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级无人机
搜索文档
一展双城,首发首秀,全球智能机械与电子产品博览会即将开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5 19:08
南方财经见习记者郭莎 广州报道 11月25日,南方财经记者从全球智能机械与电子产品博览会(AIE)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该博览会将 以"湾区智造·全球共享"为主题,于12月4日至6日在澳门和珠海同时举办。 据初步统计,多家采购商已明确计划开展千万级大额订单洽谈与长期战略合作,整体采购规模有望突破 数亿元。 刘英表示,依托六大主题展馆及系列高端论坛峰会,本届AIE将构筑起"展示+发布+对接"三位一体的产 业促进平台与跨界融合高地,不仅激发前沿思想的深度碰撞,更推动多项务实合作落地生根。 本届博览会"首发经济"特征显著,多项具备全球或全国首发意义的产品与技术将集中登场。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最密集、产业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跃居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培 育了消费电子、智能家电、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集群。 据悉,多家企业将在博览会上展示新品。广汽埃安全球首发智能网联新车,同步展示自动驾驶与车路协 同技术突破;vivo首发新一代5G/6G通信终端,呈现量子通信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探索;深圳市 无人机行业协会组织会员企业发布多款工业级无人机新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升级。 本届博览会采用"澳门+珠海"双城 ...
全链聚首・智创低空!第二十七届高交会低空经济展盛大启幕!
搜狐财经· 2025-11-17 21:45
展会概况与规模 - 第27届高交会低空经济产业展览会于2025年11月14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深度聚焦低空经济前沿赛道 [1] - 展会吸引了2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齐聚,展示从飞行器整机到空天数据服务的全链条创新成果 [1] - 现场有千余名国家和地区的专业采购商与行业嘉宾,展会开幕式上演了由百余架无人机完成的"百架无人机低空智演秀" [1] 全产业链生态展示 - 核心部件领域,中航复材展示预浸料、蜂窝、复合材料结构件等产品,陕西茂松科创带来钛及钛合金、锆及锆合金材料及制品 [4] - 核心装备端,英武智能的eVTOL已落地多地低空文旅场景并布局海外,高巨创新展示多场景无人机与全域服务体系,哈深智新展示"智管 + 智飞"系统,一飞智控推出工业级无人机及定制化技术方案 [6] - 细分领域,加泰科带来无人机物探勘查装备,广东脉络能源推出高效钙钛矿能源产品,雷擎电子和理工全盛展示反无系统,深城交展示起降点规划与空域管理平台,万勋科技展示通用软体机器人 [8] - 其他企业如星图动力、靓马科技、南航电子等展示了eVTOL整机、无人机全链条技术、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等特色创新成果 [11] 高端合作与赛事活动 - 展会联合福布斯中国打造专属高端展示区,聚焦创新先锋企业,开幕式现场举行了无人机模拟器世界杯竞速赛事中国区首发仪式,单场观看量突破百万 [12] - 展区内设置"无人机足球"赛事展示区,通过轻量化竞技无人机呈现专业级别的低空攻防竞技表演 [14] 产业论坛与权威成果发布 - 第二届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高峰论坛同步举行,汇聚多位两院院士、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飞行器设计、能源系统、空域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 [16] - 论坛现场发布《低空经济人才白皮书》和《2025—2027年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框架体系和发展路线图》两大重磅成果,并设置无人机出口与适航专项培训 [16] 产业链对接与商业合作 - 现场组织多场"全球采购对接会"与"全球投融资供需对接会",覆盖低空飞行器制造、核心部件、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 [18] - 展会邀请来自低空领域300余个专业采购团,投融资专场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型企业,搭建项目路演与资本对接的直通渠道 [18] 行业前景与平台功能 - 低空经济作为万亿级新质生产力增长极,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19] - 高交会低空经济产业展持续发挥"技术展示、成果转化、交流合作"的核心功能,助力深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19]
广东作答“十四五”:创新产业互促 大湾区融合纵深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11:57
宏观经济表现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4.16万亿元,连续36年位居全国第一,前四年年均增长4.7% [1] - 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19.41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8.14万亿元,均居全国首位 [1] - 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已突破2000万户,其中企业超900万户 [4] 改革与制度创新 -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造60多个“全国第一”,累计3批48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3] - 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发行上市数量、募集资金规模均居全国第一 [3] - 推动“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单牌车突破700万辆次,联合港澳发布“湾区标准”262项 [5] - “跨境理财通”业务规模突破1200亿元,“港澳药械通”适用医疗机构达45家、惠及患者超万人 [5] 科技创新能力 -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蝉联全国榜首 [7] - 打造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建设10个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8] - 全省约90%的科研机构、人员、研发经费、发明专利申请来源于企业,17家粤企上榜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 [8]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创新指数跃居全球第一 [10] 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 - 全省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探索产业链供应链整体“链式改造”数字化转型模式 [9]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球70%,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球40% [9] - 2024年全省新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达350万千瓦,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约占全国1/3 [9] - 工业机器人产量24.7万台(套),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992亿元 [9]
深圳喊出“定义消费电子新风向”!实探全球首届消费电子创新大会
证券时报· 2025-11-07 08:23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首届消费电子创新大会(CEIC 2025)在深圳举办,标志着以“深圳力量”为代表的中国消费电子产业正试图争夺全球产业“话语权”,改变以往由美国CES等海外展会主导产业风向的格局 [1][2] - 以鸿蒙、星闪为代表的底层根技术实现多点突破,并已打通从技术到产品的链条,正在重塑消费电子产业的竞争格局 [2][5][8] 底层技术突破 - 星闪技术作为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相比传统蓝牙,传输时延仅为其三十分之一,传输速率提升6倍,设备连接数量提升10倍,覆盖范围提升2倍以上 [8] - 星闪生态已覆盖200多类商用产品,从大家电到鼠标、键盘等小设备,其手柄遥感时延可降低至5毫秒,为其他手柄的六分之一,并实现百米不断连的抗干扰能力 [6][8] - 鸿蒙系统通过分布式能力为多种场景提供解决方案,例如无感停车方案可实现车辆自动识别、匹配信息库和自动扣费放行,在智慧医院、智能家居等领域形成“星星之火”的态势 [8][9] - 底层技术正积极走进高校和科研场景,如“鸿蒙星闪全场景开发实验箱”帮助年轻开发者快速进行多场景开发,第二届“星闪杯”应用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也展示了应用成果 [9][10] 深圳产业实力与全球地位 - 2024年深圳机电产品出口额达2万亿元,增长12.1%,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13%以上,其中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传统电子产品合计出口3774.3亿元,同比增长6.8% [12] - 深圳在无人机等新产品上掌握全球话语权,截至2025年上半年,深圳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70%,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50% [12] -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国与消费市场,缺乏能够定义全球产业风向的展会平台,此类平台目前仍由美国CES等西方展会掌握 [12] 展会平台的重要性与挑战 - 美国CES等展会是技术趋势发布和行业交流的核心平台,能主导产业标准的形成和市场规则的制定,许多国际技术标准和应用场景最初在此展示并影响全球 [13][14] - 举办CEIC对标美国CES是中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必然趋势,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15] - CEIC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品牌知名度、国际影响力不足,以及国际化程度欠佳等挑战,难以吸引顶尖企业和专业观众 [15]
广州举办林业园林“低空+机器人”展示会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21:38
展示会概况 - 展示会主题为“数智绘绿美低空瞰未来”——广州林业园林“低空+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会 [3] - 生动展示了无人清扫机器人、工业级无人机吊运树木、咖啡机器人等多种智能装备协同工作的未来智慧公园图景 [1] - 来自广州、北京、重庆、珠海等地的20余家企业携80余款智能装备实景“上岗” [3] 平台与场景发布 - 现场发布了“广州低空林业园林无人机应用平台”,该平台作为城市低空园林的“指挥大脑”,可统筹调度无人机巡检与运输任务 [4] - 同时发布了涵盖养护、应急、服务、低空通途与康养科普等领域的“五大应用场景” [4] 行业支持与推广 - 广州市向相关单位授予“广州市林业和园林低空应用示范工作站”、“广州市林业和园林机器人研究推广中心”、“广州市林业和园林低空研究与应用推广中心”牌匾 [3] - 此举旨在打造林业园林智能化管理的“前沿指挥部” [3]
全国40强城市GDP洗牌:深圳增速近6%,南京逼近武汉,南昌入围!
搜狐财经· 2025-10-12 09:44
城市经济格局重塑 - 全国40强城市GDP数据公布,区域经济迎来深刻变革,宏观政策与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1] - 超半数城市GDP突破万亿大关,其中7座城市站稳2万亿元台阶[3] - 约七成城市实现位次进阶或保持,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贡献超四成经济增量[3] 头部城市经济表现 - 深圳市GDP增速领跑一线阵营,增速达5.9%[1][7] - 上海市2025年上半年GDP为26222.15亿元,名义增长率4.61%[4] - 北京市2025年上半年GDP为25029.2亿元,名义增长率5.5%[4] - 成都市2025年上半年GDP为12108.21亿元,名义增长率8.57%[5] - 西安市2025年上半年GDP为6358.16亿元,名义增长率11.21%[6] - 温州市2025年上半年GDP为4831.89亿元,名义增长率12.42%[6] 重点城市产业发展 -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占GDP比重41.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5.8%[8] - 深圳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激增38%[8] - 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增长14.7%,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11.3%[9] - 南京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服务业占比达62.3%[9] - 南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7.8%,电子信息、航空制造形成两大千亿产业集群[11] -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1%[13] 区域竞争态势 - 南京与武汉GDP差距缩小至不足百亿[1][9] - 部分北方城市通过产业转型实现逆势攀升,传统工业强市因动能转换滞后出现排名波动[3] - 南昌首次跻身40强城市榜单,标志着中部地区崛起进入多点爆发期[1][11] - 城市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创新浓度成为决定性变量[3][15]
无人机行业现状与展望
2025-10-09 10: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无人机行业,特别是民用无人机市场,包括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机 [1] 公司方面重点讨论了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和一家名为“影视”的公司 [3][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约600亿美元,其中民用无人机占比44%,约250亿美元(约1800亿至1900亿人民币)[2] * 2024年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为50多亿美元(约370亿人民币),到2033年将达140亿美元(约1000亿人民币),复合增长率约10% [1][4] * 2023年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已达197亿美元(约1400亿人民币),超过消费级市场,且增速可能更快 [1][4] * 消费级无人机年销量约700万台,均价5000多元人民币 [1][4] 民用无人机平均单价超过2万元人民币 [1][2] 区域市场与竞争格局 * 主要区域市场包括欧美、中美洲及亚太地区,亚太地区以中国为主 [1][5]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大疆占据全球70%以上份额,国内份额高达80%以上 [1][5] * 工业级无人机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大疆占37%左右份额,其他参与者包括极飞科技、亿航和道通等 [1][5] 行业发展趋势 * 硬件趋向小型化、轻量化设计,例如产品重量控制在249克以下以规避某些地区的注册备案要求 [1][6] * 软件向操作简单化发展,如一键操控和AI一键成片功能 [1][6][7] * 智能摄影设备行业仍处于低渗透率、高成长阶段 [3][11] 重点公司分析:大疆创新 * 大疆年收入规模约600亿元人民币,其中70%-80%来自无人机业务(约400至500亿元)[1][8] * 海外收入占比70%(约300亿元),毛利率不低于50%,高端系列接近70%甚至更高 [1][8] * 公司拥有超过1000人的研发团队,渠道布局广泛 [1][8] 重点公司分析:影视公司及其产品 * 影视无人机通过全景视角和VR眼镜结合,解决了传统无人机航拍难度高和视角调整影响飞行体验的痛点,提供模拟飞翔视角,形成与大疆的差异化竞争 [3][9][10] * 影视公司凭借产品设计能力、需求洞察能力,可复用现有渠道、供应链和品牌知名度来发展全景无人机业务 [3][11] * 预计2026年1月影视全景无人机上市后,将提升行业渗透率 [3][11] 其他重要内容 * 影视无人机具备其他卖点,如8K拍摄质量、体感遥控器等创新设计 [10]
撒贝宁把机器人梗玩出续集!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05 12:06
机器人6S店创新商业模式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位于深圳龙岗星河WORLD园区,于7月28日正式开业,创新性地在传统4S店功能基础上增加了“租赁”和“个性化定制”两大功能,构建“六位一体”的服务闭环[7] - 该模式打破了机器人与大众生活的壁垒,重新定义了机器人产业的服务标准,店内集聚数百种机器人及配套零部件,深圳乃至全国的机器人头部企业纷纷入驻展示[7] - 具体产品包括可轻松提起20公斤哑铃的外骨骼机器人,应用场景已从“爬山神器”进化至养老助行、工业防护等领域,以及能瞬间制作拉花咖啡的咖啡机器人[5][7] 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与产业生态 - 龙岗区作为深圳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重点布局区域,已集聚全产业链人工智能企业超620家,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超过1.2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7] - 南山机器人谷是一条长达十多公里的创新走廊,汇集了百余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集聚效应,实现了“上午画图纸、下午出样品”的“深圳速度”[10] - 深圳的创新模式被总结为面向市场需求而诞生,因此适应能力强、创新速度快,使新产品能快速走向市场[13]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领先优势 - 深圳是全球低空产业密度最高的城市,已建成1058个起降点,开通309条航线,集聚了19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10] - 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70%,形成全球领先优势,节目中展示的工业级无人机体现了深圳在该领域的实力[10] - 节目伊始展示了全球首款飞碟型纯电动载人飞行器在深圳市民中心上空起飞,象征着深圳的科创实力[13][15] 机器人产品与技术应用前景 - 产品展示琳琅满目,包括可互动的机器狗、贴心的护理机器人、脉氧监测机器人、仿生机器人以及全球首款全向智能抗流水下机器人等[11] - 仿生机器人凭借仿生皮肤与数十种微表情为科技注入情感温度,不仅能与人互动,还能完成甜品制作[9] - 随着生态体系完善与技术成本下降,未来3年至5年,家庭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产品价格将大幅降低,有望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普通家庭“标配”[9] 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名录 - 文章列出了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与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企业、核心零部件及教育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的超百家代表性企业名单[20][21][22][23][24][25][26]
低空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专题会议在沈阳召开
辽宁日报· 2025-09-30 09:05
会议概况 - 辽宁省于9月29日在沈阳召开低空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专题会议 [1] - 会议旨在探讨低空经济发展路径与未来趋势 推动辽宁及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副省长吴春耕出席会议并致辞 [2] 会议核心内容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刘大响、项昌乐分别就通用航空发展溯源及现状、通用航空与应急救援体系的战略举措、低空经济技术发展作报告 [1] - 多位业内专家分享了低空经济产业布局、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和设施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1] 产业政策与目标 - 会上发布了《辽宁省低空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1] - 目标到2027年实现新能源飞机、工业级无人机、军用无人机的谱系化和产业化 [1] - 高商载货运无人机、混电动系统等重大项目将进入产业化阶段 [1] - 计划建设沈阳、大连等地的低空飞行器产业园区 形成高质量、低成本的配套体系 [1]
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专题对接会举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0:09
行业规模与地位 - 广东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已达千亿级别 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5万家 占全国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30%以上 位居全国第一 [3] - 预计到2026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3] 区域发展现状 - 深圳市龙华区聚集低空经济企业445家(较去年新增22家)占全市23% 2025年上半年产值达38亿元 同比增长14% 覆盖制造/飞行/保障及综合服务全产业链 [11] - 珠海高新区集聚上下游企业67家 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亿元 [11] - 中山坦洲镇现有低空经济企业14家 规上企业5家 总投资10亿元企业1家 总产值超3亿元 [12] 基础设施布局 - 广州黄埔区规划5平方公里低空经济产业园 配备800米专用跑道用于航空器试飞验证 [9] - 深圳龙华区构建"1个通航机场+1个空铁联运示范点+N个公共服务起降点+X个企业商用起降设施"的低空基建体系 [11] - 广东已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 全面建设低空管理服务体系 [7] 政策支持体系 - 2025年9月23日发布《数据赋能低空经济实施方案》 提出2027年底建成低空数据可信空间目标 [7] - 政策聚焦空域管理改革/基础设施联网/产业生态培育三大方向 [3] 产业集聚与投资 - 近三年中山坦洲镇低空经济项目累计招商引资超20亿元 未来五年产值目标超20亿元 [12] - 现场发布企业意向落户项目23个 13个地市应用场景需求37个 16家企业合作需求21个 [12] 金融支持措施 - 金融机构提供全周期/多层次金融支持 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 [5] - 中信银行推出科技金融/投贷联动/跨境结算等特色服务方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