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塑料及塑料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长鸿高科重启争议关联并购:百亿投资承压,多元化再落“险棋”|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7-08 21:38
公司动态 - 长鸿高科拟收购广西长科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3] - 此次交易采用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支付现金的组合方式 不同于2023年全额现金收购方案 [4][8] - 标的公司广西长科涉及关联交易 交易对方为长鸿高科实控人陶春风控制的企业 [7] 历史交易争议 - 2023年收购计划因标的亏损 资金面紧张 实控人资本运作争议等问题终止 [3] - 上交所曾连发6问 质疑现金收购合理性 标的业绩下滑 专利索赔 在建项目转固压力等问题 [5] - 标的公司此前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占款 为实控人关联企业提供担保等内控问题 [6] 财务状况 - 公司一季度营收7.18亿元 同比减少6.93%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48万元 为上市以来首次一季度亏损 [12] - 截至一季度末 资产负债率升至66.25% 短期借款14亿元 货币资金覆盖不足3成 [3] - 2024年末有息负债23.69亿元 短期借款12.87亿元 货币资金仅余2.79亿元(含受限资金1.26亿元) [13] 多元化布局 - 公司近年投资超200亿元布局可降解塑料 工程塑料 炭黑 碳酸钙等领域 [3][13] - 60万吨可降解塑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 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 [13] - 丙烯酸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15亿元 高端纤维弹性体新材料项目拟总投资6.3亿元 [13] 主营业务表现 - 一季度PBAT/PBT系列产品毛利率贡献率仅1.22% 黑色母粒及其他产品毛利率贡献率7.8% [10] - 销售毛利率降至近十年低点 主要受成本下降 需求疲软 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 [10] 标的公司情况 - 广西长科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8873.97万元 专注特种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 [15] - 透明ABS产品实现中国大陆首家工业化量产本体法工艺 打破国外垄断 [16] - 透明ABS已获得乐天化学等世界500强企业长期采购订单 [16]
瑞丰高材(300243) - 300243瑞丰高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6
2025-06-06 18:4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围绕新材料行业布局四大业务板块,包括塑料助剂材料、聚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 [2] - 塑料助剂业务分 PVC 助剂和工程塑料助剂,2024 年 PVC 助剂收入 18.88 亿元,同比增长 9%,工程塑料助剂收入 1.07 亿元,同比增长 212% [2] - 聚酯材料业务含生物可降解材料及 PBAT/PBS、特种聚酯 PETG/PCTG 产品,生物可降解材料已批量销售,PETG/PCTG 产品完成中试,正推进 6 万吨 PBAT 装置技改,争取年内正常产销 [2] - 新能源材料包括黑磷材料和电池粘结剂材料,黑磷材料 2024 年完成百公斤装置运行,正建吨级中试生产线,预计今年三季度运行;电池粘结剂业务 2024 年量产,送样测试并小批量销售 [3] - 合成生物材料完成聚乳酸、生物基丁二酸、右旋糖酐等产品中试,右旋糖酐已小批量销售,公司计划提高其产能 [3] 工程塑料助剂业务 - 2022 年介入工程塑料助剂行业,2024 年收入突破 1 亿元,同比增速超 200%,原因一是产品多为进口替代,技术壁垒高且获下游头部客户认可;二是应用终端行业景气度高,需求好 [4] - 目前产能 2 万吨,已披露 6 万吨投资计划,一期 2 万吨已开工,争取明年投入运行 [4] 黑磷产业化 - 黑磷低成本产业化面临重大挑战,规模化生产关键在于精确调控高温高压环境与严苛反应条件,全球仅实现实验室或小型装置少量制备 [6] - 控股子公司瑞丰玥能有五项核心专利技术,近十年技术储备,优化配方体系和反应路径,降低反应条件严苛度,提升产物收率和反应效率,具备吨级中试技术基础 [6] 黑磷负极材料优势及应用 - 黑磷理论比容量是石墨的 7 倍,嵌锂过程体积膨胀率约 200%,低于硅基材料,可使黑磷在磷碳负极中占比超 50%,突破硅碳负极添加量限制,且磷碳负极电池可实现超级快充和长循环稳定性 [7] - 磷碳负极可用于固态电池体系,黑磷还可用于特种纳米阻燃剂领域,未来在医药、半导体等领域有应用价值 [7][8] - 公司推进黑磷产业化,积极对接下游应用端合作 [8] 风险提示 - 公司新业务领域存在进度不及预期的可能性,需注意投资风险 [8]
研判2025!中国聚乙烯行业产能、进出口情况及价格分析:产能扩张与高端技术瓶颈并存,市场供需僵局下成本压力凸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1 09:14
行业概述 - 聚乙烯(PE)是由乙烯单体聚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耐低温、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分为高压聚合法(I型)和低压聚合法(II型)两大类 [2] - 中国聚乙烯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2024年产能达3431万吨/年,同比增长5.86% [1][10] - 下游需求主要来自包装、建筑、农业等传统领域,电商物流扩张带动薄膜和包装材料需求增长 [1][10] 行业发展历程 - 1950-1970年代为起步阶段,依赖苏联技术和进口设备,产品以基础塑料制品为主 [4] - 1980-2000年代为快速发展阶段,引进先进设备并形成产业集群,产品涵盖包装材料、建材和家电配件 [4] - 2001-2010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加入WTO后出口激增,外资推动石化一体化项目,五大合成树脂自给率提升至65% [5] - 2011年至今为结构调整与升级阶段,政策推动绿色化和高端化转型,轻烃制聚乙烯因成本低、环保优势受青睐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主要为乙烯,通过原油裂解、天然气制乙烯及煤制烯烃三条路径获取,生产设备包括裂解炉、聚合反应器等 [8] - 中游为聚乙烯生产制造环节 [8] - 下游应用包括包装、建筑材料、农业薄膜、锂电池隔膜、医用高分子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8] 行业现状 - 2025年一季度聚乙烯出口21.68万吨,同比下降1.35%,进口363.71万吨,同比增长6.35%,进口依赖度仍超40% [12] - 当前市场处于"高供应、高库存、弱需求"僵局,2025年4月25日聚乙烯期货主力结算价为7157.2元/吨,较前一日微跌0.03% [14] - 国际油价上涨支撑成本,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维持在85美元/桶上方,油制聚乙烯生产成本攀升至8605元/吨 [14]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国有企业主导高端市场,中石化建成投产44套聚乙烯装置,产能达902万吨/年,中石油建成31套装置,产能660万吨/年 [16][18][20] - 民营企业如浙江石化、恒力石化通过轻烃裂解路线实现弯道超车,浙江石化以10%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 [16] - 外资企业如巴斯夫、陶氏化学通过合资建厂深化本土化,中海壳牌高压低密度聚乙烯产能占华南市场20% [16] 行业发展趋势 - 产能持续扩张与结构优化并行,大型石化项目陆续投产,高端产品比重提高 [22] - 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成为主流,新型催化剂和高效聚合工艺推动技术升级,清洁生产技术降低环境污染 [23][24] - 市场需求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深化,下游应用领域扩大,企业加强国际竞争与合作 [25]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22 04:27
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 - 公司选择结构简单、流动性强、低风险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以套期保值为原则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1] - 授权部门和人员需密切关注市场走势,适时调整操作策略以提高保值效果 [1] - 公司已制定《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制度》,明确组织架构、授权管理、风险控制等流程,并配置专业人员执行 [1] 期货和衍生品交易影响及会计处理 - 通过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套期保值操作减轻原料价格及汇率波动对经营业绩的不利影响 [3] - 适度开展期货和衍生品投资可提升市场敏感性及资金管理效益 [3] - 会计核算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等准则要求执行 [3] 2024年度资产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5.76亿元,确认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0.38亿元 [19][20] - 存货跌价准备主要针对绿色石化板块产品及原材料,计提1.61亿元,因PDH、ABS产业链供需变化导致阶段性亏损 [22] - 商誉减值涉及宁波金发PDH装置盈利能力下滑,计提1.96亿元 [26]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数据 - 改性塑料产品销量78.21万吨(含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8.28万吨),绿色石化产品中PP树脂销量17.66万吨,ABS树脂销量14.44万吨 [34] -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销量5.38万吨,特种工程塑料销量0.82万吨 [34] - 主要原材料丙烷价格同比变动未披露,苯乙烯、丁二烯价格环比分别下降5%和3% [35][36]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数据 - 改性塑料产品销量60.43万吨(含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5.71万吨),绿色石化产品中PP树脂销量16.73万吨,ABS树脂销量8.06万吨 [39] -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销量4.33万吨,特种工程塑料销量0.63万吨 [39] - 新材料产品原材料丁二醇价格同比上涨12%,精对苯二甲酸价格环比下降7% [39] 会计政策变更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变更会计政策,涉及浮动收费法下投资性房地产计量及质量保证会计处理 [31][32] - 变更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