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验室
icon
搜索文档
暑期10条研学主题游线路推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2 05:00
本报讯(记者 邱伟)"夏日研学 走读北京"暑期文旅促消费活动昨天举行,10条"夏日研学 走读北京"研 学主题游线路对外发布。本市同步推出北京暑期研学资源及优惠政策,全市120余处景区、酒店、民宿 等文旅场所和经营单位,均推出面向学生等群体的专属优惠活动和措施,包括票价减免、联票特惠、住 宿打折等。市文旅局还将推出更加丰富的主题化、沉浸式研学旅游产品,让研学客群在行走的课堂中度 过难忘假期。 此次推出的10条"夏日研学 走读北京"研学主题游线路包含的线路点位近40个,包括了地质考察、昆虫 观察、观星体验、工业研学等多个主题,将课堂延伸至城市肌理,让历史、科技、艺术在行走间变得可 触可感。 除了推出10条研学主题游线路,全市16区及经开区超120处文旅场所也在暑期联手送出"研学礼包"。东 城嘉德艺术中心"风雅·物境——明清文人艺术生活展"暑期研学优惠票价低至55元,西城"如是莫高"敦 煌大展学生票、教师票为88元,中、高考学生持本人准考证可购68元考生特惠票。门头沟"智能萌主"京 西AI魔法实验室之旅、延庆野鸭湖湿地公园"昆虫探险家"、密云"捧河岩地质研学"等特色项目,也都推 出了优惠价、优惠套票等,为暑期旅游打 ...
AI赋能科学研究,北京发布全国首个科学智能专项地方政策
新京报· 2025-07-11 17:25
7月11日,《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 动计划》)正式发布。这是未来三年,北京市发展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的路线图,也是全国首个 面向科学智能的专项地方政策。 此次发布《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开展前沿科学问题攻关,完善共性基 础设施建设,加速智能科研范式变革。 刘卫华表示,《行动计划》聚焦基础理论突破与多学科融合,构建科学基础大模型和新一代科学计算智 能模拟软件工具,搭建算力和科学数据平台,建设智能化干湿闭环实验室,助力攻关重大科学问题。 北京超前布局,厚植科学智能发展根基 AI for Science作为加速科学研究的新型范式,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 要推动力量。201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鄂维南首次提出推动发展 AI for Science。北京始终紧盯人工智能发展前沿,将科学智能作为产业布局新赛道。 2021年,北京市超前布局,以鄂维南院士为核心,成立了全球首个专注AI for Science领域的新型研发机 构——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布 ...
儿童应该如何预防铅中毒?
新浪财经· 2025-07-11 14:28
儿童铅中毒现状 - 2019年中国儿童血铅水平超过50µg/L的人数估计为3123.77万人,占0-14岁人口(2.37亿人)的35.1% [1] - 贵州和黑龙江大部分儿童血铅水平在50-100μg/L,云南省超60%儿童血铅水平高于100μg/L [1] - 兰州市、海口市、洛阳市、新乡市、郑州市儿童血铅超过100μg/L比例均大于50% [1] 血铅水平变化趋势 - 2005年调查显示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59.52 μg/L,血铅>100 μg/L的儿童占比10.45%,>200 μg/L的仅0.62%,较2001年(均值88.3μg/L,铅中毒率29.91%)显著下降 [3] - 1997-2000年中国儿童血铅年平均值逐年升高,2000年禁用含铅汽油后总体呈下降趋势 [4] 铅暴露来源与危害 - 城市儿童血铅含量与城市土壤铅含量、大气颗粒物浓度显著正相关 [4] - 含铅汽油废气、含铅油漆、学习用品、玩具、食品是主要污染源 [4] - 工业排放(蓄电池制造、金属冶炼、印刷业等)易形成高剂量铅暴露浓缩区 [3] - 90%摄入的铅储存在骨骼,10%随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器官 [4] 铅中毒症状与诊断 - 急性铅中毒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头痛、乏力,严重者抽搐或昏迷 [5] - 慢性铅中毒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迟缓、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贫血等 [5] - 血铅≥200 μg/L需复查静脉血,群体筛查可采用末梢血但需防污染 [5] 预防与检测需求 - 家庭预防措施包括检查含铅油漆墙皮、安装滤水器、避免含铅餐具玩具 [5][6] - 需避开中成药、二手烟、某些香料/化妆品等潜在铅污染源 [6] - 润达医疗提供医院铅检测服务,但近期需求未明显增加 [6]
迈瑞医疗投资者交流日深度解析 如何缩小化学发光领域与海外巨头的差距
迈瑞医疗化学发光业务发展现状 - 早期化学发光领域传染性疾病与肿瘤标志物套餐已获得国内客户认可 [1] - 收购海肽生物后甲状腺功能和心脏标志物套餐过去两年获得三级医院客户认可 [1] - 2025年将发布激素套餐全新一代产品 目标追赶进口品牌 [1] 海外市场拓展策略 - 收购德国DiaSys实现欧洲流水型业务本地运营 显著提升品牌认知度 [1] - 计划在欧洲和发展中国家建厂并建立本地化运营团队 [1] - 心脏标志物和激素套餐项目获IFCC欧美专家认可 正推进临床学术合作 [1] 产品性能验证情况 - 国内三甲医院长期使用证明产品性能不弱于进口品牌 [1] - 2024年补齐激素套餐后将在化学发光五大核心常规套餐实现进口品牌追赶 [1] - 部分项目局部性能已实现超越进口品牌 [1] 体外诊断业务表现 - 2024年体外诊断产线收入同比增长10.8% 首次超过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 [2] - 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同比增长超30% [2] - 化学发光业务国内市场份额跃居第三 生化业务市占率突破15% [2] 国际市场突破 - 2024年成功突破115家海外第三方连锁实验室 [2] - 完成2套MT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装机 [2] - 预计2025年MT8000海外装机将放量 国际体外诊断业务维持高速增长 [2]
信达证券:迈瑞医疗IVD业务引领增长,AI 赋能加速高端突破
江南时报· 2025-07-09 14:56
公司战略与短板分析 - 公司未来5-10年将"数智化、流水化"作为内生成长动力,当前短板集中在产品研发端与销售端 [1] - 研发端已通过自建团队和投资惠泰补齐信息化与高耗领域能力,外延需求不紧迫,未来细分领域能力不足可能通过并购解决 [1] - 销售端在方案营销能力(如IT、AI人才)和海外高值耗材本地化交付(渠道、销售)存在短板,计划通过自建与并购(如收购德国DiaSys)补足 [2] 业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IVD业务2024年收入137.65亿元,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国际市场突破115家第三方连锁实验室,完成2套MT 8000智能化流水线装机,国际收入同比增长超30% [2] - IVD业务增长动力来自本地化生产落地、海肽生物原料替换(性能提升与成本降低)、DiaSys海外产销体系整合 [3] AI技术赋能进展 - 三大业务线均实现AI赋能: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推出重症大模型"启元",医学影像发布Neuwa A20妇产智能解决方案,体外诊断应用于数智实验室与MT 8000流水线 [3] - AI技术有望改变设备行业竞争维度,提升公司设备市占率与高端化突破速度 [3]
百亿机器人独角兽冲刺IPO,细分赛道收入第一
量子位· 2025-07-08 17:11
公司概况 - 镁伽科技是中国收入最高的机器人自主智能体供应商,近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估值超105亿元 [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旨在通过"机器人科学家"解放人力 [3][4] - 创始团队来自电子制造巨头和华为,拥有电子制造基因 [42][45][48]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产品为自主智能体,能够在没有人类干预下感知环境、决策和执行任务 [5] - 主要聚焦两大应用场景:生命科学领域的智慧实验室和智能制造行业 [6][12] - 核心技术包括感知(微秒级响应)、构思(AI驱动决策)和执行(精准物理操作)三大模块 [15][16][17][18] - 已推出多智能体协同解决方案,可完成更复杂的工作流 [14] 市场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5亿元、6.63亿元、9.3亿元,复合增长率43% [22] - 智能制造收入占比更高,2022-2024年分别为59.1%、75.7%和68.3% [23][24] - 毛利率从2022年28.1%波动至2024年29%,智能制造场景毛利率持续上升至32.3% [27][30] - 净亏损率从2022年-167%改善至2024年-83.9% [32][33] 客户与行业地位 - 截至2024年底服务超过880家客户,2022年新增客户复购率74%,收入留存率115% [20] - 核心客户包括药明康德和博世,这两家也是战略投资方 [21] - 按智慧实验室收入计,2024年在中国自主智能体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65] - 全球十大供应商中排名第六,市场份额4.4% [67] 研发与资金 - 研发开支占总收入比重从2022年74.7%降至2024年42.4% [37] - 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11.25亿降至2024年4.58亿 [39] - 计划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销售网络建设 [41] 发展历程 - 创始团队基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机器人替代趋势的判断而创立 [52][53] - 初期定位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后转型为解决方案提供商实现快速增长 [59] - 已完成8轮融资累计超27亿元,投资方包括高盛、经纬创投等知名机构 [61][62]
融到D轮的明星独角兽,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7-08 14:54
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 - 镁伽科技由三位拥有通信和自动化背景的创始人黄瑜清、乔志新、张琰于2016年6月在北京创立,初期聚焦生命科学领域智能自动化[7] - 创始人团队曾因资金链紧张多次抵押房产渡过难关,2019年从机器人本体研发转型为解决方案供应商,并重新调整组织架构[7][8] - 公司将总部迁至苏州工业园区和杭州青山湖科技城,以贴近产业链资源,业务范围扩展至生命科学、化工、餐饮、农业、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领域[9] 核心技术与产品 - 公司开发智慧实验室自主智能体和智能制造自主智能体,兼容非标实验室环境并支持分子诊断等场景,例如25天内完成核酸检测样机研发并服务数亿检测量[12] - 智能制造自主智能体应用于晶圆缺陷检测等场景,具备高精度量测技术[12]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0亿元,截至2024年底拥有450+授权专利和550+专利申请[12] 财务表现与客户 - 收入从2022年4.55亿元增长至2024年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3%,毛利率从24%提升至29%[13] - 服务安捷伦科技、药明康德、金域医学等880+客户,2024年净亏损7.8亿元,但手握15亿元订单及4.5亿元现金[13][14] 融资与估值 - 累计融资超27亿元,投资方包括高盛、药明康德、经纬创投、创新工场等,D轮后估值达105亿元[4][15][18] - 创新工场为第一大外部股东(持股15.07%),持股价值近16亿元[18] - 创始人黄瑜清强调融资策略需确保长期战略执行,避免短期目标干扰[19] 行业定位与认可 - 被经纬创投评价为"国内少有的生命科学自动化专家",药明康德与其合作探索新药研发自动化[17] - 创新工场李开复称其为"AI+Science典范",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榜》[18]
邹城市人民医院“智慧实验室”交付验收,县域检验迈入智能时代
齐鲁晚报网· 2025-07-08 14:29
智慧实验室建设 - 邹城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智慧实验室"成为山东省县市级医疗机构中首家智慧实验室,标志着邹城市医学检验服务进入智能化高效化新阶段 [1] - 项目历经15天周密筹备与30天高质量核心建设,采用紧凑型流水线设计,高效节约场地与能耗的同时预留未来拓展空间 [6] 全流程自动化 - 实验室采用气动传输技术实现样本随采随传,传输速度达600份/小时,5秒内可从门诊采血区直达检测仪器区 [3] - 自动化流水线通过智能识别样本唯一标识实现住院和体检标本"一次性倾倒",系统自动完成分类分流与精准输送至对应检测设备 [3] - 集成自动开关机、智能质控、冷藏存储、优化检测时序等功能,形成自动化操作、智能化调度、精益化管理的全链条体系 [3] 全链路信息化 - 通过MALAB中间体软件构建覆盖样本采集、数据整合、质量控制的闭环管理体系,实现全要素数字化管控 [4] - 大数据可视化监督平台实时监控样本高峰时段、TAT、危急值等关键信息,为流程优化和资源调配提供数据支撑 [4] 行业影响 - 项目成为山东省县域医疗机构智慧化建设的可借鉴实践范本,为提升县域医疗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6]
AI“联合科学家”重塑科研协作方式
科技日报· 2025-07-08 07:41
2024年春的一天,美国斯坦福大学病理学家托马斯·蒙廷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实验室会议"——与6位 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虚拟科学家"共商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策略。这些AI被赋予不同的专业角色, 从神经科学家到药物化学家,在几分钟内展开多轮讨论,最终生成了一份长达一万多字的会议纪要。这 场看似科幻的情景,其实是一个新兴趋势的缩影:以多智能体语言模型组成"AI科研团队",模拟真实研 究协作过程,帮助科学家节省时间、完善假设,甚至激发新的科学灵感。开发者称这种系统为"联合科 学家"。 现有研究也发现,多代理协作确实优于单一AI。以GPT-4o为例,斯坦福大学团队发现,若在对话中加 入一名"评论者",该模型在研究生水平的科学测试中的表现会提高几个百分点,在实际科研应用中的回 答也更加精准,例如在放射治疗方案设计方面更具逻辑。 谷歌也曾对其联合科学家系统展开评估,结果显示,人类专家更倾向于由多个AI协作生成的回答,认 为其更具新意和科研潜力。 多家机构打造"虚拟实验室" 今年2月,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AI联合科学家"的软件。该软件由6个AI代理组成, 分别负责想法生成、反思或批评、概念演进、去重 ...
采纳股份收盘下跌1.49%,滚动市盈率72.57倍,总市值25.9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4 18:17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4日收盘价21.21元,下跌1.49%,总市值25.93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72.57倍,静态PE48.83倍,市净率1.43倍 [1][2] - 市盈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51.05倍及中值36.62倍,行业排名第99位 [1][2]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5家机构持仓,包含4家其他机构及1家保险公司 [1] - 合计持股2588.95万股,持股市值5.71亿元 [1] 主营业务与资质 - 主营注射穿刺器械及实验室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涵盖医疗器械、动物器械、实验室耗材 [1] - 获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认定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270.93万元,同比下滑34.28% [1] - 净利润768.02万元,同比下滑69.34%,销售毛利率31.15% [1] 行业对比数据 - 行业总市值平均107.12亿元,中值51.67亿元 [2] - 九安医疗PE最低(10.26倍),总市值最高(173.21亿元) [2] - 安图生物总市值214.74亿元居行业前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