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离子蓄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地理丨湖北加速逼近河南 中部第一省或将易主
搜狐财经· 2025-08-01 12:34
31省份经济半年报 向上积蓄拔节的力量 编者按行至年中,地区经济走势备受关注。经济大省稳挑大梁、产业升级向新向优、对外贸易多元共进、经营主体趋稳向好……31个省区市经济"半年 报"日前已全部出炉,其中谁在领跑、谁在猛追、谁在掉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半年各地如何聚焦重点、向新求质、顶压奋进?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湖北猛追河南,中部第一省之争悬念再起。 "三驾马车"协同发力。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今年上半年,湖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中部领先、大省领跑。 制造业投资增长12.5%,高于全国5.0个百分点,31个行业中26个实现正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8%,高于全省投资2.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 业投资增长24.6%。 二是消费活力潜力加快释放。今年上半年,湖北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073.93亿元,同比增长6.9%,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全口径批发、零售业 销售额分别增长5.9%、8.7%,分别比一季度加快1.1个、0.3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 30.8%、63.0%,分别比一季 ...
31省份外贸“半年报”出炉:22省实现正增长 外贸大省挑大梁
证券日报· 2025-07-26 00:11
外贸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外贸规模稳中有增,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22个实现同比正增长,18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2.9%的水平 [1] - 青海以57.7%的进出口总值增速位列全国第一,新疆、湖北、河南等中西部省份表现突出 [1] - 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79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 [2] 外贸大省贡献 - 广东、江苏、浙江三省进出口总值分别达45491.5亿元、28148.5亿元、27326.9亿元,合计占全国64.1%,增速4.8%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2] - 出口前三强:广东(28908.3亿元)、浙江(20734.2亿元)、江苏(18809.1亿元) [2] - 进口前三强:广东(16583.1亿元)、北京(12307.5亿元)、上海(11976.6亿元) [2] - 沿海大省凭借产业体系、企业竞争力和物流优势巩固外贸领先地位 [3] 中西部省份崛起 - 四川、河南进入全国进出口总值前十名 [4] - 青海新能源产品出口18亿元(+560%),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14.4亿元(+3200%) [4] - 西藏贸易伙伴扩展至110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2.7亿元(+18.1%) [4] - 中西部通过特色产业培育、市场开拓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高速增长 [5] 未来发展重点 - 需推动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梯度化产业布局 [6] - 建议沿海大省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中西部完善开放基础设施并加强产业链协作 [6] - 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被列为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方向 [6]
上半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达25723亿元 同比增长5.6%
安徽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达25723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 6%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8 4% 连续18个月保持在8%以上 [1]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 6% 连续4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 [1] - 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住房保障等财政支出合计增长12 4% [1] 消费市场表现 - 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051亿元 同比增长5 5% [2] - 以旧换新累计补贴80亿元 发放消费券6 2亿元 带动相关商品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1 2% [2] - 家电、计算机类、智能手机增长均超过20% [2] - 5月末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49 1% [2] - 仓储会员店零售额增速保持在30%以上 [2] - 便利店零售额增长8 9% 传统超市零售额增长5 9% [2] 外贸进出口情况 - 货物进出口总额达4585 4亿元 同比增长15 2% [2] - 出口3098 5亿元 同比增长15 4% 进口1486 9亿元 同比增长14 7% [2] - 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8 5% [2] - 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电动汽车"新三样"产品出口371 3亿元 同比增长67 8% [2] 产业发展特点 - 经济总体延续向新向优向好的稳定发展态势 [1] - 消费新场景不断丰富 新动能不断释放 [1] - 非美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进出口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产业发展向新向绿 [1] - 引进山姆合肥、泡泡玛特等各类首店637家 [2]
9个中西部省份领跑上半年进出口增速,优势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24 20:12
中西部省份领跑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进出口增速前十省份分别是青海、甘肃、湖北、新疆、河南、安徽、西 藏、海南、广西和重庆,分别增长57.7%、33.8%、28.4%、28%、26.2%、15.2%、14.1%、13.8%、13% 和7.6%,除了海南,其他9个省份都来自中西部地区。 根据西宁海关近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青海省外贸进出口35.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 57.7%。其中,出口31.8亿元,增长1.1倍;进口4.1亿元,下降47%。进出口、出口增速均列全国第一 位。 最近几年,青海省进出口总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21~2024年分别增长36.4%、35.5%、20.3%和 23.2%,增速分别位居全国第5、第3、第4和第2。今年以来,青海一直保持增速第一的位置。 去年全国进出口增速第一的甘肃省(25.2%),今年继续保持高增长,上半年增长33.8%,增速位列全 国第2。其中,出口85.6亿元,增长40.5%;进口266.5亿元,增长31.7%,增速排全国第一。 实际上,最近几年西部省份一直霸占进出口增速榜的前3位。2023年的前3位是西藏、新疆和内蒙古, 2024年是甘肃、青海和 ...
上半年四川宜宾外贸进出口154.18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24 20:05
新华财经成都7月24日电(记者袁波)记者24日从宜宾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宜宾市货物进出 口总值154.18亿元。其中,出口117.4亿元,进口36.78亿元。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近日,在位于三江新区的四川京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产线满负荷运转,冲刺订单交付。四 川京龙光电是一家集液晶显示模组研发、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 优势企业,该公司总经办主任潘丽萍介绍,今年企业的出口业务呈现稳中有增的态势,上半年出口额同 比增长7.8%。 四川京龙光电是宜宾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成绩的一个缩影。上半年,宜宾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58 家,其中132家民营企业进出口126.55亿元。 谢天表示,宜宾海关将深化"走基层、送政策"服务,着力培育外贸潜力企业,积极挖掘新增长点;持续 完善"出口锂电池包装智慧监管"场景运行,继续探索创新监管模式,服务好"新三样"出口需求。 上半年,宜宾市外贸出口持续向绿色化迈进,"新三样"出口40.2亿元,增长5916.2%,占同期全市出口 总值的34.2%,占四川省"新三样"出口总值的28.4%,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23.48亿元,光伏产品出口 ...
成都: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规模创新高
快讯· 2025-07-23 14:00
外贸总额 - 成都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274.7亿元,同比增长9.4% [1] - 外贸总额占全省比重82.3% [1] - 第一、第二季度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上半年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 出口商品结构 - "新三样"产品出口82.6亿元,增长33.6% [1] - 光伏产品出口增长185% [1] -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增长204.8% [1] 新质生产力相关出口 - 机床出口增长29.6% [1] - 材料技术出口增长103.5% [1] - 医疗仪器出口增长51.6% [1]
甘肃上半年光伏产品出口增百余倍 新能源产业成外贸新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11:56
外贸表现 - 甘肃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352.1亿元 同比增长33.8% 增速全国排名第二 其中出口85.6亿元 增长40.5% 进口266.5亿元 增长31.7% 增速全国第一 [1] - 出口"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 光伏产品 锂离子蓄电池)2.0亿元 增长17.9倍 其中光伏产品出口1.7亿元 增长138.2倍 [1] - 一般贸易进出口259.2亿元 增长41.7% 占比73.6% 加工贸易进出口83.4亿元 增长15.8% 占比23.7% [2] 贸易伙伴 - 哈萨克斯坦 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为前三大贸易伙伴 进出口额分别为73.5亿元 38.9亿元和31.7亿元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65.3亿元 增长33.1% 占全省外贸总值75.3% [2] 产业优势 - 甘肃风能可开发量5.6亿千瓦 太阳能可开发量95亿千瓦 分别居全国第四 第五位 [1] - 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年产值800余亿元 涵盖风机整机 光伏组件 储能装备等领域 涉及风电 光伏 光热发电 储能 氢能等业态 [1] 经营主体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779家 同比净增122家 国有企业进出口243亿元 增长45.6% 占比69% 民营企业进出口106.8亿元 增长13.7% 占比30.3% [2] 进口结构 - 进口金属矿砂197.7亿元 增长44.0% 占进口总值74.2% 进口镍锍32亿元 增长104.8% 进口镍钴材料12.4亿元 增长65.6% [2]
中部外贸变局:湖北挑战安徽、河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00:01
中部省份外贸表现 - 安徽上半年进出口总值4585.4亿元,同比增长15.2%,规模全国第九、中部第一 [4] - 河南上半年进出口总值4125.3亿元,同比增长26.2%,规模全国第十、中部第二 [4] - 湖北上半年进出口规模4023.1亿元,同比增长28.4%,全国排名第11位 [12] - 江西上半年进出口2210.84亿元,同比增长0.1% [16] - 湖南上半年进出口2624.84亿元,同比下降6.8% [16] - 山西上半年进出口685.1亿元,同比下降20.8% [16] 皖豫竞争格局 - 安徽2024年全年进出口增速7.4%,河南4.2%,安徽取代河南成为中部外贸第一省 [10] - 河南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安徽中部第一位置不稳固 [8] - 河南手机出口总值从2021年2727.2亿元下滑至2023年2406.2亿元,占比从54.3%降至45.6% [9] - 安徽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比重从去年70.4%提升至今年上半年71.9% [10] - 安徽"新三样"产品(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电动汽车)出口371.3亿元,增长67.8% [10] - 河南"新三样"产品出口141.5亿元,增长152.8%,其中电动汽车出口131.1亿元,增长275.6% [11] 湖北崛起因素 - 湖北机电产品出口1484.4亿元,增长26.8%,其中电脑零部件、手机、集成电路分别出口138亿元、130.3亿元、117.1亿元 [12] - 湖北锂离子蓄电池出口66.6亿元,增长108.7% [1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2.6%,对东盟增长56.3%,对欧盟增长48.2% [13] - 鄂州花湖机场开通100多条航线,形成"南果北械"贸易场景 [13] - 湖北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以花湖机场为运营基地 [15] 其他中部省份情况 - 湖南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近六成,1-5月出口720.6亿元,同比下降2.2% [20] - 山西机电产品出口224.3亿元,下降42.3%,其中手机出口112.2亿元,下降60.5% [20] - 江西金属制品业价格同比下降3.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同比下降3.5% [21]
湖北2025年上半年 进出口规模首破4000亿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38
湖北省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进出口总值达4023 1亿元 同比增长28 4% 创历史同期新高 其中出口2927 9亿元(增长38 5%) 进口1095 2亿元(增长7 4%) [1][2] - 二季度进出口值突破2200亿元 同比增长39 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 6个百分点 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2] - 进出口值全国排名第11位 民营企业贡献71 2%的进出口额(2862 5亿元) 增速达32 9% 拉动整体增长22 6个百分点 [2] 区域发展特征 - 武汉市进出口2142 7亿元(占全省53 3%) 同比增长22 3% 黄石(372 3亿元) 宜昌(271 9亿元) 襄阳(216亿元)分列第二至四位 [1][4] - 鄂州进出口增速273 9%居全省首位 花湖国际机场货运航班量跃居全国第四 国际货运航线达45条 覆盖四大洲30国 [1][5][6] - 17个市州中14个实现两位数增长 区域发展趋于平衡 [4] 贸易伙伴与市场结构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208 1亿元(占54 9%) 增长32 6% 东盟(926 7亿元) 欧盟(516 2亿元)为前两大伙伴 增速分别达56 3% 48 2% [3] - 中东市场增长45 2%(224 6亿元) 最不发达国家增长40%(165 5亿元) [3] - 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50%以上 电脑零部件(138亿元) 手机(130 3亿元) 集成电路(117 1亿元)增速均超10%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翻倍 [4] 进出口商品结构 - 劳密产品出口435 6亿元(增长24 1%) 占14 9% 进口机电产品440 9亿元(增长17 1%) 占40 3% [3] - 大宗商品进口364 5亿元(增长1 5%) 其中铜矿砂增28 5% 煤炭增19 3% 消费品进口98 5亿元(增长9 6%) 食品烟酒类增11 2% [3] 新兴业态发展 - 武汉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 南非跨境电商产业园8月将开园 重点布局小家电产品出海 [4] - 花湖国际机场半年出入境货运量达2024年全年的90% 初步建成辐射全球的货运网络 [5][6]
首次突破5000亿元 上半年四川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出口同比翻番
四川日报· 2025-07-20 09:59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四川外贸进出口5190 9亿元 规模位列全国第八 同比增长6 3% 其中出口3156 2亿元 同比增长8 2% 进口2034 7亿元 同比增长3 4% [1] - 第一 第二季度四川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 分别达2570 5亿元 2620 4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7 2% 5 3% 上半年首次在历史同期突破5000亿元 出口 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 区域外贸表现 - 成都上半年进出口4274 7亿元 同比增长9 4% 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2 3% 拉动同期四川外贸增长7 5个百分点 [1] - 绵阳进出口182 1亿元 同比增长23 5% 宜宾 泸州进出口规模均超过百亿元 内江 自贡 凉山等市(州)实现同比20%以上的快速增长 [1] 进出口商品结构 - 高端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出口分别同比增长77 3% 119 1% 34 9% [2] - 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出口141 5亿元 同比增长102 2% 其中光伏产品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84 9% 1306 4% [2] - 集成电路进口1098 1亿元 同比增长5 8% 电脑及零部件进口同比增长14 2% [2] - 消费品进口92 6亿元 同比增长4 3% 其中鲜虾 冰鲜三文鱼分别进口13 1亿元 5 6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301 8% 31 9% [2] 企业类型表现 - 四川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同比增加8 8% 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同比增加9 4% 占企业总数的89 8% 合计进出口1837 2亿元 [2] - 国有企业进出口305 3亿元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24 3% [2] 贸易伙伴 - 四川外贸"朋友圈"达229个国家(地区) 较去年同期增加5个 进出口规模超过亿元的贸易伙伴新增4个 总数达112个 [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348 6亿元 同比增长2% 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741 2亿元 同比增长4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