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系统

搜索文档
股市必读:怡 亚 通(002183)7月10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7-11 06:19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0日收盘 怡亚通报收于4 61元 上涨0 88% [1] - 当日换手率1 33% 成交量34 64万手 成交额1 59亿元 [1] 资金流向 - 7月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2 2万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出546 54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504 34万元 [2] 跨境供应链数字化平台 - 跨境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已支持多种跨境线上支付方式 但未涉及稳定币 [2] - 公司密切关注数字货币行业动态和政策导向 [2] 供应链管理系统 - 供应链管理系统核心功能聚焦采购 仓储 运输 分销及营销等环节的全流程高效运作 [2] - 系统当前重点在于业务数据精准流转 交易流程合规安全及运营效率提升 [2]
中国食品零售行业数字化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09 16:11
食品零售行业数字化核心观点 - 传统零售业态(综合商超、便利店、夫妻老婆店)存在高损耗、低效率问题,垂类新业态(品牌零食连锁、社区生鲜超市等)加速行业连锁化进程 [1][7] - 行业数字化水平偏低,连锁化率提升将推动数字化转型,重点围绕效率升级(供应链优化)和体验重构(全渠道运营)展开 [1][10] - 数字化框架基于"人-货-场"重构,收银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全渠道运营系统构成核心"铁三角" [13][20][27][34] - 2024年中国食品饮料零售GMV超7万亿元,预计2029年达8.7万亿元,下沉市场、量贩零食、即时零售为增长驱动力 [39] 行业现状与趋势 业态演变 - 垂类新业态(量贩零食、生鲜前置仓等)通过SKU精简、原产地直采、社区前置仓等方式提升供应链效率 [7] - 连锁化进程加速,头部企业通过标准化店型快速扩张,效率革命贯穿始终 [7] 数字化需求 - 传统供应链链路冗长且数据利用率低,需通过数字化整合采购、库存管理以降低损耗(生鲜损耗率高达20%-30%) [10][27] - 消费者习惯变革推动线上线下融合,需构建OneID统一身份管理体系 [10][34] 数字化核心系统 收银系统 - 功能:集成支付、库存管理、会员管理等模块,适配零食(多规格促销)、水果(散装称重计价)、生鲜(时效管控)等品类特性 [20] - 竞争格局:乐檬以38.9%份额居首,CR3达82.0%,垂直场景适配能力为核心壁垒 [22][24] 供应链管理系统 - 功能:智能补货(算法预测需求)、供应商协同(提升议价能力)、全链路追溯(食品安全合规) [27] - 玩家类型:传统ERP厂商、综合供应链厂商、零售数字化厂商,垂直场景理解度递增 [30] 全渠道运营系统 - 功能:统一会员标签体系、全域流量运营(公私域联动)、数据反哺业务(转化率分析) [34] - 玩家策略:传统ERP厂商侧重业财协同,营销云厂商依托AI驱动流量运营,零售数字化厂商深耕场景转化 [36] 技术与商业趋势 技术趋势 - 云原生架构为底层支撑,结合数据驱动(全链路数据体系)和AI应用(大模型+决策式AI) [46] - AI场景覆盖供应链预测、无人收银、智能客服、动态定价等 [48] 商业趋势 - 综合商超从货架视角转向货盘视角转型,垂直数字化厂商(如乐檬)可借品类管理能力拓展客群 [43] - 下沉市场(物流基建完善)、量贩模式(高性价比供应链)、即时零售(线上下单+即时配送)为三大增长点 [39]
安徽:引进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创新服务平台 探索发展共享云仓等物流组织新模式
快讯· 2025-06-30 14:52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其 中提出,推动制造业和现代物流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化物流装备和仓储设施,搭建智能化供应 链管理系统,强化流程控制,提升供应链管理精益化水平。引进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创新服 务平台,探索发展共享云仓、共同配送、统仓统配等物流组织新模式。加强物流企业与外贸企业、制造 业企业供需对接,推动产品出海。(人民财讯) ...
2025年全球物流趋势图谱:十大物流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6-17 14:53
2025年全球物流十大趋势 技术驱动趋势 - 供应链可见性成为物流基础设施 86%决策者视其为关键 通过实时追踪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链路透明化 某家居企业集装箱利用率从60%提升至90% 亚洲港口拥堵期间85%订单准时交付 [2] - 物联网技术以85%相关性位居第二 15000+专利申请中500项为突破性创新 某化工企业传感器网络使危化品运输损耗率降低40% 新能源电池运输异常预警缩短至15分钟 [2] - 数字化转型与网络安全形成技术防护网 68%企业加速流程数字化 某科技巨头云端系统提升订单处理效率70% AI安全架构使事件响应速度达行业平均3倍 [3] 运营模式创新 - 供应链多元化与财务弹性构建抗风险双支柱 78%企业采用多元化应对地缘风险 某德系车企东南亚与东欧双基地布局实现92%零部件供应稳定性 快消品企业动态成本模型使物流成本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 [3] - 最后一英里创新压缩生鲜配送至1小时 61%零售企业采用无人机与社区微仓 某时尚品牌店仓一体化模式使本地配送占比达65% [4] - 循环经济与AI展现长期潜力 某药企包装循环体系降低耗材成本18% AI预测性维护使设备故障率下降22% 某物流AI路径优化减少运输里程15% [4] 区域与行业差异化实践 区域特征 - 中东非洲领跑AI与物联网应用 某中东港口AI调度系统提升集装箱周转效率35% 5G智能仓储使拣货效率翻倍 [5] - 亚太供应链可见性突出 某中国电商实时数据中台实现跨区域库存调度效率提升40% [5] - 欧美聚焦数字化与末端创新 北欧电动卡车队降低配送碳排放45% 北美即时配送联盟模式削减城市末端成本20% [5] 行业适配 - 制药医疗行业86%需求集中于供应链可见性 某跨国药企疫苗冷链区块链存证实现100%温控合规 [5] - 汽车行业深度结合物联网与多元化 某日系车企零部件溯源平台覆盖98%供应商 多源采购应对电池材料价格波动 [5] - 快消品注重财务弹性 某食品巨头动态定价模型维持物流成本低于行业均值1.8个百分点 [5] 未来核心策略 能力构建 - 韧性三角体系包含组织/生态/技术三层 某家居企业数字化人才团队缩短新技术落地周期50% 某化工数字平台提升订单响应速度60% 某科技AI决策中枢风险预测准确率达89% [6] - 三大新兴趋势:冷链优化技术使生鲜损耗率从25%降至12%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缩短中小企业融资周期至72小时 预测性分析提升运力规划准确率至92% [6] 行业演进方向 - 技术演进呈现"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智能化 供应链竞争转向生态系统协同 可持续发展成为网络设计核心约束条件 [7]
【财经分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将产生怎样的“火花”?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5 17:32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与经济增长 - 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 [1] - 人工智能正从专用、浅层阶段向通用、深层应用迈进,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变量 [1] 工业互联网建设进展与规划 - 工业互联网已拓展至49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2] - 标识解析注册量突破6500亿个,连接工业设备超1亿台套 [2] - 未来将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标识"贯通"行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 [2] - 计划建设高质量工业数据集,打造"高价值、高纯度、高可用性"工业语料库和多模态数据集 [2] - 推动建设工业领域专业大模型,鼓励基础大模型向工业领域开源共享 [2] - 加快智能算力建设布局,构建"云边端"协同的智能算力网络 [2]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发展 - 全国已形成49家跨行业、跨领域"双跨平台"和200多家特色型平台构成的多层级平台体系 [3] - 蓝卓数字科技"supOS"工厂操作系统已迭代至6.0版本,与710多家生态伙伴合作 [4] - 服务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30个行业、8000多家工厂用户 [4] - 推出"星链计划",预计三年内招募超1000家合作伙伴,共建超10000个工业App和智能体 [4] 人工智能在工业场景的应用案例 - 卡奥斯"孪生制造一体化平台"实现制造全生命周期优化闭环,服务重大装备和家电电子行业 [5] - 徐工汉云AI技术应用:挖机驾驶行为预测模型降低事故率,新能源补能调度平台提升效率60%,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库存周转效率30% [5] - 中国电信"工业PON+AI"应用:亨通集团项目降低15%原料损耗,协鑫光伏AI质检检出率提升40%,通力电梯项目能耗下降10% [6][7] - 华为飞机翼型流场AI仿真预测模型将仿真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25秒,网络自智化技术将安全事件响应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7] 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趋势 - 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已涌现上百种应用模式 [8] - 两条技术应用路线:场景化小模型从外围应用走向深度分析,大模型工业综合智能探索处于初期但能力持续增强 [8] - 大模型在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环节应用广泛,小模型在生产制造等特定场景应用广泛 [8] - 未来趋势为大模型与小模型协同融合:大模型负责规划协调,小模型精准执行 [8] - "具身智能"将成为关键发展方向,推动制造业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化与数字化 [8]
三维天地2024年财报:营收微降0.46%,净亏损1.88亿,AI投入未达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5-06 08:20
2025年5月5日,三维天地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33亿元,同比下降 0.46%;毛利润为6010.09万元,较上一年度的1.80亿元大幅减少;归属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下滑 2584.86%。扣非净利润为-1.83亿元,同比下滑3385.76%。尽管公司在AI应用场景适配及信创环境适配 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受行业竞争加剧、客户预算收紧及招投标进程放缓等因素影响,业绩表现未达 预期。 供应链管理业务:技术融合但成本压力大 三维天地的供应链管理业务主要包括采购电子商务系统、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及销售管理系统等产品。 2024年,公司通过供应链管理与数据资产管理平台的融合,形成了供应链控制塔,旨在提升供应链管理 的效率和精准度。然而,尽管技术融合带来了一定的创新,但成本压力依然较大。 报告期内,公司为五矿集团等大型综合集团提供了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控 制成为一大难题。由于供应链管理业务的复杂性,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导 致主营业务成本大幅增加。此外,客户对供应链管理产品的需求较为多样化,公司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 时,也面临着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