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程式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看国七排放标准最新进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4 10:04
国七排放标准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规",立项之后一直受到汽车界广泛关注。目前,法规制定进 展到什么程度?对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影响有多大? 7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武汉理工大学、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11届机动 车环境保护与监控技术国际研讨会在襄阳召开,现场多位汽车界人士关注国七最新进展。全程参与国七 标准研究与制定的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高级专家丁玲介绍,国七标准相比以往有较大的变 化,可能在2027年发布,2029年正式实施。 轻型车标准变动大 国七排放标准涉及轻型车和重型车,记者注意到,在最新的标准进展中,轻型车变动较大。在标准框架 中,包括第四章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第九章企业平均排放管控要求,附录H中的扩展条件 下污染物排放试验(Ⅵ型试验),附录K中的非尾气细颗粒物排放试验(Ⅷ型试验),附录M中的燃用 LPG、NG、甲醇及其他替代燃料汽车的特殊要求,以及附录Q中的污染物及温室气体企业平均排放核 算要求等都有较大的修改。 记者注意到,相比于国六,国七标准在4个方面增加了内容。在尾气排放方面,常温下冷启动排放新增 污染物,引入"车型+车队"管理模式,增加温室气体 ...
2025中国汽车论坛召开,话里话外都是要“团结”!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1 18:34
行业转型升级方向 - 电动化、智能化和低碳化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方向,规划了纯电动、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4] - 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需加强示范政策带动作用,统筹推进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协同发展,推动"氢能高速"和构建"氢能走廊"[5] - 行业需持续推动创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技术储备与应用,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7] 市场格局与竞争策略 -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市场主导力量,电动化加速全球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智能化与人工智能创新热潮推动行业进入下半场[9] - 行业需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避免无序竞争,打造健康产业生态,建立行业自律调节机制[7][9] - 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力居世界前列,需进一步扩大研发制造和供应链成本控制优势[26] 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 - 需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优化生产流程和制造模式,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7] - 智驾普及面临挑战,需算法、算力、数据和工程能力协同发展才能解决城区NOA系统"好用"问题[24] - 人工智能将在芯片、研发、制造、营销和销售全链条发挥作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26] 国际合作与政策环境 - 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为欧中深化合作开辟新机遇,需要更多对话而非减少交流,反对保护主义[15] - 宝马集团强调基于规则的公平竞争才是产业长期繁荣基础,反对单边关税措施[22] - 需促进碳足迹互认互信,共同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启动汽车行业EPD平台建设[9][13] 企业战略与管理变革 - 奇瑞汽车不追求销量排名,更重视质量排名和创新,致力于成为"出海"文明使者[17][18] - 广汽集团反思错失增程式技术机遇,需平衡用户需求与产品价值[20] - 行业需要品牌建设、管理变革和质量服务升级,而不仅是发展速度[18]
增程式汽车再加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09:57
车企增程式技术布局 - 宝马计划2026年推出iX5增程版,综合续航1000km,并将技术扩展至第六代iX3和第七代iX7 [2] - 广汽丰田宣布生产汉兰达和赛那增程版,上汽大众发布IDERA概念车进军增程市场 [2][5] - 现代汽车开发续航超900km增程车,日产考虑推出中型/大型SUV增程版,小鹏加速增程车型研发 [2][13] - 宝马曾于2019年停产i3增程版,现因纯电市场增速放缓重新回归增程路线 [4]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前5月增程车销量同比增50%,远超插混停滞和纯电增速 [4] - 理想汽车2024年销量超50万辆,成为首家盈利新势力车企 [5] - 零跑汽车转型增程后销量从2022年439万辆飙升至2023年806万辆,2024年一度登顶新势力榜首 [13] -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407%,其中增程车销量同比增幅达787% [12] 技术优势与用户需求 - 增程车采用"大电池+小增程器"架构,发电功率控制在30kW内,馈电油耗接近燃油车水平 [10] - 增程车5年平均折旧率456%,低于纯电车588%的折旧率 [18] - 用户偏好增程车的纯电驾驶体验+燃油备用方案,中高端车型智能化配置更具吸引力 [14] - 增程技术结构简单利于降成本减重,低速工况节能优势显著 [9]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2023年增程车销量同比增111%,2024年增幅扩大至167%,增速远超插混和纯电 [12] - 固态电池商业化将提升增程车性能,多家企业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17] - 宝马/丰田/大众等计划2026-2027年集中推出增程产品,行业竞争将加剧 [18] - 专家认为增程非过渡技术,未来将与纯电/插混长期共存 [18]
又一中国电池企业或拿下大众新订单!
起点锂电· 2025-06-30 19:24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 [1] - 活动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由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主办 [2] - 参与企业包括雅迪科技集团、台铃集团、新日股份、菜鸟集团、嘟嘟换电等多家行业知名企业 [2] 大众汽车本土化战略 - 大众汽车新增程车电池订单已交给江苏正力新能,若属实将使其中国供应商增至4家 [2] - 2024年大众在华销量274.2万辆同比下滑10%,营业利润暴跌35%至17亿欧元 [4] - 大众计划2025-2027年在华推出40款新车,超半数电动化,2030年前投放30款纯电车型 [4] - 大众将全面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从2026年开始迁移至MEB Plus平台 [6] 增程式汽车市场 - 2024年中国增程式汽车销量达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 [5] - 2021年行业仅4款增程式产品,2024年当年上市增程式车型超50款 [4] - 上汽大众首款增程式概念车ID.ERA亮相,2026年量产车型纯电续航350公里,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 [5] 正力新能公司情况 - 正力新能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9.9GWh,国内排名第九 [9] - 2024年1-5月正力新能装机量4.66GWh,位居第九且同比正增长 [9] - 公司动力电池产品收入占比2021-2024年分别为96.6%、94.7%、80.7%、90.9% [9] - 磷酸铁锂电池2024年收入占比超60%,PHEV电池营收贡献明显上涨 [10] - 公司现有设计年产能25.5GWh,已获定点项目需求超过现有产能 [10] 正力新能产能扩张 - 常熟新工厂一期设计年产能10GWh,投产后总产能将达35.5GWh [11] - 二期项目设计年产能15GWh,计划2025年12月动工,2026年试生产 [11] - 项目总投资100亿,占地面积741亩,规划产品覆盖BEV/PHEV/EREV多路径动力电池 [11]
BBA放弃挣扎
虎嗅· 2025-06-24 21:01
行业转型趋势 - 奥迪取消2033年停售燃油车目标 改为根据市场差异灵活调整[2] - 奔驰将2030年纯电销售目标从100%下调至50% 宝马始终未设定燃油车退出时间表[2] - 全球电动乘用车2024年销量突破1700万辆 同比增长26% 其中插混车占比达37%[4] 车企战略调整 - 奥迪将在2024-2026年推出全新内燃机和插混车型 保留燃油车生产至2035年[19] - 奔驰放弃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 宝马高管公开反对纯电动化[28][24] - 丰田坚持保守策略 2025财年净利润达2364亿元 为7家中国车企总和三倍[15][16]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奥迪2024年全球销量170万辆(同比下降11.8%) 电动车占比仅9.7%[17] - 奥迪Q5L在中国市场最高降价39% Q7入门款售价低至45.99万元[17] - 奥迪2024年营收645亿欧元(同比下降7.6%) 营业利润暴跌37.8%[18] 技术路线与供应链 - 新能源车企利润受制于电池成本 比亚迪因垂直整合净利润激增400%[9][11] - 福特电动车业务Q1亏损8.49亿美元 大众ID系列单车利润不足1000欧元[13] - 宝马与采埃孚开发800V增程平台 采用宁德时代电池[41] 中国市场竞争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全球份额从2022年63%提升至2024年70.4%[32] - 奥迪接入华为/momenta智驾方案 奔驰与卓驭合作 宝马融合鸿蒙生态[37][39] - 欧洲车企面临选择:继续内燃机或全面与中国车企合作[33] 政策环境影响 - 欧盟立法要求2035年起禁售新燃油车 车企超标需支付95欧元/克罚款[21][22] - 德国累计支付超100亿欧元电动车补贴 但2023年终止个人补贴[25][26] - 欧盟修订法规放宽碳排放指标 英国将禁燃令推迟至2035年[27]
汽车行业5月数据点评:国内市场表现活跃,插混汽车出口快速增长
东兴证券· 2025-06-17 15: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汽车市场在政策刺激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呈现“电动化加速渗透、自主品牌强势崛起”特征,汽车产业竞争重心正转向智能化领域 [4] - 混动化趋势将会持续提升,内燃机将以混动形式长期存在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汽车产销数据 - 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4.9万辆和268.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和3.7%,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1.2%;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30.7万辆,同比增长35%和36.9% [1] - 1 - 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2.6万辆和127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 [1] 国内市场 - 5月汽车国内销量213.5万辆,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10.3%;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62.2万辆,同比增长22.6%;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9.5万辆,同比增长27.9%,占汽车国内销量的51.3% [2] - 1 - 5月,汽车国内销量1025.8万辆,同比增长11.7%;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756.2万辆,同比增长26.3%;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447万辆,同比增长40%,占汽车国内销量的43.6% [2] - 5月新能源汽车零售中,纯电动汽车销量61万台,同比增长24%;插混汽车销量30万台,同比增长32%;增程式汽车销量12万台,同比增长52% [2] - 1 - 5月新能源汽车零售中,纯电动汽车销量267万台,同比增长38%;插混汽车销量127万台,同比增长31%;增程式汽车销量42万台,同比增长19% [2] 出口市场 - 5月汽车出口55.1万辆,环比增长6.6%,同比增长14.5%;新能源汽车出口21.2万辆,环比增长6.1%,同比增长1.2倍 [3] - 1 - 5月,汽车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7.9%;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占总出口的34.3% [3] - 5月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出口13.8万辆,同比增长79.8%;插混汽车出口7.4万辆,同比增长2.4倍 [3] - 1 - 5月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出口54万辆,同比增长30.3%;插混汽车出口31.5万辆,同比增长2倍 [3] - 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出口量达44.2万辆,排名第一,同比增长1.6%,占总出口量的17.7%;比亚迪排名第二,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38.2万辆,同比增长1.1倍 [3] 投资策略 - 看好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车企,包括智选车模式下的赛力斯(601127)、江淮汽车(600418)、北汽蓝谷(600733)、上汽集团(600104),以及HI模式下的长安汽车(000625) [10] - 看好国内汽车管路总成龙头供应商川环科技(300547)、汽车变速操纵控制系统龙头企业宁波高发(603788)、国内涡轮增压壳体企业科华控股(603161)、气门传动组核心供应商新坐标(603040)、国内气缸套龙头公司中原内配(002448)等 [10] 行业基本资料 - 股票家数233,占比5.16% [6] - 行业市值43749.92亿元,占比4.51% [6] - 流通市值33478.1亿元,占比4.25% [6] - 行业平均市盈率29.74 [6]
QuestAuto :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月度活跃总量突破3000万
和讯网· 2025-05-08 17:17
市场数据与格局 - 截止2025年3月新能源汽车月度活跃量突破300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2091.27万辆、插电式混动760.03万辆、增程式239.40万辆 [1] - 2025年一季度纯电动汽车活跃量突破2000万辆,纯电续航平均里程达457.6公里 [3] - 比亚迪汽车活跃量接近900万辆领跑市场,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中国活跃量均超220万辆 [9] - 新势力车企中理想汽车活跃量达120.17万辆,蔚来68.33万辆,小鹏汽车62.87万辆 [9] - Model Y和五菱宏光MINIEV活跃量均超140万辆,比亚迪六款车型进入活跃量TOP10且均超50万辆 [12] 车企表现与竞争 - 2025年一季度奇瑞汽车、吉利银河、小鹏汽车及零跑汽车销量实现多倍增长 [7] - 小米汽车凭借7.59万辆季度销量位列TOP8,展现新进入者实力 [7] - 新上市车系星愿、小米SU7、秦L DM、小鹏MONA M03及理想L6跻身销量TOP10 [10] - 星愿成为吉利银河最畅销车系,销量占比46.4%,2025款310km梦想版新增活跃量占比超40% [18] - Model Y在促销活动带动下,后轮驱动版和长续航全轮驱动版3月新增活跃量分别达2.80万辆和1.80万辆 [19] 用户需求与消费趋势 - 增换购新能源汽车中87.2%的前车为汽油车,比亚迪、特斯拉、吉利银河及五菱汽车成为热门选择 [17] - 10万元以下价位段五菱宏光MINIEV、星愿占比较大,10-20万元价位段比亚迪王朝系列为首选,20万元以上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及理想L6为主要选择 [16] - 新能源汽车用户午间充能需求显著增长,中午12点成为全天充能峰值时段 [38] 营销与智能化发展 - 车企通过春晚传递"智能出行=品质生活"理念,推动新能源汽车向生活方式符号转变 [21] - 新能源车企优化公域投放策略,转向精准触达-私域运营-场景共鸣模式 [23] - 比亚迪私域流量突破一千万用户,小米汽车单车系收获超400万私域流量 [26] - 多家车企发布智能化战略,"辅助驾驶平权"趋势加速向低价位段车型扩展 [25] - 比亚迪D100芯片在车载智能芯片配置装车占比行业领跑,英伟达Orin系列满足不同算力需求 [28] 行业活动与技术发展 - 上海国际车展吸引全球车企亮相,凯迪拉克、阿维塔、宝马等品牌通过跨界合作与极限挑战增强吸引力 [30][32]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和联盟合作争夺标准制定权,超充模式与换电模式形成多元竞争 [34] - 充电桩市场呈现"强者愈强"格局,头部品牌在渗透率和单桩效率上双重领先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