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权

搜索文档
四川首部用水权交易规范性文件印发 可依法有偿转让节约的取水权
四川日报· 2025-06-26 11:36
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出台 - 四川省首部用水权交易规范性文件《四川省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于8月1日起试行 [1] - 用水权包括区域水权、取用水户的取水权、灌溉用水户水权、公共供水管网用户的用水权 [1] - 用水权交易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地区间、流域间、流域上下游、行业间、用水户间的流转 [1] 水权交易实施情况 - 2022年初四川启动水权水价改革以来累计完成水权交易1394宗 [1] - 交易水量达9766万立方米 [1] - 实现跨省区域水权交易、跨省取水权交易等多个全国首单 [1] 管理办法具体内容 - 明确用水权交易应在国家和地方用水权交易平台进行 [1] - 灌溉用水户用水权等小额交易可通过水权交易App便捷开展 [1] - 取用水户通过节水措施节约的水资源可在取水许可有效期内依法有偿转让 [2] - 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增用水需求原则上应通过取水权交易解决 [2] 管理办法实施目标 - 规范省内用水权交易 [2] - 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 [2] - 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 [2]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有哪些要点难点?
中国环境报· 2025-06-04 09:08
政策部署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 [1] - 该政策旨在促进资源环境要素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 -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是一项重大基础性制度安排,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1] 交易标的扩展 - 目前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已纳入市场化交易标的 [2] - 未来将稳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2] - 因地制宜推进非常规水交易和省级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制度建设 [2] 定价机制 - 资源环境要素定价需考虑市场价值、稀缺程度、潜在影响和生态产品价值等因素 [3] - 建立基准价格区间,基于供需关系使价格合理波动,防止"贱卖"或"爆炒" [3] - 需进行价格监测,对异常剧烈波动适度干预 [3] 市场建设 -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建设需坚持公开、透明、高效原则 [3] -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构建高效便利的交易市场 [3] - 确保算法机制公平,保护参与者合法权益 [3] 配套服务体系 -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需要完善周边服务体系支撑 [4] - 包括核算核查、估值咨询、法律服务等专业服务 [4] - 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4]
冠通期货早盘速递-20250530
冠通期货· 2025-05-30 20:14
热点资讯 - 中方围绕美方在半导体领域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等做法多次与美方交涉,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取消单边加征关税 [3] - 外交部称关税战、贸易战无赢家,保护主义损害各方利益 [3]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等 [3] - 特朗普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未降低借贷成本,鲍威尔坚称决策不受总统要求影响 [3] -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暂停一组法官裁决,将国际贸易法院相关判决和禁令至少推迟到6月9日 [4] 板块表现 - 重点关注燃油、烧碱、玻璃、菜粕、沪镍 [5] - 夜盘非金属建材涨2.89%、贵金属涨29.36%、油脂油料涨12.26%等 [5] 大类资产表现 | 资产类别 | 名称 | 日涨跌幅% | 月内涨跌幅% | 年内涨跌幅(%) | | --- | --- | --- | --- | --- | | 权益 | 上证指数 | 0.70 | 2.57 | 0.35 | | 权益 | 上证50 | 0.29 | 2.19 | 0.23 | | 权益 | 沪深300 | 0.59 | 2.34 | -1.94 | | 权益 | 中证500 | 1.47 | 1.56 | -0.10 | | 权益 | 标普500 | 0.40 | 6.16 | 0.52 | | 权益 | 恒生指数 | 1.35 | 6.57 | 17.51 | | 权益 | 德国DAX | 0.00 | 6.85 | 20.74 | | 权益 | 日经225 | 1.88 | 6.62 | -3.66 | | 权益 | 英国富时100 | -0.11 | 2.61 | 6.65 | | 固收类 | 10年期国债期货 | -0.26 | -0.48 | -0.41 | | 固收类 | 5年期国债期货 | -0.15 | -0.22 | -0.63 | | 固收类 | 2年期国债期货 | -0.06 | -0.02 | -0.61 | | 商品类 | CRB商品指数 | -0.85 | 0.69 | -2.01 | | 商品类 | WTI原油 | -1.57 | 4.61 | -15.36 | | 商品类 | 伦敦现货金 | 0.96 | 0.90 | 26.43 | | 商品类 | LME铜 | 0.02 | 4.84 | 8.94 | | 商品类 | Wind商品指数 | -0.92 | -2.36 | 13.51 | | 其他 | 美元指数 | -0.54 | -0.28 | -8.41 | | 其他 | CBOE波动率 | 0.00 | -21.82 | 11.30 | [7]
资源要素市场化再突破!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2027年基本完善|政在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9:31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 [1] - 政策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纳入要素市场化改革总盘子,系统性规划配额分配、交易范围及制度设计 [1] -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至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60%以上 [3]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 - 全国碳市场法律框架基本完善,但交易品种单一、换手率低,大宗交易占比高,履约驱动特征明显 [3] - 未来将推动碳市场由强度控制转向配额总量控制,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并扩展交易主体,引入有偿分配比例 [4] - 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将提升流动性,需稳定政策预期以吸引金融资本,建议引入碳期货等衍生品 [4] 用水权与排污权交易建设 - 用水权交易管理规则已出台,推动交易标准化并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6] - 排污权交易以地方试点为主,正从局部向全国统一市场过渡,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载体的交易制度 [6] - 用水权、排污权具有显著区域差异性,需设计灵活机制,如总量控制与拍卖,但需考虑社会属性因素 [7] 金融机构参与资源环境交易 - 金融机构参与用水权、排污权市场可优化资源配置并分散风险,但区域差异和产品复杂性增加参与难度 [8] - 建议规范用水权初始分配,探索抵押质押等绿色金融措施,建立二级市场流动性机制如引入拍卖 [8]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利于环保向ToB转型及相关子行业放量
长江证券· 2025-05-30 1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利于环境价值的体现,利于行业从To G向To B、To C转型而获得估值修复,利于降碳行业放量,强化数据监管和监测核算能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 [6] 事件评论 - 完善配额分配制度,碳排放领域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配额总量控制,提高有偿分配比例,倒逼企业从“效率减排”转向“总量减排”;水资源领域对工业用水尤其是缺水地区实行水权有偿出让和市场交易,倒逼高耗水行业转型;排污权领域推动实施重点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有偿分配,倒逼企业源头减排 [14] - 优化资源环境要素交易范围,交易市场体系化,推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从局部试点向全国性、多领域体系化发展;注重不同交易机制间的协调,避免重复获益和重复履约增加企业负担 [14] -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制度,平台整合,将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动地方市场与全国市场衔接;完善储备调节制度,平抑价格波动;分类健全价格形成机制,利于行业从To G向To B转型 [14] - 政策提出强化监测核算能力,推进重点行业碳排放监测试点,强化取用水监测计量,加快建设排污监测体系 [14] - 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利于环境价值的体现,利于行业从To G向To B转型而获得估值修复,相关受益方向包括垃圾焚烧、水务、秸秆发电等;利于降碳行业放量,相关受益方向包括电动环卫车、再生资源、汽车尾气、氢能、CCUS等;强化数据监管、强化监测核算能力,相关受益方向包括检测认证、环境监测等 [2][14]
ESG一周丨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工业巨头”加入全国碳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15:00
ESG政策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 [1] - 政策目标为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 [1] 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系统部署23项重点任务 [2] - 已完成2015年至2021年时间序列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初步完成2022年清单编制,正在修订《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2] 可再生能源发展 - 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创历史新高,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六成以上 [3] - 预计2024年全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新增2.8亿千瓦 [3] 全国碳市场扩容 - 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正式加入全国碳市场,10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已完成账户开立 [4] - 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管控二氧化碳排放量50多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比重约40%,纳入三大行业后覆盖规模将达80多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例超六成 [4] ESG基金发展 - 国内市场存续ESG公募基金共计669只,规模合计8242.32亿元 [6] - 纯ESG基金112只规模超480亿元,ESG策略基金227只规模超3800亿元,环境保护类ESG基金数量超230只规模超2200亿元 [6] ESG标准挑战 - 国际ESG标准尚未统一,行业差异大、披露成本高制约ESG体系推进 [7] - 建议构建"通用标准+行业细则"的"1+N"模式,以"通用标准+细分领域标准"适应不同行业需求 [7] 零碳示范项目 - 长江流域首个"零碳岛"投运,国家电投棉船岛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建设18台风力发电机组及配套储能系统 [8] - 结合光伏项目,基本建成自给自足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8]
事关碳排放权、用水权!高层最新印发
Wind万得· 2025-05-30 06:40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目标 - 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要素高效配置[3][33] - 目标包括建立健全配额分配、市场交易、监督管理等制度,完善市场化配置体系[2][14] 配额分配与交易制度优化 - 优化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分配方式,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8][9][13] - 完善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明晰区域水权、取水权,支持结余水量参与市场交易[9][11][13] - 推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深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试点,扩大交易品种和区域范围[9][12][13] 交易市场整合与金融支持 - 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将有序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14][18]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信贷、保险、债券等产品,探索碳排放权、用水权担保业务[26][38] - 碳金融工具如碳期货、碳质押贷款可能加速落地,提升市场流动性[38] 行业影响与机会 - 新能源行业受益于碳市场与绿电交易衔接,风电、光伏、储能企业迎发展机遇[40] - 节水技术领域如高效灌溉、再生水利用或迎爆发式增长[11][41] - 环保监测需求激增,第三方服务机构在核算核查、估值等领域迎来机会[27][42] 跨区域市场联动 - 碳排放权市场将整合地方试点,避免重复履约[35] - 用水权交易探索黄河等重点流域跨省交易,排污权深化长三角一体化试点[13][36] 市场基础能力建设 - 加强监测核算能力建设,完善碳排放、用水、污染物排放核算技术规范[25][31] - 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核算核查、咨询等综合性服务[27][28]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
快讯· 2025-05-29 17:19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改革 - 政策目标为到2027年基本完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1] - 同期将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并强化节能市场化机制[1] - 推动交易市场活跃度提升与价格形成机制优化[1] - 促进要素流动高效化以释放市场潜力[1] - 增强对资源环境目标实现的支撑作用[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
新华社· 2025-05-29 17:18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要求 - 指导思想强调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目标到2027年完善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推动市场活跃度和价格机制健全化 [2] - 重点任务包括配额分配、市场交易、监督管理等制度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与经济增长,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 配额分配制度优化 - 碳排放权交易将逐步从强度控制转向配额总量控制,推行免费与有偿结合的分配方式并提高有偿比例 [3] - 用水权分配突出节水导向,新增工业用水需通过交易市场有偿取得,超载地区探索用水权有偿出让 [3] - 排污权交易以排污许可证为确权凭证,构建行业技术水平和排放特征挂钩的核定体系,推动重点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有偿分配 [3] 交易范围扩展与机制创新 - 碳市场将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与品种,加强绿证与自愿减排市场衔接,避免重复获益 [4] - 用能权交易试点将有序退出以减轻企业负担,节能服务产业通过咨询、融资等综合模式发展壮大 [4] - 用水权交易探索跨省区域试点(如黄河流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节水工程并转让结余水量 [5] - 排污权交易扩展跨省区域试点(如长三角),支持各地区扩大交易品种和范围 [5][6] 交易制度与市场监管强化 - 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将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推动数据共享并禁止新建地方碳市场 [7] - 价格机制需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生态价值,建立监测与信息发布制度 [8] - 监管重点包括打击数据造假和操纵市场行为,建设信用体系并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8] 基础能力建设与金融支持 - 法规标准将完善碳排放核算、用水定额等,更新行业节能标准 [9] - 监测能力提升涵盖碳排放、取用水及污染物排放,强化核算技术规范 [9] - 金融机构可开发绿色信贷、保险等产品,推动碳排放权等担保业务统一登记 [9] - 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核算、估值等综合性服务,交易平台可与金融机构合作 [10] 组织实施与政策协同 - 改革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评估进展,重大事项需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 [11]
宁夏:推进用水权改革让水往“高”处流
新华社· 2025-05-18 23:48
水资源管理改革 - 宁夏全面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通过确权、定价、赋能、入市推动水资源市场化流转 [1] - 宁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资源高效利用成为高质量发展关键课题 [1] - 完成省级全域工农业用水权确权,农业领域确权到户,工业领域颁发用水权证建立产权基础 [1] 用水效率提升 - 用水权改革后全区万元GDP用水量下降30.8% [1] - 近五年压减水稻种植面积54.9万亩,高效节灌面积占比达60%,农业用水占比下降3.5个百分点 [1] - 向工业转换水量2.59亿立方米,51%工业门类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实现下降 [1] 水资源市场化交易 - 建立用水权价值基准和交易规则,累计完成用水权交易464笔,交易水量2.88亿立方米 [2] - 推动水资源金融化,35家银行开展用水权质押、授信、贷款62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