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小宗无糖茶
搜索文档
宗馥莉与娃哈哈的未了局
北京商报· 2025-10-11 18:03
核心管理层变动 - 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所有职务,该消息在10月10日晚间得到公司内部确认 [1][3] - 董事会已任命许思敏为娃哈哈集团总经理,董事长职务目前空缺 [3] - 此次辞职在管理层内部已是公开秘密,但未来团队调整方案仍是未知数 [1] 商标问题与品牌更迭 - 娃哈哈集团原计划将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转让过程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受阻,存在不确定性 [4] - 因商标使用合规性存疑且法律风险高,公司决定从2026销售年度起启用新品牌“娃小宗”替代“娃哈哈”品牌 [4] - “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集团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4] 新品牌“娃小宗”的布局 - 宗馥莉实际控制的宏胜饮料集团在2月至5月期间申请注册了几十个“娃小宗”商标,覆盖茶饮料、矿泉水、果汁等娃哈哈现有品类以及啤酒等新品类 [5] - “娃小宗”微博账号已于9月30日完成认证,认证主体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目前粉丝数超过3000 [5] - 宗馥莉为“娃小宗”设定的年销售目标为300亿元,相当于娃哈哈当前营收规模的近八成 [10] 公司股权结构与股东博弈 - 娃哈哈集团股权结构复杂,为混合所有制,目前三大股东为国资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6] - 有行业观点认为,宗馥莉辞职背后反映了国资与民资的博弈,宗庆后去世后国资逐渐开始掌控公司 [7] - 职工持股会目前仅宗馥莉一人,因部分退休及离职员工对2018年签署的回购协议提出诉讼,股权工商变更登记尚未完成 [6] 公司经营业绩与市场挑战 - 公司主力产品面临销售压力,2025年上半年AD钙奶在核心市场华东地区销售额下降37%,纯净水市占率从18%下降至12% [9] - 为应对挑战,公司将2025年发展重点放在水和茶品类,通过加大线下冰柜铺货,包装水市场份额从2024年一季度的9.42%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17.07% [9] - 公司尝试推出如“娃小宗”无糖茶等新产品以打造增长曲线,但市场反响平淡 [9] 改革阻力与内部影响 - 宗馥莉推行的以“公司治理”为核心的改革因战略节奏快、触动利益而阻力重重,信任体系未能重建 [8] - 管理层变动及改革影响了团队稳定性,有内部员工反馈收入降低及相关福利待遇被取消 [9]
宗馥莉再辞职,“娃小宗” 能否扛起大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08:53
10月10日晚,宗馥莉辞去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等职,公司确认 "属实"。此次辞职 或与 "娃哈哈" 商标使用权争议相关 —— 集团股权由宗馥莉(29.40%)、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 (46.00%)、基层工会(24.60%)构成,现行架构下 "娃哈哈" 商标使用需全体股东同意,而该商标价 值超900亿元。 这并非宗馥莉首次请辞,2024年7月,宗馥莉的一封请辞信在网上流传,由于公司部分股东"对其经营管 理娃哈哈集团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宗馥莉决定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公司 经营管理"。 这场请辞风波,以宗馥莉不久后正式出任娃哈哈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务而告一段落, 也被市场解读为宗馥莉意在"以退为进"。 (原标题:宗馥莉再辞职,"娃小宗" 能否扛起大旗?) 此次辞职前,其实际控制的宏胜饮料已布局新品牌 "娃小宗",今年5月该品牌无糖茶已亮相,且计划 2026年销售年度起正式启用。另有消息称,原宏胜集团法务部长许思敏将接任娃哈哈董事长。种种信 号,都揭示了娃哈哈集团内部矛盾进一步公开化、白热化。宗馥莉退出娃哈哈后,这一新品牌"娃小 宗",能否成为宗馥莉的新利器? ...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太想进步了
商业洞察· 2025-10-04 17:25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在2025年面临压力,上半年销量增速回落,关键产品和核心市场出现下滑[3][5] - 公司过去8年营收基本在500亿水平徘徊,2024年因特殊因素达到700亿,但增长乏力,在多个品类竞争中掉队[11][13][14] - 新任管理层将发展重点放在包装水和无糖茶品类,通过渠道改革使包装水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但无糖茶新品推广效果不佳[19][22][32] - 公司计划通过新品牌“娃小宗”寻求转型,以提升决策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37][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量增速回落,业绩承压[3] - 公司两大重要收入产品AD钙奶和纯净水出现下滑,AD钙奶在关键市场华东地区销售额下降37%,纯净水市占率从18%跌至12%[5] - 2024年公司营收突破700亿,但管理层承认包含创始人去世后的情怀消费因素,过去8年营收基本在500亿水平波动[11] - 2025年二季度作为主要销售旺季,部分经销商反馈销量同比持平或下跌超30%,给全年700亿营收目标带来不确定性[37] 包装水业务分析 - 包装水是公司2025年的发展重点之一,通过进入全家、盒马等渠道拓展一线市场[19][20] - 公司包装水市场份额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9.42%显著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7.07%[22] - 2025年消费者最常购买的包装水品牌中,公司以45.04%的占比紧随农夫山泉之后,远超第三名怡宝[23] - 2024年中国瓶装水市场规模为1398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3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5%[23] - 包装水行业头部企业地位稳固,前六名企业市场占有率总和高达80.5%,公司以9.9%的份额排名第四[26] - 行业面临价格战压力,农夫山泉2024年包装水收入下降21.3%至159.52亿元,2025年上半年其饮用水利润率降至35.44%[25][26] 无糖茶业务分析 - 无糖茶是公司另一个重点发展品类,管理层在2024年上半年密集推出茶饮品,并于2025年5月推出娃小宗无糖茶,但市场反响平淡[32] - 无糖茶赛道处于快速增长期,行业规模从2017年的1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89亿元,6年规模增长超10倍[34] - 该品类在中国市场渗透率仅为7.7%,远低于日本的78%,显示巨大增长潜力[35] - 竞争对手已从中受益,农夫山泉以东方树叶为核心的茶饮料板块上半年营收突破百亿,怡宝的无糖茶产品销量增长122%[35] 公司战略与挑战 - 公司面临历史遗留问题,包括股权纠纷、品牌使用权限、渠道发展等,导致在策略和产品推新上显得笨重[36] - 管理层计划于2026年启动新品牌“娃小宗”,该商标由管理层旗下公司完全持有,旨在提升决策效率,带领公司转型[37][38] - 公司需要跳出依赖AD钙奶、营养快线等火了20年老品类的盈利模式,在其他品类寻找增量[19][30]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太想进步了
36氪· 2025-09-28 21:0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娃哈哈业绩承压,2024年上半年销量增速回落[4] - 2024年二季度AD钙奶在华东地区销售额下降37%,纯净水市占率从18%跌至12%[5] - 华东地区占全国饮料总销售额的24.8%,是娃哈哈起家、渠道铺设率最高的地区[6] - 2015年至2023年8年间娃哈哈营收在500亿元上下波动,2024年业绩突破700亿元主要受创始人去世后的情怀消费因素推动[11] - 2025年娃哈哈经销商任务普遍增长,部分地区要求增长50%[20] - 2025年6位经销商中有4位表示销量同比基本持平,另外两位销量下跌至少30%[40] 核心产品市场地位 - AD钙奶、营养快线和八宝粥是娃哈哈最大营收来源,已支撑营收近20年[21] - 千禧之年娃哈哈是包装饮用水龙头,但在2007年、2010年、2015年市场份额先后被康师傅、农夫山泉、怡宝超越,被挤出行业前三[16] - 2024年娃哈哈包装水市场份额约9.42%,2025年第一季度上涨至17.07%[24] - 2025年消费者最常购买的包装水品牌中,农夫山泉占比48.53%居首,娃哈哈占比45.04%紧随其后[24] - 娃哈哈以9.9%的市场份额在包装饮用水领域排名第四,头部六家企业市场占有率总和达80.5%[29]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瓶装水市场规模1398亿元,是碳酸饮料市场的2倍,预计2025年突破3100亿元,2030年达4000亿元[25] - 2024年瓶装水市场CR3为32.8%,农夫山泉、怡宝、百岁山份额分别为14.4%、9.5%、8.9%[26] - 农夫山泉2024年营收仅同比增长0.5%,华润怡宝营收下滑2.6%,康师傅饮品业务仅增长0.1%[26] - 农夫山泉2024年包装饮用水产品收入下降21.3%至159.52亿元,2025年上半年饮用水利润率为35.44%,低于2022、2023年同期的39%与36.4%[27][28] - 华润饮料包装饮用水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3.1%,其中小规格瓶装水收入31.94亿元,同比下滑26.2%[28] 战略转型举措 - 宗馥莉将2025年发展重点放在水和茶品类[21] - 娃哈哈通过全家、盒马等渠道进入一线市场,通过美宜佳一万多个点位在广州铺货[22] - 2024年上半年娃哈哈密集推出无糖茶饮品,2024年5月推出娃小宗无糖茶但市场反响平平[34] - 2017年至2023年无糖茶行业规模从18亿元增长到189亿元,6年规模增长超10倍[37] - 无糖茶品类在中国市场渗透率仅为7.7%,与日本的78%形成鲜明对比[39] - 宗馥莉计划2026年启动新品牌"娃小宗"全面代替娃哈哈,以提升决策效率[41][42] 品类发展机遇 - 瓶装水作为满足日常刚性需求的基础型饮料生命周期最长,是其他饮料不可或缺的原材料[25] - 无糖茶赛道仍处于快速爆发期,农夫山泉东方树叶上半年营收突破百亿元,怡宝无糖茶销量增长122%带动饮料收入同比增长30.8%[38] - 胖东来、东方甄选、元气森林等品牌相继入局包装饮用水领域,可能进一步瓜分传统水企市场份额[31]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太想进步了
新浪财经· 2025-09-23 14:20
公司近期业绩表现 - 2025年公司业绩承压,上半年销量增速回落[1] - 2024年公司营收突破700亿元,但部分增长源于创始人去世后的情怀消费因素[4] - 2025年第二季度作为主要销售旺季业绩出现下滑,AD钙奶在华东地区销售额下降37%,纯净水市占率从18%跌至12%[2] - 2025年部分经销商反馈销量同比持平或出现下滑,有经销商整体销量下跌至少30%[26] 核心业务与市场竞争 - AD钙奶、营养快线和八宝粥是公司最大营收来源,但作为支撑近20年的产品,盈利模式不健康[9] - 包装水业务曾是龙头,但市场份额在2007年、2010年、2015年先后被康师傅、农夫山泉、怡宝超越,被挤出行业前三[6]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包装水市场份额约为9.42%,2025年第一季度上涨至17.07%[13] - 在消费者最常购买的包装水品牌中,娃哈哈占比45.04%,仅次于农夫山泉的48.53%[13] - 从长期市场份额看,公司以9.9%的份额排名第四,头部六家企业市场占有率总和高达80.5%[17] 行业格局与品类动态 - 2024年中国瓶装水市场规模为1398亿元,是碳酸饮料市场的2倍,预计2025年将突破3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5%[13] - 无糖茶赛道处于快速爆发期,行业规模从2017年的1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89亿元,6年规模增长超10倍[24] - 无糖茶在中国市场渗透率仅为7.7%,远低于日本的78%,市场潜力巨大[25] - 同行竞争激烈,农夫山泉2024年推出绿瓶纯净水采用低价策略,怡宝凭借母公司财力进行渠道创新和工厂建设[7] - 价格战影响行业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农夫山泉饮用水利润率为35.44%,低于2022、2023年同期的39%与36.4%[16] 公司战略调整与新举措 - 宗馥莉接班后将2025年发展重点放在水和茶品类[9] - 公司通过全家、盒马等渠道进入一线市场,并借助美宜佳上万个点位扩大分销[10] - 公司密集推出无糖茶饮品,并于2025年5月推出娃小宗无糖茶,但市场效果甚微[22] - 宗馥莉将希望寄托于新品牌“娃小宗”,该品牌商标由其旗下公司完全持有,旨在提升决策效率和推动公司转型[27][28] - 公司为达成增长目标,2025年给经销商的任务普遍增长,部分地区要求增长50%[9]
宗馥莉强推“娃小宗”,娃哈哈经销商直摇头
36氪· 2025-09-19 17:05
品牌战略变更 - 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将经销商体系使用的品牌从“娃哈哈”更换为新品牌“娃小宗”[1] - 更换品牌的主要原因是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需要获得集团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而公司由三方持股: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股24.6%[4] - 启动新品牌是备选方案,公司最初曾于2025年1月申请将“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至由宗馥莉100%控股的实体,但该转让被叫停未能成功[6][7] - 宗馥莉实控的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申请了45个“娃小宗”商标,覆盖全部45个国际类别,且无糖茶产品已在官微曝光[9] 经销商态度与渠道挑战 - 多数经销商对“娃小宗”新品牌持谨慎态度,估计起码七八成的经销商不敢轻易接手,主要担忧消费者不熟悉也不认可新品牌[9][10] - 在占据饮料零售市场六成以上份额的下沉市场,让消费者熟悉新品牌需要厂家投入重金,以农夫山泉东方树叶为例,其从2011年推出到2025年上半年营收突破百亿元,耗费10余年时间[10] - 公司推行了一系列被经销商认为“过于严苛”的考核政策,例如要求部分经销商2025年销售额需较2024年同期增长50%,并对每个品类都下达具体指标,完不成任务可能被取消代理权[22][23][24][25] - 经销商利润空间微薄,毛利率仅10%,远低于行业15%的平均水平,扣除成本后净利润只剩2%~3%[22]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2025年整个软饮料行业呈现“旺季不旺”的颓势,终端门店存货积压,动销缓慢[11] - 农夫山泉绿瓶水对多个水品牌造成明显冲击,同时量贩零食店入局进一步搅乱价格体系,同一款水在小卖部卖2元,量贩店只卖1.2元[13][14] - 在终端,消费者尤其看重“性价比”,例如某超市娃哈哈纯净水(596ml×24瓶)团购价21.5元,而农夫山泉绿瓶纯净水(550ml×12瓶)仅7.99元,导致后者订单量达八千多,远超娃哈哈的三千多[17] - 除传统渠道外,其他渠道竞争激烈,如今麦郎蓝标水靠低价猛攻酒店赠饮渠道,伊利凭借母婴渠道话语权渗透其纯净水[19] 渠道库存与价格体系危机 - 高压考核政策下,不少娃哈哈经销商陷入“爆仓”困境,仓库堆满七、八、九三个月产品,库存金额动辄超过300万元,远高于正常七八十万元的水平[25] - 为回笼资金,经销商被迫窜货或低价抛售给“倒爷”,引发恶性循环:厂家压货→经销商窜货/低价甩卖→“倒爷”出售给电商→电商平台低价倾销→渠道价格体系混乱[26] - 临期食品折扣仓大量收购娃哈哈产品,收购价大幅低于经销商到岸价,例如拼多多上7月新批次的娃哈哈纯净水(596ml×24瓶)到手价仅16.7元,单瓶约合0.7元,远低于终端2元的售价[27][28] - 公司意图通过砍掉年销售额300万元以下的经销商,并采用“1+N”销售模式来解决价盘混乱问题,但此举引发渠道广泛恐慌,有同行销售费用被拖欠,冰柜资产补偿方案不明[30][32] 产品线与内部运营问题 - 公司产品线过长过杂,涵盖软饮料、八宝粥、乳制品、纯净水等多个大类,每个品类下继续延伸小品类和不同规格,被指“样样通、样样松”,缺乏清晰主线[36] - 与农夫山泉、东鹏特饮等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线下执行力和渠道管理能力不足,例如东鹏能通过“1元乐享”等活动精准控价,而娃哈哈把大量终端维护工作塞给经销商业务员,后者因工资低、活儿累难以招揽优质人才[38][39][42] - 作为家族企业,公司在运营上限制较多,不够灵活,例如2L装的水一度只能在浙江市场售卖,无法全国铺货[43] - 行业已进入精耕细作时代,需要真金白银投入品牌、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公司过去的粗放增长模式“遍地撒网、总能捞鱼”已玩不转[41]
娃哈哈内部文件流出!宗馥莉或另立门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15:54
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馥莉主导的宏胜饮料,或启用新品牌"娃小宗"。 9月13日,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的一份内 部文件流出,其中提及,"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 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 宗"。 该文件还提到,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 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基于此,公司将征求广大经销商的意见,并持续与相关股东就"娃哈哈"商标使 用事宜保持积极沟通。 记者丨朱艺艺 编辑丨骆一帆 9月14日上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娃哈哈集团相关人士求证消息,对方表示对此事"无回应"。 尽管娃哈哈方面不予置评,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另外获得的资料,上述文件并不像是无中生 有。该文件落款主体包括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浙江娃哈哈食品饮料营销有限公司、杭州 宏胜营销有限公司、拉萨宏胜营销有限公司、杭州恒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 等7家公司,落款时间是9月12日。 根据企业工商信息,杭 ...
宗馥莉正式掌舵娃哈哈 新品牌“娃小宗”待突围
犀牛财经· 2025-06-04 15:56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宗庆后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职务,由其女宗馥莉接任 [2] - 近期娃哈哈旗下多家子公司法人调整,如河源恒枫饮料和西安恒枫饮料,宗馥莉卸任法定代表人,由祝丽丹接任,西安恒枫饮料注册资本增至4500万美元 [5] 管理架构与薪酬改革 - 宗馥莉接掌后合并或裁撤多个部门,如品牌公关部、第二销售公司,替换核心管理层并引入"宏胜系"高管 [5] - 薪酬体系调整为ABCD四档,与绩效挂钩,取消资历分红,销售人员收入增长30%,一线员工薪资上调23%-31% [5] - 2024年12月停运已运行30年的员工班车,被视为娃哈哈"家文化"瓦解的象征 [5] 业绩与产能问题 - 2024年娃哈哈营收达到728亿元,追平2013年巅峰水平 [5] - 2024年委托今麦郎代工纯净水,官方解释为"产能紧张+需求激增",引发舆论哗然,公司披露新建18条产线恢复自主生产 [5] 法律与家族内斗 - 2024年底超1000名员工起诉娃哈哈,宗馥莉陷入将人事、订单转移至宏胜涉嫌"掏空娃哈哈集团"质疑 [6] - 宗庆后弟弟宗泽后支持创办新品牌"宗师傅"AD钙奶,包装涉嫌模仿娃哈哈,广告语打"同宗同源"感情牌 [6] - 娃哈哈计划推出全新自有品牌"娃小宗"无糖茶,为宗馥莉控制的宏胜饮料集团旗下品牌 [6] 品牌竞争 - "宗师傅"与"娃小宗"的品牌竞争成为焦点,外界关注两者市场表现 [7]
赛道降温下“剧透”无糖茶新品牌,娃哈哈布的什么局?
北京商报· 2025-05-14 20:55
娃哈哈推出"娃小宗"无糖茶新品 - 公司通过娃哈哈家园公众号首次曝光"娃小宗"无糖茶新品,口味为"凝香乌龙",采用圆瓶瓶身和中式水墨画设计,明显贴近年轻消费群体[1][3][5] - "娃小宗"标签由宏胜集团旗下松裕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推出,松裕公司拥有杭州、成都2个生产基地[1][4] - 宏胜集团已申请"娃小宗"商标,服务范围涵盖茶饮料、矿泉水、纯净水、苏打水、果汁饮料、奶制品、植物饮料、咖啡等品类,还包括啤酒等新品类[6] 无糖茶市场现状 - 无糖茶是饮料行业最火赛道,在即饮茶中占比持续扩大,2024年大部分月份销售额显著高于2023年同期[9] - 2025年无糖茶销售额同比增速明显下滑,3月增速为负,意味着类目销售规模在线下零售市场中同比未扩大[1][9] - 农夫山泉、三得利、康师傅、果子熟了、统一五家占据无糖即饮茶类目前五,农夫山泉市场份额平均值超过70%[8] 娃哈哈无糖茶产品表现 - 2024年3月公司推出无糖纯茶系列,包括茉莉花茶、正山小种、大红袍、青柑普洱4个口味,被确定为"主推的新品之一"[5] - 娃哈哈抖音官方旗舰店显示15瓶500毫升无糖茶售价65.8元,折合约4.39元/瓶,已售出125万瓶,部分口味缺货[5] - 天猫旗舰店15瓶同等规格价格61.81元,显示已售出1万单,同样出现部分口味缺货[5] 渠道布局与市场挑战 - 公司通过电商平台大力推广无糖茶新品,同时尝试通过非主流商超和便利店开辟线下渠道[6] - 在主流线下渠道如物美、超市发、盒马鲜生以及便利蜂、7-11等,货架上主要还是AD钙奶、纯净水、营养快线等传统品类[8] - 2024年6月无糖即饮茶市占率前13个品牌中娃哈哈位居第七,7-9月滑落至第八位[8] 行业专家观点 - 专家认为公司需要开拓新赛道推动成长,从饮料入手门槛最低,虽然赛道热度降低但产能和渠道完善可降低投入风险[7] - 指出"娃小宗"可能是宗馥莉证明自己的重大载体,寄托很多期望但容错空间很小[7] - 认为公司原有产品消费者基础稳固,新品需要培育周期,转型或拓展需要足够耐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