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刺激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说出了大实话:老百姓没钱了,为啥还要刺激消费?
搜狐财经· 2025-11-18 11:37
消费市场现状 - 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不景气,导致企业订单减少并面临裁员降薪风险,拖累整体经济增长[2] - 地方政府推出消费券和家电补贴等刺激政策,旨在鼓励居民增加消费[2] - 银行将存款利率降至历史低点,意图促使居民将储蓄用于消费或投资[4] 刺激政策效果分析 - 尽管实施多种刺激政策,但居民消费热情未见提升,储蓄意愿依然强烈[5] - 全国有近5.6亿人没有银行存款,超过九成的家庭存款不足十万元,制约了消费能力[5] - 居民存款总额超过150万亿元,但分布极不均衡,2%的储户占据80%的存款,98%的储户仅拥有不到20%的存款[7] 制约消费的根本原因 - 普通职场人月薪在三四千至五六千元,扣除房贷、车贷、教育及医疗等刚性支出后所剩无几[5] - 高房价、医疗、教育及养老等生活成本构成沉重负担,导致居民即使有储蓄也不敢消费[7] - 居民对未来缺乏安全感,谨慎消费已成为习惯,刺激政策对无多余可支配资金的人群效果有限[9] 有效刺激消费的路径 - 需通过提高最低工资、完善劳动报酬协商及加大转移支付等方式,切实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12] - 应加强实用性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从而为其创造加薪机会[12] - 必须通过政策调控稳定房价、扩大保障房供给,并降低教育医疗成本以减轻居民生活负担[14] - 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完善失业保障机制,减少居民为防范失业风险而进行的预防性储蓄[14] - 通过税收调节、社会保障和教育公平等手段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16]
俊发本周派发2300万现金消费券,业主免费乘大巴买爆新螺蛳湾
搜狐财经· 2025-11-08 23:09
活动概况 - 11月8日俊发·新螺蛳湾举办“超级购”活动向业主发放2300万元现金消费券 [1] - 活动规则为无门槛零套路100%真实抵扣极大激发消费意愿 [5] - 公司已将该笔资金全额预存至民生银行专项账户实行专款专用以保障商户权益 [9] 客流与消费盛况 - 活动当日从龙泉俊园金尚俊园等小区发出17条专线大巴运送业主现场气氛热烈 [3] - 大量商铺门前排起长龙例如嘉华门店平均每3秒核销一个套餐一小时售出近千套 [5] - 一期服装区有店主表示上午客流量几乎是平时三倍成交率特别高 [11] 商户反馈与体验升级 - 消费券等同现金使用带给业主和商户真真切切的实惠 [9] - 滇忆465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体验项目如1:1复刻米轨小火车吸引大量家庭游客 [13] - 新螺蛳湾正从传统批发市场成功转型为现代生活消费目的地和“生活秀场” [13][15] 未来计划与战略意义 - 至春节前公司计划发放累计3000万元现金消费券 [17] - 未来五年计划持续发放不低于1.5亿元消费券用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17] - 此次活动是公司以切实行动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商业活力的深度实践 [17]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其实就是五件事
搜狐财经· 2025-11-08 14:47
扩大内需与刺激消费的核心观点 - 文章提出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的五项关键措施,旨在通过提升居民收入、改善社会福利和优化生活品质来释放消费潜力 [1][2][3] 提升居民收入与保障 - 建议逐步提升农村老人养老金,以提高其生活水平并减轻子女养老负担,从而提升子女的消费能力 [1] - 提出提升最低工资水平,指出深圳最低工资从2015年的2030元增至目前的2520元,十年涨幅远低于全国人均GDP约一倍的增幅 [1] - 强调大量工厂以当地最低工资为基础工资,员工收入依赖加班费 [1] 鼓励生育与支持体系 - 建议加大生育补贴,认为目前每个孩子每年3600元的补贴过少,并提议对生二胎和三胎给予更多奖励 [1] - 呼吁投资社会托育机构建设 [1] 改善居住条件与相关消费 - 建议在人口密度低的地区逐步扩大别墅和低密度社区比例,以缩小与盎格鲁撒克逊系国家在居住水平上的差距 [2] - 指出居住面积扩大将带动家具、电器、音乐和体育器材等消费品的购买 [2] 优化工作时间与休闲消费 - 提出应加大对加班时间的管控力度,减少996工作制,并严格落实双休和带薪年假 [3] - 建议全国先进地区在此方面率先做出表率 [3]
老百姓没钱了为啥还要刺激消费?
搜狐财经· 2025-11-05 03:31
当前消费市场状况 - 节假日商场客流量显著减少,超市货架商品滞销,消费市场表现疲软 [1] - 全国有5.6亿人银行账户存款为零,90%的家庭存款不足10万元 [3] - 居民面临工资增长缓慢而生活成本快速上涨的压力,包括高房价、车贷以及子女教育和医疗支出 [3] 消费疲软的根本原因 - 居民可支配收入不足,缺乏多余资金进行消费 [3] - 高房价、医疗费用和教育成本等刚性支出构成沉重负担,抑制了消费意愿 [5] - 消费者因对未来支出的担忧而不敢消费,存在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5] 政府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 - 降低银行存款利率,使存款收益减少,例如10万元存款年利息从3000元降至1500元,旨在引导资金从储蓄转向消费 [3] - 发放消费券,例如500元消费券可在购买1000元商品时使用,相当于提供50%折扣,以降低消费门槛 [5] - 计划通过国有资产分红、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等方式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8] 政策目标的转变与挑战 - 政策重点从单纯刺激消费转向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包括提高收入、完善社保和减轻住房医疗教育负担 [10] - 目标是推动消费增速达到5%至6%以上,并使最终消费占GDP比重提升至60%以上 [10] - 当前刺激手段较为单一,未能根本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导致政策效果有限 [8] 消费升级的长期趋势 - 消费模式正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追求更优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例如从购买廉价方便面转向健康食品 [8] - 政府旨在创造“敢消费”的环境,使消费行为更自然、更可持续,而非鼓励借贷消费 [7][10] - 经济的健康运行依赖于消费、企业生产和居民收入之间的良性循环,消费不振会导致企业利润下滑、裁员降薪的恶性循环 [3]
从商家的促销说起
搜狐财经· 2025-11-03 22:10
促销策略与消费者行为 - 商家普遍采用发放购物券、打折券、拉人头砍价、小游戏赚虚拟货币等方式进行促销,而非直接降价 [1][3] - 促销手段中包含价格操作,如在购物节前提价、节中降价,实际价格可能高于平时,且购物券使用限制多、折扣力度小 [3] - 线下实体店通过免费发放鸡蛋、牛奶等小商品引流,但消费者最终决策仍以商品价格为核心 [4] - 消费者对促销活动趋于理性,抢购券行为带有娱乐性质,但实际消费谨慎,不再盲目购买 [3][4][8] 消费市场环境与挑战 - 购物节成交量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后期出现下滑及高退货率现象 [3] -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储蓄意识增强,加之医疗教育等必要开支压力,抑制了消费意愿 [4] - 高房价和车贷使许多年轻人及新城市人口成为“相对贫困人口”,严重透支其未来消费能力 [6] - 整体消费热度下降,导致商品积压、店铺关门,社会经济增速放缓 [4] 刺激消费的根本途径 - 刺激消费的前提是民众拥有可支配收入,而非单纯依靠商品打折 [6] - 根本解决方案在于降低物价(如楼价、车价、能源及服务费用)并全面提高各行业工资待遇 [6][8] - 直接向民众发放现金比实行购物补贴更有效,可避免商家套取补贴金而抬高价格 [6] - 若发放现金后民众仍选择储蓄而非消费,则表明存在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问题 [6]
补贴“宴席消费”,也要避免助长摆酒敛财之风 | 封面评论
搜狐财经· 2025-09-10 14:42
政策核心内容 - 绍兴市出台《2025年绍兴市提振消费政策》共15条 其中针对餐饮消费提出对桌数5桌及以上且消费满10000元的宴席给予分档补贴 最高不超过5000元[3] - 对营业时间延迟店铺数量达一定规模的运营主体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3] 补贴策略调整 - 政策从过去针对个体消费者的小额消费券模式转向补贴规模化宴席消费 单次补贴金额显著提升至最高5000元[3][4] - 宴席消费具有规模大、整体金额高的特点 对食材酒水消耗量较大 精准补贴可产生更显著带动效应[4] 行业影响 - 宴席消费联动婚庆、演艺、装饰布景等多个行业 政策旨在通过补贴宴席消费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产业链拉动效果[4] - 当前部分大酒店及酒楼尚未完全恢复 政策针对性推动规模化餐饮消费"补涨"[4] 实施考量 - 补贴以消费规模(5桌及以上)和金额(满10000元)为适用前提 依据酒店销售发票含税金额分档补助[3] - 需统筹宴席消费与移风易俗的关系 防止滥办酒席及投机套利行为[4]
A股突发!近10年首次出现,创业板指大涨6.55%,在大跌超4%下第二天“反包”成功,顶级游资和机构资金大手笔操作不断,资金端、产业端利好消息传来-股票-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17:11
创业板指表现 - 创业板指在昨日大跌4.25%后今日大涨6.55% 收报2958.18点 先后突破2800点和2900点关口 一度冲至2962点 距离2979.73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 这是创业板指近十年来首次在大跌超4%后第二天实现反包 此前在2010年11月15日 2015年8月4日 2015年9月16日 2015年9月28日和2016年1月14日也曾出现类似情况 [1] - 沪指涨1.24%报3812.51点 收复3800点关口 深成指涨3.89%报12590.56点 科创50指数涨3.39%报1268.55点 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上涨 [1] - 两市全天成交额2.35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缩量2335亿元 [1] 板块表现 - 固态电池板块上涨6.90% 板块内近30只个股涨停 包括先导智能涨停且5日涨幅达51.51% 金银河涨停且涨幅20.01% 誉辰智能涨停且涨幅20.01% 天华新能涨停且涨幅20.01% 利元亨涨停且涨幅20.00% 厦钨新能涨停且涨幅20.00% 未容短甲涨停且涨幅19.99% [2][3] - CPO概念股胜宏科技涨停并创历史新高 [2] - 光伏和风电概念股表现活跃 [2] 商品期货市场 - 多晶硅主力合约涨停 涨幅9% 价格突破56735元/吨关口 再创历史新高 [3][4] - 焦煤主力合约涨6.33%报1158.5元/吨 玻璃主力合约涨4.94%报1189元/吨 焦炭主力合约涨4.71%报1646.5元/吨 [4] - 工业硅主力合约涨3.70%报8820元/吨 合成橡胶主力合约涨3.47%报12210元/吨 橡胶主力合约涨2.80%报16325元/吨 [4] - 纯碱主力合约涨2.60%报1302元/吨 锰硅主力合约涨2.10%报5844元/吨 硅铁主力合约涨1.93%报5598元/吨 [4] 资金面动向 - 央行于9月5日开展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期限91天 [5] - 9月1日至5日当周央行公开市场有22731亿元逆回购到期 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2884亿元 4058亿元 3799亿元 4161亿元和7829亿元 [5] - 9月5日另有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央行此次操作相当于等量续作 [5] 产业政策利好 - 工信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提出破除光伏等领域"内卷式"竞争 依法治理产品低价竞争 [6] - 扩大服务消费政策举措有望近日推出 包括扩大入境消费 推出优质入境旅游线路 推动互联网和文化领域有序开放 将露营 民宿 物业服务和互联网+医疗等服务消费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6] 资金流向 - 固态电池龙头先导智能龙虎榜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7.435亿元并卖出14.66亿元 1家机构净买入253.12万元 2家机构净卖出4.40亿元 知名游资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净买入1.56亿元 [7][8] - CPO龙头胜宏科技龙虎榜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22.26亿元并卖出10.56亿元 1家机构净买入1.36亿元 2家机构净卖出2.36亿元 游资陈小群席位净买入9.21亿元 作手新一席位净买入7.08亿元 [9] 机构观点 - 广发证券指出过去6轮牛市中阶段性跌破20日均线共99次 跌破后市场在T+5 T+20 T+60和T+180胜率分别为60% 67% 79%和92% 平均回调天数6.4天 平均调整幅度2.9% [9] - 长江策略认为中国资产处于重估趋势中 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 市场预计走出慢牛趋势 [10]
王小鲁:不赞成刺激消费的提法
搜狐财经· 2025-08-29 13:19
消费与投资结构失衡 - 2023年全国最终消费占GDP的53% 居民消费仅占37% 消费率严重过低而投资率过高[1] - 民间消费需求疲软 多个领域产能过剩 企业销售困难[1] - 仅依靠增发信贷和货币刺激会加剧结构失衡 需根本性反思政策方向[1]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 - 大银行向小企业贷款因信息不对称和风险高 需提高利率对冲风险[1] - 国有大银行主导金融市场 小型民间金融机构受体制限制难以发展[2] - 全国金融机构220万亿元贷款利差达2.85个百分点 利差收入6.3万亿元[5] -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万亿元 是金融业利润的两三倍 但就业人数为金融业10倍[5] - 贷款利息支出超10万亿元 金融业利息收入增加直接推高实体经济成本[5] 市场竞争环境不公平 - 垄断行业国企利润上升 竞争性行业民企利润下降 反映竞争条件不公[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企贡献26%营收和利润 但占用38%资产和40%负债[6] - 截至2024年4月 私营企业亏损面29% 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达36%[6] - 民企发展面临更多障碍 需防止不公平竞争导致的挤出效应[5] 民生保障与政策转型 - 失业保险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和住房保障需扩大覆盖 政府应承担责任[7] - 积极财政政策应减少低效政府投资 重点解决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8] - 基础设施已总体超前 有效投资空间减少 民生投入可启动消费需求拓展市场[9] - 普惠型公共服务政策比政府投资项目或特惠补贴对拉动需求更有效[7]
发钱了,背后是什么信号?
大胡子说房· 2025-08-16 13:11
育儿补贴政策核心内容 -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 每孩每年3600元 按年发放至满3周岁 三年累计10800元 [1] - 2022-2024年出生未满3岁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 覆盖2812万人口 补贴规模854亿元 [2] - 2025年预计新出生960万人 对应补贴规模347亿元 2025年总补贴规模约1200亿元 [2][3] - 未来10年若新生儿规模维持 补贴总额或达3470亿元 占财政支出比例较小 [4] 补贴政策目标与效果分析 - 政策双重目标:刺激生育与消费 但实际效果可能有限 因养育成本远高于补贴金额 [5] - 全球生育率普遍下降 日韩欧洲经验显示补贴难以扭转趋势 东亚缺乏移民补充人口 [6][7] - 消费刺激作用有限:300元/月补贴或仅覆盖婴幼儿刚性支出 难以撬动大类消费 城乡差异影响有限 [8][9] 政策象征意义与长期影响 - 首次实现全国全覆盖全民福利 预示进入全民福利时代 补贴标准或随"现阶段"表述未来加码 [10][11] - 对比国际水平有上升空间:日本0-3岁幼儿月补750元 新加坡首孩补贴达4万元 [11][12] - 政策具不可逆性 可能延伸至其他领域:社保拨款 消费现金补贴等 强化财政刺激预期 [13] 财政刺激与资产价格关联 - 强大生产能力支撑货币发行 资产对应性降低贬值风险 长期看好国内资产价格 [14] - 财政补贴可能推高相关产业资产价格 参考美国疫情期间股市债市联动上涨 [15] - 建议关注与财政补贴强关联的行业资产 或成新一轮财富分配核心 [15] 其他信息 - 直播课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投资机会与资产配置策略 未在文章中详细展开 [16][17][18]
为何清空美股?对话投资家罗杰斯:预感危机即将来临
搜狐财经· 2025-08-04 22:35
美国股票市场观点 - 知名投资人清空所有美国股票持仓 仅保留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股票 [1] - 美股自2009年起处于历史最长牛市 股价处于高位且投机氛围浓厚 [3] - 美国债务水平达历史新高 下一场金融危机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严重 [4] 美国政策环境评估 - 总统决策过程存在随意性 加剧经济不稳定预期 [3][4] - 现行政策难以应对潜在经济危机 可能遗留重大经济问题 [4]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 中国被认定为21世纪最重要国家 历史上多次实现复兴 [6] - 政府应通过减税降息刺激经济 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6] - 建议全面开放经济吸引外资 鼓励民众消费和旅游活动 [6] 中国行业投资机会 - 看好中国几乎所有行业发展前景 特别是人工智能/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 [7] - 旅游/酒店/餐饮/航空业具有显著增长潜力 外资关注度持续提升 [7] 其他市场投资布局 - 同时持有乌兹别克斯坦股票 该国自然资源丰富且市场成本低廉 [7] -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推行经济开放政策 周边国家经济环境富裕 [7] 对年轻群体建议 - 建议中国年轻人学习外语并增加国际旅行 以拓展全球视野 [1][7] - 通过跨国交流加深对中国及自身的认知 旅行被视为重要教育方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