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用房
搜索文档
上周济南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量627套,成交均价14194.46元/㎡
搜狐财经· 2025-10-23 17:38
房地产市场整体交易情况 - 上周新建商品房网签套数为1759套,网签面积约为12.5万平方米 [1] - 新建商品住宅网签套数为627套,网签面积约为8.78万平方米,占商品房总网签量的35.7% [2][3] - 办公用房网签14套,商业用房网签92套,车位网签746套,地下室网签278套 [2] 商品住宅区域价格分析 - 历下区住宅均价最高,达到每平方米22,689.39元 [3] - 市中区住宅均价为每平方米19,475.65元,槐荫区为每平方米16,115.27元 [3] - 长清区、章丘区、平阴县等区域住宅均价低于每平方米8,000元 [3] - 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整体均价为每平方米14,194.46元 [3] 预售许可证发放情况 - 上周共发放23个预售许可证,批准预售套数1398套,批准预售面积约12.1万平方米 [1] - 历城区发放预售证数量最多,涉及彩石保障性住房、广厦三维冷水泉地块等多个项目 [4][5] - 银丰玖玺城A-3地块项目获批132套住宅,批准预售面积12,837.7平方米 [4] - 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二期改造项目获批447套,其中办公用房421套,商业用房26套 [5] 土地市场交易动态 - 上周土地供应1宗,土地成交4宗 [1] - 土地交易信息来源于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5] 热门住宅项目表现 - 新建商品住宅网签套数排名前五项目为宽阅时光、建发雍泉府、龙湖景粼原著、中海天空之镜、华润望云 [3] - 历城区住宅网签套数最多,达到174套,网签面积24,423.37平方米 [3] - 天桥区住宅网签82套,槐荫区网签66套,章丘区网签61套 [3]
租房新规实施,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6个月减少丨楼市周报
搜狐财经· 2025-09-19 07:20
土地市场 - 成都通过拍卖形式成交4宗住宅用地,总成交面积约195.6亩 [2] - 其中3宗地块以起始价成交,1宗地块(编号025-039)成交价15800元/平方米,高于15000元/平方米的起始价 [3] - 地块竞得方包括成都金牛金浦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成都旭琅置业有限公司等地方性开发企业 [3] 商品房成交数据 - 本周(9月11日-9月17日)成都商品房成交总套数为1322套,成交总面积为167,516.99平方米 [6] - 日度成交数据显示,9月13日和9月14日成交量显著偏低,分别为51套和53套,远低于周内其他日期超过200套的水平 [6] - 中心城区是成交主力,周内日均成交套数(除13、14日外)在168-213套之间,而郊区新城日均成交套数在22-73套之间 [6] 二手房成交数据 - 本周成都二手房成交总套数为4205套,成交总面积为405,636.24平方米,成交量显著高于新房 [9] - 成交数据在9月14日记录为零,9月15日达到周内峰值1061套,随后日度成交回落至750-800套区间 [9] - 中心城区二手房成交活跃,周内有四天日成交套数超过600套,而郊区新城日成交套数多在120-160套之间 [9] 新增住宅供应 - 大成都范围内本周共发放16张预售证,其中10个项目包含住宅房源 [10] - 新增住宅预售项目分布在邛崃市、温江区、龙泉驿区等多个行政区域,单个项目预售面积从1,664.36平方米至38,433.92平方米不等 [11] - 主要新增供应项目包括云锦学里(预售面积38,433.92平方米)、锦城拾云雅园(预售面积32,182.8平方米)等 [11] 行业政策与动态 - 全国层面,商品房待售面积已连续6个月减少,市场呈现分化调整态势,政策利好效应逐步显现 [12] - 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于9月15日正式施行,旨在解决市场突出问题 [12] - 地方层面,成都武侯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上新713间房源 [13];重庆市出台措施,对在特定期间内中心城区新购商品住房并提供补贴以促进住房消费 [14]
7月济南楼市:核心区价格坚挺,历城槐荫为成交主力
齐鲁晚报· 2025-08-11 14:43
新建商品房整体市场表现 - 7月济南新建商品房网签总量9402套 总面积68.09万㎡ 总金额67.30亿元 综合均价9883.58元/㎡ [1] - 非住宅网签4398套 占比46.8% 其中车库为主力产品 均价3020.87元/㎡ [1] - 办公用房均价14859.3元/㎡ 商业用房均价8520.05元/㎡ [1] 住宅市场细分表现 - 住宅网签2768套 面积37.41万㎡ 均价12791.07元/㎡ [1] - 历城区以676套成交量居首位 槐荫区346套 莱芜区246套 [2] - 核心区域价格坚挺 历下区均价22692.01元/㎡ 市中区20025元/㎡ 高新区16080.46元/㎡ [2] - 非核心区域价格承压 商河县均价5697.35元/㎡ 钢城区4814.58元/㎡ [2] 热销项目集中度分析 - TOP10项目成交套数占住宅总量21.86% 头部效应显著 [4] - 槐荫区龙湖·御湖境以105套位列榜首 历城区中粮祥云80套 月映云潭园62套分列二三位 [4][5] - 历城区在TOP10项目中占据5席 包括华山珑城60套 大华公园城市40套 龙湖景粼原著37套 [5] 市场供应状况 - 住宅批准预售3548套 面积44.61万㎡ 主要供应区域为历城区1304套和市中区951套 [5] - 长清区供应量仅44套 区域供应分化明显 [5] - 非住宅供应收缩 商业用房供应137套 办公用房供应514套 [5] 土地市场动态 - 7月新增土地供应4宗 面积6.61万㎡ [6] - 当月土地成交6宗 面积39.45万㎡ [6]
抄底商业房产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12:40
投资趋势 - 一二线城市部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转向二手房市场,以租户稳定性、租金收益率和生活圈为投资考量维度 [1][2] - 投资者不再单纯以城市或区域作为投资依据,更注重实际收益和稳定性 [2] - 抄底者以租金收益率为坐标寻找标的物,个别优质商办物业吸引多个买家竞争 [5] 投资案例 - 李昆以500万元购入北京海淀区底商物业,单价7万元/平方米,年化租金收益率约4% [2] - 北京中关村韦伯时代中心办公用房以611万元成交,溢价率110%,年化租金收益率预计2.5% [5] - 上海闵行区2600平方米商铺以2500万元成交,单价不足1万元/平方米,潜在年化租金收益率可超过5% [5][6] - 上海静安区700多平方米商业用房以1500万元成交,单价2.1万元/平方米,预计年化租金收益率8% [7] - 北京某小区三套底商成交溢价率分别为26%、45%和37%,年化租金收益率均超过5% [7] 市场变化 - 房地产调控导致投资逻辑变化,核心区域物业价格下行,租金收益率提升 [9] - 2023年起一二线城市核心区稀缺物业进入市场,售价普遍为2019年买入价的七折左右 [9] - 商办、酒店等物业售价与租金差价缩小,租金收益率显著提升 [9] - 当前投资机会具有房价与租金走势不同频的特点,尚未形成普遍趋势 [9] 投资策略 - 投资者需建立系统化投资标准,商办、酒店等运营性资产投资标准更为复杂 [13] - 机构投资者更关注租金收益率而非升值空间 [13] - 租金具有滞后性和稳定性,与房价形成"剪刀差"时出现投资机会 [14] - 经营性物业投资更受机构青睐,住宅因出租率不稳定而较少被考虑 [14] 投资机会特点 - 抄底机会如同"大海捞针",优质项目竞争激烈 [10] - 卖家主要分为急需资金的个人、流动性紧张的企业和处置不良资产的卖家 [10] - 不良资产挂牌次数越多价格越低,收益率超过3%往往意味着抄底机会 [10][11] - 租金收益率是核心判断标准,需进行详细评估和测算 [13]
刺激老百姓买房,湖北多地接连放大招
搜狐财经· 2025-07-07 09:05
湖北多地房地产与生育刺激政策分析 天门模式的成功案例 - 天门市2024年推出12万购房补贴和10万公积金提取政策,配套生育刺激措施后生育率达6 77‰,同比增长17%,增幅全国第一[3] - 生育补贴力度显著:二孩家庭补贴6万,三孩家庭补贴12万,叠加职业补贴后三孩家庭购房补贴可达20多万[3] - 政策带动商品房销售面积逆势上涨,证明真金白银补贴能有效刺激消费和生育意愿[13][17] 湖北全省政策推广现状 - 孝感市将房贷首付比例降至15%,100万房产首付从30万降至15万[4] - 荆门市推出停车位契税100%补助、商业用房契税50%补助[6] - 武汉市将多孩家庭购房补贴扩展至全市范围[8] - 政策延续性明确:孝感补贴延续至2025年,武汉政策延长至年底[14] 政策实施的财政与人口基础 - 湖北省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7亿元,全国排名第11位,具备财政支撑能力[7] - 常住人口5800万,人口结构优于东北地区,老龄化压力相对可控[7] - 天门案例证明政策有效性,形成可复制的"降成本刺激消费"模式[9][17] 经济政策转型逻辑 - 通过降低房贷首付、生育补贴等手段重新分配财富,减少银行利润换取居民消费能力提升[16] - 聚焦家庭三大开支(房产、育儿、汽车)同步发力,缓解居民压力以释放消费潜力[12][16] - 政策导向从GDP总量转向民生福祉,形成"精准滴灌"式经济刺激新范式[21][22] 行业影响与区域示范效应 - 房地产行业首付门槛降低直接提升购房需求,契税补助刺激商业地产去库存[4][6] - 生育相关行业(母婴、教育等)将受益于人口增长红利[3][17] - 湖北省政策组合拳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民生导向型"经济刺激模板[22][23]
利用职权让亲友享受购房低价是否构成受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4-30 08:20
案件核心事实 - 陈某作为甲市A区B镇党委书记,利用职务便利推动镇属企业以6.36亿元购买C集团开发的商务楼[1] - 陈某随后要求C集团董事长为其本人及亲戚吴某提供购房"优惠",最终以低于市场价103万元(陈某)和150万元(吴某)购得两套商业用房[1] - 吴某与C集团无直接关联,且不知晓陈某为C集团谋利的情况[1] 法律定性分析 - 陈某通过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房的行为构成"交易型受贿",其中103万元差价属于直接受贿[2] - 关于吴某150万元购房差价的定性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属于违纪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计入受贿数额[2] - 最终认定150万元差价属于受贿,因该利益实质是陈某职权行为的对价[5] 法律依据 - 根据"两高"司法解释,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房属于受贿行为[2] - 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指定请托人将财物给第三人构成受贿[4] - 本案不符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四条关于为亲友经营活动谋利的规定[3] 案件特征 - 受贿行为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利后,通过低价购房形式获取利益[5] - 虽然受贿财物由第三人实际获得,但不影响受贿性质认定[4] - 吴某因缺乏共同故意不构成共同受贿,但其获得的150万元差价应追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