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天线
icon
搜索文档
神剑股份:公司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及轨道交通等行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8 15:41
神剑股份(002361.SZ)11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主要应用于航空、航 天及轨道交通等行业,目前主要产品包括高铁零部件、磁悬浮列车车体、航空零部件、无人机机体、卫 星天线、导弹舱体等。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司是否在卫星航空航天领域有所布局?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神剑股份(002361.SZ):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及轨道交通等行业
格隆汇· 2025-11-28 15:21
格隆汇11月28日丨神剑股份(002361.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主要应用于航 空、航天及轨道交通等行业,目前主要产品包括高铁零部件、磁悬浮列车车体、航空零部件、无人机机 体、卫星天线、导弹舱体等。 ...
AI终端、卫星通信、汽车电子需求驱动多元增长 信维通信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2.06%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21:43
财务业绩 -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59亿元,同比增长4.20% [1] - 公司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3.14亿元,同比增长22.06% [1] -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1.53%,较上年同期提升0.73个百分点 [1] - 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25.45%,较上年同期提升1.69个百分点 [1] 战略转型与新业务布局 - 公司正从单一射频龙头向多元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战略转型进入收获期 [1] - 公司在消费电子主业基础上,加快布局新一代AI终端硬件、商业卫星、智能汽车、数据中心、机器人等新业务领域 [1] - AI技术在端侧加速渗透,带动AI手机、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终端需求爆发,公司凭借射频与精密制造能力切入相关供应链 [1] AI终端业务 - AI眼镜作为新兴消费级AI终端核心品类,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已针对AI眼镜构建全场景产品矩阵 [2] - 公司AI眼镜配套的天线、散热组件及精密结构件等产品成功切入Meta等知名品牌供应链 [2] - 公司通过提供“天线+无线充电+精密结构件”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形成多品类协同供货与全链条服务优势 [2] 商业卫星业务 - 全球卫星通信产业迎来技术迭代与规模化发展黄金期,公司依托射频技术与精密制造积累布局卫星天线、连接器等产品 [2] - 公司已构建“连接器+天线+结构件”三位一体的卫星通信产品矩阵 [2] -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巩固商业卫星领域领先地位,深化与北美两大核心客户的业务合作,为后续订单放量奠定基础 [2] 智能汽车业务 - 智能网联汽车高速渗透为汽车电子赛道打开增长空间,公司已构建覆盖多场景的汽车电子产品矩阵 [2] - 报告期内公司车载雷达、大功率无线充电模块、USBHub数据连接模块及定制化线束、连接器等核心产品取得进展 [2] - 公司积极探索数字钥匙、汽车无线通信和感知等商业机会,以进一步拓宽增长边界 [2] 全球制造与交付能力 - 公司打造越南、墨西哥两大海外制造基地,有效优化制造成本并增强全球交付与成本管控能力 [3] - 海外制造基地使公司能够更近距离、更快速地响应海外客户需求 [3]
AI终端、卫星通信、汽车电子驱动多元增长 信维通信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长22.06%
全景网· 2025-10-28 19:21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59亿元,同比增长4.20% [1] - 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22.06% [1]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1.53%,较上年同期提升0.73个百分点 [1] - 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25.45%,较上年同期提升1.69个百分点,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1] AI端侧硬件业务 - AI技术在端侧加速渗透,带动端侧算力、感知交互等需求持续爆发,行业进入规模化增长阶段 [2] - 公司凭借射频与精密制造经验,切入手机、眼镜、智能可穿戴设备等AI端侧设备供应链 [2] - AI眼镜是公司重点突破的新场景,已构建全场景产品矩阵,配套天线、散热组件及精密结构件等产品成功切入Meta等品牌供应链 [2] - 公司提供"天线+无线充电+精密结构件"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形成多品类协同供货与全链条服务的双重优势 [2] - AI终端业务的先发优势与消费电子主业形成高效协同,巩固了公司在AI端侧供应链中的竞争地位 [3] 卫星通信业务 - 国家政策将卫星互联网纳入国家发展全局,为商业航天产业提供明确政策指引和广阔空间 [4] - 全球卫星通信产业迎来技术迭代与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低轨星座组网加速推进,手机直连卫星等新业态快速落地 [4] - 公司重点布局卫星天线、连接器等关键产品,构建"连接器+天线+结构件"三位一体的产品矩阵 [4]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与北美两大核心客户的业务合作,为后续订单放量奠定基础 [4] - 公司自主研发的LCP薄膜技术通过UL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性能显著优于传统PI薄膜,满足卫星通信高频信号传输需求 [5] - 公司在高频高速连接器领域的技术突破,进一步完善了卫星通信硬件产品体系 [5] 汽车电子业务 - 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0.4万辆,同比增长24.6%,占整体销量比重达49.7% [6] - 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1122.8万辆,同比增长34.9%,车载电子硬件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6] - 公司已将汽车电子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板块 [6] - 公司构建覆盖多场景的汽车电子产品矩阵,车载雷达、大功率无线充电模块、USB Hub数据连接模块及定制化线束、连接器等产品取得良好进展 [7] - 公司积极探索数字钥匙、汽车无线通信和感知等商业机会,以拓宽增长边界 [7] 战略与产能布局 - 公司正从单一射频龙头向多元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战略转型进入收获期 [1] - "消费电子+卫星通信+智能汽车+N"的业务布局已初见成效,共同构筑公司穿越行业周期的能力 [7] - 公司依托越南、墨西哥两大海外制造基地,有效优化制造成本,并显著增强全球交付能力与成本管控能力 [7]
中国“星链”上海垣信明年将发射600颗卫星,通宇通讯、海格通信等公司加速准备供应链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55
上海垣信卫星融资与发射计划 - 上海垣信卫星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规模约50亿至60亿元人民币,投前估值在400多亿人民币[1]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发射648颗卫星,2027年完成1296颗卫星发射,2030年之后卫星总数达到15000颗[1] 产业链相关公司动态 - 通宇通讯已投资1亿元人民币入股上海垣信卫星,并已获得卫星天线等零部件订单[1] - 通宇通讯预计在未来几年获得20亿至30亿元人民币的卫星通信订单[1] - 广州海格通信正在加快卫星通信芯片研发,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1]
中国“星链”狂飙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36
中国卫星通信行业动态 - 上海垣信卫星开启新一轮融资,规模50亿-60亿元,投前估值超400亿元[2] - 上海垣信于2024年2月完成67亿元A轮融资,为国内卫星行业最大单轮融资[2] - 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分配有严格时间要求,立项后7年内须发射首颗卫星,第14年必须完成100%发射[3] 中国星座部署计划与进展 - 上海垣信千帆星座目前有约90颗卫星,计划2024年下半年达108颗,2025年年中达324颗,2025年底达648颗,2027年达1296颗,2030年后达15000颗[2] - 中国星网GW星座计划发射12000颗卫星[5] - 截至2025年8月,美国SpaceX星链已发射8926颗卫星,计划2025年底前达12000颗[3] - 中国星网近期21天内进行5次发射,上海垣信计划自2024年10月全面加速发射节奏[3] 卫星制造与产业链市场空间 - 上海垣信与GW星座合计规划发射27000颗卫星,单星平均造价1500万元,将牵引近1万亿元卫星制造市场空间[5] - 通宇通讯测算中国将有2-5万颗卫星升空,目前仅完成0.5%,其卫星天线等相关产品成本约200万元,若获取20%市场份额可贡献百亿级收入[5] - 通宇通讯预计未来2-3年有20-30亿元新增订单,已与GW星座和上海垣信合作,并投资1亿元入股垣信[5] 产业链企业技术布局与合作 - 广州海格通信加快研发卫星通信芯片,预计2026年量产,应用于手机直连卫星、汽车直连卫星等业务[5] - 深圳震有科技为国内某大型卫星集团核心网业务关键合作方,相关产品和服务已交付或正在验收中[6] - 天兵科技完成近25亿元融资,其天龙三号火箭完成海上试车,计划2024年底首飞,性能对标SpaceX猎鹰9号[7] - 星河动力完成24亿元融资,星际荣耀完成首批7亿元资金交割[7] 下游应用与市场前景 - SpaceX星链业务2025财年预计营收155亿美元,2024年收入78亿美元,2025年预计增长至123亿美元,占SpaceX总收入近80%[8] - 全球有30亿人未联网,“一带一路”国家有4.23亿人需要移动宽带,卫星通信是重要解决方案[8] - 上海垣信计划在巴西、巴基斯坦等国家及地区拓展业务,当千帆星座有600颗在线组网时可获得50亿元规模订单[8] - 中国移动获颁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可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国内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均已获得相关资质[8]
不用电的“太空变形术”——无源装置驱动卫星天线“丝滑”展开
科技日报· 2025-05-13 07:30
卫星天线技术突破 - 天线系统是卫星关键组成部分,技术水平直接决定卫星服务能力,当前各类卫星需求爆发式增长背景下尤为重要 [1] - 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研发"多转轴共轭运动装置",通过无源驱动方案解决卫星天线空间展开难题,实现非圆构型天线"丝滑变形" [1][2] - 非圆构型天线(椭圆/多边形)相比传统圆环形天线,在收纳时保持圆形节省空间,展开后有效面积提升显著增强通信容量和指向精度 [1] 无源驱动技术创新 - 传统电机驱动方案在太空面临温度剧变(-65℃至150℃)、高能粒子辐射、机械冲击等多重失效风险,且多电机阵列增加系统重量和单点故障风险 [2] - 采用纯机械结构方案:1)储能驱动模块利用弹簧储能系统提供动力 2)共轭传动机构通过空间曲面凸轮组将直线运动转化为三维复合运动 3)缓释控制系统借鉴钟表擒纵机构原理实现匀速展开 [3][4] - 无源设计完全规避电力依赖,缓速展开降低冲击力,故障率较电机方案大幅降低 [2][4] 数字仿真技术应用 - 研发过程中需协调上百组不同规格凸轮机构协同工作,传统建模方法失效 [5] - 创新采用运动仿真曲面建模技术,构建含数十万网格节点的数字样机,通过参数输入实现空间曲面高效优化 [5] - 数字样机反复迭代后找到多凸轮协同工作的最优解,该技术源自精密钟表领域经验迁移 [5]
【西咸新区】扎实推进“科创自贸”建设
陕西日报· 2025-05-08 06:50
国际合作与科创平台建设 - 西咸新区建立国际合作基地52个,海外布局离岸创业平台6个,落地国际合作项目26个 [1] - 获批建设无人机、氢能、智能网联、机器人4个聚集区,数量居全省第一 [1] - 启动西北首个智能驾驶商业化试点,建设完成氢能、太阳能光伏、智能网联汽车3个重点产业链数据库 [1] 科创企业支持与要素改革 - 发布涵盖296个条款的科技企业融资扶持政策包,布局29个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 [2] - 推动38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五上企业序列,培育新增市级以上瞪羚企业32家 [2] - 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350.3亿元,同比增长56.4%,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878家,同比增长38.4% [2] - 引进高层次人才544名,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 [2] - 线上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累计为科技企业实现融资65亿元 [2] 跨区域协同与技术出海 - 组建未来农业方向科技企业"技术出海"创新联合体,成立西北首个"技术出海"专业服务团 [3] - 推动5项国际合作项目在中俄丝路创新园落地 [3] - 与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济南片区签署"跨省通办""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 [3] - 与杨凌自贸试验区片区共建涉农法律服务中心 [3] - 落地霍尔果斯秦创原中亚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中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