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凉席
icon
搜索文档
把握夏日“凉”机
经济日报· 2025-08-09 06:00
经济学中有个说法叫"一度效应",即气温每发生1℃变化,将对商品销量产生明显影响。反映在夏季市 场,持续高温为商家带来无限商机,防暑降温商品成为抢手货,酒吧、游泳馆、旅游景区等服务业也迎 来大批客流。 空调、防晒衣、遮阳伞等避暑商品不断上新、持续热销,洗海澡、喝啤酒等消暑方式带动青岛避暑游走 向火热,夜游、夜购、夜食等富有特色的夜经济吸引客流……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攀升,催热了青岛 的"清凉经济"。众多商铺夏日觅"凉"机,不断推出创新型的消费产品及服务,满足消费者新需求,激发 消费市场新活力。 走进青岛市市南区万象城,款式新颖、花样繁多的防晒衣、防晒帽、防晒霜等防晒用品让消费者目不暇 接,炎炎夏日"晒"出的防晒用品热度仍在持续。在一层的Lululemon店内,店员正忙着给客户介绍新 品。据了解,该品牌新上市的防晒衣采用了80%以上的聚酯胺纤维面料,防晒指数能达到40+,精准捕 捉消费者高防晒需求,销量可观。在另一家主营防晒衣的店铺内,透气、凉感的"凉皮"防晒衣系列也迎 来大批拥趸。"今年的爆款是这种原纱防晒的轻薄耐水洗防晒衣,设计亮点是全身式网眼,比传统防晒 衣防闷湿效果更好。"该店店主张雅楠告诉记者,今年的防 ...
抓住夏日契机升温“清凉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7-30 06:13
清凉经济市场表现 -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推动清凉经济全面升温,夜间纳凉和消暑旅游等体验型消费迭代升级 [1] - 清凉电器销量大幅提升,黑龙江、辽宁、湖北、吉林、贵州环比增幅达183%、178%、170%、164%、144% [1] - 碳酸饮料、冰淇淋等品类成交量环比增长超75%,清凉眼罩销量环比增长超10倍 [1] 消费需求与供给趋势 - 消费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更注重健康安全、环保节能和创新功能,愿意支付溢价 [2] - 新技术赋能消费,即时零售和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涌现,防晒伞、瑜伽服造型防晒衣等创新产品热销 [2] - 电商平台加强线上线下联动,直播带货和体验场景搭建促进消费增长 [2] 产品与场景创新 - 凉席、空调服、风扇服、沙滩鞋、速干衣等产品注重质量、设计和功能升级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企业研发新品,平台商家开展即时配送服务 [3] - 上海室内滑雪场带动客流量和周边酒店预订率,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景区漂流和水上乐园提升消费体验 [3] 行业监管与规范 - 建立多元共治监管体系,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和执法协作 [4] - 严格线上销售商品质量监管,确保线上线下同标同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4] - 健全直播带货服务标准,厘清平台、电商经营者和主播责任,提升网购服务体验 [4]
中国降温神器热销东南亚
经济日报· 2025-07-19 06:03
东南亚高温引发的降温产品市场需求 - 东南亚地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温创历史纪录,控温产品需求爆发[1] - 2025年东南亚空调市场规模预计超55亿美元,2025-2030年年均增长率保持10%以上[1] - 2024年东南亚房间空调器销售量增长13.9%,印度尼西亚市场扩张最显著[1] 中国空调行业竞争力分析 - 格力、美的、海尔等品牌在制冷效果、节能性能、噪声控制等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2] - 针对东南亚湿热气候增强除湿功能,采用防潮材料,适应电网电压波动[2] - 严格检测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价格优势明显[2] 中国凉席与风扇市场表现 - 冰丝席、亚麻席在越南、印尼、泰国市场受欢迎度显著上升[3] - 凉席编织工艺改进,兼具舒适性、耐用性和美观性[3] - 风扇产品种类覆盖台式、落地式、壁挂式、吊扇,电机技术和功能持续优化[3] 中国企业的东南亚市场渠道策略 - 与大型连锁超市、电器专卖店合作铺货,例如格力与泰国中央集团深度合作[4] - 通过Lazada、Shopee等电商平台销售,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4] 降温产品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 - 刺激当地贸易、物流、仓储行业发展,马来西亚物流企业扩充仓储和运输能力[5] - 零售业客流量与销售额提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5]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节能环保型降温产品需求将大幅增长,中国企业可加强相关技术研发[6]
有一种活着的记忆,叫作传承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17 12:10
传统匠艺的价值与现状 - 传统匠艺制作的物品如凉席具有长达数十年的使用寿命,并通过匠人修补延续生命,体现了与使用者长期交互产生的独特美感 [1] - 竹子等朴素材质在匠人手中可转化为千百种日常物品,其工艺变化展现出工业标准之外的美感和生命力 [2] - 匠人在工业化社会中保留传统文化根系,如同乡村一样成为工业文明的未至之境,承载时光留下的匠心 [3] 传统匠艺的传承与传播 - 传统匠艺的传承需要与现代科技和传播手段结合,才能实现从"腾空"到"腾飞"的转变 [7] - 文化自信是传统匠艺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如同鸟类的尾翼保持平衡 [8] - 传统匠艺的传承与传播需要长期投入,与时间同行并从中获取对生活和文化的深刻认知 [9][10] 传统匠艺的现代价值 - 传统匠艺在工业化时代保留了独特的个性和美感,成为连接现代与传统的桥梁 [3][5] - 传统匠艺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记忆的保存和活化 [4][6] - 传统匠艺通过文字记录等形式传播,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影响力 [11][12]
南通千亿家纺产业的经营逻辑跃迁
中国证券报· 2025-06-28 04:54
家纺之都转型阵痛 - 南通占据全球家纺产品60%市场份额,年产值超千亿元,但面临产品同质化、品牌溢价不足、利润率挤压等问题 [1][2] - 传统模式依赖外贸贴牌和批发,外贸订单利润率高于国内电商但波动性大 [2] - 80、90后"厂二代"拥有高学历与开阔视野,执着于品牌塑造与创新设计,推动行业变革 [1][2] 新生代经营者的突围策略 - 新生代经营者不再满足于父辈传统模式,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如"家纺界的小米"追求性价比与设计美学 [2] - 顾她家纺主理人杜丽强调品牌建设,觅糖家纺主理人李燕注重创新投入 [2] - 南通供应链效率高,"快反"能力强,10万条被子原料到位后第二天即可出货 [2] 直播电商带来的变革 - 直播电商打破地域限制,推动销量高速增长,顾她家纺单场直播销售额达数百万元,公司年销售规模突破数亿元 [3] - 朱景南通过布局直播电商平台,年销售额从2000万元跃升至6亿元左右 [3] - 直播电商用户粘性高,肖进鹏的快手账号粉丝7年累计消费超30万元,顾她家纺凉席近30天复购率超50% [3] 信任经济与品牌孵化 - 直播不仅是卖货渠道,更是建立品牌信任的桥梁,"老板娘"IP人设成为竞争力的一部分 [3] - 李燕通过分享创业故事与品牌理念与粉丝建立信任,杜丽以"源头工厂"形象传递品牌温度 [3] - 香河大鹏凭借"真诚不骗人"的形象积累深厚信任 [3] 柔性供应链升级 - 直播倒逼供应链升级"小单快反"能力,肖进鹏新品从设计到样品仅需3天,凉席单品年开发超10款 [4] - 朱景南将部分产能迁至河南,优化成本结构并提升物流速度与包装体验 [4] - 供应链效率提升为直播电商奠定基础 [4] 品质与创新突围 - 受访企业将品质视为立身之本,朱景南要求客服回复时效8-10秒,蚕丝被附带质检报告与保单 [5] - 觅糖家纺从源头研发面料,顾她家纺投入重金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提升工效数倍 [5] - 打破同质化是关键,觅糖家纺以"甜蜜感"为核心理念,顾她家纺组建30多人设计团队赴海外汲取灵感 [5] 品牌溢价与多元化发展 - 顾她家纺定位中高端,主力价格带200元至500元,实践"品牌自播+达人分销"双轨模式 [5] - 觅糖家纺规划开设家居生活馆,香河大鹏计划从家纺延伸至家居百货 [5] - 行业共识是告别低价竞争,追求品牌溢价 [5] 行业支持与政策倾斜 - 南通家纺业联合商会引导企业以品质为导向,维护"南通家纺"区域品牌美誉度 [6] - "南通家纺(图形)"集体商标核准注册,通过统一标识、标准与管理提升产业整体形象 [6] - 企业呼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对直播电商供应链企业的政策倾斜 [6]
“苏超”全面带火本地消费,这3大类消费暴涨!
搜狐财经· 2025-06-10 23:23
核心观点 - "苏超"正在展现出不局限于"体育经济"范畴的积极效应,在促消费领域"持续破圈",全面带动江苏本地消费增长 [1] 消费增长数据 运动健康类消费 - 智能手表成交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近9倍 [3] - 运动T恤、跑步鞋成交额增长超2倍 [3] - 儿童运动鞋成交额增长近2倍 [3] - 体脂秤成交额增长超1倍 [3] 观赛氛围类消费 - 江苏省白酒成交额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以本地酒洋河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成交额增长近18倍 [3] - 精酿啤酒成交额增长近2倍 [3] - 食用冰增长超1倍 [3] 看球基础设备 - 美团闪购空调成交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倍 [3] - 凉席成交额增长超1倍 [3] 平台效应 - 即时零售平台以"30分钟万物到家"的模式连接消费者和实体商家两端,成为"苏超"促进消费、助力实体效应的"放大器" [5] - 美团闪购平台上迪卡侬、滔搏等运动品牌的线下门店销量快速增长 [5] - 南京市一家歪马送酒门店店长表示,自从"苏超"火起来后,店里持续爆单,啤酒、冰杯卖得特别好 [5] 行业展望 - 业内人士表示,"热梗频出"的"苏超"背后,是"十三兄弟"齐心协力,以体育为纽带促进江苏经济发展 [5] - 预计在各地协力、本地消费平台的助力下,"苏超"将展现出更加持久的促消费效应 [5]
山东巨野:电商为县域经济插上“数字”翅膀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23:43
电商产业发展 - 顾家家纺电商基地新增两条生产线、50余名返乡员工和技术工人,为618电商大促销做准备 [1] - 巨野县2024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0.4亿元,同比增长7.9% [1] - 全县已培育淘宝村43个、淘宝镇10个,聚集电商企业600余家,开设网络零售店铺超8200个,直接带动就业5000余人 [1] 直播经济与特色产业融合 - "好品山东商行天下"网上年货节直播活动吸引1.2万人次参与,创下总交易额500万元、同比增长18% [2] - 去年开展23场直播活动,助力40余种农特产品销售 [2] - 晶香食品、巧能食品等企业获评省级直播电商示范项目,麟州文旅直播基地获批省级直播电商基地 [2] 人才培育与产业升级 - 全年开展26场电商专业培训,累计培养电商人才超1200人 [2] - 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京东、抖音等平台招商活动,开辟多元化销售渠道 [2] - 工笔画电商产业带获批省级电商产业带,龙堌镇农旅产业融合基地成为省级电商党建标杆 [2] 电商生态体系建设 - 采用"直播带货+农旅融合"模式,将特色农产品与乡村文旅深度融合 [3] - 构建"电商销售+本地生产+物流协同"体系,创造百余个稳定岗位 [3] - 带动周边物流、包装等配套产业发展,推动电商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跃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