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华号盾构机
icon
搜索文档
重大突破接连实现!这就是中国硬核底气
环球网资讯· 2025-10-20 15:15
研发投入与创新指标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连续四年(2021年-2024年)稳定增长,年投入强度均超过7% [1]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从7.5件增长到14件 [1]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全球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1] 数字经济与新兴产业发展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首次突破10% [1] - 5G基站技术和用户数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2] - 光伏、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连续四年超过1亿千瓦 [2] - 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十年保持全球第一 [2] 关键技术与重大工程突破 - 关键核心技术集中突破,包括“嫦娥”探月、“神舟”飞天、“天问”探火和中国空间站等航天工程 [1] - “京华号”超大直径盾构机(直径16.07米)创造单月掘进542米的新纪录 [2] - 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成功完钻 [1] - 全球首套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投入运行 [2] 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 - 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纷纷涌现 [2] - 人形机器人在多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2] - 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地下2400米)投入运行以探寻“宇宙之谜” [2]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研究与开发人员数量从2020年的755.3万人增至2024年的1079.7万人,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3] - 2024年高被引科学家达到1405人次,较2021年增长50%,占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 [3] - 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政策优化,深入推进分类评价试点,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承担重要角色 [2]
长沙工程机械军团闪耀北京,高端绿色智造成焦点
长沙晚报· 2025-09-25 23:34
展会概况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于9月23日至26日举办 主题为"高端绿色 智慧未来" 设有两大特色展区 四大主题展馆和十三个特色专区 [1] - 三一集团 铁建重工 中联重科等企业参展 展示高端装备制造实力与创新成果 [1] 三一集团展品与技术 - 展出16款电动化智能化设备 包括12台电智化主机 1台道依茨静音发电机组 2款配件及充填成套设备沙盘模型 [1] - SY245E电动挖掘机支持4500次满充满放 通过多工况3000小时试验验证 [3] - "砼行"电动搅拌车搭载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专用电池 具有损耗小 衰减慢 低温性能好 充电快四大突破 [3] - 公司已系统性具备装备电动化 能源清洁化 运营智能化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能力 [3] 铁建重工展品与技术 - 展示隧道施工整体解决方案 包括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 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 [3] - 展出全球首台纯电动高原型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 滚刀式岩石掘进机等创新产品 [3] - 通过视频《地心快递:"钢铁脊梁号"深地漫游》展示数字化产品体验 [5]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推动施工装备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5] 中联重科展品与技术 - 以"绿色·智造·共建美丽世界"为主题 展出四大品类10款产品 [5] - ZT160HEV混合动力矿用宽体自卸车额定载重100吨 搭载自研ZM-i混联混动系统 创下载重最大 能效最优 制动最稳三项行业之最 [7] - ZE1050G混合动力矿用挖掘机采用新一代电液混动系统架构 搭载智能能量管理系统与高效智能热管理系统 [7] - 公司以创新科技推动行业向高效 绿色 智能化方向升级 [7] 行业发展趋势 - 展会全面展示工程机械产业在高端化 智能化和绿色化方面的最新进展 [1] - 电动化 智能化设备成为行业创新焦点 多家企业展示相关技术与解决方案 [1][3][5][7] - 企业注重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能力建设 推动施工装备与运营模式创新 [3][5][7]
我国科技创新实现多项全球第一!“十五五”该怎么做?一文读懂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0 09:32
科技投入与基础研究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5] -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70%,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6] -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第10位 [5][9] 战略科技力量与区域创新 - 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 [7] -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作用增强,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8] - 成渝、武汉、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8]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 高端装备领域自主研发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成功应用,首艘大洋钻探船正式入列 [11] - 智能制造领域“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 [12] - 信息领域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技术和用户数全球领先 [13] - 新能源领域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1亿千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14] 前沿技术与未来产业布局 - 人工智能领域涌现多个国际先进水平通用大模型,部分模型准确率突破95%,打造百余个标杆应用场景 [15] - 人形机器人整机技术突破,多模态感知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 [16] - 脑机接口领域帮助截瘫患者站立行走、盲人恢复光感,国产脑起搏器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商用,临床帮助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 [17] 科研基础设施与资源 - “中国天眼”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成并产出成果 [18] - 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总量超270PB,较“十三五”末期增长5倍 [19] - 保有550余万份动植物种质、60万株微生物菌种,生物种质保有量全球领先 [20] - 14.7万台(套)单价5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并向社会开放共享 [21] “十五五”科技强国建设方向 -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超前谋划布局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 [22]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快建设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平台 [23] -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和产学研融合用人,培养一流领军人才 [24]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协同联动,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5] -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26]
科技部将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北京商报· 2025-09-19 00:34
科技创新成就 - "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 占比超40% 累计79座[3][4] - 5G基站建成约460万个 技术和用户数全球领先[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5] - 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5]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50万家[1] 前沿技术突破 - 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达国际先进水平 部分模型准确率突破95% 打造百余个标杆应用场景[5] - 人形机器人实现整机技术突破 多模态感知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 在汽车制造等领域加速落地[5] - 脑机接口技术帮助截瘫患者站立行走 盲人恢复光感[5] - 国产脑起搏器实现全面商用 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开展植入 临床帮助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5] - 超大直径盾构机突破单月掘进542米新纪录 实现无扰动施工[3] -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最大钻深达1.1万米[3]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布局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6] - 加快建设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建立89个[7]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大规模应用[6] -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培养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6]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联动[6] - 建设开放创新生态 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6]
见证历史 中国“灯塔工厂”全球霸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22:36
研发投入与基础研究 - 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1] - 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 -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 较2020年增长超70% [1]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全球第一 [1] 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 - 超大直径盾构机实现单月掘进542米新纪录 [4] -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最大钻深达11000米 [4] -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 灯塔工厂数量全球占比超40% [4] - 露天矿机器人系统实现3000台级规模化应用 [4] 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产业 - 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 技术和用户数全球领先 [6] - 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1亿千瓦 [6] -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 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6] - 光伏晶硅电池效率持续打破世界纪录 [6] 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 - 通用大模型准确率突破95% 打造百余个应用场景 [7] - 人形机器人实现多模态感知关键技术突破 [7] - 脑机接口帮助截瘫患者站立行走 盲人恢复光感 [7] - 国产脑起搏器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临床应用 [7] 农业科技与装备 - 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培育抗病抗旱高产作物品种 [10] - 研制大马力动力换档拖拉机填补大型农业装备空白 [10] - 开发梯田水稻和丘陵玉米智能生产系统 [10] 交通与航空工业 - CR450动车组运营时速达400公里 [10] - C919获得国内外订单超1000架 [10] - 川藏铁路突破极端环境建造技术难题 [10] 医疗健康产业 - 全球首款5.0T全身扫查磁共振装备降低检查成本 [11] - 全球首个实体瘤双抗药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11] - 临床医疗装备为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运动功能 [7]
见证历史,中国“灯塔工厂”全球霸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21:57
研发投入与基础研究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1] - 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 -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1] -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 较2020年增长超70% [1] - 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全球第一 [1] 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 - 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实现单月掘进542米新纪录 实现无扰动施工 [4] -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最大钻深达11000米 [4] - 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赋能智能制造 "灯塔工厂"数量全球占比超40% [4] - 大型露天矿机器人运输装卸系统实现3000台级规模化应用 [4] 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产业 - 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 技术和用户数全球领先 [6] - 光伏晶硅电池效率持续打破世界纪录 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1亿千瓦 [6] -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 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6] 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 - 多个通用大模型达国际先进水平 部分模型准确率突破95% [6] - 打造百余个标杆应用场景 [6] - 人形机器人实现多模态感知等关键技术突破 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领域加速落地 [6] - 脑机接口帮助截瘫患者站立行走 国产脑起搏器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应用 累计帮助3万名帕金森患者 [3][6] 农业科技与装备 - 分子设计育种技术育成小麦、玉米等重大品种 实现抗病抗旱与丰产性协同提升 [8] - 创新梯田水稻、丘陵玉米等智能装备 研制大马力动力换档拖拉机填补国内高端装备空白 [8] 交通装备与基础设施 - CR450动车组运营时速达400公里 [9] - C919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超1000架 [9] - 川藏铁路开创极端复杂环境下的建造技术体系 [9] 医疗健康创新 - 全球首款5.0T全身扫查磁共振装备大幅降低检查成本 [10] - 全球首个实体瘤双抗药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10]
去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21:56
研发投入与基础研究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1] - 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 -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1] - 2024年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 较2020年增长超70% [1] - 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 [1]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加快高端装备、先进制造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2] - 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 - 京华号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突破单月掘进542米新纪录 [2] - 自主设计建造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 [2] -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制造 [2] - 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且占比超40% [2] - 大型露天矿机器人运输装卸系统实现3000台级规模化应用 [2]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3] - 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且技术和用户数全球领先 [3] - 持续打破光伏晶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3] - 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1亿千瓦 [3] -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 [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3] 未来产业布局 - 超前布局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 [3] - 多个通用大模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部分准确率突破95% [3] - 打造百余个标杆应用场景 [3] - 人形机器人整机技术突破并加速落地应用 [3] - 脑机接口帮助截瘫患者站立行走且盲人恢复光感 [3] - 国产脑起搏器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开展植入 [3] 环境治理与交通发展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18% [5] - CR450动车组运营时速达400公里 [6] - C919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超1000架 [6] 医疗健康创新 - 研发全球首款5.0T全身扫查磁共振医疗装备 [7] - 研发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实体瘤双抗药物 [7] - 新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为宫颈癌患者提供新治疗方案 [7]
我国已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 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央视新闻· 2025-09-18 16:09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 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1] - 自主研发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 自主设计建造首艘"梦想"号大洋钻探船 [1] - 人工智能 物联网 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 [1] 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 - 高端装备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包括超大直径盾构机和大洋钻探船 [1] - 中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 占比超过40% [1] 信息通信技术发展 - 已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 技术和用户数保持全球领先 [1][2] - 5G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升级发展 [1] 新能源产业突破 - 持续打破光伏晶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1] - 光伏和风电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 [1] - 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 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1][2]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 - 国内涌现多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 部分模型准确率突破95% [2] - 打造百余个标杆应用场景 [2] - 人形机器人整机技术实现突破 多模态感知和大脑-小脑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 [2] 脑机接口与医疗应用 - 脑机接口技术帮助截瘫患者站立行走 盲人恢复光感 [2] - 国产脑起搏器实现全面商用 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开展植入 [2] - 临床已帮助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运动功能 [2] 未来产业布局 - 超前布局人工智能 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 [1] - 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1] - 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 物流搬运 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2]
科技部: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
央视网· 2025-09-18 16:09
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高端装备领域取得突破,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实现单月掘进542米新纪录并成功应用[1] - 先进制造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1] - 大型露天矿机器人运输装卸系统实现规模化应用,单个矿山达百台级、总量达3000台级[1] 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技术和用户数保持全球领先[2] - 新能源领域光伏晶硅电池效率持续打破世界纪录,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2] - 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2] 筑牢未来产业成长根基 - 人工智能领域涌现多个国际先进水平通用大模型,部分模型准确率突破95%,打造百余个标杆应用场景[3] - 人形机器人整机技术实现突破,多模态感知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加速落地[3] - 脑机接口领域技术应用取得成效,国产脑起搏器已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开展植入,临床帮助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3]
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居首
北京商报· 2025-09-18 16:05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 "十四五"时期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积极成效[1] - 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 高端装备领域突破 - 自主研发"京华号"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1] - 自主设计建造首艘"梦想"号大洋钻探船[1] 先进制造领域智能化转型 - 人工智能 物联网 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1] - "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 占比超40%[1]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 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 技术和用户数保持全球领先[1] - 5G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升级发展[1] 新能源领域全球领先 - 持续打破光伏晶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1] - 光伏 风电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1] - 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 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1] 人工智能前沿布局 - 国内涌现多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2] - 部分模型准确率突破95%[2] - 打造百余个标杆应用场景[2]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整机技术实现突破 多模态感知 大脑—小脑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2] - 促进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2] - 推动在汽车制造 物流搬运 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2] - 为未来万亿级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 脑机接口临床应用 - 帮助截瘫患者开始站立行走 盲人恢复光感[2] - 国产脑起搏器实现全面商用 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开展植入[2] - 临床已帮助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运动功能[2] - 成为人口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