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圣诞树

搜索文档
【世界说】“商品还在漂洋过海”——美国零售业陷入“时差困境” 消费者恐面临空货架与涨价潮
搜狐财经· 2025-07-22 17:22
中国日报网7月22日电 夏季本是确定圣诞节礼物订单与价格的关键节点,美国零售业却陷入焦虑,皆因特朗普政府反复调整的贸易政策让美国民众的年终计 划陷入混乱。零售商被动应对,消费者则面临商品短缺和涨价风险。这场以重振制造业、削减贸易逆差为目标的博弈,正在扰乱美国消费节奏。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报道,在线销售人造圣诞树的巴尔萨姆山公司(Balsam Hill)表示,关税税率的多轮调整迫使他们大幅缩减节日商品目录。首席 执行官麦克·哈曼坦言:"我们整日忙于调整订购品类、进口地和到货时间,但连核心产品都无法确定。" 这种不确定性贯穿美国整个行业。美国零售商通常1月启动冬季假日采购规划,6月底前完成大部分订单,但关税反复波动已彻底打乱节奏。玩具业受冲击尤 为明显,美国玩具协会(Toy Ass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格雷格·阿赫恩介绍,玩具制造商通常在4月增加产量,但因关税被迫推迟至5月下旬,本应早早储备 的节日玩具,才刚刚抵达美国仓库。 面对关税波动,零售业被迫采取"打地鼠"式的被动应对。上周,美政府再次调整从巴西、欧盟、墨西哥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商品的税率,宣布生效时间推迟 至8月1日,政策的反复让企业疲于奔命。洛杉矶 ...
美国商家等待义乌“拯救”今年圣诞季
新浪财经· 2025-05-20 16:28
圣诞商品外贸行业现状 - 中国义乌工厂在5月已进入圣诞商品生产高峰期 美国零售商需提前1个月上架商品 订单生产集中在5-6月 [1] - 美国Aldik Home公司95%圣诞商品库存来自中国 1月下单的8个集装箱因关税波动被滞留 [1] - 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31.7亿美元圣诞树 本土最大产区俄勒冈州产能仅1.6亿美元 [2] 关税政策影响 - 5月中美达成90天关税下调协议 税率从115%降至30% 恢复4月前水平 [4] - 海运大单关税按到港时间计算 3-4月订单仍在90天窗口期内 出口货量回升至此前60%-70% [6][6] - 小包裹关税从120%降至54% 但维持100美元固定关税 影响跨境电商销售 [9] 企业应对策略 - 义乌厂商订单排至8月 定制产品需提前半年下单 圣诞老人玩偶样品从元旦开始准备 [4][5] - 跨境电商通过提价1/3和利用海外仓优势应对 小电商4月至今仅成交7000美元 [10][10] - 厂商通过产品创新(如圣诞老人面部细节)和价格竞争(同源价3折)保持竞争力 [12][12] 行业趋势 - 玩具出口商客户询盘增多但下单谨慎 部分采购商转向东南亚寻求更低成本 [12] - 圣诞用品行业"内卷"加剧 厂商面临人工成本上升和关税波动的双重压力 [12] - 物流时效影响显著 海运需35天 需提前1个月发货以应对政策不确定性 [7]
猛抓90天出货窗口期 关税下调再现订货潮
环球网· 2025-05-15 15:56
关税下调后的中美贸易动态 - 中美互降关税后,美国零售商莫里斯·德韦克迅速恢复与中国供应商的联系,重启140个集装箱的冬季假期商品订单,包括数千棵人造圣诞树 [5][6] - 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277%,从5月5日的5709个标准集装箱增至5月14日的21530个标准集装箱 [4] - 贸易额此前因关税影响同比下降约60%,中国作为美国第三大进口供应国的地位受到冲击 [10] 企业订单与生产恢复 - 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在关税下调当晚接到10万美元订单,房车遮阳篷关税从153.8%降至38.8%,客户要求一个月内完成生产以抓住90天出货窗口期 [7] - 义乌市璟文进出口有限公司获30万双袜子订单,需满负荷运转至6月底,此前因关税上调被暂停的订单纷纷复工 [7][8] - 深圳市麦祺佳家居的美国客户此前囤积三四个月库存但暂停出货,现支付尾款并要求加速发货,订单量达三四个月库存水平 [9] 行业备货与市场策略 - 美国零售联合会指出年底节日备货高峰期来临,零售商可能提前进货抢占先机 [11] - 阿里国际站启动海外现货招商和美国专场营销,帮助中国商家转化美向订单,并加速建设本地仓网以应对采购增量 [11] - 经济学家预测未来90天将出现订货热潮,运输成本可能飙升 [11] 商品类别与关税影响 - 人造圣诞树、袜子、房车遮阳篷等消费品因关税下调需求激增,企业紧急补单以避免库存短缺 [5][7][8] - 美国中小企业此前因高关税暂停合作,无法转嫁成本,面临节日无货风险,现关税下调缓解压力 [1][5]
关税风暴中的外贸厂商:准备两年不赚钱,但大限来临前狠赚了一把
商业洞察· 2025-05-03 14:06
核心观点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导致进口商清仓退场或转向墨西哥、东南亚等替代供应链 [1][2] - 特朗普政府对越南加征46%关税后又暂缓,政策变动导致企业损失40个集装箱定金 [2] - 美国海关启用全新原产地核查系统,要求提交原材料采购发票,越南转运路径失效 [9] - 墨西哥市场存在货品丢失风险,仓库价格翻倍,监守自盗现象普遍 [10] - 物流商自4月25日起对美国专线调价,普通渠道1kg加价10元,操作费70多元,精品服装物流价涨至157元 [4] - 美东时间5月2日将取消T86清关模式和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 [5] 行业影响 - 玩具厂订单量锐减30%,工厂暂停生产并给工人放长假 [2] - 服装行业受物流涨价影响显著,广州服装厂面临成本压力 [4] - 东南亚市场虽有90天豁免期,但灰清方式存在高罚款风险 [19] - 分拆报税可降低关税但增加丢件风险,需在美国本地完成组装 [20] - 物流成本普增10元/kg,操作费在50-80元之间,但分摊到单件仍可接受 [21] 企业应对策略 - 林振强尝试越南、加拿大、墨西哥等转运路径,但均因政策或成本问题失败 [7][9][10] - 陈立关闭仓库转做服务商,计划为关税稳定后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13] - 张永利用东南亚豁免期走灰清渠道,赌美国海关核查漏洞 [19] - 企业考虑分拆报税策略,如陶瓷拆分为胚体+釉料+烧制服务以降低关税 [20] - 林振强在物流涨价前囤货,库存可支撑至秋季,同时暂停给新客户发货 [21] 市场变化 - 美国客户暂停380万美元订单,线上沟通取代往年广交会实地考察 [7] - TikTok店铺订单因消费者囤货而增长,投流费减少三分之二但单量增加 [16] - 中美汇率保持在7.3以上,10万美元可多出1万元利润 [17] - 美国消费者因担忧5月2日后涨价而提前扫货,推动短期销售热潮 [16] - 物流商报价上涨但货柜填充不足,工厂老板们持观望态度 [21] 历史对比 - 2019年圣诞季林振强工厂人造圣诞树订单旺盛,公司账户现金流达千万元 [15] - 3年前广州20人小工厂做外包生意年赚70万元,如今招工市场冷清 [15] - 过去3年天价海运费达1.5-2万元/货柜,如今物流成本上涨但影响较小 [21] - 内销转型利润不足出口订单一半,企业更倾向维持美区市场 [15] - 陈立早年通过eBay实现年营收数百万美元,如今转向TikTok等新渠道 [12][16]
关税风暴中的外贸厂商:准备两年不赚钱,但大限来临前狠赚了一把
36氪· 2025-04-24 18:32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导致进口商清仓退场或转向替代供应链[1][2] - 美国对越南加征46%关税政策出现一周后暂缓的过山车式变动[2] - 白宫考虑大幅削减对华关税但绝不会降为零[3] 供应链转移 - 进口商转向墨西哥和东南亚供应链但面临当地中企人满为患问题[2] - 墨西哥转运存在货物丢失风险且当地仓库价格翻倍[3][8] - 美国海关启用全新原产地核查系统要求提交原材料采购发票证明来源[6] 企业经营状况 - 东莞玩具厂订单量锐减30%并给工人放长假[2] - 美国客户暂停380万美元订单导致17个未付尾款集装箱滞留洛杉矶港[6] - 海外仓因货运量减少和平台罚款出现倒赔700万元情况[11] 物流成本变化 - 物流商4月25日起对美国专线调价 普通渠道1kg加价10元 操作费达70多元[3] - 精品服装物流价涨至157元 普通海运价格普增10元/kg[3][20] - 5月2日取消T86清关模式和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5] 市场应对策略 - 尝试分拆报税将整件征税改为零件征税 关税从25%降至9%[19] - 利用汇率保持在7.3以上使10万美元订单多出1万元利润差额[14] - 通过越南转口利用90天豁免期走灰清渠道 海运价格几乎没涨[16] 行业历史对比 - 2019年圣诞季人造圣诞树生产线每45秒组装一棵 预付30%订金带来千万元现金流[11] - 广州20人小工厂三年前仅做外包生意年赚70万元[11] - 内销转型利润不足出口订单一半 美区市场利润更可观[1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美区消费者怕5月2日后涨价 出现扫货行为导致订单疯涨[14] - TikTok店铺投流费砍三分之二但单量比以前更多[14] - 美国老客户4月初紧急下单囤货但暂时不会复购[20] 区域市场特点 - 加拿大和英国市场消费力不及美国 东南亚市场高价货接受度低[14] - 墨西哥销售需找本地人入股分红 转运存在监守自盗风险[8] - 越南人工便宜但原料模具需国内采购转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