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利好!9部门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10-16 12:16
文章核心观点 - 九部门联合印发《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 [1] - 方案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底前,使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1][6] 投融资机制 - 推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 [2] - 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投放信贷,但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2] - 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 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 - 编制并实施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建立项目库,按照急用先行原则推动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等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管理 [7] - 探索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明确数字档案数据标准,推动新建、改建设施信息在行业管理信息平台中及时更新 [7] - 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在燃气、供水、桥梁、隧道等设施上布设物联感知设备,搭建安全监测平台,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 [7] 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 - 结合“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8] - 提高物流配送及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加强智能化物流配送设施改造建设,加快完善应急物流体系 [8] - 持续推进智慧停车,推进城市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鼓励地方建设城市智慧停车服务管理平台 [8] 智慧住区与房屋建筑管理 - 推进住区智慧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住区实施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智慧物业建设 [10] - 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房屋安全日常巡查和安全体检,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政策 [10] - 推动健全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字档案和隐患消除机制,全面动态掌握安全隐患底数,并纳入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 [10] - 统筹建设国家、省、市三级联通的城市房屋建筑综合管理平台,建立房屋建筑信息动态更新机制 [10] 数字家庭建设 - 加强住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提升电力和信息网络连接能力 [11] - 强化数字家庭工程设施建设,对新建全装修住宅明确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要求,鼓励既有住宅进行电动化、数字化改造 [11] - 推进数字家庭产品平台互联互通,加强数字家庭系统基础平台建设,编制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数据接口标准 [11]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 - 鼓励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培育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 [11] - 深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市政、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中推广BIM技术全过程应用 [12] - 推动建筑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与升级改造,编制标准图集,研发智能化生产装备,推动建筑机器人等创新应用 [12] - 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在地级及以上城市推进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12]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 构建汇聚融合的数据资源体系,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管理等各领域信息开放共享 [13] - 推进CIM平台作为城市治理数字底座的组成部分,加强平台接口标准建设,强化与其他基础时空平台的功能整合 [13] - 深化“CIM+”多领域应用,在政务服务、公共卫生、防灾减灾救灾、城市更新等领域拓展应用场景,探索数字孪生场景落地 [13]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 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完善平台功能,加强对运行管理服务状况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 [14] - 推进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建设,推动系统平台迭代升级,并与城市智能中枢等现有平台有效衔接 [14] - 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工作机制,指导地方健全工作体系,推动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14] 科技赋能与保障措施 - 推动设立新型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制修订相关标准 [15] - 结合建设需求推动学科专业优化设置,培养一批复合型创新人才,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养 [15] - 加强平台数据共享和安全保障,推动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强化设施设备和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管控 [15] - 加强经验总结并推广,每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并加强宣传推广 [15]
重庆:推动实物更新与数字孪生有机结合,打造城市数字孪生系统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7:45
行动计划核心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2] 数字孪生与智能化基建 - 推进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造[2] - 推动实物更新与数字孪生有机结合,打造城市数字孪生系统[2] - 加快"水电气讯路桥隧轨"数字孪生和物联感知设备安装接入,以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和风险预警管控能力[2] - 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立健全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字档案和隐患消除机制[2] 城市微单元升级与智慧住区 - 推进街区、商圈、社区等城市微单元智能化改造升级[2] - 建设智慧住区,提升城市空间服务能级,激发数字活力[2] 产城融合与前瞻布局 - 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将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同城市更新有机衔接[2] - 前瞻布局充换电、低空起降等配套设施[2] 人工智能应用 - 加快推进AI应用场景挖掘及智能体开发[2] - 依托三级治理中心和"141"基层智治平台,打造一批AI+综合场景[2]
陕西:延安宝塔区数字赋能提质效 智治融合优营商
中国发展网· 2025-09-29 23:13
坚持"平时好用、战时管用"的全周期管理意识。强化值班值守机制,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区城指中心严 格执行全年365天24小时人员值带班制度,对景区、交通场站及公园广场、早夜市等场所疑似存在安全 隐患、非正常人员聚集等进行常态化巡检,做到态势及时感知、现场精准预判、信息动态发布,2024年 共发布假日城市运行动态103期,为营商环境提供全天候安全保障。云端政企直连增效,智慧服务精准 护航。将国家级和省、市级应急、防汛、卫健等智慧云视讯系统汇聚城指中心,政令直连基层组织。在 消防和城管执法队伍开启新视讯执法改革,为一线工作人员配备了综合视讯执法记录仪,直连一线干 部,数字执法系统精准调度。建立了一套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视频协商的宝塔城指云调度系统,快速直击 现场,直连市民群众,一线情况快速掌握,线上高效协同处置。 视频整合,智慧化赋能市域治理 整合资源视讯集成,多元主体协同护企。联网整合市区两级4000余路视频资源,部署23路超视距"鹰 眼"视频,并在城市边界区配备4套无人机自主巡检作业系统,构建全方位智能监管网络。通过对视频植 入算力算法,已累计自动识别店外经营、车辆违停等28类城市问题8万余件。针对高发的违停现象,建 ...
打造韧性城市,山东将这样做
大众日报· 2025-08-02 09:09
韧性城市建设目标 - 山东省计划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增强应对各类风险的"免疫力"和"复原力" [2] - 2027年目标:建立完善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机制,搭建全省统一互联互通信息平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2] - 2030年目标: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各设区市主城区新型基础设施全覆盖,县区重点领域韧性显著增强 [2] 设施韧性建设措施 - 开展房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全面掌握基础设施和老旧房屋底数 [3] - 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在地下管网、桥梁等关键部位加装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实现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 [3] - 推进房屋建筑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工程:利用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实时监测建筑结构运行状态 [3] 空间韧性优化布局 - 优化道路出行场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建设智能化停车设施和绿色配送体系 [4] - 优化市政公共空间场景:建设三维可视地下管网"一张图",强化燃气泄漏智能化监控 [4] - 优化智慧住区场景:推进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智慧物业,建立数字赋能的住区安全治理体系 [4] - 优化数字家庭场景:推动新建全装修住宅设置智能产品,鼓励既有住宅进行数字化改造 [4] 管理韧性提升路径 - 搭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整合地理信息、建筑物模型等多源数据,形成城乡三维"数字沙盘" [5] - 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达成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协同联动 [5]
以改革破难题增活力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西安日报· 2025-04-29 14:27
政府职能改革 - 西安市印发《2025年对标先进深化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工作方案》,围绕"深化六个改革"重点,以改革破解难题、增强活力,推动政府服务质效优化和行政效能提升[1] - 提出"高效办成一件事"理念,推出10个特色主题服务场景,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精简行政审批事项[2] - 深化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推进数据归集共享[3] 政务服务优化 - 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向主题式服务整合,创新"情景模拟+AI测评"培训模式,培养"一窗通办"全科服务队伍[2] - 制定惠企利民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开展"直达快享"专项行动,提升政策兑现质效[2] - 提升12345热线效能,设立"企业诉求"专区,实现AI赋能下的"智能秒转"和"一次解答"[3] 监管执法创新 - 推出不少于10个"综合监管一件事"场景,编制"综合查一次"清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4] - 构建智慧监管"一张网",在5个以上领域探索AI技术应用,8个执法领域推进"互联网+"跨层级应用[4] - 推行"扫码入企""一表通查"等涉企检查新模式,严格控制专项检查次数[4] 营商环境建设 - 推进市场准入、劳动保障、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5] - 制定创新平台服务产业发展政策,深化"链主"企业场景开放,推广"校招共用"人才机制[5] -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目标突破32件,新培育2个省级、5个市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5] 数字政府建设 - 完成数字资源中枢平台建设,实现省市数据双向共享,建立数据直达专区[7] - 构建通用AI大模型统一管理平台,完成本地化部署,支撑政务应用[7] - 打造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形成高精度数字底座,新增10个特色服务场景和1000项高频服务事项[7] 改革实施机制 - 谋划推出不少于50项"微改革"事项,构建"一领域一亮点、一区域一品牌"创新矩阵[6] - 推行投诉标准化分类处置制度,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办[6] - 要求各单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8]
中国互联网发展新机遇:数字化转型中的生态共建
搜狐财经· 2025-04-23 09:36
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4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 [2] - 智能排产系统部署使设备利用率提升23% 库存周转效率提高18% [2] - 智能工厂系统打通ERP/MES/SCM数据孤岛 实现生产数据实时分析准确率达99.2% [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全国5G基站数量突破425万个 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超26亿 [3] - 互联网发展从64K专线演进至万物互联 建成覆盖城乡的数字基础设施网络 [3] 新兴技术应用与智慧城市 - 6G研发进入关键技术验证阶段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将催生智能交通和远程手术新场景 [5] - 智慧城市试点通过CIM平台整合87个政务系统 应急响应速度提升40% [5] 电商与农业数字化融合 - 直播电商带动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2万亿元 [2] - "端-边-云"协同体系实现从种植到流通的全程数字化管理 [2] 信息化服务商核心能力 - 专业信息化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撑 强调"全链路价值重构"理念 [2] - 平台化服务能力与模块化解决方案适配不同发展阶段数字化转型需求 [5] - 技术创新与行业深度融合成为释放数字化转型价值的关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