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

搜索文档
新和成,两大项目公示
DT新材料· 2025-08-10 00:05
黑龙江新和成项目公示 - 公司计划在黑龙江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A9、A10及功能发酵制品项目,形成5000吨/年A10产能、6000吨/年A9产能及其他多种功能发酵产品产能[3] - 公司同时规划A18、A20及异酸项目,将采用生物发酵法共线生产1000吨/年A18、3000吨/年A20和10000吨/年异酸产品,预计投资8316万元[4] - 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为浙江新和成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维生素C、辅酶Q10等产品,业务涵盖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原料药领域[4] 新和成业绩与投资 - 公司实现营收216亿元,净利润58.69亿元,业绩表现突出[5] - 公司计划投资1.08亿元建设年产17000吨合成香料、8209吨3-甲基-3-丁烯-1-醇和5650吨异戊烯醛项目[5] 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第四届SynBioCon 2025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行,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及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的产业化进展[9] - 大会将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多项同期活动[9][10][11] - 会议日程包括生物制造产业宏观论坛、AI赋能生物制造专题论坛、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等核心内容[10][11]
黑龙江新和成两大发酵项目公示,布局哪些产品?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08 22:33
黑龙江新和成项目进展 - 黑龙江新和成两个发酵项目近期在相关网站公示 [2] - A9、A10及功能发酵制品项目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通过改造现有厂房和设备 新增5000吨/年A10产能、6000吨/年A9产能 以及多种功能发酵制品产能(如10吨/年BC、10吨/年LC等) [3] - A18、A20及异酸项目为改扩建项目 利用现有厂房及装置 采用生物发酵法共线生产1000吨/年A18、3000吨/年A20和10000吨/年异酸 预计投资8316万元 [4] - 公司以玉米为原料 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维生素C、辅酶Q10等产品 业务涵盖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原料药等领域 [4] 新和成业绩与投资动态 - 公司营收达216亿元 净利润58.69亿元 表现亮眼 [5] - 公司投资1.08亿元建设年产17000吨合成香料、8209吨3-甲基-3-丁烯-1-醇、5650吨异戊烯醛项目 [5] 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 涵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等议题 [9] - 大会同期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及科技成果展示对接等活动 [9][10][11] -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将在大会期间发布 [12]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保健品“营养指导”乱象调查
新华网· 2025-07-29 14:11
保健品行业乱象 - 保健品销售人员冒充"营养师"进行不专业指导 夸大产品功效并建议超量服用 如维生素C建议日服30-40片远超包装标注的1-2片 [2] - 线上社交平台和线下健康讲座中 "营养师"人设成为销售转化率最高的营销手段 但实际缺乏专业资质 [2][7] - 销售人员通过短期速成课程获取"营养顾问"等证书 利用"专业形象"开展直播带货和群聊推销 推荐方案缺乏个性化评估 [7][9] 营销手法分析 - 企业为销售人员提供标准化"话术手册"和"配方模板" 使用"擦边词汇"营造专业形象诱导购买 [13] - 销售模式从传统店铺演变为互联网线上销售 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和微信社群成为主要渠道 [12][13] - 营销话术中普遍暗示产品具有"治病""降三高""防癌抗癌"功能 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和广告法 [10][13] 行业监管现状 - 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9.5% 但44%重大案件涉及夸大宣传 19%涉及违法广告 [19][20]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五年专项清理行动 重点打击虚假宣传和违法广告行为 [19] - 保健食品需标注"蓝帽子"标志和批准文号 产品信息可在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查询 [22] 消费者识别指南 - 选购需遵循"123法则":查蓝帽子批号、看标签信息、控食用量 [22] - 警惕"三无"产品混充保健品 如理疗床垫等功能性产品缺乏法律定义 [19] - 避免参与免费试用、健康讲座等营销活动 保留聊天记录和支付凭证作为维权证据 [17][22] 法律维权案例 - 重庆"减肥诈骗"案涉案2.9亿元 主犯因冒充营养师推销被判无期徒刑 [15] - 湖北养老产品诈骗案中被告人虚构保健品药用功效 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16] - 河南某公司因广告演员伪装专家宣称保健食品治病功能被罚款122.48万元 [17]
晨光生物20250716
2025-07-16 23:25
纪要涉及的公司 晨光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各品类表现与潜力 - **2025年上半年表现**:整体略好于年初预期,辣椒红一季度增长超30%,二季度增速加快;辣椒精全年预计达3000吨,上半年已售约1400吨;维生素C销量因新产线投产快速增长,但售价因成本下降受限;花椒提取物淡季销量快速增长,毛利率逐步恢复;甜菊糖一季度销售额8000多万,全年有望达3亿收入[2][3] - **未来3 - 5年潜力品类**:甜菊糖市场空间大、工艺优势明显,副产品获批用于饲料添加剂巩固成本优势,有望成为重要品种;花椒提取物和水飞蓟素已接近或领先,将巩固优势拓展市场;番茄红素应用领域有突破,与下游合作开发产品,美国政策创造有利条件;保健品业务快速发展,产能逐渐达30亿粒,2025年新产线下半年投产后有望实现2亿元收入[3][4] 辣椒红和辣椒精 - **需求核心增长点**:2025年保持与原有客户合作,开拓新客户,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是适宜机会,成熟产品方案在推广[4] - **供给端及价格趋势**:2024年原材料丰收供给充足价格低,2025年种植面积下降供应可能收缩,下一业务年度价格可能恢复,取决于采购计划;辣椒精因云南魔鬼椒去年种植增加今年售价低,激发下游需求,行业销售量快速增长[4][5] - **印度产品竞争力及国内成本影响**:国内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印度产品竞争力降低,国内产品海外市场份额迅速增长,2024年辣椒精销量增长超50%,2025年增速预计更快,2026年价格可能回升,但库存充足保证销量增长[6] - **价格趋势及影响因素**:处于价格周期底部区间,大概率会恢复上涨,采用成本加成定价,目前具备涨价条件但希望维持低价,正常规律下下一年价格应比今年高[7] 叶黄素 - **今年表现及未来展望**:今年因库存过多供大于求维持低价,预计趋势延续至明年底或后年;优化策略优先销售食品级产品,饲料级进行价格竞争倒逼产能优化;在海外开拓种植基地扩大成本优势,进行品种选育;短期内难盈利,未来一两年有较大概率出现供需变化[10][11] 棉籽业务 - **现状与展望**:2025年从低迷状态恢复,未来稳健经营,严格风控,以销定产,确保加工利润,追求稳定状态,避免大幅波动[3][13] 保健品业务 - **发展情况与展望**:近年来快速发展,总产能逐渐达30亿粒,2025年新产线下半年投产后有望实现2亿元收入,2026年满产预计达2.5亿元左右;继续扩大OEM代工业务规模至10亿以上收入体量,探索自有品牌发展模式[16][17][18] - **利润贡献预期**:代工业务收入增长,利润贡献预计逐渐增加,找到自有品牌发展路径且时机成熟时,将在自有品牌产品发力[20] 市场竞争与客户 - **市场竞争状况**:产品价格下降因原料供需变化,非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后供应链恢复、种植面积增加使原材料成本下降,辣椒红售价低但毛利率恢复,印度同行份额下降,国内整体份额增长[8] - **下游客户构成**:分为食品、饲料添加剂、保健食品企业,香精香料等应用企业,经销商(占比约二三十,其余为终端客户),食品领域消费占比约一半[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季节性销售特点**:下半年通常是淡季,三季度设备检修、调研和制定采购计划,可销售产品少;四季度根据情况确定供货结构,优先给有价格折扣的经销商或应用方案企业供货,利润略低[14] - **产品利润定位**:不刻意划分产品贡献收入或利润,追求适合晨光发展的利润体量,单品利润接近一个亿认为值得做,如棉籽业务盈利正常为大几千万[15]
城市变“型”记①丨“三链”里添加了啥秘方? ——从传统农区驻马店农业向新求变的实践说开去
河南日报· 2025-07-16 07:55
城市转型发展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转变城市发展动力 更加注重特色发展 城市转型发展成为区域竞争关键变量 [1] - 驻马店作为传统农业大市面临传统农业比重过大 产业链条较短 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瓶颈 [3] - 驻马店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 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750家 加工业产值突破2380亿元 成为河南省万亿食品产业集群重要支撑 [4] 工业思维重塑价值链 - 遂平克明面业年加工小麦100万吨 年产值15亿元 生产800多种面制品 [5] - 正花集团开发4大系列40多种花生零食 品牌价值10亿元 70%产品线上销售 单日销量15000单 [6] - 驻马店食品产业形成粮食加工 油料加工 肉制品加工等门类齐全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 成为全国最大调味品和芝麻油生产基地 [6] 农产品精深加工 - 中药材加工成凉茶可增值 小麦转化成结晶葡萄糖等产品可增值5倍 [7] - 驻马店制定多个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 力争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500亿元 [8] - 金玉锋生物科技年加工玉米200万吨 产出玉米淀粉 玉米油 氨基酸等10多种产品 为药企提供原料保障 [14] 院士经济激活创新链 - 泌阳县与李玉院士合作建成"三物融合"产业研究院 实现食用菌多品种种植和全年无空当种植 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 [9] - 驻马店柔性引进32名院士 拥有2个院士工作站和8个中原学者工作站 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 [11] - "花生院士"张新友培育高油酸花生新品种 平舆县合作培育出世界首个抗裂蒴抗落粒型芝麻品种 [10]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驻马店提出打造"中国药谷"战略目标 推动农产品加工 畜牧业 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 [12] - 驻马店拥有中药材2000多种 夏枯草产量占全国80% 现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38家 产业增速和规模居全省前列 [14][15] - 金玉锋生物科技为天方药业等提供玉米淀粉原料 并规划维生素B2 维生素C等深加工项目 [15]
身体出现这4个迹象,提醒你免疫力下降了!
央视新闻· 2025-07-07 16:45
免疫力概述 - 免疫力指免疫系统抵御外来微生物、蛋白质、化学物质等侵害的能力 [2] - 分为天然免疫力(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第一道防线)和获得性免疫力(淋巴细胞及抗体对特定病原的识别清除能力) [3] 免疫力下降的表现 - 频繁感染:如反复感冒、呼吸道或泌尿系感染 [4] - 身体疲乏:免疫系统能量消耗异常导致持续疲劳 [5] - 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过度反应引发皮肤瘙痒、哮喘等 [6] - 肿瘤风险增加:免疫监控能力减弱导致肿瘤易发 [8] 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 维持体温:体温下降1℃会导致免疫力降低30% [10] - 减压管理:压力产生的抑制因子直接影响免疫细胞功能 [11] - 睡眠质量:高质量睡眠促进白细胞增多及肝脏解毒能力 [12] -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活动累计150分钟或高强度活动75分钟,每日步行6000~10000步 [22] 营养补充 - 益生菌:如肠道双歧杆菌可促进抗体生成 [13] - 维生素C:每日100毫克,来源包括柑橘类水果、西兰花 [17] - 维生素E:每日14毫克α-TE,来源包括葵花籽油、牛油果 [17][18] - 维生素B6:每日1.4毫克,来源包括三文鱼、坚果类 [19] - 维生素D:每日10微克,来源包括鲑鱼、金枪鱼 [19][20] - 饮水习惯:缺水会降低免疫力,需定时主动补水 [21]
朝“问”健康丨夏季为何腹泻高发?如何高效“避雷”→
央视新闻· 2025-07-05 09:38
夏季腹泻高发原因 - 夏季腹泻就诊率较其他季节高出30% [1] - 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2] - 非感染性腹泻需调节肠道功能或控制基础病 [3] 夏季腹泻风险因素 - 食物易变质:高温潮湿环境加速细菌滋生 [5] - 生冷饮食刺激:过量冷饮或冰镇水果引发胃肠功能紊乱 [5] - 空调使用不当导致腹部受凉 [5] - 高温削弱免疫力:影响睡眠和食欲 [5] 腹泻类型与症状 - 细菌性腹泻:腹痛剧烈、粪便带黏液或血丝、可能伴随发烧 [7] - 病毒性腹泻:水样便和呕吐为主,传播性强 [8] - 功能性腹泻:症状较轻,排便后腹痛缓解 [9] 就医指征 - 成人需就医情况:腹泻超48小时、水样便、严重呕吐、发热或脓血便 [10] - 儿童需就医情况:精神萎靡、尿量少、频繁呕吐或抽搐 [11] 情绪相关腹泻 - "肠脑轴"机制:情绪与胃肠道功能相互影响 [12] - 肠易激综合征:需饮食调整、药物干预及心理调节 [14] 常见误区澄清 - 益生菌和维生素C无直接预防腹泻作用 [16] - 儿童脱水补液需用口服补液盐而非白开水 [16] - 隔夜食物加热无法完全去除细菌毒素 [18]
哪些食物是“视力加油站”?营养专家帮你划重点
央视网· 2025-06-24 11:16
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与营养 - 0~3岁是视觉发育关键期 12岁前是敏感期 此阶段营养不足易引发近视或弱视问题 [1] - 每天2小时日间户外活动可预防近视 改善视觉环境同样重要 [1] - 充足营养可改善弱视和混合性近视 甚至避免手术干预 [1] 核心营养素与视觉功能 - 蛋白质是视力发育基础 缺乏会导致眼功能退化和眼疾 需摄入瘦肉 鱼虾 奶类 大豆等优质蛋白 [2] - 维生素A不足会延长暗适应时间 引发夜盲症 干眼症 严重可致失明 来源包括动物肝脏和深色蔬菜 [3] - 维生素C和E能抵抗眼部氧化损伤 预防白内障和黄斑变性 主要来自柑橘类 坚果和绿叶菜 [4] - B族维生素支持视网膜代谢 是视觉神经必需营养素 全谷物和乳制品含量丰富 [5] - 钙元素维持眼球壁硬度 缺乏会改变眼球弹性 乳制品和豆类是主要来源 [6] 微量元素与特殊成分作用 - 铬缺乏会干扰糖代谢 导致晶状体屈光度增加 锰硒缺乏影响视觉敏感度 锌缺乏与维生素A代谢相关 [7] - 叶黄素可过滤蓝光 减少眼底损伤 菠菜 玉米等食物含量高 [9] - DHA增强视觉敏感度 延缓视力减退 深海鱼类是高效摄取来源 [9] 饮食结构与护眼实践 - 精加工食品易致营养失衡 削弱眼球组织强度 诱发近视 [9] - 护眼饮食应包含胡萝卜 蓝莓 动物肝脏 深海鱼等富含特定营养素的食物 [9] - 孕妇需均衡摄入蛋白质 维生素及DHA等 胎儿期营养影响视力发育 [9] - 儿童需多吃粗粮 蔬菜水果 避免挑食以维持视力健康基础 [10]
东北制药破局国际抗生素市场壁垒 国内首家斩获磷霉素氨丁三醇原料药CEP证书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7:46
核心观点 - 东北制药核心原料药产品磷霉素氨丁三醇通过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注册,获得欧盟原料药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CEP证书),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该产品CEP注册的制药企业 [1] - CEP证书具有广泛的国际认可度,被所有欧盟成员和其他签订了互认协议的国家认可,将极大简化申报流程、缩短上市周期并降低注册成本 [2] - 磷霉素氨丁三醇作为低耐药性抗生素,市场潜力巨大,CEP证书的获得将直接推动东北制药产品在欧洲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3] - 东北制药持续推进国际注册布局,已形成覆盖多个核心产品的国际注册矩阵,目前已有大约20个原料药产品通过国际高端注册 [4] - CEP注册是高端市场的准入证和品牌溢价的核心驱动,东北制药将加快全球市场拓展步伐,持续提升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5] 行业地位 - 东北制药是国内首家获得磷霉素氨丁三醇CEP证书的企业,有望凭借质量优势和成本竞争力,重塑全球磷霉素供应链格局 [2] - 公司是全球维生素C原料药主要供应商,左卡系列产品核心供应商,磷霉素系列产品全球最大生产商,氯霉素主要供应商 [4] -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吡拉西坦原料药智能化生产线和黄连素全合成生产线 [4] - 主要原料药已经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产品优势 - 磷霉素氨丁三醇适用于多种感染疾病,因不易诱发细菌耐药且对胃肠道刺激小,适合大部分患者使用 [3] - 公司拥有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的磷霉素氨丁三醇生产线,年产量和年出口量均居全国前列 [3] - 已形成覆盖维生素C、左卡尼汀、磷霉素、吡拉西坦等核心产品的国际注册矩阵 [4] 市场前景 - 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药品消费市场之一,对高品质抗生素原料药的需求持续攀升 [3] - 在全球抗生素耐药性危机大背景下,获得欧盟通行证的磷霉素氨丁三醇市场潜力巨大 [3] - CEP证书的落地将提升东北制药的国际品牌价值,增强中国在全球抗生素领域的话语权 [2] - 公司将加速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升级,为中国制药赢得更多国际尊重 [5]
中国原料药产业链 | 项目报告案例
QYResearch· 2025-06-11 16:35
原料药产业链概述 - 原料药(API)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需经过加工才能制成可直接使用的药物制剂[4] - 产业链分为上游基础化工和农林牧渔业、中游原料药生产、下游化学制剂生产三个环节[4] - 原料药生产环节技术要求高,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和下游市场需求双重影响[5] - 化学制药行业毛利率呈现从上游到下游递增趋势,原料药毛利率介于中间体和化学抑制剂之间[5] 上游供应格局 - 上游供应链地域集中度高,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山东)和中西部化工园区[7] - 中国在大宗基础原料如苯、酚、氨基类化合物等方面具备全球价格话语权[7] - 面临环保政策趋严导致部分高污染企业限产或退出,以及高端中间体依赖进口的结构性问题[7] 行业竞争格局 - 截至2023年中国有1661家原料药生产企业,江苏和浙江占比最大(13.5%和8.4%)[9] - 代表企业包括新和成、天宇股份、普洛药业等,前三大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3.1%、3%和2.9%[13][14] - 企业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营收超100亿元,第二梯队50-100亿元,第三梯队50亿元以下[15] 企业业务布局 - 呈现"一体化+高端化"发展趋势,形成从中间体到制剂的完整产业链闭环[17] - 传统企业如石药集团、华海药业等通过国际认证参与全球仿制药供应链[17][18] - 新兴企业如特能科技、奥翔药业等聚焦高技术壁垒与国际定制化服务[17][19] 原料药分类 - 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仿制药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三大类[21] - 大宗原料药技术成熟竞争激烈,特色原料药技术壁垒高,专利原料药附加值高[21] - 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市场份额将逐渐增加[21] 细分市场特点 - 大宗原料药2024年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出口占比超60%[23] - 专利原料药2024年CDMO市场规模约300亿元,年均增速超15%[24] - 特色仿制药原料药2024年市场规模约800亿元,预计未来3-5年年增8%-10%[25] 市场现状与发展 - 2023年12月化学药品原药产量40.10万吨创历史新高,2024年5月达30.70万吨[27] - 2024年原料药产能已超过2017年最高水平,相比2023年增速约5.3%[28] - 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总营收恢复至6011亿元,同比增长3%[34] 进出口数据 - 2024年原料药进出口总额538.0亿美元,出口429.8亿美元(增长5.1%),进口108.1亿美元(增长7.9%)[37] - 2015-2024年出口额年复合增长率7.7%,出口数量年复合增长率9.0%[38][39] - 亚洲和欧洲是主要出口地区,印度和美国是前两大出口市场[44] 进出口产品趋势 - 维生素类原料药出口价格增长6.5%,其中维生素B12和B1涨幅最高(32.9%和29.9%)[51] - 抗结核类原料药出口大幅增长,利福平及其衍生物增长86.1%,乙胺丁醇增长261.1%[52] - 解热镇痛类产品出口价格普遍下跌,扑热息痛跌幅最大(-35.3%)[53] 市场前景特点 - 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关注供应链稳定性[55] - 价格战导致2024年原料药出口均价同比下降12.0%[56] - 中印原料药产业互补性强,未来将走向竞合发展[57]