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券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周报:9月29日至10月5日
新华财经· 2025-10-05 15:33
人工智能行业支持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人工智能+"行动,在资金上持续在算力等领域发放"人工智能券"为企业使用算力服务提供补贴 [1][2] - 政策支持国产算力、模型、语料库发展,推动国有企业将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场景向民营企业开放 [2] -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方案提出围绕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高纯镓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推进超导材料等前沿材料创新应用 [2] 消费与零售行业动态 - 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居民消费的44.2% [1] - 财政部、商务部将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支持50个左右城市开展为期两年的试点,聚焦创新消费业态和场景 [2] - 试点工作主要支持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 [2]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 - 八部门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目标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 [1][2] - 提升稀有金属应用水平,围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加快高端产品应用验证 [2] - 鼓励下游用户企业、科研机构开放应用场景,打造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培育新兴市场 [2] 金融市场监管与开放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沪深交易所ETF期权交易,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 [1][3] - 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奖励标准提高,奖励金额由案件罚没款金额1%提升为3%,奖金上限从10万元提升至50万元 [2] - 可奖励案件条件从罚没款金额10万元提升为100万元,重大案件奖金上限提升至100万元 [2] 健康保险行业发展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升保险公司专业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 [2] - 加强健康保险公司在专业领域先行探索的政策支持,推进特色化、专业化经营 [2] - 支持健康保险对创新药械进行灵活有效支付,提升创新药械可支付性和可及性 [2] 资本市场改革建议 - 与会人士建议深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2] - 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回购力度,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 - 支持优质证券基金公司打造一流投资银行,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服务体系 [2] 房地产行业数据 - 1-9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7278亿元,同比增长36.7%,增幅较1-8月扩大8.7个百分点 [3] - 9月部分房企通过收购形式获取大规模土地,拿地企业仍以央国企为主,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 [3] 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 上海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提出对创业投资类基金可提高政府出资比例、放宽存续期要求,推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3] - 对产业投资类基金应建立多元出资结构,适当降低政府出资比例,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聚焦重点产业关键环节 [3] 宏观经济指标 - 9月制造业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2] - 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4368亿美元,较2025年3月末微降0.6% [2] - "十四五"期间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持续提高,2024年底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比2020年增长18.8% [2] 国际贸易关系 - 中国驻美大使表示中美要深化利益融合,打击非法移民、芬太尼、电信诈骗、金融犯罪,开展癌症防治和人工智能合作 [1] - 商务部回应墨西哥对华发起4起反倾销调查,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 [1] - 中国贸促会着力推动高层级经贸互动、支持企业赴欧参展、打造高水平合作平台助力中欧经贸合作 [1]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5000亿元 推动扩大有效投资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07:22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为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1] - 该工具旨在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提升项目融资能力,撬动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形成倍增效应 [2] - 工具资金正抓紧投放到具体项目,以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扩大有效投资 [2] - 参考2022年经验,政策性资金有效带动基建投资加快增长,预计本轮工具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发挥作用 [2] - 多地正加紧推进项目储备工作,确保政策发布后能迅速形成一批成熟可实施的项目 [2]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 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3][4] - 从供给侧看,生产平稳增长,制造业、服务业重点领域增势良好 [3] - 从需求侧看,政策效能持续显现,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抗压能力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 [4] 人工智能+行动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加快应用普及,并设定了到2027年的应用普及率目标 [5] - 在供给侧,将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开展试点示范,遴选推广优秀范例 [5] - 在需求侧,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行业应用场景开放牵引,创新消费补贴方式 [5] - 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将在“两重”建设中支持国产算力、模型、语料库发展,加大“两新”政策对企业支持力度 [6] - 将持续在算力等领域发放“人工智能券”,为企业使用算力服务提供补贴,支持企业加大创新研发 [6] - 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应用中试基地等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应用典型案例 [6]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50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04:45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为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1] - 该工具旨在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足的瓶颈问题,提升项目融资能力,并撬动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以形成倍增效应 [1] - 预计该工具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发挥作用,短期内扩大有效投资、稳住需求,长期增强发展动能 [1] - 多地正加紧推进项目储备工作,确保政策发布后能迅速形成一批成熟且可快速落地的项目 [2]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 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1][2] - 供给侧生产平稳增长,制造业和服务业重点领域增势良好 [2] - 需求侧政策效能持续显现,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压能力 [2]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并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 [1][2] 人工智能+行动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加快应用普及,并设定了到2027年的应用普及率目标 [2][3] - 供给侧将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开展试点示范,推广优秀范例 [3] - 需求侧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开放行业应用场景为牵引,创新消费补贴方式 [3] - 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措施包括在“两重”建设中支持国产算力、模型、语料库发展,加大“两新”政策支持力度,以及推动国有企业向民企开放场景 [3] - 将持续在算力等领域发放“人工智能券”,为企业使用算力服务提供补贴,并支持民企参与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建设 [3]
国家发改委宣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17:45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为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1][4] - 相关部门正抓紧将资金投入到具体项目上,以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量,扩大有效投资 [3][4]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 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带动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3] - 供给侧生产平稳增长,制造业和服务业重点领域增势良好 [3] - 需求侧政策效能持续显现,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压能力 [3] "人工智能+"行动政策部署 - 政策目标为到2027年实现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的应用普及 [5] - 将构建导向明确、规范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基础技术、安全可信、互联互通等标准研究 [5] - 将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各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持续推进开源体系建设 [5] "人工智能+"市场应用推广 - 供给侧将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开展试点示范,遴选优秀范例推广 [3][6] - 需求侧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行业应用场景开放作为牵引,创新消费补贴方式 [6] - 加快推动智能终端、智能体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6] 对企业参与的支持措施 - 在"两重"建设中支持国产算力、模型、语料库发展 [3][8] - 推动国有企业将更多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场景向民营企业开放 [3][8] - 持续在算力等领域发放"人工智能券",为企业使用算力服务提供补贴 [8] - 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应用中试基地等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应用典型案例 [8]
内需增长潜力巨大(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30 06:01
经济运行态势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商品和服务零售1-7月合并增长约5% [2]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 [2]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3.9%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 [2] 人工智能+行动部署 - 制定6大行动具体实施方案 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和重点方向 [3] - 优化智算资源布局 发放"人工智能券"降低研发使用成本 [3] - 建设应用中试基地降低技术应用门槛 开展重大战略场景联合攻关 [3] - 引导模型企业与行业龙头组建交叉团队挖掘高价值场景 [3] 扩大内需政策举措 -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加快首发经济/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领域政策出台 [6] - 对民生领域项目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 减轻地方出资压力 [6] - 设定铁路/核电/油气管道领域民间投资最低参股比例要求 [6] - 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6] 市场环境优化 - 持续推进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 [6] - 加快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出台 治理无序竞争和市场失序问题 [6]
国家发改委答证券时报记者问!
证券时报· 2025-08-29 16:14
扩大内需战略实施 - 下半年将持续深化扩大内需战略 以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完善双循环为核心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 - 我国人均实物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内需增长潜力巨大[4] - 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加快首发经济、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政策出台[5] - 研究进一步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 减轻地方出资压力 抓紧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举措[6] - 对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重大项目设定民间投资参股比例最低要求 支持更多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6]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研究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 强化妨碍建设典型案例通报[9] - 持续推进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9] - 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 出台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9] - 依法依规查处低于成本倾销、夸大和虚假宣传行为 加快治理部分领域无序竞争、市场失序问题[9] 人工智能+行动实施 - 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安全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行动[12] - 分三阶段推进:2027年率先实现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应用普及率超70%[13] - 2030年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应用普及率超90%[13] -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14] - 将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用好"两重"建设、"两新"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人工智能发展[14] - 持续在算力等领域发放"人工智能券" 推动降低创新主体研发使用成本[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