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木耳

搜索文档
新华鲜报丨“土特产”走向大市场!十部门联手促农产品消费
新华社· 2025-07-27 12:34
农产品消费促进方案 核心观点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方面23条举措,旨在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扩大农产品消费并推动经济稳中向好[3] - 方案聚焦"土特产"消费潜力挖掘,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供需结构升级,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需求[3][11] 供给端优化 - 提升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及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水平,推动优质优价标准落地[6] -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与特色食品,强化全链条质量监管,重点监控保鲜储运环节的食品添加剂使用[6] - 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接入国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筑牢质量安全底线[6] 流通端创新 - 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等节庆活动,组织"百名主播+千个乡村+万种产品"公益助农促销[8] - 建立省际间产销互补合作机制,支持农产品企业对接餐饮等细分领域,满足不同人群需求[8] - 强化电商平台作用,提升直播电商水平,挖掘网络销售潜力[8] 市场端激活 - 开展"健康饮食 合理膳食"科普宣传,推广学生营养餐计划及养老机构豆制品供应[10] - 鼓励研发营养健康食谱,增加优质蛋白与膳食纤维食品消费[10] - 推进农文旅融合,通过"乡村四时好风光"等活动推出旅游线路及农特产品,支持"村字号"文体活动带动消费场景创新[10] 产业融合案例 - 列举草莓采摘体验、西北滩羊冷链南运、武夷山茶树认养直播等新型消费模式[4] - 展示山东蓝莓直播销售、海南木耳晾晒等具体实践案例[6][8]
兴农评|“文化赋值”让农产品潮起来
南方农村报· 2025-05-23 00:01
文化赋值对农产品的影响 - 文化符号提升农产品辨识度 例如"广东三宝"通过融入"广东人自己的手信"文化符号吸引顾客[7][8][9] - 文化理念赋予农产品故事感 清远馆红旗茶厂通过历史再现为英德红茶增加历史情怀[10][11][12] - 文化创意延长产业链 云南普洱文创茶礼附加值提升300% 陕西柞水木耳借"秦岭生态美学"获百万级订单[13][14][15] 农产品产业升级 - 农文旅IP开发 广东荔枝通过玩偶文创和采摘游线路设计形成完整产业链[15][16] - 文化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文博会乡村文化振兴展区显示文化赋值正在重塑农业经济模型[17][18] - 从产量导向转向文化价值深耕 农产品成为文化载体 为农业品牌开辟国际化路径[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