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科研创业者孟凡博:在航天领域“打印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7-14 23:55
科研突破 - 团队研发的"非可展曲面多层电路打印技术"突破传统电路板制造限制,可在球面等"非可展曲面"上直接打印多层电路,实现垂直互联 [1][3] - 该技术将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解决复杂曲面电路板集成难题,目前已攻克喷头精密控制、材料烧结固化等关键技术 [4] - 技术采用五轴联动带动阵列喷头实现曲面打印,相比传统平面或圆柱面制造具有显著创新性 [3] 研发历程 - 科研灵感源于负责人儿时的航模兴趣,大学时期通过"简易搜救无人机"项目获得首个科研资助 [3] - 2022年团队曾面临经费短缺困境,单台电机设备投入达数万元,后通过创业赛事获得资金支持 [3] - 研发过程强调精密控制,"一点点小的偏差就会导致很离谱的结果",体现高技术门槛 [4] 科研理念 - 团队遵循钱学森精神,追求从完成任务到自主创新的四个科研境界 [4] - 强调"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科研品格,注重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长期坚持 [4][5] - 坚持"做真东西"的务实态度,认为小突破经过3年积累也能形成显著成果 [5] 应用前景 - 技术主要面向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领域,为电子装备机电集成制造提供新方案 [1] - 负责人保持航模爱好,将科研创新比作"亲手组装想法",体现技术转化落地的实践导向 [5]
工匠精神助力强国建设 ——中央企业产业工人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3
航天科技领域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公司一线工人何小虎团队解决75项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难题并申请25项技术专利 实现非精密环境中微米级精度控制 [1] - 液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制造要求微米级精度标定 对技能工人提出更高技术要求 [1] 石油能源行业 - 大庆油田采油班长刘丽32年积累形成设备故障快速诊断能力 包括工具规格识别/井下状况电流判断/机械故障声音辨别等专项技能 [1] 电力电网技术 - 国家电网山东公司李敏团队完成无人机巡检技术三级跃升 从手动操控1 0发展到机巢协同3 0 实现特高压线路巡视智能化转型 [2] - 团队累计完成120余次带电检修任务 总作业时长超500小时 2013年起推动无人机在特高压运检领域应用 [2] 重型装备制造 - 中国一重刘伯鸣团队攻克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等数十项"卡脖子"技术 在15000吨水压机上独创53种锻造方法 [2] 轨道交通产业 - 中车长客姚智慧团队严格执行"一口清"装配工艺标准 通过工艺复述/多重核验确保高铁装配零差错 [3] - 团队15年参与中国高铁技术从追赶到领跑进程 保障接线质量与功能完整性 [3]
济南|济南招商“实”字经
大众日报· 2025-05-15 09:36
招商引资策略 - 济南将招商引资视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 [1] - 济南市委书记和市长今年以来已6次带队外出招商,走访广州工控集团、中科宇航、华为、中国电子等行业头部企业 [2][3] - 济南采用产业链招商模式,梳理出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一季度围绕产业链招引储备亿元以上项目655个,占比47.78% [3] 产业链发展案例 - 济阳区通过精准招商使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从5家增至30多家,预计两三年内产值突破百亿元 [3] - 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通过主动推介促成国投集团与本地生物制造企业合作,打造生物制造、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创新高地 [4] - 中科曙光济南基地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3个月,政府快速解决研发用地需求,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 [5] 项目落地与营商环境 - 江苏天兵航天科技将火箭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落户济南,填补当地火箭总装领域空白,看重济南的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优势 [6] - 济南打造"四港三区"枢纽新城和国家物流枢纽,今年推进27个补链强链重点项目,降低物流成本 [7] - 济南开放26.7亿条公共数据,推出271款数据产品,为47家需求方交付1026万条数据,提供"生产资料"支持 [7] 企业服务机制 - 济南每年召开民营企业、国企、金融企业、外资企业座谈会,建立企业诉求台账并纳入市委督查 [8] - 济南市投资促进局优化招商工作机制,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强化服务保障 [8]
不用电的“太空变形术”——无源装置驱动卫星天线“丝滑”展开
科技日报· 2025-05-13 07:30
卫星天线技术突破 - 天线系统是卫星关键组成部分,技术水平直接决定卫星服务能力,当前各类卫星需求爆发式增长背景下尤为重要 [1] - 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研发"多转轴共轭运动装置",通过无源驱动方案解决卫星天线空间展开难题,实现非圆构型天线"丝滑变形" [1][2] - 非圆构型天线(椭圆/多边形)相比传统圆环形天线,在收纳时保持圆形节省空间,展开后有效面积提升显著增强通信容量和指向精度 [1] 无源驱动技术创新 - 传统电机驱动方案在太空面临温度剧变(-65℃至150℃)、高能粒子辐射、机械冲击等多重失效风险,且多电机阵列增加系统重量和单点故障风险 [2] - 采用纯机械结构方案:1)储能驱动模块利用弹簧储能系统提供动力 2)共轭传动机构通过空间曲面凸轮组将直线运动转化为三维复合运动 3)缓释控制系统借鉴钟表擒纵机构原理实现匀速展开 [3][4] - 无源设计完全规避电力依赖,缓速展开降低冲击力,故障率较电机方案大幅降低 [2][4] 数字仿真技术应用 - 研发过程中需协调上百组不同规格凸轮机构协同工作,传统建模方法失效 [5] - 创新采用运动仿真曲面建模技术,构建含数十万网格节点的数字样机,通过参数输入实现空间曲面高效优化 [5] - 数字样机反复迭代后找到多凸轮协同工作的最优解,该技术源自精密钟表领域经验迁移 [5]
超捷股份(301005) - 2025年05月0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17:46
商业航天业务进展 - 业务主要为商业火箭箭体结构件制造,2024年完成产线建设,已批量交付整流罩、壳段等产品,还会同步建设燃料贮箱产线 [2] 单枚商业火箭产品价值量 - 主流尺寸商业火箭成本中结构件占比约25%,目前可做的结构件产品价值量约1500万,完成燃料贮箱产线建设后,单枚火箭结构件价值量约2500 - 3000万 [2] 商业航天火箭箭体结构件制造优势 - 人才优势,有专门商业航天业务团队,部分核心人员在该领域经验丰富 [2] - 资金优势,可依靠上市公司资金进行设备购买和产线建设 [2][3] 航天紧固件产品研发进展 - 凭借汽车紧固件领域技术积累研发航天紧固件产品,已有部分产品交付客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