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号

搜索文档
央企交出顶天立地成绩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0:53
100家,这是最新的中央企业数量。 "十四五"期间,国资央企以市场化方式重组了6组10家企业,新组建、设立了9家中央企业。国务院国资 委1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这样一组数字。 数字变化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也是一场关乎战略安全、产业升级与民生福祉的 改革。 在去年开展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评选中,中央企业共获奖109项,占全国同类奖项总数 的一半以上,印证了科技创新国家队的实力。 创新实力的长足进步,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央企重组整合,有的放矢,瞄准的是服务国家战略、增强产业协同、优化公共服务。 比如,组建中国星网就是为了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还有加快战略性矿产资源领域的有效整 合融合,均体现了服务战略大局、维护国家安全的鲜明导向。 重组整合不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而是实现资源精准配置的"1+1>2"。 比如,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既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形成了"南宝武、北鞍钢"的发展格局,又发挥了 区域引领带动作用。 如此种种,既推动同类型业务的横向联合,又加强上下游业务的纵向整合,有力推进解决重复投资、资 源分散等问题。 重组的温度还体现在民生福祉上。比如 ...
“十四五”时期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新华网· 2025-09-18 10:1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7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砥砺奋 进"十四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国资央企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推动改革发 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开创性、历史性的重要成就。 经营质效保持稳中向好 数据显示,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68.8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底的91万亿元,年均增速达 7.3%;"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利润总额,预计将比"十三五"期间分别增长超过40%、 50%,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不断改善。 "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国有资产质量更优了、'家底'更厚了。"张玉卓 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十四五"时期,国资央企坚守实体经济根基,新质生产力培育逐渐积厚成势:一方面,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力度空前;另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正成为中央企业 的鲜明特征。 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中央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提供了更好的支 撑。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 ...
央企深改凸显科技“硬实力”
北京商报· 2025-09-18 09:46
9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 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据了解,"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 不到70万亿元增至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研发经费连 续三年超过万亿元,持续加强新兴领域新赛道布局,形成体系布局、协同攻坚、重点突破的强大合力。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目前总体进度符合预 期,很有信心到今年底前高质量完成主体任务。" 资产总额超90万亿元 "'十四五'时期,是国资央企功能提档、价值跃升、战略支撑作用更好发挥的五年,是发展提质、改革 增效、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的五年",张玉卓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 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7.3%和8.3%。更为重 要的是,质量效率也有显著提升,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到6.7%。接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 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成效显著,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新的中央企业组建成立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砥砺奋进!“十四五”时期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新华网· 2025-09-17 17:26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题:砥砺奋进!"十四五"时期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新华社记者王希、王悦阳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7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砥砺奋 进"十四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国资央企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推动改革发 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开创性、历史性的重要成就。 经营质效保持稳中向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十四五"时期,国资央企坚守实体经济根基,新质生产力培育逐渐积厚成势:一方面,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力度空前;另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正成为中央企业 的鲜明特征。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8.6万 亿元,比"十三五"时期有了大幅提升;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 元,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 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中央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提供了更好的支 撑。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超 ...
数说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中国能源报· 2025-09-17 13:07
• "十四五"以来, 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超过1 0万亿元 ,完成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 1 . 2万亿元。 "家底"更厚、"智造"更强! 数说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介绍砥砺奋进"十四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并 答记者问。 数览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发布会上介绍: • "十四五"以来,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 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 ,利润总额从 1 . 9万亿元增长到2 . 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8 . 3%。 • 中 央企 业的 创新 实 力 取 得 了 长 足进 步, 研 发 经 费 连 续 三 年 超 过 万 亿 元 ,投入强度从 2 . 6%提升到2.8%,参与了全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打造了9 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组 建了23个创新联合体。 • "十四五"期间,国资央企布局结构不断优化,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 9家新的 中央企业组建设立 。 • "AI+" 专 项 行 动 累 计 布 局 应 用 场 景 超 过 800 ...
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克
央视新闻· 2025-09-17 11:29
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沃土结出了累累硕果,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领域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克,嫦娥六号、梦想号、"奋斗者"号、 深地一号等一批"大国重器"捷报频传。 △靠泊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的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万米海底,"奋斗者"号发现生命绿洲。 △深地一号钻向地球深部。 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几年努力,中央企业的创新实力取得了长足进步,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投入强度从2.6%提升到2.8%,参与了全部国家科 技重大专项攻关,打造了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组建了23个创新联合体,形成了体系布局、协同攻坚、重点突破的强大合力。 C919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持续擦亮"中国制造"名片,九三阅兵中系列新域新质作战力量震撼亮相,极大提振了民族自信自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at i 1 ASS 1 y in Copy on t 63 e different t I and l g 21, 2 i - T Nr ancession a l folial device 475 , D hand ...
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克
经济观察网· 2025-09-17 11:00
经济观察网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相关负 责人介绍,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沃土结出了累累硕果,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领域一批"卡 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克,嫦娥六号、梦想号、"奋斗者"号、深地一号等一批"大国重器"捷报频 传,C919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持续擦亮"中国制造"名片,九三阅兵中系列新域新质作战力量震撼 亮相,极大提振了民族自信自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
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巨大!
券商中国· 2025-09-10 19:00
自然资源家底厚实化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黑龙江等5省区耕地超1亿亩[3] -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获重大突破[3] - 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超35% 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 较2020年增2.7万亿元[3] - 林地/草地/湿地/沙化土地面积分别达42.53亿亩/39.12亿亩/8.34亿亩/25.09亿亩[4] - 森林覆盖率25.09% 较2020年提升2个百分点 森林蓄积量209.88亿立方米[4] - 水资源总量3.11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资源8679.2亿立方米[3] 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较"十三五"末增长34% 占GDP比重达7.8%[5] -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海空装备市场份额超全球50%[5] -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290万吨/日 海运量及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1/3[5] - 海洋药物自主研发品类占全球已上市28%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1.6万亿元[5] - 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 首艘万米钻探船"梦想号"入列[6] - 海运出口额达27.5万亿元 深远海养殖装备"深蓝一号"等交付使用[7][8] 找矿战略突破成果 - 累计投入4500亿元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9] -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煤层气地质储量超3000亿方 接近过去10年总和[9] - 甘肃泾川/黑龙江嘉荫探获特大型铀矿 夯实5大铀矿基地资源基础[9] - 山西孝义铝土矿/山东胶东金矿/辽宁鞍本铁矿等老基地新增可观储量[10] - 辽宁大东沟金矿资源量近1500吨 有望建成世界级金矿基地[10] - 发现横跨4省区2800公里"亚洲锂腰带" 突破卤水提锂/云母提锂关键技术[10] - 实现氦气从天然气中提取的技术突破 国内产能可满足核心需求[10]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党总支:向海洋最深处进发
人民日报· 2025-08-28 09:47
技术突破与研发进展 - "海斗一号"突破多船兼容和自主作业等关键技术 普适性大幅提升[1] - "海斗"号2016年实现8201米 9740米 9827米 10310米和10767米下潜深度 刷新当时我国无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2] - "海斗一号"2020年完成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 器件筛选工作量较"海斗"号大幅提升[2] 科研团队与组织架构 - 水下机器人研究室127人中党员71人 占比约56%[3] - 临时党组织建在实验船上是研究室传统 关键岗位有党员带领[2] - 科研人员平均一年有半年在海上作业 部分党员4个春节在海上度过[2] 科考任务与数据成果 - "海斗"号首次获取万米以下深渊及全海深剖面温盐深数据[2] - 科研团队经历南海酷暑与北极严寒环境 完成装备布放和回收任务[2] - 2017年开展每次持续十几个小时的万米压力测试 涉及成百上千器件筛选[2]
向海洋最深处进发
人民日报· 2025-08-26 08:39
核心观点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通过党组织引领技术攻关 成功实现从"海斗"号到"海斗一号"系列潜水器的深度突破与作业能力提升 推动我国水下机器人技术从跟跑到领跑[1][2][3] 技术突破 - "海斗一号"突破多船兼容与自主作业等关键技术 普适性大幅提升[1] - "海斗"号2016年实现我国首次万米下潜 获取全海深剖面温盐深数据 下潜深度达10767米[2] - 2017年"海斗一号"进行压力测试 单电路板需测试成百上千器件 每次测试持续十几个小时[2] 研发历程 - 2016年"海斗"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遥控模式任务后 临时党小组决策开展自主控制模式攻关[1] - 2020年"海斗一号"完成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2] - 研究室先后主持研制"海斗"号、"海斗一号" 参与研发"奋斗者"号等多型水下潜水器[1] 团队构成 - 水下机器人研究室127人中党员占比56%(71人)[3] - 党员科研人员年均海上作业时间达6个月 部分人员4个春节在海上度过[2] - "探索4500"团队2021年同时经历南海酷暑与北极严寒环境作业[2] 行业地位 - 我国水下机器人实现从百米到万米深度、从技术跟跑到领跑的跨越[3] - 万米下潜深度连续突破:8201米、9740米、9827米、10310米、10767米 持续刷新国内纪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