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联中国精选混合基金
搜索文档
安联基金沈良:立高远之志 行务实之事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09:0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传承安联集团超过130年的历史基因,致力于将强大的数据优势、丰富的市场投资经验及深厚的风险管理文化带入中国市场[6] - 公司定位为基于规则的主动资产管理者,专注于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的投资体验,产品布局贴近国内市场机会与投资者需求[1] - 在“财富管理2.0”时代,公司志向远大,致力于提供资产配置、定制化服务乃至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求真务实,将招牌化为扎实的专业投研、产品和服务[1][7] 领导层背景与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总经理沈良在金融领域从业超过23年,曾任职于多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包括中宏人寿、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等,并于2021年加入安联投资负责中国境内基金管理业务[3][5] - 安联基金于2023年获准筹备,2024年正式开业,成为全国第九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5] - 安联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保险集团之一,在近70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1.28亿客户服务,员工总数超过15.6万名,并很早进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6] 投研能力建设 - 在公司70余人的团队中,投研团队占据绝大部分,其占比明显“超配”同行平均水平,体现了明确的投研定位[11] - 投研团队全部来自本土资管行业,深谙中国市场,并引入安联集团规则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主动管理理念以及专有的草根研究,通过深入一线调研研究股票基本面[11] - 安联独有的资产配置量化研究平台“risklab”已在国内市场运用,自2003年以来已为全球85家金融机构提供咨询服务,覆盖资产规模超过550亿欧元[7] 产品布局与表现 - 公司于2024年8月发行首只产品安联中国精选混合基金,作为偏股混合基金在市场低潮之际逆市布局,源于看好中国资产及低估值背景下的配置机会[12] - 截至今年10月10日,安联中国精选混合A、C份额的最新单位净值均在1.73元左右[12] - 公司于今年3月推出首只“固收+”基金安联安裕债券型基金,未来还可能布局跨境投资产品、指数组合型产品等,并高度关注养老投资[13] 对市场的观点与机会 - 认为中国股票当前仍具备较大的价值重估空间,中长期配置价值良好,并且中国市场正迎来全球资金流入的新契机[16] -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成果显著,尤其在前沿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核聚变等进步备受全球瞩目,科技竞争力已全球领先[17] - 中国市场高质量的阿尔法来源多元,包括产业链完整性、议价能力、市场广度和深度、人力资源优势、工程师红利等要素,值得长期布局[18] 财富管理2.0时代的策略 - “财富管理2.0”时代意味着对投资者需求洞察的“革新”,需要提供千人千面的一站式财富管理解决方案,涵盖资产配置、具体投资到持续跟踪的全链条服务[8] - 公司于今年1月1日成立了资产配置业务部,将“risklab”作为重要工具应用于国内市场,其在资产配置解决方案上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实践经验[7] - 公司重点关注养老投资、基金投顾等“财富管理2.0”的重要实践形式,并将持续关注可能的切入时机[8]
安联基金沈良: 立高远之志 行务实之事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06:55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安联基金是安联集团在中国设立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为全国第九家,于2024年正式开业 [2] - 公司传承安联集团超过130年的历史与德国严谨文化,致力于将强大的数据优势、丰富的市场投资经验和深厚的风险管理文化引入中国 [1][3] - 公司定位为基于规则的主动资产管理者,专注于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的投资体验,产品布局贴近国内市场机会与投资者需求 [1][5] 财富管理2.0时代的业务方向 - 公司认为中国资管行业已进入“财富管理2.0”时代,客户需求从单一产品转向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和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 [3][4] - 公司运用安联独有的资产配置量化研究平台“risklab”,该平台自2003年以来已为全球85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覆盖资产规模超过550亿欧元 [4] - 公司重点关注养老投资、基金投顾等实践形式,旨在提供从资产配置到具体投资再到持续跟踪的全链条一站式解决方案 [4] 投研能力与团队建设 - 公司70余人的团队中,投研人员占据绝大部分,占比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出对投研能力的“超配” [5] - 投研团队全部来自本土资管行业,并融合安联全球实践,尤其注重通过一线草根调研深入研究股票基本面 [5][6] - 公司致力于将规则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主动管理理念引入国内,推动投资者理念成熟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5] 产品布局与业绩表现 - 公司首只产品安联中国精选混合基金于2024年8月发行,为偏股混合型基金,截至10月10日,其A、C份额单位净值均达约1.73元 [7] - 公司于2024年3月推出首只“固收+”基金——安联安裕债券型基金,积极构建产品矩阵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7] - 未来产品规划可能包括跨境投资产品、指数组合型产品等,并对养老投资保持高度关注 [7][8] 对中国市场的投资观点 - 公司认为中国股票当前具备较大的价值重估空间,中长期配置价值良好,并迎来全球资金流入的新契机 [10] - 中国在前沿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核聚变、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取得重大进步,科技竞争力全球领先,正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1] - 中国市场的阿尔法机会内涵丰富,不仅关注增速,更关注发展质量,如产业链完整性、工程师红利等,高质量的阿尔法值得长期布局 [12]
立高远之志 行务实之事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05:06
□本报记者 徐金忠 掌舵德国老牌资产管理机构在中国设立的公募基金公司,沈良的言行,彰显着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的融 汇与调和。 立志高远——安联基金传承安联集团的百年基因,拥有德国企业严谨的文化作风,致力于将强大的数据 优势、丰富的市场投资经验以及深厚的风险管理文化带到中国;行事务实——作为一个基于规则的主动 资产管理者,安联基金专注于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的投资体验,旗下产品布局贴近国内市场机会与投 资者需求,做难而正确的事。 在沈良看来,在"财富管理2.0"时代,资产管理机构不妨志向远大,资产配置、定制化服务乃至一站式 解决方案,就是资产管理机构的海阔天空。同时,资产管理机构应求真务实,老牌资管机构的招牌更要 化为扎扎实实的专业投研、产品和服务,这是安联基金的脚踏实地。 观其言,察其行。当安联基金的投资研究团队在一线草根调研,把脉新产品、新行业、新机会;当安联 基金的管理团队、产品部门、基金经理选择在市场低潮之际,以主动权益产品作为公司首秀;当安联基 金的销售团队选择下沉去渠道、走向投资者,了解真实需求……安联基金"崇尚技术、注重质量、追求 卓越"的理念,变得平实可靠、真实可感。 志向——"财富管理2.0"时代 ...
A股持续升温 外资机构路演重拾热度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12:41
外资对A股关注度转变 - 2024年底起外资对A股关注度显著提升 瑞银证券等外资机构在深圳密集举办投资峰会 聚焦全球贸易趋势和A股投资机遇 [2] - 瑞银证券A股研讨会参会外国投资者数量相比去年大幅增加 主要来自美国和中东等地区 [2] - 外资机构安排的A股路演活动从2024年底开始增多 主要对接长线投资的海外机构 [2] 海外投资者关注焦点 - 海外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及对传统产业链的重塑 观察传统企业投入AI后能否实现降本增效 [3] - 海外投资者特别关注中国"反内卷"相关政策出台及后续落地效果 [3] - 企业成长性始终是海外投资者关注"中国故事"的核心焦点 [3] A股市场价值重估 - 海外投资者认为A股市场已触底 2024年"924"政策系列推出对市场起到强托底作用 [5]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好转 企业利润改善 推动海外投资者态度从"Derating"转向"Rerating" [5][10]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 超90%投资者愿意提高对华敞口 [11] 海外机构配置行动 - 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部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加仓 二季度因关税扰动暂停加仓 [5] - 安联基金2024年9月发行首只公募基金 在市场低迷时选择发行偏权益类产品并快速建仓 [5] - 挪威央行8月增持众安在线134.81万股 贝莱德7月增持中金公司港股至5.01%持股比例 [6] - 景顺集团旗舰基金7月对伊利、京东、阿里巴巴大幅增仓 [6] 配置空间与投资结构 - 海外投资目前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仅7.4% 远低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10%-50%的占比水平 [13] - 全球对冲基金8月对中国资产净买入创去年9月以来新高 中国股票仓位上升76个基点至两年高位 [13] - 交易型投资者(如对冲基金)目前较为活跃 而配置型中长期投资者态度仍偏谨慎 [13] 投资考量因素 - 中东主权基金开始超配非美元资产以分散风险 北美主权基金则更关注Alpha策略的有效性 [7] - 海外投资者担忧互联网行业"内卷"影响盈利能力 特别关注外卖行业价格战等激烈竞争 [14] - "反内卷"政策被视为重要观察指标 预计需要1-2年时间才能见效 有望帮助市场出清过剩产能 [15]
安联基金程彧:把握中国股票价值重估机遇 A股、H股宜双线配置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9:10
核心观点 - A股与H股市场正共同处于一个价值重估的大周期,把握中国股票价值重估机遇需进行A股、H股双线配置 [1] - 将A股与H股共同纳入投资组合能更全面把握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的红利,并有效优化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比 [2] 市场驱动因素 - A股与H股均由企业长期竞争力、持续盈利能力、系统性风险缓和等核心要素驱动,这些要素共同作用于股票定价的企业盈利与风险溢价 [1] H股市场投资机会 - 港股市场的机会集中于特色鲜明、差异化显著及对利率变化更敏感的板块 [1] - H股市场汇聚大量生物科技及创新药企业,部分标的在A股市场较为稀缺,该板块受益于全球创新药研发进展及国内政策支持 [1] - H股市场中的红利资产多分布于金融、能源等传统高分红行业,盈利能力相对稳定、分红政策可持续,抗波动能力较强 [1] - 由于美债利率具有相对更大的下行潜力,港股红利资产的重估空间相对更大 [1] 配置策略 - 两个市场的机会结构存在差异,行情节奏也可能不同步,投资者需结合板块特性以长期视角进行有效配置 [2]
安联基金程彧:以长期视角布局A+H两市,把握中国股票价值重估机遇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15:31
A股与H股市场驱动因素 - A股与H股均由中国企业长期竞争力、长期盈利、系统性风险缓和、政策托底等共同长期要素驱动,这些要素共同影响股票定价的企业盈利端和风险溢价端 [1] A股与H股定价核心差异 - H股是更为开放的国际市场,外资持股存量占比相对更高,其无风险利率主要参考美债利率 [1] - A股无风险利率主要参考国内国债利率 [1] - 从未来利率下行空间看,美债利率下行潜力大于国内国债,因此H股无风险利率下行潜力相对更大 [1] 中国股票市场当前阶段 - 包括A股与H股在内的中国股票正在一同经历价值重估的大周期 [1] H股市场潜力板块 - 创新药板块:H股市场汇聚大量生物科技及创新药企业,部分企业在A股市场中较为稀缺,为投资者提供独特配置机会,该板块持续受益于全球创新药研发进展及国内政策利好 [1] - 红利资产:H股红利资产多集中在金融、能源等传统高分红行业,盈利能力和分红政策相对稳定,抗波动能力较强,由于美债利率下行潜力更大,港股红利资产的重估空间相对较大 [2] 投资组合策略 - A股与H股均有较大投资机会,将其共同纳入投资组合能更全面分享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转型红利,并能有效优化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 [2] - 市场机会的结构存在差异,且行情节奏可能不同步,投资者需结合板块特性以长期视角进行有效配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