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支糖浆
搜索文档
太极集团:公司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
证券日报· 2025-11-10 21:07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业务聚焦于"4+1"重点领域 [2] 核心产品领域 - 消化代谢用药领域以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和太罗为代表产品 [2] - 呼吸抗生素用药领域以急支糖浆和鼻窦炎口服液为代表产品 [2] - 心脑血管用药领域以通天口服液和丹参口服液为代表产品 [2] - 麻精抗肿瘤用药领域以盐酸吗啡缓释片、洛芬待因缓释片和小金片为代表产品 [2] 大健康产品布局 - 大健康产品以还少丹、太极上草、补肾益寿胶囊和五子衍宗丸为代表 [2] - 公司构建大健康产品矩阵,包括以太极上草和贵细为代表的高端精制饮片 [2] - 公司开发以中药轻养生茶饮、藿香小可乐、藿香个护产品和急支润喉糖为代表的大品种衍生品 [2]
太极集团入选央视中国企业ESG行动报告,三季报现金流改善与出海战略并进
华夏时报· 2025-10-30 13:05
财务业绩与运营改善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8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亿元 [1][2]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24.30亿元,归母净利润2710.80万元,营收同比下降幅度收窄至7.13%,较上半年27.6%的降幅明显改善 [2] - 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66亿元,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3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4元同比增长124.34% [2] - 存货周转率平均为2.80次/年,总资产周转率平均为0.70次/年,显示运营效率出色 [2]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18.88亿元,三费占营收比为23.35%,同比降低30.37% [3] 国际化战略与产品出海 - 公司30余个品规已进入2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获得近100个海外注册批文 [4] - 明星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和华盖颗粒在澳门获得准入批文,丹参口服液和通天口服液获得加拿大天然药品上市许可证 [4] - 产品在新加坡、阿姆斯特丹、加拿大等国际市场通过药房、超市等渠道销售 [4][7] 核心产品转型与市场表现 - 藿香正气口服液从传统的“夏季防暑药”向“四季祛湿、肠胃健康守护者”战略转型 [4] - 该产品被纳入《诺如病毒胃肠炎诊疗方案(2025年版)》,列为风寒泻型的推荐中成药 [5] - 2025年第一季度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同比增长11.24%,在618电商活动中跻身阿里健康大药房肠胃用药品牌成交榜前列 [5] - 公司开发藿香小可乐等大健康品种,并通过“带上藿香吃火锅”等场景拓展年轻消费群体 [6] 数字化转型与营销创新 - 公司启动“一个AI数字化太极”建设,筛选确认20余个AI应用场景并启动实施 [7] - 打造“太极正气行”品牌公益IP,开展关爱高温、高考、社区健康等系列活动,获得大参林、漱玉平民等全国头部连锁药房支持 [7] - 公司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度ESG行动报告》,展现其在ESG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7]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3] - 政策从加强中药资源保护、推动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大科技计划支持等多维度推动产业升级 [3]
太极集团(600129) - 太极集团关于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10-24 17:16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9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799,896万元,同比降22.45%[2] - 医药工业收入402,586万元,较2024年1 - 9月降34.94%[1] - 医药商业收入470,761万元,较2024年1 - 9月降7.85%[1] - 中药材资源收入82,051万元,较2024年1 - 9月增13.38%[1] - 大健康及国际收入12,625万元,较2024年1 - 9月降64.46%[1] - 西南地区主营业务收入532,180万元,较上年同期降11.17%[3] 产品营收 - 消化及代谢用药营收129,91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26.57%[1] - 呼吸系统用药营收115,69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38.34%[1] - 抗感染药物营收20,09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76.3%[1] -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营收8,66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55.24%[1]
太极集团:朝着“做世界一流的中药企业”愿景稳步迈进
中国基金报· 2025-10-11 20:40
战略愿景与理念 - 公司提出“做世界一流的中药企业”愿景,确立“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理念及“国药泽华夏,太极济苍生”使命 [2] - 公司聚焦“4+1”重点产品管线,加大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及创新药研发,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2] - 公司树立“正源出新 精益求精”核心价值观,提出“三源三新”理念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2] 研发创新与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37亿元,同比增长18.12% [4] - 核心产品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通过人体全基因组泛GPCR受体靶点研究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4] - 公司与院士团队及顶尖院校合作,搭建全球首个中药全产业链大模型“本草智库·中药大模型”,整合1500万条基因信息及3000余万条成分靶点数据 [4] 全产业链与质量管理 - 公司拥有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和1家市级绿色工厂 [5] - 药材种植执行“三无一全”标准,药渣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5] - 公司在七大道地产区布局不低于50个重点品种的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已有86个中药材品种实现全程追溯 [5] 数字化转型 - 2023年公司开启全面数字化转型,构建“一个数字化太极”蓝图,贯通中药全产业链各业务板块和关键环节 [6] - 数字化转型战略旨在打通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任督二脉” [6] 品牌营销与国际化 - 公司创新推出“藿香小雪糕”“藿香味小可乐”等产品,并构建元宇宙IP矩阵,塑造“藿小香”“急支豹”等形象以推动品牌年轻化 [7] - 公司获评“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主品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等30余个品规已出口至2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得近100个海外注册文号 [7] - 公司实施“一区一品一策”本地化策略,例如在加拿大有7个产品成功突破准入壁垒,在马来西亚有产品进入专业医疗机构 [8]
太极集团:朝着“做世界一流的中药企业”愿景稳步迈进
中国基金报· 2025-10-11 20:35
战略引领 - 公司提出"做世界一流的中药企业"愿景,确立"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理念和"国药泽华夏,太极济苍生"使命 [3][4] - 公司聚焦"4+1"重点产品管线,加大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及创新药研发,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 [4] - 公司树立"正源出新 精益求精"核心价值观,提出"三源三新"理念,即正中华文明、中医文化、中药本草之源,创新产品形态、产出业态、产业生态 [4] - 公司拥有3家百年企业和"桐君阁"、"剑门"2个中华老字号及"铁船牌"、"庆余堂"2个地方老字号,历史底蕴深厚 [4] - 公司搭建老中青相结合传承人队伍,培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大国工匠,与国医大师共建传承创新工作室 [5] 研发创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37亿元,同比增长18.12% [6] - 核心产品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通过人体全基因组泛GPCR受体靶点研究,系统性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6] - 公司与陈士林院士共建"中药研究创新"院士工作站,新获批"重庆市中药新药创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 [6] - 公司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合作搭建全球首个中药全产业链大模型"本草智库·中药大模型",整合1500万条基因信息和3000余万条成分靶点数据 [6] 全产业链与数字化 - 公司拥有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和1家市级绿色工厂 [8] - 公司涪陵制药厂建立"种植—生产—废弃物再利用"生态链,药渣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药材种植执行"三无一全"标准 [8] - 公司在七大道地产区布局不低于50个重点品种的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打造半夏、金荞麦、前胡等优势中药材基地 [9] - 公司已有86个中药材品种实现全程追溯,5个品种通过GAP基地符合性延伸检查,2个品种获"三无一全"品牌认证 [9] - 2023年公司开启全面数字化转型,构建"一个数字化太极"蓝图,形成战略价值、业务价值、技术价值"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10] 营销创新与全球化 - 公司创新推出"藿香小雪糕"、"藿香味小可乐",将传统中药与现代生活结合,推动品牌年轻化升级 [12] - 公司构建元宇宙IP矩阵,塑造"藿小香"、"急支豹"等拟人化形象,以生动方式传递产品价值 [12] - 公司获评"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等30余个品规出口至2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得近100个海外注册文号 [12] - 公司实施"一区一品一策"本地化策略,在加拿大有7个产品突破准入壁垒,在马来西亚有产品进入专业医疗机构,在中国澳门有经典名方获批 [13] - 公司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市场通过本地达人推广和适配社交平台的内容进行品牌传播 [13]
太极集团:目前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在各环节的库存已趋于合理
财经网· 2025-09-02 21:20
业务发展策略 - 加快中药资源产业化发展 优化布局全链贯通 聚焦中药材大品种经营 黄连和黄芪销量大幅增长[1] - 推进连翘 大黄 苍术 丹参 甘草5个品种GAP基地建设 其中连翘已通过GAP符合性延伸检查[1] - 着力源头管控 提升中药材加工与供应能力 加大战略储备 全面推进战略储备加运营模式[1] - 聚焦4加1重点领域 包括消化代谢用药 呼吸抗生素用药 心脑血管用药 麻精抗肿瘤用药和大健康产品[2] - 以治疗性大众中西普药为基础性产品线 组成治疗领域广泛的产品群[2] 产品与营销 - 上半年医药工业收入下降44.03% 主要因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消化库存导致 目前各环节库存已趋于合理[1] - 下半年将持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建强工业营销体系 强化品牌协同全面赋能 打造核心品牌矩阵[1] - 着力一终端开发和上量 全力做好二终端分销 动销和纯销 加快三终端网络建设[1] - 加大培育适合渠道销售的新产品 满足特色诊所需求 整合升级四终端 完善线上产品矩阵[1] - 推动O2O及内容电商销售突破 精细运营五终端 多渠道做好团购及海外销售推广[1] 研发创新 - 上半年获授权专利14项 仿制药生产申报受理件3件 一致性评价生产申报受理件5件[2] - 持续深化研发-市场-销售铁三角机制 强化学术与市场转化 深度参与产品管线建设[2] - 下半年将重塑科研组织体系建设和制度体系建设 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2] - 加快大品种二次开发 BD引进及新药创新 深化产学研医融合及科创平台建设[2] 数字化建设 - 启动一个AI数字化太极建设 形成AI应用场景建设蓝图及分阶段推进计划[3] - 加快推进全链数字化转型升级 持续推进数据运营及数字治理等工作[3] - 通过数字化赋能营销提升销量 赋能生产降低成本 赋能科研创新模式 赋能管理提质增效[3] 公司治理 - 实际控制人承诺通过资产置换 资产出售 设立合资企业 变更主营业务 资产注入 委托管理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3]
57亿元vs500亿元!太极集团“四面楚歌”:明星大单品失灵,卖房补血自救
华夏时报· 2025-08-28 22:2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63%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1.94% 面临明星产品销售疲软和资金压力 [1][2][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58亿元 同比下降27.63% [2][6] - 归母净利润1.39亿元 同比下降71.94% [2][6] - 扣非净利润1.20亿元 同比下降74.52% [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5亿元 上年同期为-3.57亿元 [6] - 2024年全年营收123.86亿元 同比下降20.72% 归母净利润2665.27万元 同比下降96.76% [4] 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工业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32.25% 毛利率减少6.02个百分点 [8] - 2025年上半年医药工业主营收入大幅收缩44.03% 毛利率下降20.46个百分点 [8] - 呼吸抗生素类药品收入下降44.69% 毛利率减少19.95个百分点 [8] - 消化代谢类药品收入下滑45.83% 毛利率降低17.77个百分点 [8] 主要产品表现 - 藿香正气口服液主力规格(10ml×10支×70盒)销量同比下降35.34%至9236.79万盒 产量下降51.2% [9][11] -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销量同比下降54.74% [9][11] - 急支糖浆100ml规格产量同比增长50.52% 销量增长35.91% [11] - 急支糖浆200ml规格产量增长63.04% 销量增长52.37% [11] 成本费用结构 - 2024年销售费用32.87亿元 同比收缩37.09% 研发投入2.8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7.92亿元 同比大幅削减68.01% [5] - 销售费用约为研发支出的12倍 [5] - 2024年底存货账面价值27.27亿元 较2023年底26.91亿元上升 存货占总资产比重从18.67%攀升至19.40% [4] 资金状况 - 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 冻结资金合计6292.12万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73% 占货币资金的7.75% [11][12] - 冻结涉及两起独立纠纷 其中4292.12万元源于药品销售合同争议 2000万元与销售合同纠纷相关 [12] - 公司出售重庆市渝北区房产 交易价格2584.98万元 [13] - 成都市成华区房产正在出售 首次挂牌价格不低于3913.60万元 [13] 战略目标 - 公司"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目标 [1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6.58亿元 与500亿元目标存在巨大差距 [10] 行业环境 - 医药行业普遍面临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政策压力 [2] - 公司业绩下滑幅度明显超出行业平均水平 [2]
太极集团(600129):调整持续影响 回购体现信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26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1H25收入56.6亿元,同比下降27.6%,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71.9%,扣非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74.5% [1] - 2Q25收入28.3亿元,同比下降21.6%,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下降74.1%,扣非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降84.4% [1] - 1H25毛利率27.7%,同比下降19.0个百分点,净利率2.5%,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4] - 2Q25经营性净现金流2.8亿元,同比改善(2Q24为-1.9亿元) [4] 医药工业板块表现 - 医药工业板块1H25收入28.4亿元,同比下降44.0% [2] - 一线产品消化及代谢用药收入8.6亿元,同比下降45.8%,毛利率41.9%,下降17.8个百分点,主因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下降 [2] - 呼吸系统用药收入8.7亿元,同比下降44.7%,毛利率45.1%,下降20.0个百分点,主因急支糖浆、鼻窦炎口服液、散列通等销售额减少 [2] - 二线产品中神经系统用药收入同比下降8.7%,大健康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3.2%,心脑血管用药收入同比增长33.9%,抗感染药物收入同比增长77.7%,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收入同比增长61.8% [2] 费用与资产结构 - 1H25销售费用率14.0%,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6.1%,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2.4%,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4] - 应收账款1H25为28.5亿元(1H24为27.7亿元),存货1H25为22.4亿元(1H24为30.9亿元) [4] 战略举措与未来发展 - 公司推动工业组织进化模式转型与终端下沉,优化营销架构与考核,推动核心品种进入指南教材,开展临床再评价与国际研究 [3] - 公司聚焦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与工业营销体系建设,深化循证医学研究、产品二次开发、降费增效,加强"4+1"管线精准谋划 [3] - 公司拟回购股份金额不低于0.8亿元,不超过1.2亿元,用于减少注册资本,回购价格上限28.03元/股 [4]
太极集团(600129):库存消化业绩承压,回购彰显发展信心
国金证券· 2025-08-22 10:5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25-27年EPS预测分别为0.81/1.04/1.30元 现价对应PE分别为29/22/18倍 [5]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56.6亿元 同比-27.6% 归母净利润1.39亿元 同比-71.9% 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 同比-74.5% [2] - 2Q25单季度收入28.3亿元 同比-21.6% 归母净利润0.64亿元 同比-74.1% 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 同比-84.4% [2] - 医药工业收入28.4亿元 同比-44.0% 医药商业收入33.7亿元 同比-9.9% [3] - 消化及代谢用药收入8.6亿元 同比-45.8% 呼吸系统用药收入8.7亿元 同比-44.7% 抗感染药物收入1.5亿元 同比-77.7% [3] 经营策略与财务优化 - 销售费用率13.99% 同比大幅下降17.67个百分点 主要因营销组织架构优化和薪酬考核调整 [3] - 医药工业毛利率42.44% 同比-20.46个百分点 但随库存消化和终端动销强化 未来盈利能力具备修复空间 [3] - 拟回购股份0.8-1.2亿元 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彰显发展信心 [4]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5年收入预测至105.2亿元(原150.97亿元) 26年下调至116.5亿元(原166.41亿元) 新增27年预测127.2亿元 [5] - 下调25年归母净利润至4.52亿元(原8.48亿元) 26年下调至5.82亿元(原10.07亿元) 新增27年预测7.25亿元 [5] - 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5.06%/10.76%/9.1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595.55%/28.76%/24.56% [10] 估值与回报指标 - 25-27年预测ROE分别为11.46%/12.85%/13.80% 呈现持续改善趋势 [10] - 每股经营现金流预计从25年0.64元提升至27年2.74元 现金流状况显著优化 [10] - 资产负债率预计从25年72.09%降至27年64.37% 资本结构逐步改善 [11]
太极集团: 太极集团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21: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58亿元,同比下降27.6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降71.94% [2] - 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同比下降71.9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5亿元,上年同期为-3.57亿元 [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8.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26% [29] 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28.42亿元,同比下降44.03% [12] - 医药商业销售收入33.72亿元,同比下降9.87% [12] - 中药材资源板块销售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0.55% [12] - 大健康及国际业务销售收入0.95亿元,同比下降64.15% [12] 产品研发与创新 - 拥有中西药批文1241个,全国独家生产批文88个,获国家专利336项 [4] - 聚焦"4+1"重点领域:消化代谢用药、呼吸抗生素用药、心脑血管用药、麻精抗肿瘤用药和大健康产品 [4][26] - 报告期内获授权专利14项,仿制药生产申报受理3件,一致性评价生产申报受理5件 [15] - 经典名方华盖颗粒获澳门上市批件,为澳门药监局批准的首个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 [15] 营销与市场拓展 - 优化营销组织架构,加快销售模式转型 [13] - 6个核心品种进入3项诊疗指南和1项专家共识 [13] - 新增三级医院超400家,二级医院超1100家 [13] - 新开发诊所3.9万家,打造样板诊所1729家 [13] - 新启动12个品种首次注册,5个品种续注册 [13]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同比下降1.2% [9] - 利润总额1767亿元,同比下降2.8% [9] - 受医保控费与集采降价影响,中成药产量连续两年回落 [11] - 行业呈现"量减质增"的结构优化特征 [11]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 涪陵制药厂年产口服液30亿支,糖浆剂1亿瓶,是国内产量最大的植物药提取基地 [21] - 新增一级供应商15家,第十批国采品种配送权18个 [16] - 推进连翘、大黄等5个品种GAP基地建设,连翘已通过GAP符合性延伸检查 [17] - 完成3个产地加工厂仓库建设,静态库存能力达1.3万吨 [17]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启动"一个AI数字化太极"建设,筛选确认20余个落地场景 [19] - 稳步推进APS系统、运输管理系统、SRM系统等项目 [19] - 涪陵制药厂为重庆市灯塔工厂种子企业 [21] - 产业大脑项目完成药材基地共享服务等方案设计 [1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报告期内多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任 [35] - 增补于宗斌、姜修昌等5人为新任董事 [35] - 修订《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等内部管理制度 [34] - 在万得WIND ESG评级中获评A级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