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体

搜索文档
长鸿高科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涉及进口替代生产工艺,多项业务投产助力长期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21:40
ABS塑料作为一种常见的工程塑料,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候性和易加工性,在汽车、电子、建筑等 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据博研咨询,2023年,中国ABS塑料市场需求达到了1580万吨,较2022年的 1460万吨增长了8.2%。这一显著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家电和电子产品等下游行业的强劲需求。展 望2025年,中国ABS塑料市场需求将达到18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6.7%。 根据公告,本次长鸿高科拟收购的广西长科是一家专注于特种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透明ABS、高透明MS、高腈AS、高抗冲ABS/HIPS、高光ABS/HIPS等特种树 脂产品。其中透明ABS为中国大陆首家工业化量产本体法工艺,打破了国外对透明ABS生产工艺的垄 断,可实现进口替代。 公司各项业务投产顺利,市场前景广阔。长鸿高科母公司5万吨/年TPE黑色母粒技改项目已建成,并进 入调试阶段。长鸿生物同时计划投资建设5万吨/年高端纤维弹性体新材料及配套10万吨/年PBAT黑色母 粒装置新项目,有望为公司业务的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长鸿高科(605008)日前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公告显示,公 ...
上市后净利连年下滑,拟再购实控人资产,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搜狐财经· 2025-07-09 09:16
据悉,广西长科是一家专注于特种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透明ABS、高透明MS、高腈AS、高抗冲 ABS/HIPS、高光ABS/HIPS等特种树脂产品,其中透明ABS工艺打破了国外对透明ABS生产工艺的垄断,可实现进口替代。 星标★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AI制图 再次收购 IPO日报注意到,这不是长鸿高科首次尝试收购广西长科。 2023年8月31日,公司披露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广西长科100%股权的重大资产购买预案,但推进仅1个多月就宣告终止。 同时,广西长科的实际控制人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陶春风,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 根据公告,初步确定的交易对方为海南定恒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宁波定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7月7日,长鸿高科 与以上3家公司就收购广西长科股权事项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协议。 7月8日,长鸿高科停牌。 对于上述收购,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可降解塑料产品及其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广西长科主营业 务为合成树脂及塑料产品生产和销售。与上 ...
涉两大高端产品!化工新材料龙头,收购!
DT新材料· 2025-07-08 23:32
收购交易 - 长鸿高科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广西长科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公司曾在2023年8月拟现金收购广西长科但于10月终止,因核心交易条件未达成一致 [1] - 标的公司广西长科及交易对手方的实控人均为长鸿高科实控人陶春风 [1] 广西长科业务 - 广西长科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8.87亿元,专注特种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 [2] - 主要产品包括透明ABS、高透明MS、高腈AS等高附加值特种树脂 [2] - 透明ABS树脂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高透光性,应用领域广泛 [2] 生产工艺 - 透明ABS树脂主流生产工艺为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另一种为本体法 [3] - 掺混法工艺成熟但流程复杂,"三废"多;本体法流程短、投资低、更环保 [3] - 掺混法产品橡胶粒径约200nm,本体法产品粒径分散较宽(1μm以上)且有内包容结构 [4] 行业格局 - 全球透明ABS主要厂商包括东丽、台湾奇美、LG化学等,中国大陆长期依赖进口 [4] - 广西长科是中国大陆首家工业化量产本体法工艺的企业 [4] - 2021年公司50万吨/年ABS装置开工,建成后总产能60万吨;2024年透明ABS产能5万吨 [4] 新产品进展 - 2025年6月广西长科MS树脂CS1025试产成功,年产能7.5万吨,对标日本电化产品 [5] - MS树脂主要由新日铁、奇美、LG化学等国际巨头主导 [5] - 万华化学千吨级MS树脂已投产,5万吨级在建;赛宝龙20万吨项目推进中 [5] 长鸿高科业务 - 公司是国内TPES头部企业,正探索该产品在机器人、汽车轻量化等前沿领域应用 [6] - 在全生物可降解PBAT/PBS领域持续发力,是国内首个具备PBT全牌号在线生产能力的企业 [6] - 2024年营收36.34亿元(同比+156.63%),扣非净利0.69亿元(同比+844.93%),主要受益于PBAT黑色母粒项目 [6] - 5万吨/年TPE黑色母粒技改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拥有11万吨/年黑色母粒产能 [6]
长鸿高科重启争议关联并购:百亿投资承压,多元化再落“险棋”|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7-08 21:38
公司动态 - 长鸿高科拟收购广西长科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3] - 此次交易采用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支付现金的组合方式 不同于2023年全额现金收购方案 [4][8] - 标的公司广西长科涉及关联交易 交易对方为长鸿高科实控人陶春风控制的企业 [7] 历史交易争议 - 2023年收购计划因标的亏损 资金面紧张 实控人资本运作争议等问题终止 [3] - 上交所曾连发6问 质疑现金收购合理性 标的业绩下滑 专利索赔 在建项目转固压力等问题 [5] - 标的公司此前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占款 为实控人关联企业提供担保等内控问题 [6] 财务状况 - 公司一季度营收7.18亿元 同比减少6.93%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48万元 为上市以来首次一季度亏损 [12] - 截至一季度末 资产负债率升至66.25% 短期借款14亿元 货币资金覆盖不足3成 [3] - 2024年末有息负债23.69亿元 短期借款12.87亿元 货币资金仅余2.79亿元(含受限资金1.26亿元) [13] 多元化布局 - 公司近年投资超200亿元布局可降解塑料 工程塑料 炭黑 碳酸钙等领域 [3][13] - 60万吨可降解塑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 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 [13] - 丙烯酸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15亿元 高端纤维弹性体新材料项目拟总投资6.3亿元 [13] 主营业务表现 - 一季度PBAT/PBT系列产品毛利率贡献率仅1.22% 黑色母粒及其他产品毛利率贡献率7.8% [10] - 销售毛利率降至近十年低点 主要受成本下降 需求疲软 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 [10] 标的公司情况 - 广西长科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8873.97万元 专注特种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 [15] - 透明ABS产品实现中国大陆首家工业化量产本体法工艺 打破国外垄断 [16] - 透明ABS已获得乐天化学等世界500强企业长期采购订单 [16]
重启收购实控人旗下资产,长鸿高科打的什么算盘
北京商报· 2025-07-08 20:58
收购计划 - 长鸿高科拟以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广西长科100%股权 [1] - 交易对方为海南定恒、宁波定科、宁波定高,分别持有广西长科43.09%、8.08%、2.69%股份 [4] - 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3] 标的公司情况 - 广西长科专注于特种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透明ABS、高透明MS等 [3] - 2023年9月公司曾筹划现金收购广西长科,但两个月后终止 [4] - 2024年4月标的公司经历股权结构调整,实控人将超半数股权内部转移 [1][4] 公司业绩 - 2020年上市当年净利润达3.02亿元峰值,随后逐年下滑至2024年的9422.29万元 [10] - 2025年一季度首次出现亏损1642.89万元,营收同比下降6.93% [1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短期借款14.11亿元,长期借款6.81亿元,合计20.92亿元 [11] 实控人背景 - 实控人陶春风直接持有长鸿高科2.72%股权,通过宁波定鸿间接控制65.87%股份 [6] - 陶春风旗下拥有科元精化、长鸿高科等多家企业,2020年所持股份市值曾超百亿元 [7][9] - 当前持股对应市值不足65亿元,较峰值明显缩水 [9] 行业前景 - TPES作为可回收材料符合环保趋势,未来有望替代传统不可降解材料 [11] - 技术进步将提升TPES性能并拓展应用领域,市场前景良好 [11]
上市后净利连年下滑,拟再购实控人资产,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IPO日报· 2025-07-08 19:57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7月7日晚间,宁波长鸿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长鸿高科 ",605008.SH)发布公告称, 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广西长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下 称"广西长科")100%股权并同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初步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同时,广西长科的实际控制人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陶春风,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本次交易 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 根据公告,初步确定的交易对方为海南定恒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宁波定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 合伙)、宁波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7月7日, 长鸿高科 与以上3家公司就收购广西长科股权事项 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协议。 7月8日, 长鸿高科停牌。 AI制图 再次收购 IPO日报注意到,这不是 长鸿高科 首次尝试收购广西长科。 2023年8月31日,公司披露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广西长科100%股权的重大资产购买预案,但推进仅 1个多月就宣告终止。 据悉,广西长科是一家专注于特种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 括透明ABS、高透明MS、高腈AS、高抗冲ABS/H ...
中部(郑州)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化工新材料2030年自给率有望达9成
中国化工报· 2025-07-08 10:35
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 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多个领域有新突破 [1] - 相关企业持续发力,一批专业化工新材料园区迅速成长,外资企业加大在我国市场的布局 [1] - 特种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树脂、高性能纤维等化工新材料投资热情高 [1] - 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供应不足,关键原辅料及特种装备存在瓶颈,产业链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 [1] -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市场主体小而分散,市场门槛较高,新市场拓展困难,部分产品存在投资过热 [1] 化工新材料自给率预测 - 目前"结构性短缺"是市场供需主要矛盾,部分高技术含量高性能石化产品国内供应明显偏低 [1] - 预计到2030年总体自给率将达到90% [1] - 高端聚烯烃塑料自给率83%,工程塑料自给率89%,特种橡胶及弹性体自给率90%,高性能纤维自给率85%,功能性膜材料自给率88%,电子化学品自给率85% [1] - 聚氨酯材料、氟硅材料将实现净出口 [1] 化工新材料发展目标与策略 - 发展目标在于实现重点突破一批关键化工新材料,优化提升一批化工新材料,突破关键配套原料供应瓶颈 [2] - 行业应围绕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能源、医疗健康及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需求 [2] - 优先选择进口量大、产业基础好、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的产品作为补短板专项工程实施重点 [2] - 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相关工作,重点关注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变革及政策引导的投资机会 [2] - 强化产业链优势,延伸产业链条,聚焦市场优势,做优做强做精,鼓励企业兼并重组 [2] 具体实施方向 - "锻长板":巩固和强化已有优势,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满足下游产业升级新需求 [2] - "补短板":塑造新优势,探索新方向和业务领域,强化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培育新增长点 [2] - "练内功、防风险":有效管控成本,合理利用研发资金,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2] - 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保障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2]
70%新能源车内饰TPO由它承包!这家企业完成Pre-IPO融资,上市在即
搜狐财经· 2025-07-07 21:20
公司概况 - 苏州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11日 总部位于苏州市太仓市 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型汽车内饰复合材料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公司核心产品TPO(热塑性聚烯烃类)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接近70% [1] - 公司是苏州市太仓市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江苏省绿色工厂 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6]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高金岗职业生涯始于1985年 曾担任黑龙江鹤岗市第四塑料制品厂和鹤特丽合成革厂工程师 [3] - 1991年成功研制我国首例难燃级合成革 解决了国内铁路客车座椅蒙面革阻燃性差的问题 [3] - 1999年底在江苏太仓创立华伦皮塑(苏州)有限公司(瑞高新材前身) [3] 技术突破 - 2015年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发出TPO内饰革 打破了德国巴斯夫、美国陶氏等国外巨头的技术垄断 [4] - 此前国内TPO材料完全依赖进口 每平方米价格高达200元 技术突破后降低了成本 [4] 融资与上市进展 - 公司注册资本约2.43亿元 已完成四轮融资 [6] - 2017年完成战略融资 获得中信建投资本和创辉资本支持 [6] - 2021年完成A轮融资 沃衍资本和博华资本加入 [6] - 2022年完成B轮融资 创辉资本、支点资本和安洁私募基金共同参与 [6] - 近日完成数亿人民币Pre-IPO融资 为上市奠定基础 [1][6] 市场地位与客户 - 跻身全球前十大汽车合成革企业 是榜单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7] - 核心产品涵盖PU、TPO和PVC三大类高性能复合材料 应用于汽车仪表盘、中控面板、顶棚、座椅等内饰表皮领域 [7] - 客户包括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吉利、大众、丰田等国内外知名主机厂及新势力品牌 [7]
山东能源集团:推动新材料产业“聚链成势”
中国化工报· 2025-07-04 10:16
公司战略与业绩 - 山东能源集团于2022年7月成立山东能源新材料公司作为新材料产业投资平台和管理主体,定位为"打造一流新材料产业集团" [1] - 新材料公司坚持"紧盯前沿、基金赋能、沿链聚合、打造生态"的产业发展理念,目标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1] - 截至2024年,新材料公司下属10家公司中包括2家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1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和5个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 2024年1至5月,新材料公司累计完成利润较同期大幅增盈,超额完成年度考核指标平均进度 [1] 产业集群发展 - 新材料公司重点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钙基新材料、纤维及复合新材料、光电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 [2] - 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齐翔腾达是全球最大碳四深加工基地,甲乙酮、顺酐产销量世界第一,2024年出口创汇4.42亿美元 [2] - 纤维复合新材料领域,山东玻纤年产30万吨高性能玻纤智造项目和年产12万吨高模量、3万吨超高模量玻纤池窑全面达产,产品可应用于120米以上超长风电机组叶片 [2] - 钙基新材料领域,千万吨级工业钙石加工线项目进入联合试运转,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建成后将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纳米碳酸钙生产线,预计年产值3亿元以上 [2] - 光电新材料领域,2024年建成长江以北首条百兆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线 [3] 智能化转型 - 山东玻纤年产30万吨高性能玻纤智造线实现"黑灯工厂",用工从300人减少到100余人 [4] - 新材料公司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互联融通的数智体系,推动企业优质高质量发展 [4] - 智能化标杆项目包括玻纤"黑灯工厂"和石油化工"智能天团",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4] 高端化发展 - 齐翔腾达的碳三碳四产业链实现"一滴油到高端材料"的转化,打造原料产品一体化、生产规模化、技术领先化、产品高端化的化工新材料基地 [5]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填补了长江以北平米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领域的空白 [6] - 纳米碳酸钙生产线将石灰矿石从吨价100元左右提升至每吨3000元,实现价值百倍跃升 [6]
46页PPT详解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
材料汇· 2025-07-03 22:54
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化工新材料产能约4900万吨/年,产量超3600万吨,产值1.37万亿元,与2022年基本持平但呈现量增价减趋势(锂电池材料产值从5400亿元降至4800亿元)[5] - 产业体系持续健全,形成10大重点领域包括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氟硅树脂、聚氨酯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锂电池材料等[4] - 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光伏级EVA、光学级PMM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强高模碳纤维、193纳米光刻胶等产品实现国产化[7][8] 重点技术突破领域 - 高端聚烯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光伏用EVA树脂、茂金属聚丙烯、聚丁烯-1等[10] - 工程塑料:聚碳酸酯、聚苯醚、尼龙56/12等[10] - 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醚酮等[10] - 高性能纤维:T1000级碳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10] - 电子化学品:193纳米光刻胶、电子级硅烷、高纯度电子气体等[10][61] 主要企业布局 - 央企:中石油聚焦高端聚烯烃/碳纤维,中石化发展高性能橡胶/纤维,中化控股布局工程塑料/有机硅[11] - 民企龙头:万华化学(聚氨酯/电子化学品)、巨化(氟化工)、兴发(有机硅)、泰和新材(芳纶)等[11] - 细分领域:盛虹(EVA)、东岳(氟化工)、合盛硅业(硅材料)、金发科技(改性塑料)等企业在各自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1] 区域产业集群 - 上海化工园区: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16] - 宁波石化经济区:高性能纤维/石墨烯[16] - 江苏常熟:氟硅材料[16] - 广东惠州: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16] - 山东淄博:聚氨酯/氟硅材料[16] - 全国形成20个特色新材料园区,覆盖所有重点领域[16] 供需结构分析 - 2023年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产品自给率普遍低于70%[22] - 预测2025年高端聚烯烃自给率70%、工程塑料70%、电子化学品70%[22] - 传统产品产能过剩,高性能产品如POE弹性体、EVOH等仍依赖进口[29] 电子化学品进展 - 半导体领域:6寸及以下晶圆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82%,8寸以上仅20%[56] - 显示面板:6代线以上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约10%[56] - 光刻胶:G线国产化率超60%,KrF部分量产,ArF尚在验证阶段[62] 锂电池材料发展 - 2023年正极材料总产量201.7万吨,其中磷酸铁锂119.6万吨占比59%[70] - 电解液产量89.1万吨,负极材料137万吨,隔膜133.7亿平方米[70] - 重点发展高镍正极、硅基负极、新型锂电隔膜、高电压电解液等[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