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果梨
icon
搜索文档
从“汗水种植”到“智慧农业”中国南果梨之乡做强产业集群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0:07
产业规模与产量 - 海城南果梨种植面积28万亩 今年产量预计25万吨 产值预计15亿元 [3] - 海城是全国南果梨生产第一县 从事南果梨生产的果农达6万户 [3] - 俊铮合作社今年南果梨产量预计50万斤 整体销量预计超过200万斤 [3] - 天鹰果业今年南果梨产量预计700万斤至750万斤 [3] 产业链发展 - 已构建从种植 生产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 从事南果梨产业的企业50余家 [1][5] - 拥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 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2家 [5] - 共有储藏保鲜库1538座 储藏保鲜果品8万吨 [5] - 鲜果通过线上渠道销售占比超过50% 天鹰果业全部通过线上渠道销售 [3] 深加工与产品创新 - 开发南果梨白兰地"南果醉" 荣获国际烈酒大赛梨类烈酒冠军及国际金奖 [4] - 梨源香年均南果梨鲜果加工量200万斤 开发果脯 梨膏及南果梨茶等产品 [5] - 计划研发南果梨果粉 精油 低糖果干及胶原蛋白果片等保健食品 [6] - 梨源香南果梨果脯供不应求 公司始终处于零库存状态 [5] 科技合作与创新 - 与沈阳农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 [7] - 携手华大集团进行基因检测和土壤改良技术 建立南果梨种植标准化体系 [7] - 华大集团捐赠2025GB南果梨基因组测序数据 建立基因库与DNA溯源鉴定实验室 [8] - 通过微生物技术开发专用肥料 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实现科学防治 [7] 发展战略与目标 - 力争到2027年实现南果梨规模化 标准化 产业化生产 [2][10] - 目标实现产量30万吨 产值30亿元 带动20万果农增收 [10] - 鲜果分级分拣销售比例突破50% 订单收购比例突破50% 加工转化率突破30% [10] - 打造"北纬40度海城质造"品牌矩阵 培育3至5个国内知名行业品牌 [10] 市场拓展 - 天鹰果业拥有出口资质 部分南果梨远销加拿大 泰国 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3] - 俊铮合作社线上销售旺季月销量达10万单 [3] - 计划持续拓宽国内外市场 扩大市场份额 [9] - 推动"种植+加工+文旅"一体化发展 深化产业融合 [9]
从“汗水种植”到“智慧农业” 中国南果梨之乡做强产业集群
证券时报· 2025-09-16 06:43
产业规模与产量 - 海城南果梨种植面积28万亩 预计今年产量25万吨 产值15亿元 [2] - 俊铮合作社今年南果梨产量预计50万斤 整体销量超200万斤 线上销售占比超50% 旺季月销10万单 [2] - 天鹰果业预计今年产量700-750万斤 全部线上销售 部分出口加拿大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2] - 全市从事南果梨生产果农6万户 相关产业链覆盖生产运输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 [2] 产业链延伸与深加工 - 祝家酒业主打南果梨白兰地"南果醉" 42度产品获国际金奖 48度产品获国际铜奖 [3] - 梨源香年均加工鲜果200万斤 超90%原材料需外采 果脯产品供不应求处于零库存状态 [4] - 梨源香开发南果梨果脯梨膏及南果梨茶等新产品 预计年底推出市场 [4] - 海城现有50余家南果梨企业 含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12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5] - 全市拥有1538座储藏保鲜库 储藏保鲜能力达8万吨 [5] 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 - 与沈阳农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合作 开展种植技术改良保鲜技术优化及产品包装设计 [6] - 携手华大集团进行基因检测和土壤改良 建立种植标准化体系和病虫害预警系统 [6] - 华大集团捐赠2025GB基因组测序数据 建立"海城南果梨基因库"和"DNA溯源鉴定实验室" [7] - 通过基因检测筛选优质品种 开发专用肥料改善土壤结构 减少化肥使用 [6] 发展战略与目标 - 目标2027年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 鲜果分级分拣销售比例突破50% 订单收购比例突破50% 加工转化率突破30% [9][10] - 力争产量达30万吨 产值30亿元 带动20万果农增收 [10] - 打造"北纬40度海城质造"品牌矩阵 建设技术研发中心种植生产中心精深加工中心交易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 [8] - 计划3年内将"海城南果梨"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培育3-5个国内知名行业品牌 [8]
(乡村行·看振兴)荒山变“金山”:兴安岭上小县城耕耘“幸福果园”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20:23
行业规模与产值 - 当地果树经济林面积达12.7万亩 年产值5200万元 [8] - 和胜村1400亩果园年产鲜果180吨 [6] - 宝林村1万余亩沙果林中6000亩进入盛果期 [8] 种植技术与品种发展 - 主栽品种从单一品种发展为抗寒性强且糖度高的大杏和李子 并引进寒富苹果 南果梨等10多个品种 [3] - 实现7月到10月连续采收 通过不同成熟期果树错落分布延长销售周期 [3] - 采用林间套种燕麦模式 燕麦苗为果树保墒 收割后卖给饲料厂形成生态循环 [8] 农户经济效益 - 刘景志20亩果园年收入超7万元 [6] - 和胜村272户村民利用庭院培育果苗 每户年增收5000元以上 [6] - 宝林村七成农户靠沙果产业增收 种植户孙树立90亩果园亩产果子销售收入2000多元 除去成本净赚一半 [8] 劳动力与就业带动 - 采果季周边村民前来务工 分拣装箱工作每日收入可达100元 [8] - 果园果实供应本地超市和批发市场 并吸引回头客及采摘游客 [5]
鞍山感动了网友,网友也感动了鞍山
人民网· 2025-05-09 09:26
"看来今年一定要去一次鞍山了!"一位网友"随风而行"在微信推送留言。 5月7日,人民网一篇讲述鞍山"钢 钢 好"的推送引爆了微信朋友圈,阅读量迅速登顶10万+。众多网 友惊喜之余纷纷在微信推送留言,表达对鞍山的赞美与祝福。 "确实好,希望永远好下去,为祖国繁荣昌盛再立新功。"网友"随心随缘"的留言表达了对鞍山的美 好祝愿。 …… 从"复兴号"到港珠澳大桥,鞍钢继续以"钢铁长子"大国之材挺起"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鞍山了 不起"类似的留言不绝于耳。 留言截图 鞍山感动了网友 第一炉钢水、第一炉铁水、第一炉焦炭等新中国历史上的数个第一皆诞生于"钢都" 辽宁鞍山。微 信推送中,众多网友都被鞍山的数个第一所感动。 "数个第一,共和国钢铁摇篮!"——网友留言。 "'钢都'鞍山,'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网友留言。 "包头也感谢鞍山这座英雄城市。"——网友留言。 网友也感动了鞍山 "看到家乡鞍山被夸赞,很感动。"——网友"心愿"留言。 "辽宁鞍山,我的家乡,钢都!"——网友留言。 "欢迎远方的朋友来鞍山!"——网友留言。 留言截图 推文中,山海画卷中的诗意千山,千年热汤的汤岗子温泉,钢铁时空对话的鞍钢博物馆成了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