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纯电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广汽埃安i60正式上市
环球网· 2025-11-17 14:13
空间方面,埃安i60拥有2775毫米轴距,后排腿部空间达1037毫米,头部空间1020毫米。副驾手套箱容积达14.5L,416升的后备箱容积在满座状态下仍可轻 松容纳8个20寸行李箱。而近90度的后排开门角度、全包围车门裙边设计带来的更窄门槛,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用车体验。 11月16日,广汽埃安首款"增程+纯电"双动力车型埃安i60正式上市,限时售价10.48万元起。 当前,用户对新能源车的需求已从"纯电优先"转向"场景优先"。尤其在北方严寒地区、充电设施欠佳区域,电池更大、充电更快的增程车型,凭借"可油可 电、无里程焦虑"的优势,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首选。 据介绍,埃安i60增程版搭载广汽星源增程技术,在能效表现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官方数据显示,其油电转化率实现3.73kWh/L,度电里程7.2km,亏电状 态下百公里油耗低至5.5升,媒体实测为4.9升。增程器持续发电功率高达85kW,配合180kW高功率电机,在亏电状态下保持150公里/小时的高速持续行驶。 凭借发动机黄金悬停技术,埃安i60启动和停机抖动分别降低70%和55%,结合全车多处隔音措施,提升怠速充电时车内静音水准。 此外,埃安i60还搭载2 ...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再洗牌,增程车为何掉队?
新浪财经· 2025-11-14 12:52
两年前,理想汽车凭借一套增程系统开辟市场,把被业内看作"过渡技术"的增程方案转化为热销产品。L系列车型凭借着冰箱、彩电、能加油的务实组合, 迅速吸引大量家庭用户达成购车意向。理想汽车也随之成为"新势力"中首家实现年度盈利的车企。 增程技术一度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主流趋势,纯电与增程的技术路线选择也成为业内争论焦点。 受到市场追捧,增程技术转瞬迅速成为热门赛道。问界、岚图、深蓝等近十家车企纷纷布局并推出相应产品。其中问界几款爆款车型的热卖也为增程技术的 成功增添新的案例。 情况在今年年中开始出现转变,增程车的销量走向下坡路。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6月起,增程式车型的批发占比连续五个月下滑。10月批发销量12.1万 辆,同比下降1.9%,零售跌幅更大,达7.7%。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势力"品牌中,纯电与增程的销量结构发生改变。从2024的49%比51%,变为如今的74%比26%。增程车正在失去它曾牢牢占据的市 场主流地位。 这一变化并非突如其来。纯电动车的续航、充电便利性和成本结构,在过去几年里迅速改善,逐步压缩了增程车的生存空间。 五年前,纯电动车的平均续航还在400公里左右徘徊,如今这一数字已突破500 ...
增程车“失宠”
36氪· 2025-11-10 19:39
增程车市场销量动态 - 国内增程车市场月销量出现罕见“三连跌”,2025年7月、8月、9月终端销量分别为10.69万辆、9.74万辆和1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7%和13% [1] - 曾带火增程路线的理想汽车销量已连续5个月大幅下滑 [1] - 前两年被视为“财富密码”的增程式电动车正面临“失宠”局面 [1] 增程车历史增长路径 - 从2021年到2024年,增程车型销量增速迅猛,分别实现218%、130%、154%和70.9%的增长 [1] - 市场占比从2021年的3.6%增长至2024年的9.1% [1] - 增程市场始于2019年理想ONE,其“城市用电、长途发电”模式提供了技术门槛不高、成本可控的解决方案 [1] - 随后问界、深蓝、零跑等玩家入局,至2024年增程车总销量突破百万,品牌多达23个 [3] 2025年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市场竞争加剧,大量新车型密集上市,包括8月上市的奕派eπ008增程版、吴铂HL增程版等,10月上市的极狐阿尔法T5增程版、零跑D19增程版等 [4] - 后续还有小鹏X9增程版、AION V增程版、小米增程YU9等多款车型计划推出 [4] - 理想汽车在MEGA之后选择将未来交给纯电,而其他友商则前赴后继进入增程赛道 [3] 纯电动车技术发展对增程车的冲击 - 纯电动车平均续航从五年前的400km提升至2025年的500多km,主流车型突破600-700km,无限接近燃油车体验 [5] - 充电基础设施极速完善,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1281.75万台,同比增长49.11%,2024年全年增量422.15万台,是五年前的8倍多 [5] - 新建充电桩功率大幅提升至120kW、180kW甚至更高,布局更合理 [8] - 电池成本大幅下跌,高盛预测2025年动力电池成本将降至99美元/kWh,比2022年下降40% [8] 增程车技术路线演变 - 新一代增程车技术从“小电池+大油箱”转向“大电池+小油箱” [9] - 智己LS6增程版电池达66度,纯电续航450km;零跑D19增程版电池达80度,纯电续航500km,超过很多纯电动车电池容量 [9] - 行业对“大电池小油箱”路线存在分歧,赞同派认为能带来更好纯电体验,反对派如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认为纯电续航实打实200km即可,过度堆料不经济且碳排放更高 [12] -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应在考虑性价比基础上给中高端车型配备大电池 [14] 增程车市场前景与定位 - 增程车“失宠”本质是技术路线“此消彼长”,销量下滑宣告“痛点红利”并非永恒 [15] - 未来若固态电池或钠电池普及,补能像加油一样便捷,带油箱的新能源车可能收缩为小众选择 [16] - 在充电网络未完全覆盖地区及用户对“绝对续航自由”有执念的场景下,增程车仍有独特价值 [16]
保时捷利润暴跌99%,纯电反超增程,大车市场乱套了?
犀牛财经· 2025-11-06 12:06
中国大型SUV市场格局演变 - 市场格局经历三个阶段:世纪之交合资品牌主导,一十年代自主品牌崛起分庭抗礼,过去十年新势力加入战局[2] - 市场存在“得大车者得天下”的铁律,燃油车时代中大型SUV话语权由外国品牌把持,新能源时代国产品牌登上舞台[3] - 2025年大车市场竞争激烈,国产与国外品牌攻守易势,汉兰达销量难止跌,卡宴利润暴跌99%,易车大型SUV热度榜前十几乎被国产厂商包揽[5] 燃油车时代大型SUV的成功案例 - 1999年国产奥迪A6轴距加长90毫米,2005年推出A6L,开创豪华车加长风潮并奠定BBA市场格局[6] - 2009年SUV市场爆发,年复合增长率达40%,丰田汉兰达国产化上市半年销量达3.5万台,在中大型SUV中独占鳌头[6] - 汉兰达成功在于精准满足中国家庭用户对空间、舒适、经济、可靠的全场景需求,开辟7座中大型SUV市场[8] - 2014年广汽丰田总销量37.4万辆,汉兰达是第二大销量来源,但其提供的营收利润远超中型轿车[8] 新能源时代国产品牌的挑战与崛起 - 2017年蔚来ES8上市,2018年下半年交付后约半年累计交付量达11,348辆,成为大三排SUV进入新能源时代的转折点[10][11] - 2021年理想ONE全年销量90,491辆,接近汉兰达的10.77万辆,2022年理想L9上市后汉兰达彻底失去还手之力[11] - 旗舰大型SUV热销能带动同系列中型SUV销量,因此大三排SUV是车企必争之地,车企会将最先进技术优先用于大三排SUV[12] - 汉兰达、卡宴等车型式微的核心原因是产品力跟不上时代,在空间、舒适度、智能化方面不及国产车[12] 2025年大三排SUV动力形式转变 - 2025年上半年大三排SUV市场是增程、插混和燃油竞争,8月开始纯电异军突起,9月全面反超位居第一[15] - 纯电异军突起主要源自蔚来两款大三排SUV热销:乐道L90上市三个月累计交付33,348台,全新ES8上市41天交付突破10,000台[15] - 2025年是纯电拐点,用户从纯电技术获得的体验收益大于加电不便的体验损失,纯电技术持续进步,续航、空间提升,成本下降[18] - 家充桩、公共充电桩普及,增程车主用油场景减少,可油可电优势变成每天充电的累赘[18] 蔚来公司的技术领先与体系能力 - 蔚来是纯电拐点的推动者,乐道L90和全新ES8引领大三排SUV进入纯电时代[19] - 2023年蔚来率先推出真正全域900V高压架构,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高压元件电压均超900V[19] - 二代ES8上市时换电站仅一千多座,目前布局超8,300座充换电站,其中换电站超3,500座,高速换电站超1,000座,缓解续航焦虑[23] - 造好、卖好大车考验车企体系化效率,蔚来通过CBU变革提升生产、制造、物流、传播、销售等环节的协同作战能力[24][25] - 乐道L90和全新ES8产能提升顺畅,蔚来体系化能力提升初见成效,公司实力和价值在过去被低估[25][26]
刚刚,新能源车数据出炉
中国基金报· 2025-10-01 23:39
比亚迪销量分析 - 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96,270辆,同比下降5.52% [2][5] - 1-9月累计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60,146辆,累计同比增长18.64% [4][8] - 销量同比下降主要因插混车型销量下滑,9月插混车型销量为188,010辆,同比下降25.58% [5][6] - 纯电车型销量表现强劲,9月销量为205,050辆,同比上涨24.31% [6][8] - 海外销量增长停滞,9月海外销量为71,256辆,仅高于1月和2月 [8][9] 其他传统车企新能源表现 - 吉利汽车9月新能源销量达165,201辆,同比增长81.27%,环比增长12.12% [5][12] - 吉利9月新能源渗透率达60.49%,其中领克品牌新能源渗透率再创新高达79.3% [14] - 长城汽车9月新能源销量达45,961辆,同比增长52.55% [5][11] - 长城汽车9月总销量同比增长23.29%,新能源与海外销量均创新高 [10][11] 造车新势力销量表现 - 零跑汽车9月交付量达66,657辆,同比增长97.40%,创造车新势力月度交付量新纪录 [4][5][15] - 零跑汽车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迈入“百万俱乐部”的造车新势力 [15] - 小鹏汽车9月交付量达41,581辆,同比增长94.74%,首次突破4万辆 [5][17] - 小米汽车9月交付量首次超4万辆,YU7车型从9月第三周开始成为销量主力 [4][5][17] - 造车新势力前三名门槛首次抬升至4万辆 [4][17] 蔚来与理想技术路线对比 - 蔚来9月交付量达34,749辆,同比增长64.06%,专注于纯电路线 [5][20][24] - 蔚来乐道L90自7月上市后两个月累计交付2.16万辆,10月产能将达1.5万辆 [24] - 理想汽车9月交付量为33,951辆,同比下降36.79%,正处于向纯电路线转型期 [5][24][27] - 理想汽车近期推出两款纯电SUV车型理想i8和理想i6,并加速超充网络建设 [27] 其他车企及市场动态 - 鸿蒙智行9月交付量为52,916辆,同比增长32.52% [5] - 东风旗下岚图9月交付量为15,224辆,上汽旗下智己9月交付量为11,107辆,均创新高 [4][5] - 埃安和北汽新能源9月销量分别为29,113辆和20,539辆 [5]
纯电动汽车市场向好 车企聚焦高端化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6:14
行业技术发展 - 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 动力电池单体成本降低30% 寿命提高40% 充电速率提升3倍多[2] - 大部分新款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达600公里以上 尚界H5纯电版CLTC续驶最高655公里 全新蔚来ES8搭载102kWh电池组 CLTC纯电续驶635公里[2] - 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乘用车新车占比从2020年16.2%提升至2023年上半年62.1%[2] 市场销售表现 - 2023年7月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73.6万辆 同比增长44.8% 8月销量81.5万辆 同比增长38.5%[1] - 7月狭义插混车型批发销量33.6万辆 同比增长3.3% 增程式车型批发销量10.9万辆 同比下降6.2%[1] - 纯电技术空间优势体现于前备舱设计 油车和插混无法实现[3] 企业盈利状况 - 零跑汽车2023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转正 成为继理想汽车后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新势力车企[2] - 小鹏汽车2024年净亏损大幅收窄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2] - 蔚来凭借乐道L90和ES8产品触底反弹 第四季度盈利目标不再遥不可及[3] 基础设施完善 - 截至2023年7月底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669.6万个 同比增长53%[3] - 2023年前7个月桩车增量比为1:1.8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需求[3] - 高速公路充电站快充桩普及 基础设施健全促使更多年轻家庭选择纯电动汽车[4] 高端市场转型 - 莲花汽车通过电动化重塑高端定位 坚持驾驶至上理念 通过原创技术带来独特驾控体验[4] - 新款车型EMEYA与ELETRE起售价分别为53.8万元与55.8万元 搭载数字化底盘和多项独家技术[5] - 中国自主品牌崛起 提供更多情绪价值并配备"冰箱 彩电 大沙发" 同时大力宣传智能化[4]
蔚来-SW(09866)ET9 地平线特别版、全新 ES8 亮相 NIO Day 2025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8:12
公司活动与产品发布 - 蔚来于2025年9月20日在杭州举行NIO Day 2025活动 首次在秋季举办并以"生长Grow with the Light"为主题[1] - 活动外场展示"G318川藏换电路线长卷"并设立用户公益市集 所有摊位销售收入将捐赠至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1] - 智能电动行政旗舰ET9地平线特别版正式上市 采用双色车身设计 计划于2025年9月底开启交付[1] 新产品与技术成果 - 全场景科技旗舰SUV全新ES8正式上市 作为中国纯电大三排SUV开创者 已完成三代产品迭代[2] - ET9地平线特别版融合旗舰美学与顶尖技术 定位为设计旗舰、技术旗舰和行政旗舰[1] - 全新ES8凝聚公司十年技术创新成果 将与乐道L90共同推动高端大三排SUV向纯电化转型[2] 行业趋势与战略定位 - 2025年被公司视为行业拐点 纯电技术带来的体验收益开始超过加电不便的体验损失[2] - 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加速向纯电过渡 用户选择与市场数据均支持这一趋势[2] - 公司将持续依托十余年技术创新 通过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需求[2]
增程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9 07:08
技术路线之争 - 蔚来创始人李斌承认增程路线在特定市场阶段具有显著商业价值 能快速解决用户续航焦虑并实现盈利 但强调公司仍坚持纯电战略是基于长期信念而非短期利益 [3][5] - 理想汽车凭借增程技术实现销量爆发 2023年增程市场销量达64万辆(同比增长181%) 2024年上半年达47万辆(同比增长124%) 但2025年8月出现同比下滑9.5% [8][10] - 增程技术正从"小电池+大油箱"向"大电池+小油箱"演进 新车型纯电续航提升至350-450公里(如昊铂HL达350km 智己LS6达450km) 综合续航超1300km 并搭载800V超充技术 [19][24][26] 市场动态与竞争格局 - 理想汽车连续三个月销量下滑 2025年8月交付28,529辆(同比下滑41%) 此前三个月下滑幅度分别为24.1%、39.74%和40.72% [8] - 新势力品牌中纯电与增程结构占比从2023年的56%:10.2%变为2025年的64%:7.7% 纯电市场8月同比增长38.5% 插混增5.0% 增程同比下降9.5% [10] - 传统车企加速布局增程赛道 别克至境L7、昊铂HL增程版、智己LS6增程版等密集上市 其中智己LS6预售30分钟订单破万台 [17][19][20] 技术演进与用户需求 - 增程成功核心在于满足用户"日常零油成本"和"长途无焦虑"双痛点 理想ONE将电池容量从2-3度电提升至40度电 重塑用户体验 [12][13][24] - 行业专家认为当纯电续航超300公里时 增程器使用频率大幅降低 可采用更小增程器和油箱 在成本与重量控制上具备优势 [26][27] - 反对观点认为长纯电续航增程车需与纯电正面比拼续航和成本 但支持方认为增程是电动化普及的重要推动力 未来35%用户仍将选择燃油车 [27][28][29] 企业战略调整 - 理想汽车转向纯电领域 目标高端纯电"保五争三" 月销稳定18,000-20,000辆 并提出"去除方向盘"的移动机器人愿景 [15] - 部分行业人士批评理想在增程领域未建立护城河 MPV领域放弃增程改赌纯电 导致增程市场份额被其他厂商抢占 [16] - 增程技术被定义为"电车时代的油车" 其生命力取决于电车整体市场的发展 而非单纯技术路线竞争 [29]
蔚来业绩拐点背后的二三事
经济观察报· 2025-09-05 21:23
核心业绩表现 - 二季度营收190.1亿元,环比增长57.9% [1] - 净亏损环比收窄超30% [1] - 综合毛利率维持在10%水平 [1] - 二季度累计交付7.2万辆,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71.2% [3] 交付与营收指引 - 三季度预计交付8.7万-9.1万辆,同比增长40.7%-47.1% [3] - 三季度预计营收218.1亿-228.8亿元,同比增长16.8%-22.5% [3] - 8月交付量达3.1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5.2% [3] - 四季度目标月均交付5万辆,总交付15万辆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过万辆 [3] - 纯电车型前备箱容积达240L,为行业最大空间设计 [5] - 坚持纯电技术路线,自研三电技术与充换电网络 [6] - 1-7月纯电车型销量增长35.2%,增程车型仅增长12.1% [6] 战略与运营调整 - 推行"基本经营单元"制度,强化ROI考核与效率优化 [4] - 季度研发投入从30亿元缩减至20-25亿元规模 [9] - 三品牌(蔚来/乐道/萤火虫)实现核心技术资源协同 [9] - 2025年将发布新车型ES9、ES7及乐道L80 [9] 行业趋势判断 - 充电基础设施完善使纯电车型使用成本优势凸显 [7] - 多家车企从增程/插混转向推出纯电车型 [6] - 纯电车型用户体验收益提升,充电便利性显著改善 [7]
蔚来业绩拐点背后的二三事
经济观察报· 2025-09-05 21:18
二季度业绩表现 - 二季度营收190.1亿元 环比增长57.9% [2] - 净亏损环比收窄超30% [2] - 综合毛利率维持在10% [2] - 二季度累计交付7.2万辆 同比增长25.6% 环比增长71.2% [6] 三季度业绩指引 - 预计三季度交付量8.7万至9.1万辆 同比增长40.7%至47.1% [6] - 预计三季度营收218.1亿至228.8亿元 同比增长16.8%至22.5% [6] - 8月交付量达3.1万辆 同比增长55.2%创历史新高 [6] 四季度盈利目标 - 四季度交付目标为月均5万辆 总计15万辆 [8] - 四季度毛利率目标达到16%-17% [8] - 公司预计四季度实现盈利 [3][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过万辆 [6] - 纯电车型前备箱容积达240L 为行业最大 [10][12] - 坚持纯电技术路线 自研三电技术及充换电网络 [12] - 1-7月纯电车型销量增长35.2% 增程车型增长12.1% [13] 运营效率提升 - 推行基本经营单元制度 重视ROI考核 [8] - 季度研发投入从30亿元控制至20-25亿元规模 [18] - 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方面精打细算 [18] 多品牌战略 - 蔚来/乐道/萤火虫三品牌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17] - 三个品牌在设计/核心零部件/充换电网络实现资源复用 [17] - 2025年将发布蔚来ES9/ES7及乐道L80三款中大型SUV [18] 行业趋势判断 - 充电基础设施完善使纯电车型使用成本优势显现 [14] - 多家车企从增程/插混转向推出纯电车型 [13] - 7月纯电车型同比增长24.5% 增程同比下降11.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