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替尼

搜索文档
商业健康保险与医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空间与方向探讨 | 团体补充医疗险课题分报告(三)
新浪财经· 2025-06-17 08:54
医疗服务供给侧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协同发展 改革开放—2009年:公立医院逐利机制的形成 - 改革开放前公立医院收费低于成本,政府财政补贴负担沉重,导致医疗资源匮乏和服务能力不足 [2] - 1979年政策允许医院通过医疗服务创收,结余留用,初期缓解资源匮乏但导致药品耗材依赖加剧 [3] - 1992年政策推动公立医院市场化,加速以药补医模式,医药企业快速发展,医药代表达240万人 [4][5] - 1998-2009年医保体系初步建立,但覆盖面不足且保障水平有限,商业健康险保费增长10倍但体量小 [6] - 2009年医保基金支出占医疗费用30%,个人负担70%,商业健康险筹资占比稳定在5-7% [7][8] 2009—2017年:医保支付方博弈与商业健康险发展 - 2009年新医改提出公益性目标,但执行困难,公立医院仍依赖药品收入(2015年占比65%)[9][10] - 药品加成取消后耗材占比上升(2012年8.6%→2016年12.4%),技术劳务占比稳定21% [11][12] - 2015年政策推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医保覆盖率达100%,个人与医保支付比例达51%:49% [13][14][15] - 商业健康险保费占医疗费用比例2016年达17%,但赔付仅占4%,高端医疗市场崛起(如和睦家)[15][17][18] 2018年至今:医改剧变与精细化运营 - 国家医保局成立后推行DRG/DIP支付改革,2023年实现全国覆盖,促医疗机构成本控制 [20] - 药品耗材集采平均降价53%,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侧重技术劳务价值 [21][22] - 疫情加剧医院经营压力,推动线上医疗和精细化管理,商业健康险与高端医疗服务深度融合 [23][24][26] 商业健康保险与药械生产侧的协同发展 医药产业历史与市场变迁 - 中国医药市场2010-2020年复合增速7.8%,2020年占全球12%,但结构性过剩与创新不足并存 [31][33] - 外资药企市场份额从51.26%升至61.82%,贡献179个创新药(2018-2023年),聚焦肿瘤等领域 [35] - 集采和国谈政策累计节省9000亿元,但导致非医保药品市场收缩,部分外资药企退出 [36][37] 支付视角下的协同方向 - 商业健康险2024年保费9774亿元(同比+8.2%),但对医药市场支付占比仅3.3% [38][39] - 惠民保和百万医疗覆盖550种和441种药品,创新药支付从2019年30亿元增至2023年74亿元 [42] - 需构建2500亿元规模补充医保以降低新特药个人负担,推动创新药目录与数字化管理 [42][43] 高质量协同方向探讨 医疗服务侧:患者中心生态 - 建立集约化商保网络,整合公立/民营医疗资源,借助TPA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 [44][45] - 量化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如并发症率、满意度等),结合DRG支付优化资源分配 [46] - 全流程控费:按病种/人头付费,健康管理预防,绩效激励与临床指南审核 [47][48][49] 药械生产侧:准入与研发协同 - 多元支付模式包括价格谈判、风险共担、按效果付费和药品福利折扣 [53][54] - 利用健康险医疗数据支持药械研发,优化临床试验设计并加速患者招募 [55][56] - 供应链合作:直采降本、物流网络建设、院外处方流转与智能库存管理 [57][58][59]
天风证券:给予贝达药业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25 16:41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28.92亿元,同比增长17.74%,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15.67%,扣非归母净利润4.10亿元,同比增长55.92%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24.71%,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1.99%,扣非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83.59%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37.02亿元、45.16亿元和51.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1亿元、9.30亿元和10.30亿元 [6] 费用管理 - 2024年销售费用10.94亿元,销售费用率37.8%,同比上升3pct,研发费用5.02亿元,研发费用率17.4%,同比下降8.7pct,管理费用2.69亿元,管理费用率9.3%,同比下降1.4pct [3] - 2025Q1销售费用2.80亿元,销售费用率30.53%,同比基本持平,研发费用1.13亿元,研发费用率12.35%,同比下降8.41pct,管理费用1.33亿元,管理费用率14.48%,同比下降1.11pct [3] 核心产品与商业化进展 - ALK抑制剂恩沙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适应症纳入医保目录,2025年1月获NCCN指南推荐,术后辅助适应症III期临床进行中 [4] - 埃克替尼术后辅助适应症持续放量,一代EGFR TKI价格优势明显,贝福替尼一线纳入医保目录首年收入有望高速增长 [4] - 恩沙替尼海外商业化推进,美国1L治疗适应症获批,EMA上市申报启动,术后辅助III期试验近年有望完成 [5] - BPI-16350(CDK4/6)在中国内地HR+/HER2-BC适应症上市申请已受理 [5] 研发与战略合作 - EGFRmu NSCLC领域布局4款在研品种,包括MCLA-129(EGFR/cmet双抗)、CFT8919(EGFR蛋白降解剂)、四代EGFR-TKI及Pan-EGFR抑制剂 [4] - 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2024年9月与禾元生物签署独家经销协议 [4]
贝达药业: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快速增长,展望今年即将迎来多项进展-20250525
天风证券· 2025-05-25 15: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贝达药业收入快速增长,今年将迎来多项进展 [1] - 公司提升管理效率,精简研发费用,加大销售推广力度 [2] - 核心药品稳健放量,优势产品组合驱动持续增长 [3] - 公司对内持续布局肺癌领域产品组合,对外拓展合作,植物源白蛋白上市申请审评中 [4] - 多款产品接近商业化,将贡献新的营收增量 [5] 财务数据总结 收入与利润 - 2024年收入28.92亿元,同比增长17.74%,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15.67%,扣非归母净利润4.10亿元,同比增长55.92%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24.71%;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1.99%;扣非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83.59%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37.02、45.16和51.62亿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上调至6.61和9.30亿元,2027年预计为10.30亿元 [6]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10.94亿元,销售费用率37.8%,同比上升3pct;研发费用5.02亿元,研发费用率17.4%,同比下降8.7pct;管理费用2.69亿元,管理费用率9.3%,同比下降1.4pct [2] - 2025Q1销售费用2.80亿元,销售费用率30.53%,同比基本持平;研发费用1.13亿元,研发费用率12.35%,同比下降8.41pct;管理费用1.33亿元,管理费用率14.48%,同比下降1.11pct [2] 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35%、17.74%、28.00%、22.00%、14.30%;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84.89%、48.06%、74.52%、42.25%、11.9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39.33%、15.67%、64.24%、40.73%、10.66% [13][14]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83.53%、81.38%、87.00%、87.00%、87.00%;净利率分别为14.17%、13.92%、17.86%、20.60%、19.95%;ROE分别为6.63%、7.22%、10.86%、13.42%、13.06%;ROIC分别为6.37%、7.24%、12.04%、13.06%、15.99% [14]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49%、39.35%、38.91%、31.91%、34.05%;净负债率分别为31.21%、32.70%、31.05%、7.72%、 - 9.10%;流动比率分别为0.85、0.66、0.75、0.88、1.32;速动比率分别为0.66、0.51、0.53、0.75、1.06 [14] - 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6.67、15.03、8.62、7.96、12.04;存货周转率分别为7.02、9.37、8.62、9.90、8.85;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29、0.31、0.38、0.44、0.46 [14]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货币资金分别为752.00、471.68、296.14、1,161.86、2,654.08百万元等多项资产负债数据变动 [13][14]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456.20、2,891.95、3,701.70、4,516.07、5,161.87百万元等多项利润表数据变动 [13][14]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914.23、911.17、675.71、1,828.05、1,516.73百万元等多项现金流量数据变动 [14] 产品情况总结 核心药品 - ALK抑制剂恩沙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适应症已纳入医保目录并获NCCN指南推荐,收入增长稳健,术后辅助适应症III期临床进行中 [3] - 埃克替尼术后辅助适应症有望持续放量,一代EGFR TKI价格优势明确,有望延长药物生命周期 [3] - 贝福替尼一线纳入医保目录首年,收入有望高速增长 [3] 在研产品 - 在EGFRmu NSCLC领域有4款在研品种,MCLA - 129正开展和贝福替尼一线联用治疗EGFRmu NSCLC适应症 [4] 合作产品 - 战略合作产品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贝达药业获独家经销权 [4] 接近商业化产品 - 恩沙替尼海外商业化进程推进,ALK阳性NSCLC适应症1L治疗在美国获批,在EMA启动上市申报,术后辅助III期试验推进中 [5] - BPI - 16350(CDK4/6)在中国内地关于HR + /HER2 - BC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5]
贝达药业(300558):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快速增长,展望今年即将迎来多项进展
天风证券· 2025-05-25 14: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贝达药业收入快速增长,今年将迎来多项进展 [1] - 公司提升管理效率,精简研发费用,加大销售推广力度 [2] - 核心药品稳健放量,优势产品组合驱动持续增长 [3] - 公司对内持续布局肺癌领域产品组合,对外拓展合作,植物源白蛋白上市申请审评中 [4] - 多款产品接近商业化,将贡献新的营收增量 [5] 财务数据总结 营收与利润 - 2024年收入28.92亿元,同比增长17.74%,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15.67%,扣非归母净利润4.10亿元,同比增长55.92%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24.71%;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1.99%;扣非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83.59%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37.02、45.16和51.62亿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上调至6.61和9.30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30亿元 [6]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10.94亿元,销售费用率37.8%,同比上升3pct;研发费用5.02亿元,研发费用率17.4%,同比下降8.7pct;管理费用2.69亿元,管理费用率9.3%,同比下降1.4pct [2] - 2025Q1销售费用2.80亿元,销售费用率30.53%,同比基本持平;研发费用1.13亿元,研发费用率12.35%,同比下降8.41pct;管理费用1.33亿元,管理费用率14.48%,同比下降1.11pct [2] 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35%、17.74%、28.00%、22.00%、14.30%;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84.89%、48.06%、74.52%、42.25%、11.9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39.33%、15.67%、64.24%、40.73%、10.66% [13]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83.53%、81.38%、87.00%、87.00%、87.00%;净利率分别为14.17%、13.92%、17.86%、20.60%、19.95%;ROE分别为6.63%、7.22%、10.86%、13.42%、13.06% [13]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49%、39.35%、38.91%、31.91%、34.05%;净负债率分别为31.21%、32.70%、31.05%、7.72%、 - 9.10%;流动比率分别为0.85、0.66、0.75、0.88、1.32;速动比率分别为0.66、0.51、0.53、0.75、1.06 [14] - 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6.67、15.03、8.62、7.96、12.04;存货周转率分别为7.02、9.37、8.62、9.90、8.85;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29、0.31、0.38、0.44、0.46 [14] 产品情况总结 核心商业化产品 - ALK抑制剂恩沙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适应症已纳入医保目录并获NCCN指南推荐,收入增长稳健,术后辅助适应症III期临床进行中 [3] - 埃克替尼术后辅助适应症有望持续放量,一代EGFR TKI价格优势明确,有望延长药物生命周期 [3] - 贝福替尼一线纳入医保目录首年,收入有望高速增长 [3] 在研与合作产品 - 公司在EGFRmu NSCLC领域有4款在研品种,MCLA - 129正开展和贝福替尼一线联用治疗EGFRmu NSCLC适应症 [4] - 战略合作产品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贝达药业获独家经销权 [4] 接近商业化产品 - 恩沙替尼海外商业化推进,ALK阳性NSCLC适应症1L治疗在美国获批,在EMA启动上市申报,术后辅助III期试验推进中 [5] - BPI - 16350(CDK4/6)在中国内地关于HR + /HER2 - BC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5]
创新药“守门人”高娅琴:十五年坚守 零差错护佑生命
中国新闻网· 2025-05-01 15:21
中新网杭州5月1日电 题:创新药"守门人"高娅琴:十五年坚守零差错护佑生命 在盐酸埃克替尼生产过程中,高娅琴更是每个月都要审核十几批成品数据,每批成品的检验项目有十几 项,记录、图谱加起来足足有两百多页。 一次,实验人员将一批盐酸埃克替尼成品检验记录交给了高娅琴。早就练成"火眼金睛"的她敏锐地觉察 出其中有个指标的数据不对劲:记录中的原始数据计算过程没有问题,但最终结果却比以往高出好几 倍。 作者 张煜欢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 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近日,高娅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位"元老级"质检工程师,已在药品质检战场坚守了十五 个年头。剪去长发,她把青春"装"进实验室的瓶罐之间。 高娅琴(左)与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内。受访者供图 高娅琴仍记得入职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情景。在那个仿制药横行的年代,50多人的初创团队正执拗 地追逐着中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的梦想。当时公司虽已成立7个年头,但厂房和设备并不齐全,她 所在的药品质检实验室也刚搭建好不久,迎接她的是7人组成的"实验室游击队"。 盐酸埃克替尼是贝达自主研发的中国 ...
贝达药业(300558):季度收入新高 扣非净利率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4-25 18:4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Q1收入创新高,扣非净利率同比提升,看好2025年进入多产品兑现阶段,同时国际化突破和生态圈合作持续落地带来估值提升机会,上调业绩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 [1][2][6] 业绩情况 - 2025Q1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24.71%,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 [3] - 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1.99%,扣非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83.59%,扣非净利率为17.86%,同比增加5.64pct,为2023Q4以来季度最高水平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8亿元,同比增长20.35%,经营质量较高 [3] 商业化加速 - 2025年进入多产品兑现阶段,恩沙替尼一线NSCLC、贝福替尼二线+一线NSCLC等核心产品有望放量,CDK4/6、恩沙替尼ALK阳性的NSCLC术后辅助等进入商业化阶段后,将驱动2025 - 2027年收入和利润高增长 [3] 国际化突破 - 恩沙替尼美国已获批,EMA审批中,看好其国际化带来的业绩弹性 [4] - EYP - 1901/DURAVYU III期在推进,期待海外III期数据读出 [4] 生态圈合作 - 2024年9月与禾元生物签署经销协议,独家经销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该产品上市申请已获NMPA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5] - 2024年11月出资2000万元认缴瑞普晨创新增注册资本,投后占比0.9390%,双方合作开发干细胞治疗业务,瑞普晨创核心产品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公司业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1.71、2.42和3.07元,2025年4月24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PE为29倍,维持“买入”评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