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力架

搜索文档
玛氏公司士力架立足产品创新,拓展本土多元消费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8-01 07:26
公司战略与产品创新 - 玛氏旗下巧克力品牌士力架在北京举办扛饿新能源发布会 首发扛饿新能源概念 创新用户定位 拓展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多元化消费场景以持续提升在华销售业绩[1] - 创新产品壶铃装专为健身群体打造 运动前后随时补能 每100克士力架搭载8.6克优质蛋白 通过补充能量和营养物质贴近中国消费者真实需求[1] - 产品定位在办公桌 背包 冰箱等常见能量储备场景 满足年轻人追求高效便捷获取能量的需求[1] 市场定位与品牌传播 - 士力架自1930年品牌诞生以来已进入中国市场30余年 玛氏箭牌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为中国消费者引入创新产品[2] - 品牌广泛布局线下线上等多种渠道 为消费者带来更健康多元新潮便利的消费体验[2] - 品牌代言人吴磊分享士力架很香很好吃也很方便 提供非常好的能量补充 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饿了就来一根[1] 管理层观点 - 玛氏箭牌中国区总裁Larry Feng表示士力架把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作为产品创新的最大源动力[1] - 玛氏箭牌中国市场营销副总裁江洁强调士力架多元场景渗透的重要性[1]
从玛氏家族,看百亿帝国的创业投资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7-16 19:22
公司概况 - 玛氏家族旗下拥有M&M's、士力架等全球知名糖果品牌,同时宠物食品业务表现强劲 [2] - 公司业务覆盖80多个国家,雇佣员工超13万人,年收入达400亿美元,家族身价1300亿美元 [2] 发展历程 - 1911年弗兰克·玛氏从家庭厨房开始糖果创业,初期面临激烈市场竞争但凭借热爱坚持 [2] - 弗瑞斯特·玛氏通过改良"银河棒"、发明M&M's巧克力豆和士力架等创新产品实现业务突破 [3] 创新驱动 - 创新被视为企业价值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差异化产品能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3] - M&M's巧克力豆等创新产品为家族赚取第一桶金,展示创新对业务增长的直接贡献 [3] 公司治理 - 玛氏家族保持100%家族控制,未上市以避免资本市场短期业绩压力干扰长期战略 [4] - 非上市结构使公司能专注长期研发投入,不受股价波动影响产品品质优化进程 [4] 管理原则 - "五项原则"(品质、责任、互利、效率、自由)构成企业稳定运营的基础 [5] - 严格品质管控降低次品率并提升品牌价值,责任与互利原则强化合作伙伴关系 [5] 业务战略 - 多元化布局显著,从糖果扩展到宠物食品领域以分散单一业务风险 [6] - 宠物食品现已成为重要支柱业务,平衡糖果市场波动带来的业绩影响 [6] 行业启示 - 长期主义视角和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4][6] - 业务多元化可有效对冲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直接影响投资价值判断 [5][6]
玛氏全球媒介业务重磅更换:阳狮集团接棒,WPP再失一城
经济观察报· 2025-06-11 16:58
玛氏全球媒介业务变动 - 阳狮集团从WPP手中接过玛氏在全球70多个市场的媒介代理权,涵盖媒体、制作、电商、社交付费及KOL营销等业务 [1] - 阳狮组建专属团队"OneMars",负责玛氏全球传播生态重塑与整合 [1] - 玛氏全球品牌公关代理权授予IPG集团旗下万博宣伟 [1] - 比稿历时六个月,阳狮击败WPP和宏盟胜出 [1] - 创意代理业务仍由宏盟旗下BBDO与DDB负责 [1] 阳狮接管玛氏全球传播触点 - 代理范围覆盖70余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传统媒体策划与购买、广告制作、电商整合营销、社交媒体投放及KOL合作 [2] - 阳狮将利用AI能力与消费者洞察帮助玛氏实现"下一代品牌建设" [2] - 玛氏首席市场官表示新代理合作生态旨在将消费者和社区放在品牌体验主导地位 [2] 比稿背景与业务整合 - 比稿启动源于玛氏2024年8月以359亿美元收购Kellanova,扩充零食产品矩阵 [2] - 玛氏目标为整合营销资源、提升传播效率并打造统一全球传播体系 [3] - 比稿涵盖零食与宠物食品板块,涉及Snickers、M&M's、Royal Canin等品牌,食品与营养部门未纳入 [3] - 此前媒介业务由WPP旗下EssenceMediacom负责,账户估值17亿美元 [3] 阳狮与玛氏合作基础 - 阳狮2024年9月以6亿美元收购玛氏旗下电商营销机构Mars United Commerce [4] - 该机构为超过100个快消品牌提供电商媒体与零售策略咨询 [4] - 收购为阳狮补强零售场域数据洞察与转化能力,铺路全面代理玛氏业务 [5] WPP面临的挑战 - WPP在2025年连续失去可口可乐北美7亿美元媒介代理权、派拉蒙媒体业务及玛氏三大客户 [6][9] - WPP首席执行官Mark Read将于2025年12月卸任,2025年Q1营收同比下跌5% [6] - WPP2024年底整合媒介代理公司为"WPP Media",推出AI驱动新传播模型但未获广泛认可 [6] 行业趋势与竞争焦点 - 超级品牌对传播生态要求从"效率优先"转向"整合优先"和"体验驱动" [7] - 广告行业竞争焦点从"创意谁更好"转向"整合AI+人+场"的全面能力 [7] - 玛氏代理权变动反映行业生态重构,阳狮在AI与零售整合领域优势凸显 [6] - WPP连环失利倒逼其加速结构改革与技术革新 [6]
主要原料可可价格飙升,玛氏、费列罗两大巧克力巨头齐齐涨价
南方都市报· 2025-05-08 22:28
行业动态 - 中国巧克力甜食产品市场规模约230亿元,玛氏、费列罗合计市场份额超60%,雀巢排名第三 [2] - 巧克力行业主要品牌包括玛氏旗下德芙、士力架、M&M's、脆香米,费列罗旗下费列罗、健达,雀巢旗下脆脆鲨、奇巧、徐福记等 [2] - 全球范围内多个知名巧克力品牌已提高售价,包括好时、亿滋国际、瑞士莲、雀巢等 [11] 公司调价情况 - 玛氏部分单品涨价幅度在4.9%-15%不等,涨价从4月开始 [1][4] - 费列罗旗下健达巧克力产品6月将小幅上调价格,但未透露具体调价比例 [1][2] - 雀巢子品牌徐福记表示可可价格上涨对其影响不大 [11] 原材料价格变动 - 纽约可可期货价格从年初约3600美元/吨上涨至12月中旬约11200美元/吨,5月7日报9188美元/吨 [7] - 国际可可组织5月6日可可平均交易参考价8400.6美元/吨,较去年12月11984美元/吨回落,但仍远高于年初4200美元/吨 [8] - 科特迪瓦和加纳可可产量占全球60%-70%,近年因气候变化和病虫害导致供应量处于历史低位 [6] 供应链影响 - 巧克力品牌去年依靠囤积可可原料维持价格,随着库存消耗普遍面临涨价压力 [8] - 大品牌可通过压缩营销投入平衡成本上涨,小品牌因可可粉成本占比高涨幅更明显 [8] - 生鲜电商平台与巧克力品牌就涨价进行多轮谈判,部分渠道可能被迫接受调价 [6] 全球市场反应 - 好时去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增长主要来自涨价,正通过调整配方减少可可使用 [11] - 亿滋国际已提高价格并可能在下半年或2026年再次调价 [11] - 瑞士莲2024年产品价格已提高6.3%,预计今年将按两位数百分比上调 [11]
发债260亿美元!糖果巨头,吃下最贵“薯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7 21:28
玛氏收购Kellanova交易概述 - 玛氏宣布发行260亿美元投资级债券(约1885亿元人民币)用于收购品客薯片制造商Kellanova [2] - 若交易未能在2026年8月20日前完成,玛氏将以本金101%价格赎回债券 [2] - 此次债券发行规模位列历史第八大并购融资交易,由美国银行、花旗等六大投行联合承销 [2] 交易战略意义 - 交易将推动玛氏从糖果巨头向全品类零食战略转型 [3] - Kellanova旗下品客薯片和Cheez-It两大十亿美元级品牌将补足玛氏咸味零食缺口,形成"甜食+咸食"品类矩阵 [6] - 玛氏计划通过收购实现零食业务十年内翻倍增长目标 [7] 业务协同效应 - Kellanova 2023年净销售额达130亿美元,交易包含其所有品牌、资产和业务 [5] - 玛氏可借助Kellanova的RXBAR蛋白棒等健康零食产品应对糖果市场萎缩 [11] - Kellanova可利用玛氏在中国德芙、士力架的成熟渠道资源拓展市场 [7]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中国糖果市场规模持续收缩,2022年同比下降8.7%至599.9亿元,CR3仅20% [10] - 中国薯片市场CR5达76.7%,品客面临乐事(50.8%份额)等本土品牌挤压 [12] - 2024Q1玛氏在中国糖果市场份额仅7.9%,市场竞争激烈且分散 [10] 管理层预期 - 玛氏CEO看好中国与非洲市场的协同发展机会 [14] - 合并后业务将由玛氏零食全球总裁Andrew Clarke领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