩束品牌收入占比82%,两年复合增速约110%,线上渠道收入占比达91%,两年复合增速约75% [23] - 公司控制权集中,创始人吕义雄持有82.6%股份,高管团队年轻化程度高,核心高管入司时间普遍较长 [28] 发展复盘:穿越周期,笃行致远 - 公司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2003 - 2007年)进驻CS渠道,高速发展期(2008 - 2018年)紧追渠道风口、营销高举高打,调整期(2019 - 2022年)转型调整、布局直播电商,转型突破期(2023年至今)重兵抖音、重回高增 [33][36] - 2003 - 2018年,韩束依托韩流在低线城市起势,探索办事处模式后确立线下代理模式,紧追渠道风口布局新兴渠道,产品以套盒、面膜为主并实现功效进阶,采用代言人模式和冠名等营销策略实现品牌破圈,主品牌规模稳定,子品牌快速增长 [37][42][51] - 2019 - 2022年,公司延续渠道前瞻布局,与李佳琦合作提升线上占比,但整体收入增速承压,源于线下渠道萎缩和品牌定位等转型阵痛,韩束重新定位为“中国抗衰老科技领先品牌” [53][56] - 2023年至今,公司以抖音渠道为核心,聚焦韩束和性价比套盒,瞄准下沉市场人群,押注定制化短剧攫取流量红利,2022 - 2024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达59%和130% [67][70][79] 发展空间:多品类、全渠道延拓,子品牌蓄势待发 - 韩束进入高基数下稳健增长阶段,后续收入增量源于品类延拓和全渠道扩张,品类上延拓次抛精华等品类,渠道上向天猫、京东等平台外溢,有望提升利润弹性 [11][86] - 子品牌品类覆盖齐全,有望构建集团化空间,护肤品类筹备推出高端抗衰品牌TAZU,母婴护理品类筹备推出面包超人,洗护品类有极方,彩妆品类即将推出NAN beauty [100] 投资建议:韩束销售结构优化,子品牌贡献集团化空间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1、12.3、14.5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111]
38.88万坐月子,牛津学霸收割中国富人
36氪· 2025-06-11 17:43
以下文章来源于盐财经 ,作者宝珠 盐财经 . 洞察趋势,睿智人生。《南风窗》旗下专业财经媒体。 从头到脚包裹起来的精致,是圣贝拉给不少人的第一印象。 文 | 宝珠 编辑 | 江江 来源| 盐财经(ID:nfc-yancaijing) 封面来源 | unsplash 16.88万的悦己套餐、22.88万的经典套餐、28.88万的别致套餐、38.88万的女王套餐…… 上海某圣贝拉月子中心门店的价目表上,不同套餐的价格一览无余。钟钟在其中选择了16.88万元28天的基础套餐,她用半开玩笑的口吻对盐财经记者 说:"我应该是月子中心里最穷的。" | ROOM TYPE | ROOM SIZE | | ROOM PRICE (28天/42天/56天) | | | --- | --- | --- | --- | --- | | 悦己套餐 | 一室一厅 | 16.88-22.88w | 24.88-33.88w | 32.88-44.88w | | 经典套餐 | 一室一厅 | 20.88-28.88w | 30.88-42.88w | 56.88-76.88w | | 别致套餐 | 一室一厅 | 28.88-38.88w | ...
品牌线上控价怎么做-经验分享
搜狐财经· 2025-06-10 23:23
在电商经济与传统零售深度交融的市场格局下,品牌方的价格管控能力已然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科学制定控 价策略、精准把握品牌发展各阶段的控价要点,以及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达成价格管理目标,是品牌方亟待攻克的关键难题。 下面将从控价实施的具体流程出发,深入剖析品牌方自主控价的系统化路径。 (一)搭建科学价格管理体系 一、品牌控价:构建系统化实施路径 部分品牌方在发展初期,由于线上销售规模较小,往往忽视了控价工作。然而,这种认知存在着重大误区。品牌发展前期的价 格管理,对于品牌的长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一)筑牢市场信任根基 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体系是控价工作的基石。品牌方需要全面考量产品研发成本、市场定位、竞品价格区间以及消费者对价格 的敏感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构建起覆盖线上线下全渠道的价格梯度。例如,某国产美妆品牌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将产品价格 细分为专柜价、电商平台活动价、经销商批发价等不同层级,并在经销合同中明确规定各渠道价格的浮动范围不得超过 ±10%, 为价格管控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电商平台价格监测与干预策略 价格数据精准监测:品牌方应建立常态化的电商平台价格巡查机制,采用人工巡 ...
2025年纺织服装行业中期投资策略:内需复苏加速窗口,新成长方向浮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0 10:14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关税博弈预期反复,但不改核心制造全球竞争力,同时推荐高景气新消费制造链 [3] - 内需复苏是重要做多线索,下半年将开启加速回升窗口,应挖掘低位浮现的新成长方向 [4] 复盘:弱市见高频回购,底部信号显现 - 2025年1月1日至6月6日,SW纺织服饰绝对收益5.5%,相对申万A股指数收益3.6%,相对收益位列全行业第11位,其中SW服装家纺绝对收益1.7%,相对收益 -0.2%,SW纺织制造绝对收益 -3.4%,相对收益 -5.3% [8] - 截至2025年6月6日,SW纺织服饰PE(TTM)18.9倍,处于过去5年60%的分位水平,SW港股纺织服饰PE(TTM)19.2倍,权重标的申洲国际、安踏体育、李宁、波司登PE分位数处于相当低位,估值性价比显现 [13] - 多家纺服公司进行高频回购,释放中长期信心,底部信号已显 [14] - 2025Q1制造端分化,品牌端运动表现更优 [15] - 2025年关税反复叠加上年高基数,板块预期走弱,1 - 4月中国纺织业出口额904.7亿美元(同比 +1.1%),越南纺织品出口额117.6亿美元(同比 +12.8%)、鞋类出口额76.0亿美元(同比 +14.5%) [17][19] - 内需自2024Q3以来景气度边际改善,2025年1 - 4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4.7%至16.2万亿元,服装鞋帽、针织品类累计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至4939亿元,预计2025年品牌端将呈现“稳健恢复、前低后高”趋势 [23] 户外:低渗透、高成长赛道,空间广阔 - 2024年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1027亿元,同比增长17%,19 - 24年CAGR为14%,中国户外运动渗透率约为25%,对标海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2029年行业规模达到2157亿元,25 - 29年CAGR达到15% [29] - 2024年中国高性能服饰行业市占率CR10为27.2%,行业格局分散,尚未形成绝对领导品牌,国产品牌增速更快,19 - 24年户外行业中国际/国产品牌的零售额复合增速分别为12%/18% [33] - 安踏体育前瞻布局户外赛道,Descente 26年目标流水100亿,Kolon Sport 23 - 26年流水复合增长率目标30 - 35%,25年收购德国狼爪100%权益;伯希和2022 - 2024年收入CAGR高达 +116%,归母净利润CAGR高达 +241%,24年毛利率57%、净利率16% [41] 服装家纺:内需复苏加速,消费向新求变 - 理性消费主义升温,优质折扣业态表现领跑零售行业,奥莱是抗周期性强的业态,中国奥莱行业呈现从规模扩张到运营效率、渠道下沉、新型业态快速铺展的发展趋势 [43][45] - 海澜之家京东奥莱单店模型跑通在即,有望步入快速复制开店阶段,截至5月31日全国开业20家,25Q1少数股东损益为正,说明首批门店已快速贡献盈利 [46][49] - 超级安踏、361度超品店为零售创新先行者,满足高性价比、一站式购物需求,超级安踏2025年规划开到100家左右,361度超品店规划25年拓店80 - 100家 [50][51] - 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亚朵星球专注挖掘用户多元睡眠需求,22 - 24年亚朵零售业务收入从2.5亿元扩大至22亿元,贡献集团营收占比从11%提升至30% [54][58] - 国货家纺从渠道逻辑向产品逻辑切换,24 - 25年推出人体工学枕爆款,预计25年枕芯将呈超高增长,25年春节后多地出台家纺国补政策,促进家纺零售回暖 [64] - 国家及地方出台促进生育政策,24年龙年我国新出生人数954万(同比 +52万),25年“双春年”婚庆有望回暖 [65][66] - 森马服饰加盟商渠道库存低位,留足后续加库空间;稳健医疗消费品C端运营能力验证,医疗业务开启向上周期;孩子王拟收购丝域入局养发护发市场 [68] - 经典国潮、复古学院风、IP联名成势,比音勒芬推出故宫宫廷文化、哈佛大学、Hattie Stewart联名系列,锦泓集团旗下Teenie Weenie IP授权收入增长,云锦业务收入增长 [69][71] 纺织制造:关税博弈反复,龙头壁垒不变 - 4月美国开启对全球主要进口国加征关税,后经多轮谈判和裁决,关税情况有所变化,中美在纺织业存在紧密供需关系,短时间均难找到替代 [76][80] - 全球纺织业向东南亚转移是大势所趋,中国大型纺织集团引领转移,从“订单出口”走向“产能出海” [82] - 中资代工制造商与头部品牌强绑定,订单转移不会造成大洗牌,华利集团多产地加速扩产,Adidas订单起量,申洲国际预计25年运动类Adidas订单增长居前 [86][87] - 伟星股份越南基地投产,对标YKK有市场空间,新澳股份越南基地一期投产,二期开建,英国邓肯羊绒纱产能技改升级 [95] - 诺邦股份受益于个护家清市场机遇和口含烟新下游,自有品牌营收增长;浙江自然户外装备新业务客户启动放量,步入高成长窗口 [100] 投资分析意见:关注景气消费与核心制造 - 推荐运动户外的安踏体育、滔搏、波司登、361度,建议关注伯希和 [104] - 推荐折扣零售的海澜之家 [104] - 推荐睡眠经济的罗莱生活、水星家纺 [104] - 推荐母婴消费的森马服饰、稳健医疗、孩子王 [104] - 建议关注国潮、学院风、IP相关的锦泓集团 [104] - 推荐新消费制造链的诺邦股份,建议关注浙江自然 [104] - 推荐核心制造的申洲国际、华利集团、伟星股份 [104]
8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52TOYS递表港交所;小罐茶也要做无糖即饮茶|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24 21:25
「IMCOCO」完成亿元级Pre-A轮融资 出品 | 36氪未来消费(微信ID:lslb168) 离你更近的消费创投一线。 整理 | 任彩茹 头图 | IC photo Busy Money 36氪获悉,从事椰水全产业链业务的泰国IMCOCO集团,近期宣布完成亿元级Pre-A轮融资。此轮融 资由Insignia Ventures Partners领投,天图资本跟投。 IMCOCO成立于2023年,总部设在泰国曼谷,业务涵盖香水椰种植、椰果跨境贸易、椰水原料研发及 生产、椰子水饮料加工四大板块,目前拥有泰国唯一万吨级椰水生产基地,以及全球唯一的标准化、 规模化、矩阵式的全产业链香水椰供应体系。 「未名拾光」获欧莱雅少数股权投资 欧莱雅集团宣布与中国创新生物技术公司未名拾光(Veminsyn)达成战略合作,将对其进行少数股 权投资。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研发创新生物活性成分,并推动其规模化生产,以及采 用低碳生物制造技术开发化妆品原料。 未名拾光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中国初创企业,由四位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博士联合创立。从 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与设计、测试,再到规模化生产,未名拾光的端到端研发创新能 ...
小红书想做电商生意的上游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21:31
继阿里之后,小红书再牵手京东的消息基本落定,两家破天荒地在"6·18"大战前结盟。 在商家们 都忙着思考要卖什么商品时,小红书找准了自己的生意定位:卖流量。 无论是"红猫行动"或是"红狗行动",都没有在C端用户中预热,而是瞄准了头部B端商家。背后的 逻辑是:广告要靠效果竞价来提高流量的价值,而小红书笔记能直接跳转到其他平台、从种草到下 单全过程有更多数据可以追踪,都是吸引商家加大投放的卖点。 对淘宝天猫和京东而言,这场结盟的出发点不难理解:老牌货架电商急需突破用户增长瓶颈,而小 红书有着较为优质的内容生态和用户数据画像,这也是淘宝"逛逛"、京东"发现"想复刻,但至今成 效有限的赛道。 反之,小红书也需要淘宝天猫和京东。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小红书月活用户达3亿,用户日均截屏行为1.2亿次、评论区"求 链接"需求超600万次,但自营电商GMV(商品交易总额)仅千亿级,远低于抖音(3.5万亿)、快 手(1.39万亿)同期的GMV规模。连商家们都直说,"在小红书种草,在淘宝做生意。" 小红书也想把种草能力平移给自家电商并转化为成交,但自建电商比想象中难。 一方面, 抖音、快手等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快速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