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取水贷
icon
搜索文档
执金融之笔 绘绿色画卷
金融时报· 2025-08-19 10:43
浙江安吉余村转型发展 - 安吉余村从依赖卖石头谋生转型为依靠"卖"风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 - 20年来村集体收入显著提升,2024年吸引游客1100万人次,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54万元 [3] - 以余村为核心打造"大余村",发展空间扩容50倍,形成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组团发展格局 [2] 金融支持绿色发展 - 农业银行浙江分行发放全国首笔乡村旅游重点村项目贷款支持"大余村"发展 [3] - 中国银行推出"枸杞贷"支持宁夏中宁县枸杞产业,覆盖种植、加工、流通全环节 [4] - 农业银行浙江分行创新"茭白贷"("取水贷"2.0版本)助力景宁大漈乡茭白产业升级 [5] 生态治理项目 - 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发放2.7亿元贷款支持西安沣河流域污水治理工程,新建6座污水处理站及246公里管网 [6] - 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提供超3000万元信贷支持湖南新宁县发展"朱鹮守护稻"农文旅项目 [7] 新能源与转型金融 - 国开行河北分行发放8805万元贷款支持唐山重型卡车换电项目,规划建设90座换电站 [8]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落地全国首笔甲醇双燃料船舶转型金融贷款,投放近3亿元支持中远海运集团绿色转型 [9][10] 绿色金融数据 - 2025年二季度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4% [3] - 2024年上半年绿色贷款新增5.35万亿元 [3]
全国首个依托国家平台建立的省级水权交易平台在四川揭牌
中国经济网· 2025-08-15 20:31
水权交易平台体系建设 - 全国首个依托国家水权交易平台的省级水权交易平台中国水权交易所四川省交易服务中心正式揭牌[1] - 构建省级交易中心统筹、区域交易窗口支撑的用水权交易平台服务体系[2] - 在都发中心、德阳市中江县、宜宾市翠屏区设立交易服务窗口[2] 首批水权交易活动 - 首批4宗用水权交易集中签约新增交易水量8945万立方米[2] - 交易金额合计744万元[2] - 四川首宗大型调水工程区域水权交易水量五年共计7965万立方米[2] - 签署首单黄河流域用水权跨省区交易框架协议[2] - 达成全国首宗长江干流跨省取水权交易[2] - 达成农业节水向工业转换的取水权交易[2] 金融支持协议 - 4宗取水贷、节水贷协议集中签约[5] - 节水贷融资服务贷款总金额超过16.4亿元[6] - 取水贷融资服务贷款金额5300万元[6] 平台建设意义 - 标志着水权交易迈入法治化、市场化、信息化新阶段[6] - 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挥积极作用[6] - 四川省水利厅将高站位推动改革创新、高标准运营服务中心、高质量服务市场需求[7]
农行浙江省分行:金融活水润“浙”里 绿色发展谱新篇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49
绿色金融发展成果 - 农行浙江省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达6500亿元,较年初增长11.8% [1] - 县域绿色贷款余额超2677亿元,重点支持乡村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整治和绿色农业全产业链 [2] -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制造领域贷款分别较年初净增277亿元、31亿元和184亿元 [3] 特色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取水贷"实现全省首笔生态农业用水权质押贷款发放 [2] - 创新"气候助企贷""气候助农贷"等气象指数贷款产品,支持气候投融资试点 [3] - 发放全国首笔基于SGS认证的"应对欧盟碳关税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4] - 开发"转型金融贷"结合ESG评价模型,支持企业低碳转型 [4] 重点领域支持案例 - 近5年为洞头区全域旅游、海上风电等项目提供超百亿元授信 [1] - 支持景宁畲族自治县5000亩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升级 [2] - 配套信贷规模支持山区县抽水蓄能项目 [3] - 通过1.3亿元贷款助力铝业公司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15%以上 [4] 战略体系构建 - 构建"1+2+10+N"绿色金融专营体系 [4] - 发布全国同业首个海洋ESG行动方案 [4] - 推动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转型金融、海洋金融深度融合 [4]
(活力中国调研行)浙江:做好“三件事”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22:25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 - 浙江持续实施"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接续5轮系列行动,创新推出"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区"等载体,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地表水优良水质比例从41.9%提高到98.6%,PM2.5浓度从61微克/立方米降至26.1微克/立方米 [2][3] -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丽水市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修复萤火虫栖息地近1000平方米,种群数量超100万只 [3]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 浙江制定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在30余个市县开展核算,培育"丽水山耕"、"安吉白茶"等生态富民产业,创新"生态信用贷"等金融产品,丽水市发放"取水贷"超100亿元 [5] - 乡村"土特产"全产业链发展迅速,建成单条超10亿元产业链126条,总产值3216亿元,吸纳从业人员470万人,年平均收入5.1万元 [7] 产业转型升级 - 浙江推动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长兴县铅蓄电池企业从175家减少到16家,产值增加14倍,涌现两家千亿元级上市公司 [7] - 形成宁波前湾新区智能汽车、绍兴上虞先进高分子材料等千亿元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8] 乡村创新发展 - 义乌市李祖村打造"众创乡村",吸引271名农创客,业态达73家,2024年销售总额超7000万元,年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 [8] - 浙江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累计培育农创客8.9万名,成为乡村经济发展重要动力源 [8]
点“水”成“金”内蒙古首笔“取水贷”落地阿尔山市
内蒙古日报· 2025-06-27 09:41
绿色金融创新 - 内蒙古首笔"取水贷"落地兴安盟阿尔山市 金额700万元 支持内蒙古云露水业年产2万吨高端矿泉水项目 [1] - "取水贷"以取水权为质押 无需传统抵押物 实现无形资产向有形资本转化 采用"取水权质押+双边登记"模式 质押范围覆盖9.698万立方米取水权 [1] - 该产品是水利投融资改革举措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同时撬动水资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政策与机制建设 - 自治区水利厅协同金融机构建立"政银企"联动机制 通过节水产业联盟平台健全融资服务体系 [1] - 落实《关于金融支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动"水权变资产" 为取用水户开辟融资新通道 [2] 金融产品拓展 - 在"节水贷""水权贷"基础上 将开发"水权+节水贷" 水信托等新型涉水金融产品 [2] - 探索"水资源盘活+生态增值+产业赋能"模式 促进水资源资产化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 [2]
湖北推进水资源水工程资产化改革试点
水资源资产化改革方案 - 湖北省水利厅印发《湖北省推进水资源水工程资产化改革试点方案》,旨在盘活水资源资产,推动水优势向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 [1] - 方案以"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化、资金杠杆化"为主线,分三大部分系统布局改革任务 [1] - 改革任务包括全面清查水利资源资产资金、创新资源资产转化路径、建立动态智能的"三资"管理体系 [1] 改革实施路径 - 方案按照六大类16种典型模式开展试点,包括直接交易模式、特许经营模式、绿色金融模式、股权融资模式、资产证券化模式和其他融资模式 [2] - 试点要求各地分阶段精准施策,7月10日前制定实施方案,11月30日前完成试点实施阶段任务,12月5日前汇总成果 [2] - 省水利厅将成立改革工作组,开展案例指导、专业培训和工作调度,督促各地制定个性化方案 [2] 资源盘活机制 - 遵循"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原则,创新资源资产转化路径 [1] - 重点梳理可盘活资源,核实数据真实性,在明晰权属关系并科学评估市场价值基础上推进转化 [1] - 建立"成熟一批、转化一批、反哺一批"的机制,探索构建市场化运营体系 [1]
福建南平市创新“取水贷” 助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5 15:14
金融创新模式 - 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推出全省首个《南平市取水权抵质押贷款指导意见(试行)》,首次明确将"取水权"作为质押标的,形成"取水证抵质押+双重备案登记"融资模式 [1] - 该模式破解水生态资源"度量难、抵押难、变现难"瓶颈,实现水生态产品权益的市场化定价与交易流通 [1] - 政策出台12天内即落地4950万元授信,并发放首批贷款2000万元支持企业生产线改造 [2] 具体案例实施 - 兴业银行南平分行以福建省大红袍水饮料公司的雷公口水库"取水许可证"为质押,采用双重备案登记模式完成融资 [2] - 贷款资金专项用于更新3条智能包装饮用水生产线,预计年产能达35万吨 [2] - 农发行南平市分行发放1.28亿元"取水贷"支持武夷新区水厂扩建及配套管线项目,采用项目项下取水证质押担保 [3] 银企合作机制 - 农发行南平市分行与南平水务集团签订《"取水贷"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高层会晤、专人联络等协作机制 [3] - 通过盘活存量水资源资产,推动形成"水资源集约利用-生态产品增值-金融持续赋能"的良性循环 [2][3] 市场拓展计划 - 南平市现有1647本取水许可证中大部分金融属性未激活 [3] - 人民银行将联合水利局推送取水许可证企业"白名单",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一对一"服务,以年取水量和水质评估作为融资增信依据 [4] - 未来计划探索"取水贷+"等生态环境权益类融资场景,进一步激活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的支持作用 [4]
南雄农商银行精准施策赋能小微企业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5-16 16:01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 广东南雄农商银行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专项活动,截至4月末精准走访企业314户,授信金额18.82亿元,用信14.23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72亿元 [1] - 该行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走访小微企业941户,根据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一企一策"定制融资服务,实现精准对接和快速放贷 [2] - 与南雄市工商联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向多家商会预授信32亿元,强化政银企对接平台建设 [3] 金融产品创新 -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成立时间短、数据不足的痛点,优化审批流程为某能源公司发放300万元贷款并持续授信8年,缓解其研发和市场开拓压力 [4] - 创新推出"园区开发贷""普惠小微贷""取水贷"等特色产品,在额度、期限、担保方式上匹配专属方案 [4] 产业园区服务 - 南雄市工业园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涵盖先进材料、新材料制造等三大产业园,聚集大量中小型企业 [3] - 通过走访收集企业需求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精准金融服务奠定基础 [3] 企业案例 - 某树脂公司获授信3000万元可循环使用3年,解决订单增长带来的流动资金需求 [2] - 某能源公司通过定制化方案获得贷款后,资金压力显著缓解 [4] 未来规划 - 将持续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提升服务精准性,助力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