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经营

搜索文档
国产果业从产量竞赛迈向价值突围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3
行业发展趋势 -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果业正从产量竞赛迈向价值突围的发展新阶段,品种从单一转向多样,口感突出、营养丰富 [1] - 国产果业在多个品类上已形成涵盖品种培育、种植养护、采摘分选、冷链运输等环节的成熟产业体系,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成功实现"国产化" [4] - 水果产业整体处于厚积薄发的积累阶段,经济价值较高的小果品已初步形成较强竞争力,未来有望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 [8] 精细化经营 - 西瓜种植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化经营,通过生态种植技术让水果回归原本味道,引领产业走上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3] - 江苏盐城百果园泉氏BLOF西瓜种植基地通过现代化种植大棚、精准采摘和科学运输,保证西瓜最佳口感,24小时内可到达华北地区门店 [2] - 南通金诺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引入BLOF生态和谐型种植技术,改良土壤健康程度,提升水果风味和营养,形成稳定市场竞争力 [3] 品牌培育 - 蓝莓产业经过多轮品种更迭和市场适应,已完成落后品种淘汰,产业化栽培推进使供给规模屡创新高,2024年栽培面积143.82万亩,总产量78万吨,比2020年增加197% [4][5] - 行业需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以持续的品种创新培优、标准化生产体系满足市场需求,通过高质高效高标托举有竞争力的果业品牌 [5] - "企业+果农+金融机构"的大基地生产模式代表未来趋势,企业把握技术市场,果农稳定品质规模,金融机构提供长期金融支持 [5] 国际市场拓展 - 大连樱桃品牌"艺树家"登陆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新加坡市场单斤售价达美国进口樱桃近2倍,打破国产水果低质低价印象 [6][7] - 2024年我国水果累计出口8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从原产出口转向品牌输出是重要方向,广西水果出口地由2015年17个增至2023年26个 [8] - 国产水果在品种创新、种植技术、冷链物流方面取得突破,培育出国际叫得响的品牌,但需解决高品质、规模化、稳定供给的短板 [7]
“三巨头”业绩齐下滑,卤味为何卖不动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5-01 16:34
行业整体表现 - 卤味行业三大巨头2024年业绩集体下滑,绝味食品、煌上煌、周黑鸭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3.84%、9.44%、10.66% [2][4] - 绝味食品净利润同比下滑34.04%,扣非净利润下滑49.39%,为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营收负增长 [2][3] - 煌上煌和周黑鸭净利润分别下滑42.86%和15.03%,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显著减弱 [4] 财务数据细节 - 绝味食品2024年营业收入62.57亿元(6.256 billion),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92亿元(1.092 billion),同比大增160.21% [3] - 公司总资产81.98亿元(8.198 billion),同比下降11.97%,净资产62.73亿元(6.273 billion),减少8.91% [3] - 对比2022年数据,绝味食品营收仍低于2022年水平(66.23亿元) [3]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对卤味高价产生抵触,转向量贩零食、社区团购等性价比更高的替代渠道 [5][7] - 健康饮食观念普及导致消费者更关注营养与安全,传统卤味高盐高脂肪特性与现代健康理念存在冲突 [7] - 新兴零售渠道(即时配送、社区团购)通过产品多样性、便捷服务和灵活促销分流传统卤味门店客流 [7]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进入者增多导致市场份额重新分配,单纯依靠门店数量扩张的模式难以维持竞争优势 [7][8] - 头部企业转向精细化经营,通过提升单店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应对竞争 [8] - 未来发展方向聚焦多元化和垂直化:拓展产品线满足细分需求,深耕特定消费场景定制化服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