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量强省
icon
搜索文档
青海省:发挥激励引导作用 推动质量强省建设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1-05 16:14
文章核心观点 - 青海省政府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四地”打造及高质量发展中成效突出的地区予以通报表扬和激励 [1] - 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海南州共和县因质量工作突出获得表扬 并在质量工作改革创新试点、质量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方面获得政策倾斜和300万元资金奖励 [2] - 省市场监管局旨在通过督查激励引导质量提升 推动形成可复制经验模式 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质量力量 [3] 西宁市质量工作亮点 - 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打造“双碳”产业园区 [2] - 实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 提升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能力 [2] - 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开展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 《太阳能级单晶硅硅棒》等标准获评企业标准“领跑者” [2] 海东市质量工作亮点 - 以质量强县工作为抓手 推动乐都、互助、民和成为质量强县培育城市 [2] - 加快数字经济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等32个绿色算力项目落地 [2] -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新增绿色食品44个 “乐都紫皮大蒜”等获评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 海西州质量工作亮点 - 聚焦盐湖化工、清洁能源等主导产业 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2] - 推进钾、钠、镁等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盐湖产业创新升级 规模以上产业产值达416.7亿元 [2] - 指导企业制修订标准42项 清洁能源实现规模质量双提升 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100% [2] 海南州共和县质量工作亮点 - 以绿色制造和生态农牧业为突破口 推进质量强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2] - 光伏产业园集群发展效应显著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稳步推进14个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 [2] - 大力发展有机畜牧业 推动智慧渔业建设 “青海湖”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2] 政策支持与未来方向 - 上述4个地区共获得300万元资金奖励 并在质量工作改革创新试点、质量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方面获得政策倾斜 [2] - 省市场监管局将质量强省建设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积极发挥质量激励作用 [3] - 下一步将强化实干导向 充分发挥示范地区带动效应 在质量领域改革创新上勇于突破 [3]
新闻发布厅丨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十五 统筹监管与服务 赋能高质量发展
河南日报· 2025-10-20 07:35
市场准入与营商环境优化 - 河南省经营主体总数达1148.7万户,居全国第4位,较"十三五"末增长47% [1] - 企业迁移环节由4个压缩为1个,办理时限压缩至6个工作日,领先全国平均工作日4天 [2] - 推动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审批流程缩减20%,累计审查增量政策文件2.68万件,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文件429件 [2] 质量与知识产权建设 - 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7项,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2023项,参与度达20.1% [3] - 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12.54万张,涉及获证组织3.64万家,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64%和47% [3] - "十四五"期间新增有效发明专利52855件,注册商标110.39万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9件,全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达241件 [3] 安全监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 河南省在2022年、2023年国家食品安全考核中获得A级等次,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评价提高到84.47分,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4] - 全省12315消费维权系统累计受理消费者诉求1024.8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8亿元 [5] - 培育放心消费主体4.54万家,并创新实施"放心消费险" [5]
找差距 解难题 求突破 贵州致力提升企业及产业链质量管理效能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6 14:41
贵州省质量管理工作进展 - 2025年计划通过绘制重点产业链质量图谱,系统梳理400多项企业质量问题需求,并采用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提升模式,解决链上共性质量堵点40个[1] - 2024年征集到全省首席质量官典型案例84个,其中贵州茅台酒厂和贵州红星发展的质量管理实践入选全国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良好实践案例[1] - 2011年至今,贵州省积极推进质量兴省、质量强省建设,企业如轮胎、钢绳、飞机等产业通过以质取胜战略,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高[1] 首席质量官制度推行与成效 - 首席质量官被视为推动企业成功和实现质量强省目标的关键力量,但目前贵州省注册人数不足千人,与安徽、广东、河北等地存在差距,覆盖全省两万多"四上企业"的多数尚未设立该职位[2] - 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升级首席质量官管理机制,增设质量专员和督导员,构建4Q-PDCA立体化质量管控体系,并任命食品安全总监和员,提升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措施[2] - 首席质量官需在产业链供应链进行全流程质量管理设计和创新,形成可复制的质量管理模式,以拓展至整体供应链[3] 质量发展项目与产业提升 - 2024年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以揭榜挂帅形式实施58个质量发展项目,撬动社会质量投入10.24亿元,形成实打实的质量提升成果[3] - 2025年新增实施质量强链项目4个,聚焦酱香白酒、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大数据、刺梨等产业,通过免费品牌价值评价和贵州精品培育帮扶等措施推动质量创新[3] - 在航空航天产业链,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创新裂纹数字监控有限元细节模型,解决质量问题506项,带动上下游质量问题下降50%[4] 产业链质量创新案例 -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中,瓮福集团通过20余项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攻克氢氟酸纯度和含水率等"卡脖子"指标,工艺效率提升40%,实现电子级制造[4] - 贵州省与福建进行跨区域质量合作,助力宁德时代用AI识别质量波动并分析风险,减少产业链上游原料质量损失[4] - 链主龙头企业需对标领军企业,攻关质量管理难题,将经验型控制转换为科学依据和新质生产力,并注重标准话语权、定价权和绿色低碳发展[5]
【省市场监管局】陕西坚持质量强省打造发展新优势
陕西日报· 2025-09-26 08:32
区域公共品牌建设 - 陕西省构建“4+1”质量品牌体系,以“陕西精品”区域公共品牌培育为引领,在农业、工业、服务业领域打造高质量品牌生态群 [3] - 富平县打造以“富平柿饼”地理标志为核心的区域公共品牌,推行“合作社+农户+标准”模式,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3万余亩 [2] - 富平县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标准化栽植柿子树1500亩,年加工柿饼2000吨 [2] - 延安市发布《“延安精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延安苹果”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行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名单 [2] 首席质量官与质量管理 - 全省累计培养首席质量官3000余人,实现重点园区规模以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全覆盖 [6] - 每年入企帮扶1000余次,服务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开展“卓越质量三秦行”巡回培训覆盖2000余家企业 [6] - 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通过首席质量官开展质量战略规划,并构建全员质量实名制和“双轮”驱动模型,制定12条质量红线 [5] - 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提出基于“道术结合”的三循环四路径质量管理模式,辅导200余家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 [5] 国际质量管理融合创新 -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发展订单农业150万亩,已收获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共50万亩 [7] - 该集团在哈萨克斯坦探索构建涵盖产地环境标准、种植技术规程、产品质量安全和检测标准4个层面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标准体系 [7][8] - 集团将中国食品相关国家标准翻译成俄文及哈文,在中亚食品供应商中宣传,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8] 质量奖项与产业聚焦 - 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奖单位涉及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制造及新材料等领域 [1]
江苏下达专项资金赋能质量强省4465万元奖补免申直达166家企业
新华日报· 2025-09-25 07:15
专项资金分配 - 省财政厅与市场监管局下达市场监管及质量强省专项资金13308万元 [1] - 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1] - 对符合奖补条件的166家企业拨付奖励资金4465万元 [1] 惠企资金直达机制 - 通过“一企来办”平台实现省级惠企资金首批免申直达目标 [1] - 打通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职能部门业务数据通道 [2] - 奖补资金通过一个平台直达企业以增强政策执行率 [2] 平台服务与效率提升 - “一企来办”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于2023年8月开通 提供政策咨询和综合业务办理等服务 [2] - 平台设立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 实现行政审批和项目申报的“一站式”办理 [1] - “惠企财政资金‘一平台直达企业’”服务专区提供高效服务 大幅减轻企业办事负担 [1] 企业案例与受益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因积极参与标准制定而获得质量强省奖补 [1] - 公司通过“一企来办”平台办理事务 提升了运营效率并带来便利 [1]
江苏下达1.33亿元专项资金 4465万元“免申直达”166家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9-25 07:11
专项资金与奖补 - 江苏省财政厅与市场监管局下达省市场监管及质量强省专项资金13308万元[1] - 其中4465万元奖补资金通过免申直达方式拨付给166家符合条件的企业[1] - 奖补资金通过江苏一企来办平台直达企业 实现省级惠企资金首批免申直达目标[1] 企业案例与平台效益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因积极参与标准制定而获得质量强省奖补[1] - 一企来办平台提供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 实现行政审批和项目申报一站式办理[1] - 平台大幅减轻企业办事负担 为公司运营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1] 平台建设与数据整合 - 江苏一企来办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于2023年8月开通 提供政策咨询和综合业务办理等服务[2] - 省财政厅与市场监管局统筹数据资源 打通财政预算管理系统与职能部门业务数据通道[2] - 平台强化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 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并提升政策执行率[2]
4465万元奖补免申直达166家企业
新华日报· 2025-09-25 05:55
专项资金分配 - 省财政厅与市场监管局下达市场监管及质量强省专项资金13308万元[1] - 对符合奖补条件的166家企业通过"一企来办"平台拨付奖励资金4465万元[1] - 实现省级惠企资金首批免申直达目标[1] "一企来办"平台功能与成效 - 江苏于2023年8月开通"一企来办"企业综合服务平台[2] - 平台提供政策咨询、政务信息服务、综合业务办理等服务[2] - 打通财政预算管理系统与职能部门业务数据通道 实现奖补资金一个平台直达企业[2]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通过平台"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实现行政审批、项目申报一站式办理[1] - 平台提升了企业各项事务办理效率 为公司运营带来便利[1]
山东“1+2”!万华化学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大众日报· 2025-09-16 14:33
中国质量奖获奖情况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是山东省唯一获奖企业及唯一获奖化工企业 [1] - 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和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获提名奖 [1] - 山东省累计有3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 分别为海尔集团(2013年) 潍柴动力(2018年) 万华化学(2025年) [2] 万华化学业务概况 - 公司是全球最大MDI供应商和TDI供应商 通过新材料工艺突破海外技术壁垒 [2] - 拥有十二大生产基地 分布于烟台 蓬莱 宁波 四川 福建 珠海 宁夏及匈牙利等欧洲地区 [2] - 布局七大研发中心 覆盖烟台 宁波 上海 北京 深圳及匈牙利 西班牙 [2] 财务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4年实现营收1820.69亿元 同比增长3.83% 在化工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2] 山东省质量建设规划 - 将深化质量强省建设 推进质量强链工作 加强质量强县培育 [2] - 制定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工作指引 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 [2] - 年内于标志性产业链领域推出一批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 [2]
获评“辽宁优品”产品企业分享品牌故事共话质量强省新路径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16:25
活动概况 - 2025年辽宁省"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暨全省品牌故事大会在鞍山举办 主题为"品牌聚力 质赢未来" 聚焦全省品牌建设与高质量发展[1] 参与企业 - 共计15家企业(组织)代表参与品牌故事分享 包括本溪龙山泉啤酒有限公司 葫芦岛益丰(集团)运动服饰有限公司 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 大杨集团 辽宁三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岭秀山圣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3] 企业案例 - 沈阳兴齐眼药研发团队历经十八年成功研制中国首个干眼症治疗环孢素滴眼液兹润®[5] - 大杨集团改革开放初期带领85位农村妇女立志制作中国及世界最好西装[5] - 本溪龙山泉啤酒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凭借过硬品质和科技创新赢得消费者口碑[5] - 辽宁三沟酒业历经多次改制后确立以"坦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7] - 辽宁岭秀山圣汇实业秉持"健康"理念开发特有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7] - 葫芦岛益丰运动服饰从渔家妇女小贩起家发展至完整产业链并依靠科技创新立足国际市场[7]
多彩贵州 质量创新之路踔厉前行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15:54
质量强省战略与政策支持 - 贵州省已持续14年推进质量强省建设,致力于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 [1] - 贵州省委省政府将质量强链工作纳入季度重点调度事项,并匹配项目和资金支持,2025年通过揭榜挂帅形式实施58个质量发展项目,撬动社会质量投入10.24亿元 [3][8] - 2025年上半年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6个,组建质量创新联合体11个,绘制质量图谱47套,实施重点质量攻关项目84个,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82个 [9] 质量创新与产业升级成果 - 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投入近千万元开展酱酒产区质量认证赋码,推动260家酒企质量提升,贵州习酒实现年产1000吨智能化生产 [10] - 在新兴产业壮大方面,贵州磷化集团建成全省首条全要素电池回收生产线,磷铁回收率达90%,碳酸锂回收率达93% [12] - 在未来产业培育方面,研制大数据标准469项,服务形成超92EFLOPS算力规模,全省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 [12] 企业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 -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创新裂纹数字监控模型,解决质量问题506起,上下游质量问题下降50% [4] - 瓮福集团通过20余项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工艺效率提升40%,实现电子级制造 [4] - 宁德时代运用AI识别质量波动并分析风险,减少产业链上游原材料质量损失 [4] 质量融资与金融支持 - 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58.2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90.04亿元,惠及企业5443家次 [16] - 创新推出"筑质贷"和"黔质贷"等金融产品,3家大数据企业获得数据质量贷款6430万元,52家制造业企业获得授信2.85亿元 [17] - 推动品牌价值向融资转化,"梵净山茶"品牌实现39.95亿元融资变现,2025年上半年"苗岭普惠贷"累计发放48.28亿元 [18] 质量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 - "贵质通"线上服务平台自2024年9月上线至今已完成一站式服务超8000单 [14] - 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完成300项国产电路芯片检测验证,服务10余万张智算芯片部署 [12] - 联合中国农科院等共建"中国酸汤产业研究院",突破乳酸菌提纯等质量控制技术,开发低钠酸汤等新品 [13] 品牌建设与标准制定 - 快速注册"村BA"商标39件、"村超"商标129件,实现"贵系列"商标全类别注册 [14] - 南山婆首创酸汤发酵数字化生产线14条,实现"一物一码"全程质量追溯 [14] - 发挥首席质量官作用,加快研制刺梨、酸汤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国际国家标准,掌握行业定价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