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锂锰基

搜索文档
银川经开区抢滩下一代电池材料产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9 08:28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银川经开区正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创新实践,积极布局下一代电池材料产 业,探索一条融合资本力量、绿电优势与资源禀赋的绿色发展新路径,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区域绿色 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为突破传统招商模式可能面临的"政策空转"困境,银川经开区创新性地采用了"融资前置"机制,将惯常 的"先落地后融资"流程再造为"融资落地双轨并行"。通过高效组织"新型电池材料"项目路演,短短一个 月内便促成了30余家金融机构与企业深度对接。政府同步解读政策与产业优势,引导产业基金和风投资 本精准匹配项目,分散技术风险,凝聚资本合力。 这种"抓早、抓小、抓新"模式的核心,在于前瞻性地培育链主企业生态。以汉尧为标杆,银川基地已经 带动了"原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全产业闭环。银川经开区也正努力吸引电解液、集流体与辅 材、设备制造、储能系统、消费电子及电动工具等上下游企业集聚。 银川经开区布局下一代电池产业的强大底气,源于本地独特的资源、扎实的产业基础和极具吸引力的绿 电成本所形成的协同效应。如今,银川经开区正依托绿电降本与政策赋能,构建"资源-绿电-产业-市 场"四维协同,探索实现从材料端到电池制造,再到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直击①:迈向10TWh,咬住方向不放松
高工锂电· 2025-07-08 22:15
行业趋势与机会 - 电动化正渗透飞行器、船舶、数据中心、工程机械等非车领域,带动锂电需求从"单点高增"走向"多点爆发" [1][18] - 固态电池成为格局重塑关键变量,2030年前后将有固态/半固态企业首次跻身动力与储能Top10 [19] - 储能市场快速进入门槛期,技术代差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在1-2年内出局 [21] - 材料与设备企业迎来新增长点,从陶瓷电解质到干法工艺装备投资与技术窗口打开 [20] 区域产业布局 - 邛崃是成都唯一在新能源电池正极、负极、隔膜三大主材及设备均有布局并实现规模化产出的区域 [4][15] - 成都新能源产业链覆盖锂电、光伏、氢能,集聚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龙头企业,产业集聚度全国前列 [13] - 邛崃建成科创载体及标准化厂房,能源供应充足,项目审批效率高(最快86天从签约到投产) [15] - 成都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1.5万辆,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1.3万亿,为锂电提供应用场景 [13] 企业技术突破 英联复合集流体 - 开发高抗张MC适配高硅负极、高导电一体焊接复合铜箔(方阻从36mΩ/□降至24mΩ/□)满足快充需求 [24] - 研发固态电池用双极铜铝箔、硫化物电池专用复合铜箔及蒸镀锂金属负极(膜厚精准可控,400Wh/kg) [26] - 通过AI实现生产缺陷监控、参数优化,目标短期提升良品率,长期重塑电池制造价值链 [27] 璞泰来 - 构建负极材料、涂覆隔膜、粘结剂、集流体及锂电设备全产业链协同优势 [30] - 超薄铝复合集流体(6.5μm)实现100m/min高速复合,支持LCO电池满电4.48V通过针刺测试 [31] - 超薄陶瓷涂覆隔膜(0.5~1μm)达500gf针刺强度,适配高端消费电子需求 [31]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 理论比容量400mAh/g,中试产品LR-300比容量达300mAh/g,获国际权威认可 [34][35] - 已研制460Wh/kg富锂硅碳动力电池,目标2030年需求量超10万吨(市场规模200亿元) [35] 卫蓝新能源 - 量产360Wh/kg混合固液电芯(蔚来ET7实测续航1044km),4695大圆柱电池计划2026年量产 [39] - 混合固液储能电池通过极端测试,全球首套100MW/230MWh电站效率达86% [39] - 固态电解质浆料产能2025年将扩至1万吨/年,硅碳负极比容量达2000mAh/g [39] 技术发展方向 - eVTOL、低空经济等场景倒逼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与定制化技术快速演进 [19] - AI赋能材料研发(如英联AI闭环系统)加速迭代周期,实现工艺自动控制 [26][27] - 材料-工艺-装备协同(如璞泰来"铁三角"模式)成为降本增效核心路径 [30][31]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厦钨新能源、湖南恩捷、赣锋锂业等将做主题演讲
高工锂电· 2025-07-05 18:47
固态电池产业生态全景 - 固态电池产业化涉及整个材料体系的协同革新,需重构电池内部电化学环境,包括固态电解质、正负极材料、新型骨架材料及生产工艺的并行演进 [1] - 中国产学研力量正从不同维度切入,形成多路径、深层次的产业生态,涵盖基础研究、材料迭代和全栈整合 [1]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聚焦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与降本路径,汇集学界与产业界代表探讨技术进展 [1] 正极材料技术突破 - 容百科技推进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迭代:第一代8系三元材料已实现吨级验证且成本与液态电池相当;第二代9系超高镍材料(容量>230mAh/g)已向头部客户吨级出货;第三代富锂锰基材料(容量>300mAh/g)计划2025年小批量出货 [2] - 厦钨新能源开发"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通过稳定结构和宽层间距提升能量密度与倍率性能,并利用廉价金属替代实现远期降本潜力,已具备千吨级产能 [2][3] - 中南大学团队在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等钠电/锂电正极材料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3] 固态电解质创新 - 湖南恩捷采用"一步法"碳热还原工艺制备纯度99.9%的硫化锂,建成百吨级产能,预测3-5年内价格将降至50万元/吨 [3] - 恩捷构建全链条优势:纳米级硫化物电解质粉体离子电导率达6mS/cm并规划千吨级产线,推进卷对卷连续化制备自支撑电解质膜 [4] - 厦钨新能源开发独特硫化锂合成工艺,在纯度与成本上具备优势,同时布局LLZO和LATP粉体及浆料开发以改善电池安全性 [4] 辅助材料与系统整合 - 蓝廷新能源推出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可增强锂离子传导并延长循环寿命30-50%,已与电解质企业合作开发"超级固态电解质(SSE)" [4][5] - 锋锂新能源实现全栈式整合:自主制备高纯度硫化锂/氧化物电解质,小批量量产500Wh/kg锂金属电池,并规划重庆、南昌产能拓展至低空经济与消费电子领域 [6]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终版议程
高工锂电· 2025-07-04 19:41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 [1] 开幕式及致辞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邛崃市领导、璞泰来董事长梁丰、英联复合集流体总经理翁伟嘉将发表致辞 [2] - 成都市和邛崃市领导将进行投资环境及招商推介 [2] 核心议题 电池材料变局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将探讨"全场景 大空间 新格局" [2] - 英联复合集流体研究院副院长步绍宁将分享"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 [2] - 璞泰来膜事业部极片中心研究院院长张磊博士将讨论"材料、工艺、装备协同锻造综合供应商长板" [2] 新材料应用蓝海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总结2025H1中国锂电池材料市场并展望未来 [4] - 杉杉科技技术总监顾凯博士将介绍新一代量产石墨化技术的进展 [4] - 安徽中基副总经理谢新华将分析电池需求多元共振下铝箔企业的应变策略 [5] - 东阳光氟树脂研发总监程堂剑博士将探讨PVDF替代方案破解锂电粘结剂"卡脖子"问题 [5] - 兰溪致德市场营销与技术支持总监贺劲鑫将分享气相硅碳的量产进展 [5] 固态电池产业化 - 卫蓝新能源研发总经理徐航宇博士将介绍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展与未来机遇 [4] - 容百科技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冯道言博士将探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进展 [6] - 锋锂新能源副总经理唐光盛博士将分析高比能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和工程问题 [6] - 厦钨新能源技术总监曾雷英将分享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6] 新材料创新路径 - 天目先导研发总监诸赓博士将介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开发进展 [5] - 金汇能集团研究院院长吴云胜将讨论硅基负极材料制备及产业化 [5] - 合肥恒力锂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勇将分享装备创新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 [5] 圆桌对话 - 多场景需求分化对新材料技术创新影响 [4] - 新材料规模化降本路径 [4] - 材料、电池、设备厂商生态协同关键点 [4] - 固态电池降本双引擎:材料创新与工艺革新 [5] - AI驱动技术破壁缩短开发周期并优化性能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路线选择 [5] - 装备赋能新电池与新材料产业化 [6] - 电池回收技术与零碳生产赋能全生命周期降本 [6] 参会企业 - 主要参会企业包括英联复合集流体、璞泰来、卫蓝新能源、杉杉科技、安徽中基、东阳光氟树脂、兰溪致德、容百科技、锋锂新能源、厦钨新能源、天目先导、金汇能集团等 [2][4][5][6]
倒计时5天!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议程
高工锂电· 2025-07-03 20:17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主办,英联复合集流体总冠名 [1] 开幕式核心议题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将分析锂电池全场景需求与新格局 [3] - 英联复合集流体研究院副院长步绍宁探讨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 [3] - 璞泰来膜事业部极片中心研究院院长张磊博士提出材料、工艺、装备协同提升综合供应商竞争力的路径 [3] 新材料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兆平博士分享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产业化与市场破局 [3] - 卫蓝新能源研发总经理徐航宇博士介绍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与未来机遇 [3] - 东阳光氟树脂研发总监程堂剑博士探讨PVDF替代方案破解锂电粘结剂“卡脖子”问题 [4] - 兰溪致德市场营销总监贺劲鑫分析气相硅碳的量产进展及发展方向 [4] 产业化协同与降本路径 - 圆桌对话聚焦多场景需求分化对技术创新的倒逼作用,以及新材料如何突破成本与工艺瓶颈 [3] - 杉杉科技技术总监顾凯提出新一代量产石墨化技术的新理念 [3] - 安徽中基副总经理谢新华讨论电池需求多元共振下铝箔企业的应变策略 [4]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主任王小博分析广义新能源与新材料协同发展趋势 [4] 固态电池专题 - 中南大学唐有根教授研究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开发 [5] - 容百科技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冯道言博士介绍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进展 [5] - 锋锂新能源副总经理唐光盛博士探讨高比能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和工程问题 [5] - 厦钨新能源技术总监曾雷英分享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5] 装备与零碳制造 - 尚水智能材料装备工程技术中心总监杜保东提出智能材料装备赋能锂电池规模化制造 [4] - 华友循环副总经理陈雄辉探讨电池回收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技术 [4] - 合肥恒力锂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勇分析装备创新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 [4] - 湖南恩捷研发部长匡吴奇分享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行业趋势与公司产品布局 [5]
倒计时7天!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议程
高工锂电· 2025-07-01 20:08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1] - 会议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主办方包括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开幕式与致辞 - 开幕式致辞嘉宾包括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成都市及邛崃市领导、璞泰来董事长梁丰、英联复合集流体总经理翁伟嘉 [2] - 成都市和邛崃市将进行投资环境及招商推介 [2] 电池材料变局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将探讨全场景需求下的电池材料新格局 [3] - 中创新航将分享新材料应用驱动电池迭代升级的议题 [3] - 英联复合集流体研究院副院长步绍宁将分析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 [3] - 璞泰来将讨论材料、工艺、装备协同对综合供应商能力的提升 [3] 新材料技术进展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兆平博士将介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产业化与市场破局 [3] - 卫蓝新能源研发总经理徐航宇博士将探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展与未来机遇 [3] - 圆桌对话将聚焦多场景需求分化、规模化降本路径及生态协同关键点 [3] 新材料应用蓝海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研判2025年锂电池新材料应用与产业化趋势 [4] - 杉杉科技技术总监顾凯将分享新一代负极材料的量产进展与未来方向 [4] - 安徽中基副总经理谢新华将分析电池需求多元共振下铝箔企业的应变策略 [4] - 东阳光氟树脂研发总监程堂剑博士将探讨PVDF替代方案破解锂电粘结剂“卡脖子”问题 [4] 新材料创新路径与零碳智造 - 尚水智能材料装备工程技术中心总监杜保东将讨论设备企业如何适配新材料工艺需求 [5] - 华友循环副总经理陈雄辉将分享电池回收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技术 [5] - 合肥恒力副总经理赵平将分析装备创新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的路径 [5] - 圆桌对话将探讨装备赋能新电池与新材料产业化及生态构建的降本与可持续发展 [5]
道氏技术实控人持股仅16%拟再减持:固态电池处于攻关关键期 研发投入隐忧浮现
新浪财经· 2025-07-01 18:57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荣继华计划减持不超过1541.66万股,占总股本1.97% [1]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将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在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内实施 [1] - 减持后持股比例将从16.19%降至14.2% [1] 公司技术进展 - 固态电池核心材料取得关键突破:硫化物电解质电导率突破1mS/cm并实现100克量级稳定生产 [1] - 已完成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的中试 [1] - 构建覆盖固态电池全产业链的材料解决方案,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硅基负极等 [1] 财务与研发数据 - 2024年研发支出2.39亿元,同比下滑16.7%,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仅3.1%,低于行业5%-8%平均水平 [2] - 2024年营收77.52亿元(+6.25%),净利润1.57亿元(扭亏) [2] - 2025Q1营收17.58亿元(-12.17%),归母净利润4373.36万元(+206.86%) [2] 行业与业务挑战 - 新能源锂电池行业进入结构性调整期,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同比下降 [2] - 陶瓷材料业务受房地产复苏滞后影响,销售规模回落 [2] - 固态电池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收入 [2] 技术产业化前景 - 全球固态电池市场预计2030年达千亿规模 [3] - 硫化物电解质路线技术难度大,计划2025年实现公斤级稳定供货 [3] - 当前研发投入强度可能影响技术突破速度 [3]
倒计时8天!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议程更新
高工锂电· 2025-06-30 22:08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联合主办 [1] - 英联复合集流体为会议总冠名商,其总经理翁伟嘉将参与致辞及圆桌对话环节 [2][3] 核心议题与参与企业 开幕式专场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将分析电池材料行业"全场景 大需求 新格局"的发展趋势 [3] - 中创新航将探讨新材料如何驱动电池迭代升级 [3] - 英联复合集流体研究院副院长步绍宁将分享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突破路径 [3] - 璞泰来将阐述材料、工艺、装备协同对综合供应商竞争力的影响 [3] 新材料技术专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刘兆平博士将解读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产业化进展 [3] - 卫蓝新能源研发总经理徐航宇博士将分析固态电池产业化现状与未来机遇 [3] - 圆桌对话聚焦多场景需求分化、规模化降本路径及产业链协同模式创新,参与方包括中创新航、英联复合集流体、璞泰来等企业代表 [3] 产业化应用专场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发布2025年锂电池新材料应用与产业化研判 [4] - 移移柜技技术总监顾凯将介绍新一代负极材料的量产进展 [4] - 安徽中基副总经理谢新华将探讨铝箔企业在电池需求多元化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4] - 东阳光氟树脂研发总监程堂剑将分享PVDF替代方案在锂电粘结剂领域的突破 [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会议将重点讨论新材料产业化难题破解路径,包括性能、成本与供应链安全的平衡 [4] - 产业链协同成为关键议题,涉及材料、电池、设备厂商的合作模式重构 [3] - 传统材料体系惯性对新材料市场渗透的阻碍及应对策略被纳入圆桌对话议题 [4]
每日速递 | 亿纬锂能86亿建设海外储能电池项目
高工锂电· 2025-06-30 22:08
会议预告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举行 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主办方包括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 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 [1] 材料领域 - 嘉元科技固态电池用铜箔产品已商业化 匹配5家头部电池企业供应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和低空经济场景 如eVTOL测试 [2] - 德福科技子公司获全球光伏组件头部企业A和消费电池头部企业B的锂电铜箔定点供货协议 将供应东南亚工厂 [3] - 唐山亨旺新能源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进入试产阶段 总投资55亿元 原计划2025年3月开工 预计10月底量产 [4][5] - 振华新材针对半固态/凝聚态/固态电池研发固体电解质及改性三元材料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已实现百吨级出货 [6][7] 设备领域 - 科恒股份与北京纯锂新能源签署战略协议 合作涵盖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 正极材料及储能市场推广 [8][9] 海外布局 - 亿纬锂能孙公司拟在马来西亚投资86.54亿元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 深化全球化战略 [10][11] -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工厂一期建成 总投资近50亿人民币 锂电池隔膜年产能达20亿平方米 [12][13] - 宁德时代印尼合资工厂动工 初期产能6.9GWh 2026年底投产 规划扩产至15GWh [14][15] - 特斯拉北美首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即将完工 位于内华达州斯帕克斯市 [16][17] - 南都电源获印度1.4GWh储能系统订单 为该国最大单体储能项目之一 [18][19]
容百科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预计年底竣工 钠电正极材料出货量保持高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1:08
近年来,锂电材料价格呈下行走势,业内企业业绩普遍承压。容百科技2024年录得营收150.88亿元,同 比下滑33.41%;净利润2.96亿元,同比下降49%。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542.95万元,亏损幅度 显著收窄。 在本次业绩说明会上,容百科技直面营收下滑情况,同时透露在海外市场开拓、客户结构优化、新产品 开发等方面已取得较大成果。 作为国内唯一在海外拥有大规模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的企业,容百科技在海外市场的先发优势已经凸显。 目前,公司韩国基地保持大批量出货状态,欧洲波兰项目也已正式启动;中镍产品成功获得国内大客户 订单,欧洲的产能也已被提前锁定。 6月30日,容百科技(688005)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就市场关心的话题与投资者 展开交流。 公司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路线方面的布局和量产进程颇受关注。 在固态电解质领域,容百科技以硫化物电解质开发为主,同步布局氧化物、卤化物等多种技术路线。据 介绍,公司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粒度及离子电导率等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通过合理调控掺杂工艺,材 料空气稳定性获得显著提升。 目前,容百科技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正在加速推进中,已完成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