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冰鲜三文鱼
icon
搜索文档
再破纪录 郑州航空口岸生鲜单日进口突破180吨
证券时报网· 2025-11-14 17:49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25日,"吉隆坡—郑州"鲜食榴莲包机首航成功落地,15吨树熟榴莲用36小 时就从产地直达消费市场,标志着马来西亚鲜食榴莲首次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原百姓的"果盘子"更加丰 富。 五年来,郑州航空口岸生鲜进口实现质的飞跃,品类从9种增至34种,来源地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及地 区。今年以来增长势头强劲,生鲜冷链成为货运增长的"加速器"。截至10月底,郑州航空口岸进口生鲜 货物超1.66万吨,同比增长208%,涵盖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等主要品类。其中,水果进 口近5000吨,同比增长148%;冰鲜水产品进口超8000吨,同比增长约15倍,郑州航空口岸已成为中部 地区重要的三文鱼集散中心。如今,来自挪威的冰鲜三文鱼最快24小时就能从大西洋渔场运抵中国市 场。 从"偶尔尝鲜"到"日常选购",离不开日趋完善的生鲜货物保障体系支撑。郑州机场海关聚焦"保鲜""时 效"两点,精准发力提升服务效能:开设生鲜货物通关"绿色通道",深化与口岸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充 分释放指定监管场地理货、存储、查检"一体化"保障优势;积极推广"智能审批""智慧审证"等智能化监 管举措,通过"提前申报""附条件提离"等模 ...
消费观察|盒马在江苏新动作频频,有何深意?
搜狐财经· 2025-11-01 01:44
超盒算NB品牌扩张与模式 - 公司旗下硬折扣品牌超盒算NB于10月31日在南京实现4店同开,分别位于江宁区(2家)、雨花台区和浦口区 [1] - 超盒算NB定位为平价社区超市,主张“真实惠,够放心”,通过源头规模化直采、发展自有品牌(占比近60%)、轻量化包装及极简运营模式来降低成本并维持长期低价 [3] - 门店面积约为600或800平方米,经营品类涵盖生鲜、3R、标品、冻品四大类,约1500款商品,服务于用户一日三餐及居家日用等核心场景 [5] - 自今年4月进入南京市场以来,超盒算NB已在当地迅速开设20家门店,开业后客流表现强劲,热门单品包括进口金枕榴莲、NB鲜牛奶、冰鲜三文鱼等 [5] - 公司确立“盒马鲜生和超盒算NB”双轮驱动战略,截至10月底盒马鲜生在南京拥有28家门店,超盒算NB在年前还将有一批新店陆续开出 [6] 盒马鲜生县域市场拓展 - 盒马鲜生江苏常州溧阳首店于10月31日在吾悦广场开业,经营面积超3000平方米,提供全球直采的生鲜商品,开业前即出现排队现象 [7][9] - 溧阳门店商品SKU近5000种,其中超半数为自有品牌和源头直采商品,开业期间备货充足,包括近10吨进口榴莲和上万份榴莲千层等爆款商品 [9] - 门店线上配送服务已于10月13日开启,覆盖溧阳大半个主城区,提供最快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服务,榴莲千层、瑞士卷等成为线上热销品 [9] - 公司近期持续拓展县域市场,2024年新进入泰州、扬州、徐州、高邮等地,泰州首店开业当日销售业绩冲到全国第一,展现出强劲市场竞争力 [12] - 盒马鲜生通过供应链下沉与本土化选品策略切入县域市场,如句容首店重新定义县域品质生活,显示出对下沉市场消费升级趋势的把握 [12] 消费趋势与行业动向 - 超盒算NB的热销单品反映了南京市民追求“精致省”的消费趋势,即既要平价又要好货 [5] - 盒马在溧阳首店新增全国地方特色火锅及即食火锅杯系列,满足到店、到家及办公室等多场景消费需求 [11] - 盒马在各地的迅速落地与持续火爆已成为衡量当地商业活力的风向标,反映出中国消费市场结构的变化 [11] - 县域消费升级并非简单复制大城市模式,公司通过场景创新与政企协同,正开启下沉市场的广阔蓝海 [12]
一天新增4家超盒算NB,社区平价超市加速拥抱南京
扬子晚报网· 2025-10-31 15:26
公司扩张与品牌战略 - 盒马旗下硬折扣超市品牌超盒算NB于10月31日在南京实现4店同开,其中江宁区2家、雨花台区和浦口区各1家[1] - 公司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在南京紧锣密鼓开出了20家店[1] - 品牌于今年8月底完成从盒马NB到超盒算NB的升级,NB代表Neighbor Business,定位于平价社区超市[1] 商业模式与运营特点 - 公司通过商品源头规模化直采或定制自有品牌来降低各种成本,并采用轻量化包装如纸箱和周转筐直接上货架[1] - 门店面积通常为600平或800平,经营品类涵盖生鲜、3R、标品、冻品四大类,用约1500款商品服务核心消费场景[1] - 核心消费场景包括开火做饭、即食即烹、休闲悦己、居家日用[1]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需求 - 超盒算NB定位为平价社区超市,是国内平价社区超市的标杆[1] - 热门单品包括进口金枕榴莲、NB鲜牛奶、冰鲜三文鱼、现烤葡式蛋挞、现烤招牌奥尔良大烤鸡、冰鲜猪小排等,体现南京市民追求“精致省”的消费趋势[3] 门店网络与市场布局 - 近两年,超盒算NB已开进江浙沪居民社区的临街商铺[1] - 南京大桥南路家乐福原址于8月29日开业超盒算NB店,整个商业综合体升级为市集型社区商业综合体[1]
永旺、永辉同日开业打擂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3 23:31
核心观点 - 广州商超市场在国庆黄金周首日上演激烈竞争,永旺与永辉两家巨头同日以全新业态开业,标志着行业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的深度转型 [1][5] - 两家公司均面临严峻的财务压力,通过关闭亏损门店、升级业态进行自救,行业整体陷入“旧模型”的失血状态,创新转型成为关键 [12][15] - 粤港澳大湾区消费潜力巨大,为零售商超创新提供了“试炼场”,港澳居民“北上”消费潮持续升温有望带来新机遇 [15][16] 永旺天河城店升级 - 门店以AEON STYLE全新业态重装开业,面积缩减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主打“幸福体验”和具有差异性的购物体验 [1][5] - 商品强调高品质与新鲜度,鲜花从云南基地冷链空运,蔬菜为云南高山泉水灌溉的绿色款,鲜鱼皆为当日捕获并冷链当日到店 [5] - 该店成为“试验场”,其“专业岗位+场景体验”模式有望铺设到大湾区其他门店,以提升高客单价商品销售占比 [14] 永辉超市“胖东来模式”调改 - 中华广场店作为“胖东来模式”第二店亮相,调改聚焦商品迭代、服务升级与员工赋能三大核心,主打“便民到极致” [5][7] - 调改后门店商品结构焕然一新,全新引入商品占比高达69%,门店总SKU数达8253支,进口商品占比提升至19.5% [7]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农历春节前完成总计300家门店的调改目标,广州西城都荟店与天娱广场店也将在今年10月陆续开业 [14] 行业转型趋势 - 行业从传统大卖场向“精品类、重体验、强服务”的品质零售迈进,普遍做法是砍掉尾品、压缩SKU、提高自有品牌占比、强化场景体验 [5][10] - 线下商超的困境源于20年未变的旧模型,创新才是增量,消费者依旧愿意为好商品好体验付费 [10] - 山姆会员店的成功证明,只要把选品、会员体系与体验做到极致,高端客群仍愿为高品质食品买单,并带来高客单与高复购 [15] 公司财务表现与自救措施 - 永旺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集团收益为39.307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本期亏损为2.174亿港元 [12] - 永辉超市今年上半年营收为299.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逾20%,净亏损2.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7.38%,由盈转亏 [12] - 为自救,永辉自2024年下半年起关闭了227家长期亏损门店,截至今年6月30日,调改门店总数达124家 [14] - 永旺今年上半年新开设五间独立超市,并押注AEON STYLE业态,在深圳、东莞试点3家模块化门店,以调整网络布局提升效益 [14] 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机遇 - 大湾区是全国消费力最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港澳“北上”消费潮持续升温,2025年暑假期间约1274万人次港人北上内地,日均高达25.5万人次 [15][16] - 交通一体化与区域融合加速,为港澳居民“北上”消费提供便利,带动湾区消费业态持续丰富,“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 [16]
1至8月四川光伏产品出口增长277.8%
新华财经· 2025-09-16 17:38
四川外贸总体表现 - 1至8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6832亿元 规模位列全国第八 同比增长2.5% [1] - 出口额4100.5亿元 增长5.3% 进口额2731.5亿元 [1] -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 贡献超200亿元外贸增量 [1] 区域与主体结构 - 成都进出口5669.8亿元 增长4.9% 拉动全省外贸增长4个百分点 [1] - 绵阳 内江等7个市州实现两位数或以上增长 [1]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超8500家 增加9.2% [1] - 高级认证企业进出口3326.2亿元 增长9.8% 高出整体增速7.3个百分点 [1] 产品结构特征 - 集成电路进出口超2000亿元 电脑及零部件进出口超1200亿元 [2] - "新三样"产品出口201.1亿元 增长77.6% [2] - 光伏产品出口增长277.8%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增长1170.9% [2] - 消费品进口128.1亿元 增长7.8% [2] - 鲜虾进口增长175.9% 冰鲜三文鱼进口增长17% [2]
1至8月四川外贸进出口6832亿元 同比增长2.5%
新华财经· 2025-09-16 16:15
总体外贸表现 - 1至8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832亿元,规模位列全国第八,同比增长2.5% [1] - 出口额4100.5亿元,同比增长5.3%,进口额2731.5亿元 [1] -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贡献超200亿元外贸增量 [1] 区域与主体表现 - 成都市进出口5669.8亿元,同比增长4.9%,拉动同期四川外贸增长4个百分点 [1] - 绵阳、内江等7个市州进出口实现两位数或以上增长 [1] - 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超8500家,同比增加9.2% [1] - 高级认证企业进出口3326.2亿元,增长9.8%,增速高出整体7.3个百分点 [1] 产品结构分析 - 传统优势产品集成电路进出口规模超2000亿元,电脑及零部件进出口规模超1200亿元 [2] - “新三样”产品出口201.1亿元,同比增长77.6% [2] - 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77.8%,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同比增长1170.9% [2] - 消费品进口128.1亿元,增长7.8%,其中鲜虾进口增长175.9%,冰鲜三文鱼进口增长17% [2]
保持较强韧性 前7月四川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9%
四川日报· 2025-08-19 14:42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6025.7亿元 同比增长3.9% 规模居全国第八位 [1] - 出口3641.1亿元 同比增长6.4% 进口2384.6亿元 同比增长0.2% [1] 区域外贸格局 - 成都进出口4985.3亿元 同比增长6.8% 占全省外贸比重82.7% 拉动全省增长5.5个百分点 [1] - 绵阳进出口199.8亿元 同比增长18.5% 宜宾/德阳/泸州进出口规模均超百亿元 [1] - 内江/自贡/资阳/凉山/广元等市州增速超30% [1] 企业主体结构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超8000家 同比增加9.2% [1] - 民营企业数量占比90% 进出口2114.5亿元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354.6亿元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21.3% [1] 出口产品结构 - 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38.5% 高端装备出口同比增长73.6% 平板显示模组出口同比增长24.6% [2] - "新三样"产品出口166.5亿元 同比增长88.7% 其中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80.9%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同比增长1021.3% [2] 进口商品特征 - 集成电路进口1277.3亿元 同比增长3.8% [2] - 电脑及零部件进口182.4亿元 同比增长12.2% [2] - 消费品进口110.6亿元 同比增长7.1% 其中食用油/榴莲进口均超10亿元 鲜虾进口同比增长236.9% 冰鲜三文鱼进口同比增长18.5% [2]
今年前7个月四川进出口规模突破6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18 17:42
四川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6025.7亿元 规模位列全国第8 同比增长3.9% [1] - 出口额3641.1亿元 同比增长6.4% 进口额2384.6亿元 同比增长0.2% [1] - 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000亿元 增速高出全国整体水平0.4个百分点 [1] 企业主体结构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超过8000家 同比增长9.2% [1] - 民营企业数量增长9.8% 占企业总数90% 合计进出口2114.5亿元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354.6亿元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21.3% [1] 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73.6% 平板显示模组出口增长24.6% [1] - "新三样"产品出口166.5亿元 同比增长88.7% [1] - 光伏产品出口增长280.9%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增长1021.3% [1] 进口商品特征 - 电脑及零部件进口182.4亿元 同比增长12.2% [1] - 消费品进口110.6亿元 同比增长7.1% [1] - 食用油和榴莲进口均超10亿元 鲜虾进口增长236.9% 冰鲜三文鱼进口增长18.5% [1]
打造进口消费特色场景 “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启动
新华财经· 2025-08-16 22:09
活动概况 - 成都启动"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以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1] - 活动首场主题"夏日全球GO"于8月15日至17日举办 现场搭建特色进口商品集市[1] - 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1月 并与成都世运会深度联动[1] 贸易数据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274.7亿元 同比增长9.4%[1] - 冰鲜三文鱼进口额5.6亿元 同比增长31.9%[1] - 螯龙虾进口额4.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21%[1] 供应链建设 - 专业供应链企业展示进口商品"从海外到餐桌"全链条保障能力[1] - 成都凸显作为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的枢纽优势[1] 贸易促进措施 - 8月和11月分别在成都、上海组织进口供需对接活动[2] - 持续推广"集合海外直采"模式并发布市场机会清单[2] - 借助上海进博会聚合效应组织成都企业赴沪拓展市场[2] 消费场景建设 - 联动100家特色街区、商贸综合体和零售商超等载体[2] - 打造超过100个进口消费特色场景[2]
打造国际消费新场景 “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开启全球好物盛宴
搜狐财经· 2025-08-16 07:31
活动概况 - "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于8月15日启动 首场活动"夏日全球GO"持续至17日 搭建进口商品集市覆盖饮品 食品 日用品等品类 [1][3] - 活动贯穿8月至11月 覆盖世运会 中秋国庆 进博会等节点 计划开展2场主题活动 2场供需对接会 联动23个区县打造100+进口消费特色场景 [3] - 环球中心首场活动设15大国家展区 24家进口企业参展 驻蓉领事馆代表担任"国别推荐官"推介特色商品 [5] 消费市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4274 7亿元 同比增长9 4% 其中冰鲜三文鱼进口5 6亿元(增31 9%) 鳌龙虾进口4 9亿元(增321%) [10] - 北欧三文鱼48小时可达成都 泰国榴莲72小时直达 进口物流效率显著提升 [9] - 马来西亚企业反馈榴莲 燕窝等产品在糖酒会表现良好 计划通过嘉年华深化市场渗透 [5] 企业动态与战略 - 四川美沿远洋食品聚焦高品质进口冰鲜三文鱼 将采用线上线下协同策略提升市场占有率 [5] - 马来西亚林蓬岸种植集团计划拓展榴莲整果 果肉 果泥的全渠道销售 重点开发批发 社区团购及餐饮烘焙渠道 [12] - 成都澎博商贸加速布局线下市场 已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 目标通过活动强化品牌互动并寻求新商业机会 [12] 政策与平台支持 - 活动将发布成都市场需求机会清单 解读省市进口支持政策 推动B端C端联动及线上线下融合 [11] - 8月 11月计划在成都 上海举办进口供需对接会 推广海外直采模式 扩大进口主体规模 [13] - 同步发布"成都进口嘉年华好GO指南" 整合消费场景 新入品牌及产品信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