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印机
icon
搜索文档
两部门:推动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等技术攻关
财联社· 2025-09-04 14:36
政策导向与产业升级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1] - 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统筹专项资源提升电子产品供给水平 [1] - 推动整机和零部件迭代升级 包括手机 个人计算机 家庭网关设备 视听设备 服务器等 [1] 人工智能与终端创新 - 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1] - 鼓励各地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 [1] - 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 [1] 新兴产品与技术发展 - 打造新型显示 智能安防 车载计算 智能可穿戴 智慧健康养老 智慧家庭等新兴产品 [1] - 研发高性能轻量级扩展现实(XR)等新型终端设备 [1] - 持续提升打印机 复印机 扫描仪等计算机外设可靠性 [1] 技术攻关与储备 - 加快提升新一代整机装备供给能力 [2] - 推动5G/6G关键器件 芯片 模块等技术攻关 [2] - 加强6G技术成果储备 [2] 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 - 鼓励创新产品形态 提高质量水平 培育高端品牌 [1]
2025年6月中国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进出口数量分别为67万台和344万台
产业信息网· 2025-09-01 09:28
行业进出口总体情况 - 2025年6月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总进出口数量达411万台[1] - 总进出口金额为8.22亿美元[1] 进口表现 - 进口数量67万台同比下降22%[1] - 进口金额2.01亿美元同比增长12.8%[1] - 呈现量减价升态势 单台进口均价约300美元[1] 出口表现 - 出口数量344万台同比下降25.8%[1] - 出口金额6.21亿美元同比下降12.8%[1] - 出口数量降幅大于金额降幅 单台出口均价约180美元[1] 贸易结构特征 - 出口数量为进口数量的5.1倍[1] - 出口金额为进口金额的3.1倍[1] - 贸易顺差达4.2亿美元[1]
2025年5月中国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进出口数量分别为69万台和352万台
产业信息网· 2025-08-08 11:14
行业进出口数据 - 2025年5月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进口数量69万台同比下降5% [1] - 进口金额1.6亿美元同比下降10.4% [1] - 出口数量352万台同比下降13.8% [1] - 出口金额5.7亿美元同比下降13.3% [1] 数据来源 - 进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 [3][4] - 行业数据由智研咨询整理提供 [2][3][4]
场景拉通创新 |微观视界
经济观察网· 2025-07-26 00:05
公司发展历程 - 1996年杨春华开始在广东中山坦洲镇创业,2010年创立曙光铝业 [3] - 公司专注于超细、超薄、高精密、高强度铝管、铝型材及工业精密铝件制造,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3] - 耗费14年突破日系企业技术封锁,自主研发四代冷拉设备,模具精度达0.01毫米,配套研发拉拔油配方 [3] - 磁辊铝管月产量达800万只,全球市场份额超50% [3] 技术优势与产品布局 - 精密铝材精度比日本工厂高0.1μm [3] - 主要产品包括复印机、打印机用磁辊管、OPC管、三叉管等,客户包括佳能、索尼等世界500强企业 [3] - 为5G基站、新能源电池壳开发超薄高强度铝型材,满足轻量化与高导电需求 [3] - 汽车尾箱铝材支架市场份额超越原欧洲供应商,成为华为、小米、特斯拉汽车配件供应商 [5] 产业链延伸与转型探索 - 2021年切入摄影器材支架领域,管材成本5元,加工后售价超100元 [4] - 采取差异化策略避免与客户竞争,如生产小支架而非大支架 [4] - 疫情期间欧洲供应链停滞,凭借稳定交货能力实现订单突破 [5] - 从ToB转向ToC市场,初期因B端思维导致自拍杆库存积压500万件,损失超2000万元 [6] C端市场战略与产品创新 - 自拍杆品牌Vndefo定位"一稳定二便携三颜值",聚焦便携性、稳定性、功能性、智能化 [7][8] - 爆品方程式:稳定性+爆品方向=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缺失+自身优势 [8] - 目标用户包括博主、宝妈、健身达人等16类场景使用者 [9] - 强调用户收益与代价平衡,产品需"感动人心、价格厚道" [11] 行业意义与未来展望 - 技术迁移典范:依托精密铝管技术、全流程品控及智能化产能优势切入影像配件赛道 [12] - 为传统制造业"以技破界"提供范本,展现向消费蓝海拓展可行性 [12] - 符合国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方向,响应建设统一大市场背景 [12] - 参考欧美"新消费运动",高科技赋能消费品催生新品类与新品牌 [13][15]
理查德·勒夫《超级强势股》译文
猛兽派选股· 2025-07-19 09:36
超级强势股的定义与历史表现 - 超级强势股指两年内价格至少翻三倍且涨幅最低达三倍的股票 1974年10月至1976年10月间约每五只股票中有一只价格翻三倍 从1018只股票中识别出243只超级强势股 [1] - 1962年至1974年期间共观察到434只股票的589次超级强势走势 其中57只涨幅超1000% 162次涨幅超500% [2] - 超级强势阶段持续时间差异大 3个月至63个月不等 多数持续8到33个月 其中282次持续12到24个月 124次持续24到36个月 [3] 超级强势股的触发因素与公司特征 - 上涨触发因素包括意外收益增长、并购或熊市底部超卖反弹 最常见的是从熊市底部超卖状态反弹 [2] - 38%的超级强势走势与季度收益大幅增长同步发生 28%伴随收益适度增长 34%与收益增长无相关性 [6] - 481次超级强势走势涉及流通股低于500万股的公司 仅2次涉及流通股超3000万股的公司 [8] 超级强势股的市盈率与收益关系 - 464次超级强势走势中市盈率上升 其中86次市盈率上涨四倍及以上 118次上涨三倍以上 [6] - 随机抽样显示37%超级强势股起步市盈率10-15倍 33%低于10倍 仅10%高于20倍 [7] 超级强势股后续表现与典型案例 - 504次超级强势走势结束后出现显著回调 其中63次一年内完全回吐涨幅 135次一年后完全回吐 [9] - 1962年熊市低点反弹的44只超级强势股中 28家流通股不足500万股 多为航空、复印机、避孕药等新兴行业公司 [12][13] - 典型案例包括施乐(复印机)、辛泰克斯(避孕药)、德州仪器(晶体管)、天际线(移动房屋)等 均具备收益快速增长、流通股少、低市盈率特征 [12][13] 超级强势股的周期性特征 - 天际线公司12年内出现三次超级强势阶段 分别上涨四倍、十多倍和四倍多 每次均始于熊市低点 [4][5] - 超级强势阶段后常伴随价格回调或横向波动 盘整期可能持续数年 [4]
外贸爆了,“出口转内销”行不通,中国外贸破局得靠这条路
36氪· 2025-05-19 16:24
中美关税下调对出口的影响 - 中美暂停部分关税90天的协议促使太平洋两岸商家迅速行动,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接到10万美元大单,美国客户因关税从153.8%降至38.8%而加速补单 [1] - 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过去七天平均海运订单量超过2万个标准箱,增长277% [1] 出口转内销的局限性 - 电商平台推出出口转内销政策,如京东启动2000亿扶持计划,盒马开放绿色通道,但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难以消化出口受阻产能 [2][3] - 2021-2024年出口转内销尝试效果不佳,工业产能利用率连续四年下降,2024年降至75.0%,为八年来最低 [7][9][10] - 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商家利润被挤压,部分企业通过夜间开工节省电费 [7] 外贸企业的破局之道 - 长期解决方案是"内外贸一体化",打通内外贸堵点,使企业能灵活切换市场 [6][24] - 品牌驱动的本土化出海策略更有效,如丰田、佳能在美国本土化生产,中国品牌OPPO/VIVO、传音等也采用类似模式 [16] - 社交媒体和电商降低出海门槛,中小企业可通过精准营销和线上销售快速试错,如广州沉香企业针对中东市场定制产品 [17][20] 国内市场的挑战与潜力 - 国内消费力不足,2024年一季度北京上海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下降,全国增长依赖财政补贴 [7] - 14亿人口的消费基数庞大,若消费水平提高,可消化部分外贸产能 [23] - 国家政策强调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帮助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