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圆柱电池

搜索文档
蔚蓝锂芯(002245):Q2业绩快速增长,电池新技术领域加速布局
国信证券· 2025-07-14 1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快速增长,Q2锂电池出货量提升,金属物流与LED业务向好,电池新场景开拓,海外基地布局,新技术领域加速布局,上调盈利预测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H1预计归母净利润3.0 - 3.6亿元(中值3.3亿元),同比增长79% - 115%;扣非归母净利润3.18 - 3.78亿元,同比增长156% - 204% [2] - 2025Q2预计归母净利润1.58 - 2.18亿元(中值1.88亿元),同比增长64% - 126%、环比增长12% - 54%;扣非归母净利润1.7 - 2.3亿元,同比增长124% - 203%、环比增长15% - 55% [2] 业务表现 - 2025Q2锂电池出货量约1.7 - 1.8亿颗,同比增长超70%、环比增长超30%,产能利用率环比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改善,下半年出货量或持续增长 [3] - 金属物流、LED业务保持良好运营态势,LED业务2025H1利润贡献同比显著增长 [3] 新场景与基地布局 - 深耕电动工具、清洁电器等场景,开拓BBU、机器人、eVTOL等新应用场景,有望带来新业绩增量 [3] - 在马来西亚布局项目,4月正式投产,产能持续爬坡 [3] 新技术布局 - 2025Q2量产21700 - 40XG全极耳电芯,支持45A超高电流放电、25分钟闪充 [4] - 发布全球首款可量产350Wh/Kg级固态圆柱电池,计划年内完成量产验证,2027年量产能量密度500Wh/kg以上全固态电池 [4]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39/9.36/11.36亿元(原预测为6.98/8.67/10.36亿元),同比 +52%/+27%/+21%,EPS为0.64/0.81/0.99元,动态PE为21.1/16.6/13.7倍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222|6756|8328|9880|11332| |净利润(百万元)|141|488|739|936|1136| |每股收益(元)|0.12|0.42|0.64|0.81|0.99| |EBIT Margin|3.1%|8.5%|11.8%|12.4%|13.0%| |净资产收益率(ROE)|2.9%|7.7%|10.7%|12.1%|13.2%| |市盈率(PE)|110.5|31.9|21.1|16.6|13.7| |EV/EBITDA|41.2|20.3|14.8|12.5|10.9| |市净率(PB)|2.29|2.14|1.95|1.75|1.57| [5]
蔚蓝锂芯(002245):2025年中报预告点评:Q2业绩超市场预期,锂电池盈利水平亮眼
东吴证券· 2025-07-14 10: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Q2业绩超市场预期,H1归母净利3.0 - 3.6亿元,同增79% - 115%,Q2归母净利1.6 - 2.2亿元,同增63% - 125% [9] - Q2出货近1.8亿颗,环增30%,单颗盈利升至0.6元,预计全年出货7亿颗,同增60%,全年单颗盈利0.5元+,贡献利润4亿元 [9] - 新领域布局放量在即,BBU 25年预计出货100万颗,27年预计破千万颗,7月推出半固态圆柱新品,计划27年量产500Wh/kg全固态圆柱电池,26 - 27年新领域有望开启放量 [9] - LED业务盈利亮眼,25Q2贡献利润超5千万元,环增15%,预计全年贡献利润1.5 - 2.0亿元,同增35%+;金属物流业务25Q2贡献利润4千万元,环比微增,预计25年贡献利润1.7亿元+ [9] - 上修25 - 27年归母净利预期为7.5/10.0/13.1亿元,同比+55%/+33%/+31%,对应PE为21x/16x/12x,给予25年30x PE,对应目标价20元 [9]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222|6,756|8,376|9,740|11,560| |同比(%)|(16.92)|29.38|23.97|16.29|18.6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0.82|487.84|754.89|1,002.42|1,311.50| |同比(%)|(62.78)|246.43|54.74|32.79|30.83|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12|0.42|0.66|0.87|1.14| |P/E(现价&最新摊薄)|110.53|31.90|20.62|15.53|11.87|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3.51元,一年最低/最高价6.91/16.67元,市净率2.20倍,流通A股市值14,637.14百万元,总市值15,564.15百万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6.14元,资产负债率35.24%,总股本1,152.05百万股,流通A股1,083.43百万股 [7]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756|8,376|9,740|11,560|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5,565|6,689|7,746|9,131| |净利润(百万元)|544|812|1,078|1,41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88|755|1,002|1,312| |毛利率(%)|17.63|20.14|20.48|21.02| |归母净利率(%)|7.22|9.01|10.29|11.34| |收入增长率(%)|29.38|23.97|16.29|18.6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46.43|54.74|32.79|30.83| [10]
又一企业宣布固态电池即将量产!
鑫椤锂电· 2025-07-11 14:54
固态圆柱电池技术突破 - 公司全球首发可量产350Wh/kg固态圆柱电池 应用于具身机器人、低空飞行器、e-Bike等领域 [1] - 采用颠覆性材料与结构设计 正极为超高镍三元材料(NCMA Ni93) 负极为低膨胀硅碳负极(SiC) [1] - 21700-60HES电芯标称容量达6100mAh 支持1C/3C充放电 能量密度350Wh/Kg 常温循环寿命≥800次 适用温度范围-10℃至65℃ [1] 市场验证与量产计划 - 电池已完成国外头部客户安全验证 性能获高度认可 量产验证预计2024年底完成 将从中试线进入全球市场 [1] - 下一代固态电池研发中 目标2027年量产能量密度500Wh/kg以上全固态电池 采用复合固态电解质(硫化物+聚合物) [2] 公司背景与产能布局 - 公司为蔚蓝锂芯全资子公司 专注圆柱电池研发生产 技术覆盖NCM、NCA及LFP体系 多款全极耳电池已投产 [2] - 国内拥有3大基地 分别位于江苏张家港锦丰镇新兴产业园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清江浦工业园区 [2] - 马来西亚雪莱莪州基地投资2.8亿美元 规划年产能10GWh圆柱锂电池 一期产能4亿支/年 18650、21700电芯稳定供货 未来将投产5.8Ah、6.5Ah高端型号 [2]
全球首发!350Wh/Kg固态圆柱电池量产在即
DT新材料· 2025-07-08 23:32
天鹏电源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公司全球首发可量产350Wh/Kg固态圆柱电池 应用于具身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 e-Bike等领域 [1] - 采用NCMA Ni93超高镍三元正极和低膨胀硅碳负极 实现6100mAh标称容量 1C/3C充放电能力 [2][3] - 21700-60HES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 常温循环寿命≥800次 工作温度范围-10℃至65℃ [3] - 已完成国外头部客户安全验证 量产验证预计2024年底完成 将从中试线转向全球市场 [4] - 计划2027年量产500Wh/kg以上全固态电池 采用硫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 [5] 天鹏电源产能布局 - 母公司为蔚蓝锂芯 专注圆柱电池研发生产 覆盖NCM NCA LFP技术体系 [6] - 国内3大基地位于江苏张家港(2处)和淮安 马来西亚基地投资2 8亿美元 规划年产能10GWh [6] - 马来西亚基地一期产能4亿支/年 18650 21700电芯稳定供货 将投产5 8Ah 6 5Ah高端型号 [6] 2025可再生能源制氢论坛 论坛概况 - 聚焦ALK/PEM/AEM制氢技术 探讨关键部材创新 绿氢项目应用趋势 7月10-11日在苏州举办 [10] - 设置PEM制氢技术研讨(邀请制) 供需对接 博世智能制造工厂参观等同期活动 [22][25] 技术亮点 - 清华大学展示4A/cm²高电密PEM电解水技术 膜电极性能达美国DOE2026目标 [30][34][58] - 深圳清华研究院突破电解海水制氢技术 开发兆瓦级系统并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发明一等奖 [35][37] - 中能建氢能探索风光氢氨醇一体化 实施松原氢能产业园等示范项目 [40][41] - 国氢科技推出"氢涌智氢岛"方案 实现ALK/PEM电解槽关键材料全自主化 [50] - 派瑞氢能展示碱性电解槽技术 参与国家863课题 获中船集团科技进步奖 [66][68] 材料创新 - Syensqo推出Aquivion短支链离聚物 覆盖制氢 储氢 用氢全产业链材料解决方案 [51][55] - 元泰能材开发电解水制氢膜技术 实现23项软件著作权和9项发明专利 [79][80] - 赢创推出高性能阴离子交换膜 助力AEM电解槽降本增效 [85][87] - 合肥工业大学研发AEMemr®系列膜 解决阴离子交换膜耐久性瓶颈 [89][90]
每日速递 | 天赐材料、星源材质拟赴港上市
高工锂电· 2025-07-08 22:15
电池 - 天鹏电源推出全球首款可量产350Wh/Kg级固态圆柱电池,采用超高镍三元正极和低膨胀硅碳负极材料[1][2] - 该60HES体系电芯通过颠覆性材料与结构设计实现能量密度突破[2] 材料 - 明泰铝业战略转型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汽车轻量化用铝领域,以提升产品附加值[3][4] - 上海洗霸拟竞拍有研稀土硫化锂业务资产,该材料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关键原料[5][6][8] - 华友钴业上半年净利润预计26-28亿元,同比增长55.62%-67.59%[9][10] - 英联股份上半年净利润预计2300-2800万元,同比增长360.57%-460.70%[11][12] - 泰和新材锂电池芳纶隔膜产线已带料试车并实现批量交付[13] 资本运作 - 天赐材料计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14][15] - 星源材质递交港交所招股书,已在深交所和瑞士交易所上市[16] 设备 - 利元亨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开始交付国内头部客户,推动产业化进程[17][18]
半固态+圆柱电池能擦出什么火花?
起点锂电· 2025-03-13 18:05
半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背景 - 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接近极限且存在热失控风险,固态电池因更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需求应运而生[2] - 全固态电池存在技术痛点,行业转向半固态电池过渡,电解液含量降至5%-10%,并采用聚合物/氧化物固态电解质[2] - 负极从石墨升级至硅基负极,正极从磷酸铁锂升级至高镍三元/富锂锰基,隔膜保留并涂覆固态电解质涂层[2] 半固态圆柱电池技术现状 - 半固态圆柱电池需确保失效时整体温度不超过正负极材料热失控温度,隔膜耐高温极限提升至250℃[5] - 半固态电池兼容现有工艺和安全性,全固态电池仍需3-5年解决界面阻抗、材料差异、成本等问题[5] - 半固态电解质主要采用氧化物路线,正极用高镍镍钴锰酸锂,负极用石墨掺杂硅碳(硅掺20%),循环达1000次以上[5] - 半固态圆柱电池优点包括机械强度高、标准化生产、高能量密度,工作温度范围-40°C至70°C[5][6] 圆柱形态与半固态技术结合 - 圆柱电池与半固态技术结合被视为新路线,圆柱电池尺寸标准化(18系/21系/46系)显现优势[7][8] - 半固态电池减少电解液用量提高安全性,兼容激进化学材料,多家企业已公布技术进展[8] - 诺达智慧研发的半固态圆柱电池采用耐500°C隔膜,针刺测试通过率100%,采用无可燃电解液设计[8][9] 企业案例与技术进展 - 金杨股份已送样4680大圆柱产品用于研发半固态电池,正利新能推出双重半固态超长续航大圆柱电池[2] - 诺达智慧采用多极耳方案(极耳直连),内阻低于6mΩ,支持30C以上放电,产能达3GWh[5][9] - 诺达智慧半固态电池成本比液态电池高约5%,规划深耕数码、两轮车、电动工具领域,布局东南亚、印度市场[5][9]
诺达智慧 总经理 江国龙:半固态圆柱电池技术发展
起点锂电· 2025-03-03 18:35
行业活动概况 - 首届圆柱电池技术论坛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 现场汇聚200+圆柱电芯企业及300+电池材料设备配套企业 [3] - 活动包含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及技术专场研讨 诺达智慧总经理发表半固态圆柱电池主题演讲 [4][6] 诺达智慧公司背景 - 公司2016年建厂 2019年建立广西工厂 2022年扩建广东惠州工业园 [7] - 主要量产产品为18650-3500mAh和21700-5000mAh圆柱型电池 [7] 圆柱半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采用隔膜耐高温250℃技术 通过固态电解质固化隔膜孔隙 使针刺测试时温升速度降低 [8] - 创新多极耳直连方案 实现阻抗≤6mΩ和30C以上放电性能 已获多项专利 [8] - 半固态电池正极采用高镍镍钴锰酸锂 负极掺20%硅碳 使18650容量超3000mAh且循环达1000次 [9] 固态电池行业现状 - 全固态电池量产仍需3-5年 当前瓶颈在于界面阻抗/成本/量产难度(需数吨压力充放电) [9] - 半固态电池成本较液态高5% 2023年行业出货量1GWh 2030年预计达600GWh(渗透率10%) [10] - 国内宁德时代/亿纬等主攻软包/方形固态电池 欧洲试图通过固态电池实现技术反超 [9] 技术路线比较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电导率最高 氧化物路线成熟度最高 当前半固态主要采用氧化物方案 [9] - 圆柱半固态具备机械强度高/标准化生产/80℃高温循环500次等优势 [9] - 行业缺乏统一测试标准和生产设备 公司使用现有设备实现半固态电池快速量产 [9]
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圆满闭幕!
起点锂电· 2025-02-28 20:35
圆柱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 全极耳大圆柱电池成为主流技术路线,特斯拉等车企引领下在轻型动力、电动两轮车、便携式储能领域增速超越方形和软包电池[5] - 技术路线以"全极耳+大圆柱+铁锂"为核心,持续提升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6] - 大圆柱电池具备"三高一低"特性(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低成本),加速渗透电动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16] 全极耳技术创新 - 全极耳技术将正负极集流体整体转化为极耳,电子迁移路径缩短80%,显著降低内阻和发热量[14] - 新能安Jumbo Power系列全极耳圆柱电芯欧姆阻抗降低80%,充放电效率和功率性能大幅提升[14] - 逸飞激光攻克全极耳无损成型、集流盘焊接等核心工艺,专利布局超1000项,整线良率提升至360ppm[18] 企业产业化进展 - 蓝京新能源规划2025年达成10GWh产能目标,重点攻克大尺寸电芯均匀性、温度场分布等技术难题[16] - 多氟多第三代大圆柱电池温升控制、循环寿命达行业领先水平,年出货量超4500万颗[20] - 中比新能源32系列10Ah产品通过GB/REC认证,便携电源市场配套率达70%,2024年新增产能聚焦32/40系大圆柱[26] 材料与装备创新 - 威金迈预镀镍带钢工艺实现±0.1微米镀层均匀性,30万吨智能工厂效率达常规产线3倍[23] - 比克电池开发磷酸锰铁锂圆柱电池,18650型号针刺通过率100%,-20℃放电保持75%容量[30] - 诺达智慧半固态圆柱电池可在80℃以上连续循环500次,兼容现有工艺且安全性突出[32] 智能制造升级 - 诚捷智能4680大圆柱设备单机速度达20PPM,覆盖26-60mm全尺寸生产[35] - 达力智能涂布分切机将极片精度提升至≤±0.3mm,设备成本降低20%-30%[40] - 科迈罗PACK产线模块化设计使交付周期从5个月压缩至2个月,良率达99.9%[43] 新兴应用场景 - 便携储能产品300Wh-2kWh容量段中圆柱电池占比近100%,磷酸铁锂电芯主导70-90%市场[26] - 亮见钠电开发三维多孔箔材技术,圆柱电池循环达4000次,能量密度120Wh/kg[55] - 长安汽车推出"欧尚520"换电车型,2分钟完成换电,电池可租可售降低使用成本[47]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完善的大圆柱产业链,从材料、装备到应用各环节优势显著[9] - 逸飞激光呼吁上下游协作突破量产技术壁垒,推动标准统一以引领全球技术路线[9] - 多氟多主张行业严控B品流通、规范梯次利用,强调技术平权需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前提[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